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指的是股骨大粗隆、小粗隆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更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人群[1]。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保证患者在骨折后得到有效的治疗,是其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保证。临床上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主要为手术,DHS(动力髋螺钉)与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均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2]。现将笔者所在医院两种术式术后临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96-199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其中PFNA组31例,DHS组27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患者随访7~15个月,平均11个月,与DHS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低,按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翕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81-48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为56例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照组为35例我院同期收治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输血量有无差异,并根据改良Aubigne-Postel临床评估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输血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评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失血量少,优于DHS,但DHS治疗费用更低,同样符合人类生物力学特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治疗组39例与DHS治疗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PFNA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DHS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治疗组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DHS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更能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生率占到全身骨折的1.44%[1]。多为粉碎性,随着人口老年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大约有100万[2],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已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常用两种方法:髋动力螺钉(DHS)和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力髋拉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modified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PFNA)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和年龄段,对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DHS,n=23)及PFNA(PFNA,n=27)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两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937个月。对两组切口大小、出血量、颈干角减少、平均愈合时间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手术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相当,与DHS比较,PFNA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且并存各种疾病.使用保守疗法,2~3个月的卧床牵引虽然在部分病例中能达到愈合目的,但易引起心肺功能下降、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多种内固定治疗,具有可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部分高龄严重骨质疏松又粉碎移位明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68+171-168,171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采用PFN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3~6个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1例因发生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欠佳,其余20例膝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明显疼痛。结论: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PFN),与动力髓螺钉固定相比,固定强度和刚度良好、应力遮挡小,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旋转,矫正因骨折引起的成角、短缩、移位,固定可靠、确实,骨折的不愈合率发生率低。同时PFN允许早期行功能锻炼,符合AO的一贯原则,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理想的内固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随机分为动力髋关节螺钉(DHS)组和PFNA组各21例。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优良率为95.2%,DHS组优良率为76.2%,PFNA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FHR组),37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64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与PFNA组相比,FHR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FHR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疗效可靠,术后可更早、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管国义  陈家麟  严伟 《安徽医药》2016,37(2):187-189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117例患者行PFNA组治疗(P组),106例患者行动力螺旋钉(DHS)治疗(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5%,显著低于D组的18.87%(P<0.05);P组优良率为95.73%,显著高于D组的8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增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负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PFNAⅡ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AⅡ组和DHS组,各74例。PFNAⅡ组给予PFNAⅡ治疗,DHS组给予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中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行走能力等。结果 PFNAⅡ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DHS组,失血量显著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显著长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的股骨颈平均缩短距离、拐杖辅助下行走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FNAⅡ组的术后4个月恢复到术前行走能力发生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浅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行内固定手术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采用Gamma钉固定10例为A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1例为B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15例为C组。对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半,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C组手术时间较A、B两组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最多,愈合时间长,C组出血最少,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发生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髋内翻1例;B组发生髋内翻2例,头钉穿出1例,内固定松动1例;C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A、B、C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一个很好的选择,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较小,出血少,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组(41例)为PFNA内固定组.随访8~ 38个月(平均19.6个月),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A组44例患者,优3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2%;B组41例患者,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冯云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90-1691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和股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5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FHR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Harris疗效和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等.结果FHR组优良率83.33%,DHS组优良率73.42%,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0.654,P=0.000);FHR组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大于DHS组,失血量和下地时间小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54,P=0.000;t =25.511,P=0.000;t =20.631,P=0.000;t =26.584,P=0.000);DHS组共发生并发症15例(18.99%),再手术率5.13%;FHR组出现并发症3例(3.85%),再手术率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与DHS相比,FHR具有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DHS)与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患者使用PFNA内固定(观察组),并与35例使用DHS的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伤口引流量,以及随访1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伤口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4%,对照组优良率为74.3%,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较为肯定的临床效果,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DHS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HS与PFNA治疗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PFNA组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DHS组优良率78.1%(P<0.05)。PFNA组各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9.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58.6min;术中出血量60-260ml,平均150m1;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根据Merle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0例、中3例,优良率95.2%。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特别对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具有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分别行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2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PFNA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均为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前结合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