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妥布霉素致面颈部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布霉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和耳毒性,而血管神经性水肿极为少见。我院2004年9月-2006年4月出现2例妥布霉素致面颈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乙基西梭霉素(netilmicin)的毒性比妥布霉素(tobramycin)低,而后者的毒性又比庆大霉素低。Lerner等人在254例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病例,应用妥布霉素和乙基西梭霉  相似文献   

3.
妥布霉素滴眼液的比色分析法长沙市第一医院易爱纯张顺芝朱兆新妥布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之一。抗菌谱与庆大霉素近似,对于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庆大霉素强3~5倍,毒性仅为其1/8[1]。我院从1993年至今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绿脓杆...  相似文献   

4.
妥布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用于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临床上常见副作用为耳毒性和肾功能损害,甚少过敏反应记载。最近我院抢救一例因注射妥布霉素过敏性休克获得成功,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因急性肠炎于1998年10月2...  相似文献   

5.
王锦年 《临床荟萃》2000,15(1):31-3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肾毒作用久为临床医生关注 ,有关妥布霉素对肝硬化患者的肾毒性问题 ,国内罕有报道。晚期肝病患者常并发肝性肾病 ,这类患者使用肾毒性药物 ,尤应慎重。本人观察了 41例肝硬化患者 ,用妥布霉素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尿变化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1例均为住院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其中 2 1例合并有腹水 ,男 32例 ,女 9例 ,年龄 33~ 79岁 ,平均 46岁 ,诊断依据 199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诊断标准 ,均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的呼吸道、泌尿道、胆道等感染患者。妥布霉素用量为 16 0 mg/ d,均为 1次静滴 …  相似文献   

6.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对部分革兰阳性菌也有作用。该类药物品种多,临床用途广。妥布霉素属其中的一种,与其他氨基甙类抗生素比较,抗菌效果强,副作用少,尤其是肾毒性低,已在国外广泛应用。我国过去临床应用的妥布霉素全靠国外进口,现已由湖南制药厂生产,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抗炎效果。方法对32例患双眼白内障术后患者左右眼分别应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局部滴眼治疗,对抗炎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组间眼不适感、眼球充血、角膜及前房炎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眼压影响方面,氯替泼诺+妥布霉素眼液对眼压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更安全。结论氯替泼诺眼液+妥布霉素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抗炎效果相同,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后2h开放点眼与术后第1天开放点眼对患者术眼角膜水肿和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55例(24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开放点眼组和常规包盖组。早期开放点眼组(n=120)术后在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后纱布包眼,2h后解除包盖,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点眼1次/小时至临睡前,睡前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常规包盖组(n=120)术后在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后纱布包眼,术后第1天晨解除纱布包盖。比较2组患者术后2h、术后第1天晨术眼角膜水肿情况及裸眼远视力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2h术眼视力及角膜水肿、异物感、畏光、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开放点眼组术后第1天晨角膜水肿程度、视力及视力提高3排以上百分比明显高于常规包盖组(χ2=8.825,P0.05;t=3.751,P0.05;χ2=19.509,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亦无切口裂开。结论术后2h开放点眼有利于减轻角膜水肿,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慢性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常见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磷霉素与妥布霉素(4∶1)联合应用混合试剂及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对97株妥布霉素不敏感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应用FIC指数来计算和判读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慢性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效果。结果与分别单独使用磷霉素和妥布霉素相比,磷霉素和妥布霉素混合试剂对97株妥布霉素不敏感菌株的MIC值显著降低,分别有80.4%的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16.5%的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3.1%的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没有拮抗作用发生。结论磷霉素与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慢性呼吸道感染常见菌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且以协同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脸部、四肢末端、呼吸道、内脏发作性水肿为特征的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由于遗传性 C_1脂酶抑制因子(C_1INH)的缺乏,随之不能抑制 C_1C_4C_2的活化,其结果引起 C_2激肽的分泌,激发了临床综合征的发生。作者报告1例获得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患者,在脾切除术和化疗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都恢复正常。可逆性非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合并 C_1INH缺乏在文献上还未见记载。患者60岁女性,1975年11月就诊,有3年血管神经性水肿和1年溶血性贫血的病史。1973年4月曾因气管水肿而施行气管内插管。否认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家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证明 ,妥布霉素溶液与先锋铋素、穿琥宁存在配伍禁忌 ,将生理盐水 2 5 0ml加入妥布霉素 16 0mg静脉滴注完 ,接输生理盐水 2 5 0ml加入先锋铋素 3g时 ,一次性输液管内立刻出现乳白色混浊现象。将生理盐水2 5 0ml加入妥布霉素 16 0mg静脉滴注完 ,接输 5 %GS 2 5 0ml,加入穿琥宁注射液 6 0 0mg时 ,一次性输液管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现象。取临床常用治疗量妥布霉素溶液与先锋铋素溶液各 5ml混合立刻出现乳白色混浊 ,30min后有乳白色絮状物 ,放置 2 4h不消失。取临床上常用治疗量妥布霉素溶液与穿琥宁溶液各 5ml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颌骨缺损模型,观察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粉剂对体内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无需给予抗生素,万古霉素组给予万古霉素88μg/g,妥布霉素组给予妥布霉素176μg/g,联合组给予万古霉素88μg/g和妥布霉素176μg/g。每只大鼠制作5 mm全厚度标准颌骨缺损模型,并分别在骨缺损处放置抗生素粉末。术后12周收集标本,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缺损区骨体积/总骨体积比(BV/TV)、骨形成面积(BFA)和骨体积(BV)。再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马松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估,分析骨再生情况。结果 全部实验动物均无死亡,无万古霉素或妥布霉素相关毒性症状出现,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及伤口感染。从micro-CT扫描分析,万古霉素组缺损区BV/TV、BFA、BV分别为(8.59±2.23)%、(10.33±2.01)%、(1.73±0.35)mm3,均小于对照组[(21.67±3.51)%、(27.55±2.60)%、(3.53±0.35)mm3],...  相似文献   

13.
硫酸妥布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它具有较强的抗绿脓杆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仍然广泛运用于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的细菌感染。由于它有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的特点,所以,许多临床医生则习惯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将妥布霉素24小时的治疗总量一次性给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正是由于这种错误,使妥布霉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所增加,而这些不良反应的增加,又限制了妥布霉素在临床上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常用药物     
惠品晶 《护士进修杂志》2010,(2):F0004-F0004
Netilmicin 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 Spectinomycin 大观霉素 Tobramycin 妥布霉素 Amphenicols 酰胺醇类 Chloramphenicol 氯霉素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观察到24例老年患者在应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过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妥布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 过敏反应 患者,30岁.因肾挫伤给予妥布霉素240 mg+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9 d,第3天患者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给予对症治疗后皮疹有所消退,次日再用本品时,皮疹再次出现,且四肢皮肤更为明显,停药后改用克林霉素治疗,2 d后皮疹消退[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供体角膜消毒方法,观察抗生素和消毒剂两种处理技术的效果,预防角膜移植术后感染。方法用定性培养法和稀释法,对抗生素和消毒剂处理角膜的抗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1000单位的妥布霉素和含有效碘5000 mg/L聚维酮碘分别对供体角膜浸泡处理30 min和5 min,手术时对其保存液及剩余的角巩膜环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妥布霉素处理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5.38%;聚维酮碘处理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5.13%。结论用有效碘5000 mg/L聚维酮碘或1000单位妥布霉素浸泡处理供体角膜,均显示出比较好的抗菌效果;聚维酮碘抗菌效果效果好于妥布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妥布霉素眼膏单独使用及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2年8月~2016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诊断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并接受额肌瓣悬吊术的术后住院患儿478例(640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上睑下垂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类,根据术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眼膏(A组),妥布霉素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B组),妥布霉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分为三组(C组)。分别统计三组患儿术后第3天的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试验(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对比A组,B组在轻、中、重3种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术后干眼有显著疗效(P0.05);而C组在轻、中程度的上睑下垂术后的干眼有明显疗效(P0.05);B与C组进行比较,显示前者在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术后疗效更好(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眼膏,额肌瓣悬吊术后使用妥布霉素眼膏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或聚乙二醇滴眼液对术后并发的干眼症具有明显优越性,且联合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更利于减轻干眼症症状及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19.
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特别是丁胺卡那霉素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于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的菌株仍有效,两药对肾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现将我院近5年中分别应用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过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7例老年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妥布霉素 沈美意报道1例,男,7岁。因腹痛、发热给予妥布霉素80m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约15min后患儿诉喉痒,30min后喉痒难忍,随即出现气短,胸闷。查体两肺布满湿罗音,呼吸急促,面颈部皮肤潮红。即停药,给予平喘对症治疗,1h后患儿呼吸平稳。作强调.在使用妥布霉素前应仔细询问患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的反应,以免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