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胚外绒毛膜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表明,人胚外绒毛膜细胞具有与胎儿相同的遗传学特征。因此,应用妊娠6~10周绒毛进行细胞遗传学、酶、激素、DNA 分析等检查,可反应胎儿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应用绒毛组织进行产前诊断有以下优点:(1)取材时间比抽吸羊水早8周左右,能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作出诊断,如有需要,可早期在门诊中止妊娠;(2)取材在羊膜囊外进行,对胎儿损伤的可能性较小;(3)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简称《规程》)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及真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的准确性。方法:按照《规程》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及真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同时采用平皿[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采用血琼脂平皿,短芽孢杆菌采用营养琼脂平皿,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简称生孢梭菌)采用硫乙醇酸盐软固体琼脂平皿(厌氧培养),白色念珠菌采用真菌培养基琼脂平皿]计数法,在相同稀释度及培养温度条件下平行进行1mL菌液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计数。将菌液稀释至与标准比浊管相同之浓度,然后作10倍系列稀释。将稀释度为10^-6~10^-8的短芽孢杆菌、10^-6~10^-8的生孢梭菌,10^-7~10^-9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各1mL,分别接种到9mL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将稀释度为10^-5~10^-7的白色念珠菌菌液各1mL,分别接种到9mL真菌培养基。每个稀释度至少接种3管,用未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将接种短芽孢杆菌的培养基,置35℃培养5d,接种生孢梭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培养基,置35℃培养3d,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基,置25℃培养5d,同时重复3次试验,记录结果。用每个菌种,按照需氧菌和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及真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重复进行3次灵敏度试验。结果:按照《规程》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及真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同一种培养基,用同一质控菌种重复3次灵敏度试验,结果往往不同,尤其是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质控时,更为明显。平皿CFU计数与比浊菌数常有显著差异。结论:《规程》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及真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寻求一种较为经济简便的有效保存教学菌种方法。方法(1)将分纯后的各种菌种用接种针直接从平板上取下接种于半固体中,经37℃孵育18小时后取出封上无菌液体石蜡,至4℃保存。(2)用无菌镊子取纸片直接刮取已分纯的4~5个菌落放入离心管内,封上封口胶布后至(-20±1)℃保存。结果用纸片法保存菌种1年和2年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半固体琼脂法。结论纸片法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是基层单位较理想的菌种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宁洁  邓志刚 《医药导报》2002,21(12):772-772
20 0 2年 ,我院儿科共接种适龄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疫苗 13 8例次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接种乙脑疫苗 13 8例次 ,其中 8个月~ 6岁 3 7例次 ,剂量0 .5mL ,~ 10岁 10 1例次 ,剂量 1mL ,均在院内接种。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皮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常规 ,所有接种均在早餐后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简称乙脑疫苗 ,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0 0 40 2 ) ,有效期内使用 ,稀释液为同批号产品 ;一次性 2 .5mL注射器 (湖北天宇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3 15 0 2 4) ,…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 HBV) DNA,评价了高危婴儿在HBV免疫接种后的长期保护效果 ,还对接种后 HBV- DNA持续阳性儿童检测了 S基因的 DNA序列。  作者对 1981年至 1993年之间出生的母亲为 HBs Ag和 HBe Ag阳性的 2 5 1名高危婴儿进行了随访观察。这些婴儿出生时注射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 HBIG) ,并在 6月龄内完成 3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疫苗类型为PHB( 10 μg) ,YHB( 5 μg) ,接种时间分别是出生后 2个月内第 1针 ,3~ 4月龄第 2针 ,5~6月龄第 3针。 2 5 1名婴儿中随访到 1岁和 4~ 6岁的分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已构建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糖蛋白D(gD1)基因表达质粒pK-TS 153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和对HSV-2粘膜攻击的抵抗作用.将DNA疫苗间隔3周肌肉接种体重为18~21g的雌性小鼠3次,每次接种含gDl质粒DNA 200μg的无菌盐水0.1ml,取第3次接种后3周的血清和用PBS冲洗的阴道分泌物,用ELISA测定抗体.对照组为年龄配对的未处理小鼠.结果从免疫的两组Swiss Webster小鼠和一组BALB/c小鼠的血清中均测到HSV特异性IgG,平均滴度为3.5~3.6log_(10).9只Swiss Webster小鼠中有7只阴道分泌物中测到HSV IgG,3组平均滴度分别为1.9、1.6和2.8log_(10).未从3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角膜移植的应用越来越广,除增视目的外又大量用于治疗目的。我院从一九六三年以来,做了穿通性角膜移植术6例(6眼):各类角膜白斑5眼,角膜漏1眼,作了板层角膜移植术12例(12眼)都用于治疗翼状胬肉(12眼),共计18例(18眼)。一、增视目的的穿通性角膜移植(表一) (一)供眼之采取:采用无传染病之新鲜尸眼(均在死后2~3小时采取)先用1:5000升汞溶液冲洗供眼,在无菌条件下摘除再用抗菌素生理盐水冲洗。 (二)材料保存法:采用低温保存法,于无菌条件下,将尸眼放于无菌消毒瓶中的环形纱布托盘上,角膜向上,置于零上2~4℃的冰箱内待用。 (三)移植片采取:准备完毕之后,在术眼上盖湿棉一块,取移植片。(1)在无菌条件下由消毒瓶中取出供眼。(2)用时术者左手拿供眼,右手持选定之环钻,钻取角膜片,要求全部钻透为止。(3)将取出游离植片放于1:5000升汞水中3~5分钟,取出后放于生理盐水中待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六价脑膜炎球菌外膜囊菌苗 (OMV,P1 .7,1 6、P1 .5 ,2、P1 .1 9,1 5和P1 .5 c,1 0、P1 .1 2 ,1 3、P1 .7h,4)在 1 72名 2~ 3岁和 1 6 5岁 7~ 8岁健康儿童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选的两年龄段儿童均随机分为小剂量组 (每剂菌苗含每个亚型 Por A蛋白各7.5 μg) ,大剂量组 (每剂菌苗含每个亚型Por A蛋白各 1 5μg)和乙型肝炎疫苗 (HBV)对照组 ,每组均于三角肌肌肉接种相应疫苗3次 ,在儿童 2~ 3岁或 7岁时给予第 1次接种 ,第 1次接种后 7~ 1 3周给予第 2次接种 ,第 3次接种于第 2次接种后 5~ 9个月给予。接种后…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冷适应重组株按苏联常规方法制备,甲_1型疫苗株为47/25/1重组株,甲_3型疫苗株为47/7/2重组株。单价疫苗每ml 10~(7.5)EID_(50),使用前1:2稀释。双价疫苗由两种未稀释的单价疫苗于使用前混合而成。安慰剂系未曾感染的正常鸡胚尿囊液,使用前1:2稀释。人群接种为鼻腔喷雾,每侧鼻腔内接种0.25ml疫苗(10~(7.0)EID_(50)),21天后以同法实行再接种。选择健康儿童分成两组:1组接受疫苗;另1组接受安慰剂。第1次接种后观察5天,并测量体温,以评价局部和全身反应。于接种前、第1次接种后21天及第2次接种后21天采集双份如清,以Alexandrova改良法测定血凝素(HA)抗体滴度,以洗脱-抑制试  相似文献   

10.
我院透析室,自1989年以来,对急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直接足背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收到有如内、外瘘一样的透析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96.5%,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3~5小时,透析血流量均能达到100~160ml/分。在穿刺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直接穿刺足背动脉做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在於首次穿刺成功率要高,具体操作方法:(1)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穿刺处皮肤;(2)铺无菌孔巾,操作者戴无菌手套;(3)用左手食指触到动脉搏动点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点,选择好穿刺的深度,以45°角进针;(4)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即可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1.
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期的变化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是由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胚泡植入10天后(停经35~40天)从尿中可以查到。1.1 HCG在妊娠初期的功能:(1)维持黄体生长,以刺激产生足够的孕酮;(2)HCG还能刺激胎儿肾上腺和性腺发育;(3)正常妊娠者,1周内HCG应比正常数值上升3倍以上,倘若不升高或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目前瑞典斯德哥尔摩乙型肝炎(HB)免疫方案,作者对212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了为期2~9年随访。 按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情况分成三组:第1组HBeAg阳性;第2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第3组HBeAg阴性,抗-HBe阳性,该组复分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两小组。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肌肉接种HB疫苗5μg(血源或重组疫苗,均为美国MSD制造)。第1组首针时加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5ml;3周龄和2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及第3剂HB疫苗。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把45名8~9岁的无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分为两组:实验组30人,口服鸟胚组织培养流感 A/M/1849/80株(H3N2)活疫苗3次,间隔10天;对照组15人口服安慰剂3次。在接种前及首次接种后第10、20、30和50天采血作抗体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比较。结果如下;(1)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用流感病毒作为特异性抗原,实验组的淋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以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5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流产2~3次36例,≥4次21例,同期,选取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Rps6kb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绒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2~3次和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低于2~3次和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为(23.3±6.1)个,远低于对照组的(41.6±5.3)个,≥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低于2~3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与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及MVD均呈负相关(r=-0.496、-0.638和-0.597,P<0.001),HIF-1αmRNA表达量与VEGF mRNA表达量和MVD均呈正相关(r=0.584、0.439,P<0.001);VEGF mRNA表达量与MVD呈正相关(r=0.600,P<0.001).结论 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Rps6kb1/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合并绒毛膜血管病对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88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根据胎盘病理分为绒毛膜血管病组(74例,胎盘病理提示绒毛膜血管病)及非绒毛膜血管病组(114例,胎盘病理未提示绒毛膜血管病)。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血糖控制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早期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血管病组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6±0.48)%、FPG(6.19±0.94)mmol/L均高于非绒毛膜血管病组的(5.18±0.37)%、(4.65±0.5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血管病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绒毛膜羊膜炎、贫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发生率分别为27.03%、14.86%、51.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 (methotrex ate ,MTX)多次肌内注射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2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病人采用MTX ,2 0mg ,im ,qd ,5d为一个疗程 ,用药后每 3d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素 β亚基 (β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β HCG)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 ,每周B超检查盆腔包块。结果 :治疗 72例病人中治愈 6 3例 ,治愈率为 88%。结论 :小剂量MTX多次肌内注射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构建了单独编码乙型脑炎病毒(JEV)包膜 (E)糖蛋白的 DNA质粒 p CMX-ENV,该质粒转染 Vero细胞后可在细胞内表达 E蛋白。作者就其在小鼠肌内 (im)和鼻内 (in)接种对脑内 (ic) JEV攻击的防御作用进行了研究。  对 4~ 6周龄异系交配瑞士雄性小鼠间隔两周在四头肌 im接种 5 0 μg DNA质粒 ;或间隔 1周共五次 in接种 2 0 μg DNA质粒。末次接种后两周 ,用 JEV P2 0 788株作 ic攻击(1 0 0 pfu/鼠 ) ,每日观察至攻击后 1 5天。  经 im免疫 p CMXENV的小鼠的存活率为 33%~ 70 % ,总体存活率为 5 1± 1 2 %。经 in免疫 p CMX…  相似文献   

18.
作者比较了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HB,20μg)和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YHB,10μ)混合接种(皮下注射)与YHB单独接种的效果。把101名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的女职员分为两组:第1组59人,第1次接种PHB,第2、3次接种YHB;第2组42人,3次均接种YHB。她们都在接种第3次疫苗后测定抗-HBs。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和抗-HBs,以抗-HBs>2.0为阳性。结果发现,第3次疫苗接种后,第1组的抗-HBs为55.3±49.2,第2组为39.4±  相似文献   

19.
杨晓杰  宋俊霞  杜增利  王青 《安徽医药》2017,21(8):1415-1418
目的 探讨miR-455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72例URSA病人根据自然流产次数分为2~3次者(n=45)和≥4次者(n=27),同期,选取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者40例作为对照组,留取绒毛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miR-4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绒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iR-455和sFlt-1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而VEGF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URSA中2~3次者miR-455和sFlt-1 mRNA表达量均低于≥4次者,而VEGF mRNA表达量高于≥4次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VD为(9.9±3.2)条,低于对照组的(21.5±3.8)条,URSA中2~3次者绒毛组织中MVD为(13.4±3.1)条,高于≥4次者的(7.2±2.4)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iR-455表达量与VEGF mRNA表达量和MVD均呈负相关(r=-0.452、-0.433,P<0.05),而与sFlt-1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539,P<0.05).结论 miR-455在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sFlt-1表达呈正相关,与VEGF表达和MVD均呈负相关,提示可能通过促进sFlt-1表达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绒毛组织中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床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急性大面积肺不张的疗效。方法 :应用OlympusBF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及机器配套标准型洗涤管 ,经气管插管或切开套管进入气管 ,直视下逐侧观察叶、段支气管 ,在肺不张病变部位 ,经洗涤管快速注入 37℃无菌生理盐水 10mL~ 2 0mL ,然后随即经纤维支气管镜负压进行抽吸 ,如此反复 3次~ 5次 ,抽尽灌洗液之后 ,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5mL与地塞米松、丁胺卡那混合液。结果 :30例患者共吸引灌洗治疗 4 1例次 ,其中治疗 1次肺复张者 2 2例 (73.3% ) ;治疗 2次肺复张者 6例 (2 0 % ) ;治疗 3次和 4次肺复张者各 1例 (6 .7% )。结论 :床旁急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引法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不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