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月因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难等症,B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普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4×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为1.0×0.5×0.5cm.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4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个月,于2009年6月2日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侧颈部包块,开始为1个,大小约1.0cm×1.0cm,随后增至5个左右,体积略变大,轻度疼痛,约5d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伴乏力、头痛及盗汗,于当地诊所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为求中西医结合诊治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孙建勤  高光凯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31-13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在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cm×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等症,B超检查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cm×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谱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cm×4cm×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成1.0cm×0.5cm×0.5cm。患者既往于1977年1月因肉眼血尿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以明确病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组织肿大但未明确性质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确诊但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50例,均予以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分析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选用16G穿刺针进行活检者13例,选用18G穿刺针行活检者37例;每次行穿刺组织的条数为2-6条,组织条的大小为0.5 cm×0.1 cm×0.1 cm~2.0 cm×0.1 cm×0.1 cm;49例患者所取的组织量能够满足组织病理学的诊断,取材满意率达到98.00%。45例淋巴结良性病变,4例淋巴结恶性病变,1例取材不佳;术后出现局部瘀斑与局部疼痛各1例,均于术后3~7天得到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属于微创手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检测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及妊娠结果。结果:B超查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4例,最大一个(10×9×8)cm,最小一个(1×1×0.8)cm,9例为单个,5例多发性,14例共同声像图特征为胎盘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实性包块,其回声低于胎盘,CDFI显示:瘤体内可测到大小不等的血管。患者产前大多无临床症状,1例早产,3例合并羊水过多。结论:超声是产前查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唯一手段,对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3):390-392
目的探讨1%聚多卡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10月我科收治临床诊断为普通婴幼儿血管瘤患者142例,男62例,女80例;年龄为2周~8个月;瘤体位于头颈部63例,四肢51,躯干28例;瘤体呈结节样,大小为0.5 cm×0.5 cm~1.5 cm×2.0 cm。采用1%聚多卡醇瘤内局部注射治疗,根据患儿瘤体大小以及深度决定用药剂量,再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周,患儿注射治疗次数为1~4次。末次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结果 142例患儿完成全程治疗,其中达Ⅰ级疗效者11例,Ⅱ级疗效者20例,Ⅲ级疗效者42例,Ⅳ级疗效者68例,无效0例。3例患儿出现病灶处色素沉着,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1%聚多卡醇局部注射结节样普通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8年,近3月逐渐增大,于2008年11月入本院。起病以来无呼吸、吞咽困难,无烦躁、易怒等,未曾治疗。入院体查: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1.5cm×2cm大小肿块,质韧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右颌下可扪及一2cm×2cm大小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欠佳,轻压痛。入院诊断:(1)右侧甲状腺肿块性质待查;(2)右颌下肿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入院辅检: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颈部CT示右侧甲状腺占位,性质待查;右侧颌下腺区异常密度灶,考虑异位甲状腺。经积极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盘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孕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19年收治的6例胎盘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胎盘血管瘤直径超过5 cm,2例出现羊水污染Ⅱ度,3例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其中1例产后出血),1例直径10 cm巨大胎盘血管瘤母胎出现严重并发症,胎死宫内,母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引产过程并发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危及产妇生命,1例出现胎膜早破;2例直径5 cm中1例孕期无明显并发症,1例出现羊水污染Ⅰ度。结论对于胎盘血管瘤,临床不应忽视,可能危及母胎生命。特别是妊娠中期发现胎盘血管瘤,应加强产检次数,密切随访瘤体生长速度、羊水量、胎儿生长情况及母体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月因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难等症,B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血管瘤是小儿外科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临床常见的有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三种。我院外科门诊于1993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改良冷冻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101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共1018例,均系本院门诊病儿,其中男355列,女663例。年龄1~6月752例,7~12月187例,1~3岁79例。病变部位,颜面部572例,占56.2%;躯干210例,占20.6%;四肢185例,占18.2%;会阴部51例,占5.O%。血管瘤大小,直径在0.1~1cm的560例,1.1~3cm419例,3.1~10cm39例。草莓状血管瘤97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胎盘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例胎盘血管瘤患者中,6例临床诊断为胎盘血管瘤,1例误诊为胎盘早剥血肿;7例患者中,2例发生早产,1例合并羊水过多,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胎盘病理大体观检查,肿瘤大小2cm×2cm×1cm至5cm×5cm×4cm;7例患者肿瘤均为单个;6例肿瘤颜色为暗红色,1例部分暗红色、部分灰白色。7例患者中,3例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结论:胎盘血管瘤可引起早产、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胎盘血管瘤在产前不易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的唯一辅助手段。孕期和产程中发现胎心异常时应想到脐带和胎盘的病变,给予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患者董×,女,15岁,1996年9月15日被家猫抓伤前臂,于9月17日、20日各注射1针狂犬病疫苗(浓缩液体疫苗2ml/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0213,失效期1997年4月30日).9月24日下午4时注射第3针,当晚8时患者感到注射部位(3针注射同一上臂三角肌)搔痒,家长发现该处皮肤红、肿、变硬,红肿约10cm×8cm.次日晨2时,患者感到头顶奇痒,然后面部、颈部、躯干,尤以双膝、双肘关节,腕、踝及手足各小关节奇痒为重,并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荨麻疹.荨麻疹最大8cm×8cm,最小2cm×2cm,有的融合成片,颜色浅红.所有关节均红肿变硬,手不能  相似文献   

13.
对左下颌异位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36岁.因左面部腮腺区无痛渐增性肿块11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面部腮腺区明显肿胀隆起,可扪及约鸡蛋大小的包块,皮肤无破溃,质软,边界欠清,有搏动感.左面部包块穿刺抽出可凝固血性液体.左面颈部增强CT考虑左下颌血管性病变.临床诊断:左下颌血管瘤,遂行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5 cm×4 cm×3 cm,包膜尚完整,切开有出血囊性变,内有少量胶冻状物,部分囊壁有疣状突起.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未见确切占位.查T3、T4、TSH均正常;核素扫描示:双侧甲状腺腺内显像剂分布不规则,甲状腺吸131I功能低于正常.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服甲状腺素片,未行放化疗.本例随访4 a余,定期行颈部甲状腺B超、胸片、T3、T4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杨红  覃方乔 《现代保健》2009,(23):196-196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发现左颈部包块3年。无音哑,咳痰带血,吞咽不受限。患者自诉有左肩周疼痛间断发作史1年。体格检查: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1/2处可见一大小约2.5观cm×2.5cm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不明显,压痛阳性。双上肢各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辅助检查:B超示实性包块,无回声。临床诊断为颈部包块,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5.
一例狂犬严重咬伤儿童的暴露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女童4岁8个月,家住武汉市.2007年3月31日被自家犬(未经任何免疫,伤人前失踪1周,返家后即咬伤该女孩;该犬流涎、尾紧夹、兴奋不安,疑似狂犬病状)咬伤.伤口分布于头而、颈、上肢及躯干;其中脑后枕骨处有约(12×3)cm深达骨膜伤口1处,左耳后下方4 cm处有约(5×3×5)cm伤口1处,腩后枕骨下方约3 cm处有(2×2×4)cm伤口2处;面颊、颈、双肩、左前胸、左后背及左侧腰部均有多处贯通伤.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性,45岁,2007年8月体检,常规静脉血化验正常,乳腺彩超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提示:肝内3个低回声占位病变,最大为3.8cm×3.6cm,最小为2.0cm×2.0cm。同日行MRI,诊断(编号:7297)为:肝内多发血管瘤。考虑血管瘤可能与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关(因卵巢切除后,更年期症状较重,在严密随访下行雌激素治疗1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于是停药观察。2008年2月彩超复查:肝内血管瘤无增大和缩小变化(患者于本院术前及术后经同一位资深医师复查彩超5次。病史采集:因“子宫平滑肌肉瘤Ⅰ期”于2005年11月18日在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切除术”(病案号470968),术中顺利,术后恢复良好,7d后拆线、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切缘和双附件、淋巴结未见瘤细胞。术后患者未行化疗等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卢少玲  高琛  叶思萍 《现代保健》2009,(28):123-12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已育一胎,现已3岁,曾在7年前因异位妊娠在当地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手术。于2009年3月9日以“异位妊娠”入院。既往月经周期30d,停经后无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出血。因停经行阴道彩超检查发现左附件不均质包块1.4cm×1.4cm×1.2cm,内见孕囊回声,大小约0.7cm×0.6cm×0.6cm,可见卵黄囊回声,  相似文献   

18.
张溪  丰琅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151-1152
患者,女,73岁,因间断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于2012年1月15日入院B超示膀胱内3.4cm×2.6cm中低回声占位;CT检查示膀胱后壁2.9cm×3.5cm占位,  相似文献   

19.
张波  李健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126-127
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瘤。多发于口腔颌面部 ,以小儿发病最多 ,如不治疗可因损伤出现出血、溃疡而影响局部功能 ;瘤体在长大或深时 ,会造成面颌部的畸形 ,并给治疗带来困难。我院于 1998-0 9~ 2 0 0 3 -0 3应用平阳霉素加氢化泼尼松对 96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了治疗 ,效果满意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96例 ,男性 3 0例 ,女性 66例 ,平均年龄 4 5岁 ;瘤体部位分布 :口腔 42例 ,颌面部 5 4例 ;瘤体面积最大为 7cm× 5cm ,最小为 1cm× 1cm ;瘤体单发者 80例 ,多发者 16例 ,单发与多发比…  相似文献   

2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32岁,孕3产1,2014年剖宫产分娩。既往于2015年外院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具体不详。末次月经2021年12月2日,2022年1月10日自测尿hCG阳性并阴道少量出血。1月13日外院彩提示胎囊位于剖宫产瘢痕处,1月27日入本院,彩超示胎囊大小3.8cm×3.8cm×3.3cm, 胎芽1.0cm, 见胎心搏动,胎囊位于剖宫产瘢痕处,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缺失2cm, 彩色多普勒显示局部血流丰富。盆腔核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