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地高辛配基标记的HBV DNA及HDV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了一例胆管细胞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HBV DNA和HDV RNA。在癌巢及癌旁肝组织中均检出HBV DNA及HDV RNA阳性细胞,以核型为主。癌巢中阳性细胞数及阳性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经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及DNase I,RNase A处理试验,证实阳性信号为HBV DNA或HDV RNA产生。进一步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出了HDV RNA,确证了HDV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背景: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是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因子,其在多种肿瘤细胞株中表达降低或缺失。目的:探讨XAF1在人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标本中表达缺失的机制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原发性胃癌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和30例非肿瘤患者内镜活检胃黏膜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AGS中XAF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重亚硫酸盐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PCR(BS.PCR)检测胃癌细胞株中XAF1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MS)-PCR和非甲基化特异性(US)-PCR检测胃组织标本中相同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XAF1在BGC-823和AGS细胞中低表达,同时伴有异常DNA高甲基化;经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48h后.XAF1表达显著增强。胃组织标本中,XAF1甲基化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78_3%(36/46),癌旁组织中为65.2%(30/46),癌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为28_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与癌远端切缘正常组织比较,XAF1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肿瘤胃黏膜XAF1甲基化阳性率仅为6.7%(2/30),较癌远端切缘正常组织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F1基因组DNA异常高甲基化是人胃癌组织中XAF1表达缺失的重要原因之-。XAF1高甲基化检测可作为-个潜在的胃癌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同期手术对癌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贵旺  周善杰 《山东医药》2009,49(46):40-41
目的观察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BPH)同期手术对癌复发的影响,为手术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膀胱癌合并BPH患者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比较同期膀胱癌和前列腺切除术(研究组)与单纯膀胱癌切除术(对照组)对膀胱癌合并BPH患者术后癌复发的影响,采用Meta分析法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组相对对照组癌复发危险的优势比(OR),评价两种手术模式对膀胱癌复发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篇,总样本量为358例,其中研究组194例,癌复发43例;对照组164例,癌复发59例。合并OR=0.52,95%可信区间为0.32—0.84。结论膀胱癌合并BPH患者同期行膀胱癌和前列腺切除术可以降低术后癌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Ki67和 Glut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61例肝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 Ki67和 Glut1的表达,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早期复发组(术后2年内复发)和晚期复发组(术后超过2年复发),并分析 Ki67和 Glut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和 Glut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和62.3%,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两者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37,P =0.008);Ki67表达与肿瘤直径和 Edmonson 分级有关(P <0.05),Glut1表达与 Edmonson 分级有关(P =0.004),两者在早期复发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晚期复发组(P <0.05)。至随访终点,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2.0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5%、56.9%、46.5%。Ki67阳性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4%、49.1%、41.8%,阴性组为94.1%、76.5%和5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Glut1阳性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8%、47.4%、36.0%,阴性组为91.3%、73.0%、6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0)。结论 Ki67和 Glut1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评估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肺癌癌组织标本中微卫星DNA改变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银染法,对43例原发性肺癌(观察组)及1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对照组)纤支镜活检标本的3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观察组微卫星不稳定(MSI)发生率47%,杂合性丢失阳性率(LOH)30%,MSI加LOH阳性率为63%;对照组未发现微卫星DNA改变。提示肺癌组织微卫星DNA检测诊断肺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膀胱癌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 NGFR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膀胱癌组织中p75 N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结果膀胱癌患者中p75 NG-FR的总阳性率为45.7%(21/46)。膀胱癌患者中p75 NGFR阳性病例复发率为72.7%,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14.3%。结论膀胱癌组织中p75NGFR表达明显升高,且其表达与膀胱癌的复发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术中予吡柔比星+IFN-α黏膜下多中心注射,术后定期膀胱灌注;B组35例仅在术后定期行吡柔比星+INF-α膀胱灌注。随访1~3a,A组复发率9.09%(3/33),B组25.71%(9/35),P〈0.05。认为吡柔比星与IFN-α术中黏膜下多中心注射加术后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均〈0.05);Ezr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学分期无相关性(P〉0.05)。提示Ezrin蛋白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但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原文的要点作者应用PCR—SSCP技术,对大肠癌切除病例,从病理蜡块材料的回顾性研究中,找到24例多原发大肠癌及21例单发大肠癌从蜡块中切下10余微米厚的癌组织,提取癌细胞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根据DNA带型,与正常的DNA条带比较,以寻找条带的移位,数目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条带,即表示DNA重复序列的改变,以此证实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MSI+)病例.结果表明,多原发大肠癌为MSI+为71%,单发大肠癌MSI+为38%.名词解释①微卫星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是指…  相似文献   

10.
王岩青  陈志俊  孙彦 《山东医药》2006,46(36):21-22
目的观察声门癌癌旁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声门癌手术切除范围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声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2、5、10mm)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黏膜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3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异常表达按息肉黏膜组织、癌旁组织(10、5、2mm)及癌组织的顺序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声门癌癌旁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异常增高;声门癌切除范围以癌旁5mm或5~10mm为宜。  相似文献   

11.
DNA聚合酶β基因启动子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远端正常黏膜组织中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基因启动子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2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标本进行DNA pol β基因启动子序列检测,并利用DNASIS、OMIGA等软件分析测序数据.结果:25例中,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DNA polβ基因启动子发生突变者分别为8、6、5例,三组问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组标本中共有35个突变点(癌组织包括18个突变点,癌旁组织包括9个突变点,正常黏膜组织8个突变点),25个点在polβ核心启动子区域,其中,-37位C→A突变出现8次;.-5位G→T突变出现7次;29位T→C突变出现2次;-19位出现C的缺失和插入C突变各1次.结论:DNA polβ基因启动子突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42例未化疔(对照组)及44例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结果两组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p2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p2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CD44v6异常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观察组中CD44v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检测CD44v6和p27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结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并直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大多数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基因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33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分析survivinmRNA的表达与p53mRNA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69.7%的结肠癌组织中有survivinmRNA表达,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42.4%和21.2%,P<0.01);survivin表达阴性癌组织的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一例有survivin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P<0.01)。33例结肠癌组织中仅2例p53mRNA表达缺失,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均有p53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p53mRNA的表达值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显著差异;survivin表达阳性癌组织中p53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值与survivin表达阴性组无显著差异。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各4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生存素(survivin)和p53。结果显示,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癌旁组织均为阴性表达,两者相比,P〈0.01 p53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53表达阴性者,P〈0.05。认为p53和survivin过度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survivin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伍石华 《山东医药》2008,48(21):70-71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Smad4;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甲状腺癌组织进行DNA倍体检测.结果:Smad4在甲状腺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7.1%、87.5%,P<0.05;Smad4的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NA异倍体率与Smad4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8=-0.426,P<0.05).认为Smad4表达缺失及DNA异倍体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预测甲状腺癌的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TURBt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3.5±10.1)min,术中膀胱穿孔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3.3±0.5)d,复发2例,原位复发0例;对照组手术时间(34.1 ±9.8)min,术中膀胱穿孔1例(未影响手术),术后留置尿管(4.9±0.7)d,术后复发9例,原位复发0例.两组在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腹泻、口腔炎、脱发、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效果较好,且较单纯采用TURBt具有导尿管留置时间短、肿瘤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p16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4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癌手术标本、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及血清标本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及银染PCR-SSC癌组织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及突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通过PCR及血清学试验确定。结果(1)43例胃癌中,Hp阳性30例,阳性率为69.77%,其中CagA阳性24例,阳性率为80%。(2)30例Hp阳性胃癌中,有12例发生p16基因变异,发生率为40%;13例Hp阴性胃癌中,4例p16基因发生变异,发生率为30.77%,Hp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p16基因变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30例Hp阳性胃癌中,CagA阳性与阴性组p16基因变异率分别为41.67%(10.24)及33.33%(2/6),两组变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Hp及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组织p16基因变异无显著相关性,Hp感染可能不是其改变或必须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及异时癌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GC(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309例患者(318处病灶)的病例资料,先后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复发及异时癌的影响因素。 结果 随访时间6~80个月,中位时间26.6个月,出现13例(4.2%,13/309)复发和8例(2.6%,8/309)异时癌,复发和异时癌总发生率为6.8%(21/3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非治愈性切除(P<0.01,HR=5.73,95%CI:1.75~18.74)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周边黏膜中-重度萎缩(P=0.04,HR=4.87,95%CI:1.10~21.50)是分化型EGC异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GC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及异时癌并不多见,但不容忽视。对于非治愈性切除者,须警惕术后复发;而对分化型EGC且术前病灶周边黏膜中-重度萎缩者,须警惕术后异时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肿瘤组织存在DNA甲基化紊乱.包括与细胞增殖周期密切相关的癌基因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等。DNA甲基转移酶(Dnmt)参与甲基化的形成(主要是Dnmt3a和Dnmt3b)和维持(主要是Dnmt1),但目前对胃癌Dnmt蛋白的表达情况仍知之甚少,更缺乏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参数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讨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黏膜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8例胃癌患者标本,取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黏膜组织各1.2块,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各黏膜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在38例胃癌黏膜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81.6%,显著高于相应癌旁(39.5%)和正常黏膜组织(10.5%)(P〈0.001)。阳性切片中可见Dnmt1蛋白表达弥散分布于肿瘤或腺体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较均匀。Dnmt1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性别呈一定的相关性(P=0.007)。结论:Dnmtl蛋白过表达在人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单位(DNA—PKcs)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DNA—PKcs。结果在73例NSCLC的癌组织中,DNA-PKcs高表达66例、低表达7例,高表达率为90.4%;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NA—PKcs高表达7例、低表达66例,高表达率为9.6%;两种组织中DNA—PKcs的高表达率相比,P〈0.01.NSCLC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未手术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患者的生存率无关(P均〉0.05)。结论DNA-PKcs在NSCLC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