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儿小癫痫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引导癫痫患儿接受系统正规治疗,减少癫痫发作造成的脑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神经科及癫痫治疗中心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门诊及住宅癫痫患儿403例作为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间单纯用药物治疗,609例作为对照组,评定癫痫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长期随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癫痫病知识掌握良好,长期随诊率高于对照组(Χ^2=40.48,P<0.01)。结论:对癫痫患儿及家属采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的依从性,更好地引导患儿及其家长配合系统正规治疗,有利于患的治疗与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延续性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各34例。对健康教育组进行定期回访并指导家长掌握肾病综合征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与出院时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健康教育组与非健康教育组的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患儿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教育后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与非健康教育组的家长对肾病综合征疾病相关知识、患儿遵医服药的依从性、患儿复发次数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水平,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巩固疗效,减少患儿复发次数,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高热惊厥的小儿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纽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在护理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还应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其能更好的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为改善预后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莫瑰婷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70-127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方法总结87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以及总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了解情况、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预防知识的知晓比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结论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增加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成年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成年癫痫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68例)和非健康教育组(62例),均给予规范化治疗,健康教育组对患者及家属普及癫痫相关知识及个别心理咨询,随访时间为6个月,采用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中文版进行评定。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及家属癫痫相关知识知晓率(94.12%)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29.03%)(χ^2=58.99,P〈0.05);研究期间不规范用约(10.29%)及调整用药人次(27.94%)明显低于非健康教育组(27.42%,45.16%)(均P〈0.05);3个月及6个月时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者(79.41%,85.29%)及完全控制者(36.77%,42.65%)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51.61%,61.29%,20.97%,25.81%)(均P〈0.05)。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QOL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较研究前有提高(均P〈0.05),其中健康教育组提高程度史为显著(均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对家长养育能力与婴幼儿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评价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育儿学校教学效果,探讨健康教育对本地区家长养育能力与婴幼儿智能的影响。方法:以参加育儿学校的176名家长及其0~3岁的婴幼儿为观察组,对家长实施为期1年的婴幼儿养育知识与行为的健康教育.同时设立对照组,以问卷形式测评家长接受儿童养育知识教育的宣教效果,并以Gesell量表得分评价健康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展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家长儿童养育知识与行为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儿童Gesell量表评分大多优于对照组儿童(P〈0.05或P〈0.01)。结论: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对家长育儿能力及婴幼儿智能发展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M)病人的认知效果。方法将4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一般卫生宣教组)15例,B组(健康教育组)28例。A组:发放DM宣传资料,包括DM的基本知识、运动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以自学为主,可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B组:按健康教育程序,病人定期参加DM知识的学习,DM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什么是DM,DM饮食治疗,DM运动疗法,服降糖药知识,胰岛素治疗知识,认识和处理低血糖反应,DM并发症知识,自我监测方法,足部护理知识。结果B组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总的认识水平显著高于A组病人(P〈0.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不仅使病人更好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更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癫痫患儿联合应用丙戊酸及托吡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单纯接受丙戊酸治疗的A组、单纯接受托吡酯治疗的B组及联合应用丙戊酸及托吡酯治疗的C组,每组40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B及C组治疗前月发作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月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组改善较A及B组明显(P〈0.05),而A及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及B组(P〈0.05),而A、B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在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副作用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丙戊酸及托吡酯可显著提高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B组52例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4个月后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B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A组(P<0.05);B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完全从医率高于A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西安市幼儿园家长对流行性感冒(流感)认知情况及获取媒介,为开展流感预防及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3月至4月,随机选取西安市12所幼儿园,对66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家长基本情况;对于流感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预防接种等知识的认知情况;家长获取相关知识的媒介。采取现场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及收回调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西安市幼儿园家长认为可预防流感措施从高到低依次为:勤洗手(92.52%)、开窗通风(75.33%)、戴口罩(66.96%)、食醋熏蒸房间(50.67%)、口服板蓝根制剂(28.99%)、其他措施(5.53%);其中家长对勤洗手、开窗通风、口服板蓝根制剂可预防流感的认知受到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对食醋熏蒸房间、佩戴口罩可预防流感的认知不受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区域的影响。家长获取流感知识的媒介依次为:传统媒体(55.46%)、新媒体(39.91%)、其他途径(24.07%)和知识讲座(17.94%)。低年龄组、文化程度高、居住于城镇的家长通过新媒体获取流感知识的可能性大(χ^2值分别为49.910、17.391、6.505,均P<0.05);高年龄组的家长通过知识讲座获取流感知识的可能性大(χ^2=7.825,P<0.05);高年龄组且居住于农村的家长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流感知识的可能性大(χ^2值分别为7.436、14.036,均P<0.05)。结论西安市幼儿园家长对流感预防措施认知程度较高,但仍存在预防误区;家长获取流感知识的媒介受到年龄、文化水平及居住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市0~16岁儿童家长对儿童伤害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复杂抽样的方法,以姑苏区和吴江区为代表,选择5241名0~16岁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苏州市0~16岁儿童家长的儿童伤害知信行得分均较高。儿童的年龄越大、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家长的伤害知识得分越高(P<0.01);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家长的伤害态度得分越高(P<0.05);丧偶家长的伤害态度得分较低(P<0.05);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具有更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P<0.05)。在过去12个月儿童发生伤害的次数与其家长的伤害知识、行为得分和知信行总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根据家长的知信行特点,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重点加强小年龄儿童、低文化程度家长的具体伤害预防措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幼儿园开展儿童维生素A缺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育才幼儿园181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及儿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通过对家长及儿童的健康教育,实施181名儿童及其家长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缺乏及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健康教育对家长及儿童对于维生素A摄入的知识、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健康教育是控制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措施,健康教育技术适宜在社区及幼儿园推广应用并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父母的焦虑情况。方法:在5所幼儿园选择4~5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父母各145例为观察组,同龄健康儿童父母各244例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儿童父母进行焦虑症状的评定。结果:观察组焦虑症状检出率、焦虑症状得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儿童父亲与母亲的焦虑症状检出率、焦虑症状得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焦虑症状与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父母的焦虑症状比正常儿童父母严重,而且儿童母亲的焦虑症状更为明显和广泛;父母的焦虑症状与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窝沟封闭同意率的影响,为开展窝沟封闭干预项目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抽取遵义市开展窝沟封闭项目的 12所小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及家长,随机分为纸质资料宣讲组(研究1组)和多媒体PPT课件宣讲组(研究2组)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和问卷调查.结果 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儿有关的行为、父母的认知及进行健康教育后效果的评价。方法 对肾脏病专科门诊尿路感染患儿行为及父母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对2组随访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患儿发病以女性为多,患儿行为中每天喝水量少,排尿次数少的较多;父母对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后坚持随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尿路感染患儿行为有待改进,患儿父母缺乏相关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父母的医从性,按期随访,能明显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需求及多种途径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泸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1 071例,对其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需求的问卷调查及健康宣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需求率远高于其他学历家长(χ2=30.77,P<0.01);与流动人口相比,本地户籍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需求率较高(χ2=24.84,P<0.01).家长最易接受的健康宣教途径为面对面宣教和电话随访宣教,分别占73.11%(783/1 071)、70.87%(759/1 071).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需求率较高,分别占93.84%(1 005/1 071)、92.62%(992/1 071).结论 流动人口和高中及以下学历家长应该作为健康宣教的重点人群.在健康宣教的途径上,医护人员应多采取面对面宣教和电话随访宣教,并适当增加儿童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行为态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率和进行早期教育的行为态度,为更好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0~3岁婴幼儿父母186名(婴儿组)和孕妇(准父母)195名(胎儿组),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行为、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婴儿组和胎儿组获得早期教育知识渠道主要是书刊读物(46.2%和76.9%);最后渠道是门诊宣传栏(13.4%和22.6%)。从参加医院健康教育讲座中接受早期教育知识指导率低(40.3%和25.1%),已给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婴儿组只占44.6%。有准备给婴儿参加早期教育意向的婴儿组明显低于胎儿组(23.7%、56.9%)。影响父母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忙没有时间,其次是认为孩子自然会懂没有必要。结论: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率低,参与意识和行为差,应加强医院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28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家长意外伤害的平均知识得分为(72.65±0.6)分;态度得分(68.54±1.08)分;行为得分(72.77±0.86)分。家长的文化、职业、家庭人口数、父母关系、管教方式对意外伤害知识得分的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儿童年龄对家长态度得分影响显著。家长从社区宣传中获得知识只占14.9%。结论: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的KAP是相互关联的。家长意外伤害知识欠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家长侥幸心理增加,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在服务行业未婚流动青少年中开展性和生殖健康教育/服务对人群的避孕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探讨向未婚流动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教育/服务的适宜模式。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活动为期半年,仅对干预组对象提供。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基线和终末问卷调查。通过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干预效果。数据分析用SAS 9.1软件进行。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的避孕知识平均得分均<50分(总分100)。干预后,干预组避孕知识得分(85.51)高于对照组得分(50.38)(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干预显著增加了对象的避孕知识得分(B=33.24,P<0.01)。基线调查时,33.33%的干预组对象和59.09%的对照组对象报告在最近3次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对象的这一比例较基线上升(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改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干预具有促进对象使用避孕措施的趋势(OR=3.06,P<0.01)。结论:干预可提高对象的避孕知识水平,并有促进其避孕措施使用的趋势。提示今后需考虑开展长期、连续的干预,以进一步改善未婚流动青少年的避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