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在治疗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脑膜瘤患者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枕髁后入路8例,经部分枕髁入路3例,经C1、2关节面侧方联合部分枕髁入路2例,经完整枕髁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枕颈融合,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寰枕关节不稳定的症状,手术并发症主要是后组颅神经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以及脑干缺血。结论远外侧入路是手术治疗下斜坡区和上段颈髓腹侧、腹外侧病变的理想入路,可以理想显露肿瘤及其基底部并减少术中出血,但手术操作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10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其中远外侧经髁后入路5例,远外侧经髁入路3例,枕下中线入路2例。结果10例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远外侧经髁后和部分经髁锁孔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椎动脉及其分支,保护后组颅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重点探讨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 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8例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的经验。手术入路:远外侧经髁后入路5例,远外侧经髁入路3例。结果8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经髁后和部分经髁锁孔入路足够暴露和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础远外侧入路即髁后及部分经髁入路,在以枕骨大孔腹侧为中心的病变手术的使用范围、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2019年10月,采用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枕骨大孔腹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脑膜瘤27例、神经鞘瘤2例、动脉瘤1例;肿瘤全切者28例,部分切除者1例(脑膜瘤),1例动脉瘤顺利夹闭。术后,3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2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肢体轻偏瘫,4例出现皮下积液,均经治疗后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 基础远外侧入路即髁后及部分经髁入路,是处理以枕骨大孔腹侧为中心病变的经典且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枕大孔腹外侧区肿瘤手术技巧,以合理的入路、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大的显露、更高的切除率。方法选择斜坡和枕大孔区腹外侧肿瘤12例,其中神经鞘瘤5例,胆脂瘤3例,脑膜瘤2例,室管膜瘤1例,脊索瘤1例。运用远外侧入路及其改良法显微镜下切除该区位于低位脑干和上颈髓腹外侧不同性质的肿瘤。结果手术全切除8例,次全切及大部分切除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大孔腹外侧区病变的一种良好的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远外侧入路个性化术式在治疗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中的应用及手术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4例患者之中,病变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12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近期内疼痛症状、呼吸功能障碍、肢体肌力明显恢复。感觉功能障碍恢复过程较慢。随访6~24个月,进行颅颈交界区MRI复查,病变全切除的患者未见复发,2例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进行了伽玛刀辅助治疗,也未见病变明显生长。结论 远外侧入路是进行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切除手术的适合入路。应根据影像学资料、病变特点及患者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决定骨质切除的范围及大小,制定个性化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要点及疗效,研究延髓神经及血管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22年6月收治15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例,采用后路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中结合神经导航及进行神经及血管保护,必要时应用神经内镜切除肿瘤并保护脑干腹侧血管及神经组织,分析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15例,全切11例,次全切4例。术前存在症状如颈肩部麻木、上肢无力、饮水呛咳及行走不稳等症状,其中完全缓解9例,好转2例,维持或加重4例,随访0.5~6年均未出现新发症状。本组无脑脊液漏及感染、死亡发生。结论 个体化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疗效确切,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辅助可有效防止脑干及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顺性分析16例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病例资料,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经枕髁后入路8例,经部分枕髁入路6例,经寰枢椎关节侧方联合部分枕髁入路2例。结果Simpson Ⅰ、Ⅱ绒切除13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骨窗设计要合理。术中要重点保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枕大孔区脑于腹侧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例枕大孔区脑于腹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手术方法、切除程度、颅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等。结果 本组肿瘤均为球状,其中直径2cm1例,2~3cm5例,3~4cm2例,8例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其中2cm磨除了枕骨髁,余均未磨除;全切5例,2例次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4例有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余3例术后未见有颅神经损伤及长束征。术后3个月随访时,4例术后有颅神损伤症状,2例仍有咽水呛咳,余2例颅神经损伤症状好转;2例未完全切除的肿瘤,肿瘤未见明显增大。结论 根据肿瘤的大小,用枕大孔极外侧入路磨除或不磨除枕骨髁可以有效地切除大部分枕大孔区脑于腹侧脑膜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的手术要点及疗效,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探讨神经及脊髓保护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1月~2019年6月收治17例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病例,手术采用后路正中入路,术中结合电生理监测进行神经及脊髓保护。结果本组病例17例,其中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全切14例,次全切3例。本组术前存在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及肩部紧缩感等症状完全缓解13例,好转2例,随访0.5~8年均出现恢复良好。遗有呼吸困难气管切开2例,无脑脊液漏及感染、死亡发生。结论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前方及外侧肿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枕骨大孔区前方及外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自1995年9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前、外侧肿瘤10例,其中脑膜瘤5例、复发性脊索瘤2例、舌下神经鞘瘤2例、颈静脉球瘤1例。结果 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枕大孔区脑膜瘤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枕颈部不适及疼痛和头痛头晕是最常见的起病症状,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病程11.7个月,术前KPS评分72.5±8.3.腹侧型24例,腹外侧型80例,背外侧型10例.肿瘤平均最大径为(33.5±5.6)mm.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97例采用远外侧经髁或髁后入路,7例采用扩大远外侧入路.肿瘤全切98例,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16例,死亡率1.8%.随访到93例,平均随访90.3个月,59例正常生活(63.4%).结论 大多数腹侧和腹外侧型的枕大孔区脑膜瘤可采用远外侧经髁或髁后入路,力求第一次手术全切肿瘤.术后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和入路分析。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20例,其中脑膜瘤13例,皮样囊肿3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脉络丛乳突状瘤1例。影像学检查17例肿瘤位于硬膜内,3例位于硬膜外,其中肿瘤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前外侧12例,后、侧方8例,5例肿瘤骑跨于枕骨大孔。结果本组20例中,采用后正中入路7例,枕下外侧入路12例,经口咽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轻度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手术显微程度要求高,脑干、后组颅神经和血管保护尤为重要。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位置及与脑干的关系来选择,枕下外侧入路对于处理前、外侧肿瘤是一项好的选择,而脑干被压于侧方的,即使肿瘤位于前腹侧也可选择后方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的10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1例有副神经牵拉损伤,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瘤体减压后出现脑干再灌注损伤,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3个月后拔除气管导管,顺利康复。术后随访2~28个月,平均(16.1±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枕下正中入路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Simpon分级Ⅰ、Ⅱ级)24例,次全切(Simpon分级Ⅳ级)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2例。手术死亡1例。术前有视力下降的2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视力改善20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随访3~38个月,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8个月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24例肿瘤全切病例中,3例患者有肿瘤复发,2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3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位置深在,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但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额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眶沟通性视神经鞘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经额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6例颅眶沟通性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6.2%。无手术死亡病例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搏动性突眼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新出现4例眼球运动障碍,3个月后1例完全恢复,3例不全麻痹。术后出现10例上睑下垂,3个月后7例病人不同程度恢复上睑抬举功能,3例无恢复。术后1月全切病例行视神经管周伽玛刀治疗,次全切病例行肿瘤残余部分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0.3月,MRI检查示全切病例无肿瘤复发,未全切患者未见残余肿瘤增大。结论 经额眶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视神经鞘脑膜瘤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结合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经眶上锁孔入路锁孔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24例(锁孔组);同期采用传统额下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25例(传统组)。结果 锁孔组与传统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大小、术中输血率、肿瘤全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锁孔组手术时间(指切皮开始到缝合皮肤结束为止)、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1)。锁孔组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传统组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1例发生脑脊液漏,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均无死亡病人。结论 与传统额下入路手术相比,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效果满意,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瘤周水肿脑膜瘤患者瘤周水肿的形成机制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87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伴瘤周水肿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SimpsonⅠ~Ⅱ级)75例,次全切及大部分切除(SimpsonⅢ、Ⅳ级)1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失随访9例,其余78例平均随访30个月,复发4例。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的程度在术前、术中合理使用脱水药和激素;再根据术中的脑组织肿胀、糜烂、搏动、重要静脉保护的情况决定骨瓣的还纳与否,并辅以良好的术后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