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一项单盲性研究中,别戊氨苄西林(Pivampicillin)与红霉素比较治疗妇女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别戊氨苄西林的剂量是每次700mg,红霉素的剂量是每次500mg,两者均为每日两次,同服7天,于治疗开始后的第7和14天随访。所有26名接受别戊氨苄西林治疗的妇女在两次随访时对沙眼衣原体的培养均为阴性。所有23名接  相似文献   

2.
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其它细菌感染的常用剂量是100mg,每日2次。而目前麻风临床试验的剂量只是每日100mg。因此作者研究了MINO单剂200mg治疗瘤型麻风的疗效。 10例未治BL和LL麻风病人,男女各为5例,平均年龄50岁(17~75岁)。疗前作病史询问、体检、血象和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检查。8例病人予MINO首次量200mg,停药1周后再予MINO 100mg,每日2次口服,连续3个月。另2例病人开始即以MINO 100mg每日2次口服,连续1个月。疗程结束后所有病人转为联合化疗。8例病人于疗前、治疗1周、2周、1月、2月和3月时作临床评价、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取活动性皮损处作活检。  相似文献   

3.
许多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是无症状的,用白细胞脂酶(LE)条对无症状高危人群的清晨首次尿或距末次排尿后的2~3小时尿样(FVU)做检查,发现其中白细胞数增多,提示该试验可能是对无症状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进行筛查的敏感、特异和可行的方法。试验目的是为了评价LE条在筛查无症状低危人群中衣原体感染的作用。作者选择了到家庭医生和大学保健室就诊的无症状男性,作FVU的LE活性检测、脓尿镜检和衣原体的酶免疫测定(EIA)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  相似文献   

4.
氨苯砜(DDS)是治疗环状肉芽肿(GA)的一种有效药物。作者报告1例 GA 患者,于用 DDS治疗7周后诱发粒细胞缺乏症,并伴发败血症。患者女,50岁,于肘、膝发生典型 GA3年,无内科病或用药史。疗前作全血检查正常。DDS 的最初用量为50mg,每日2次。5周后,未见疗效,改为50mg,每日3次。2周后,血细胞计数示中性粒细胞减少,乃停止 DDS 治疗。8天后因发热、嗜睡和肛周疼痛而住院。体检发现,体温39.5℃,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包括有利福平的3种方案对239例(男178例,女58例)以往来治疗过的少菌型麻风患者进行了治疗试验。少菌型麻风包括未定类、结核样型和细菌阴性或 BI<2(Ridley 标准)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疗前均作了严格的临床和细菌学检查,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以下3个方案进行治疗。方案I(WHO 方案):利福平600mg 每月1次监服和氨苯砜每日100mg,不监服,疗期共6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MicrotrakⅡEIA法用于女性宫颈拭子、男性尿道拭子和尿沉渣标本沙眼衣原体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方法 ,PCR为辅助标准 ,MicrotrakⅡEIA法平行测定。结果 :共检测 1 64例标本 ,以细胞培养法作金标准 ,总体MicrotrakⅡEIA检出率高于细胞培养法 ( χ2 =5 0 0 ,P <0 0 5 ) ;对于女性宫颈和男性尿沉渣标本 ,MicrotrakⅡEIA法与培养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1 0 0和 χ2 =0 2 0 ,P均 >0 0 5 ) ,而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的MicrotrakⅡEIA法检出率高于培养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 0 0 ,P <0 0 5 )。以细胞培养法加PCR法作标准 ,检测各样本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crotrakⅡEI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适合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细胞接种培养法、酶联免疫法(EIA)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同时检测了324例性病门诊病人的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并以细胞接种培养法作为标准方法,讨论了 EIA 和 PCR 检查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在324例病人的标本中(男性尿道标本171,女性宫颈内标本153),细胞接种培养阳性者有23例(男11,女12),其中 EIA 和 PCR 均为阳性者有  相似文献   

8.
用大剂量羟基氯喹(HCQ)口服治疗78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其中65例(男42例,女23例)给予口服羟基氯喹250mg,每日3次,共3天;7例患者因患有肝、肾疾病而用中等剂量250mg,每日1~2次,共2~45天;其余6例予小剂量或只予戒酒治疗。对于高尿卟啉排泄者及有肝硬化或慢活肝者,在治疗前1~3周作一次静脉放血(500ml)。治疗期间每日测定尿中尿卟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和凝血因子Ⅱ、Ⅶ、Ⅹ,以后3~6个月测一次。57例病人治疗前作肝活检分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阴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所致非淋菌性尿 (阴 )道炎 2 2 3例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 2 3例患者 ,男 182人 ,女4 1人 ,年龄在 17~ 6 1岁之间 ,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经单克隆抗体快速免疫法检测 ,其中衣原体感染 98例 ,支原体感染6 7例 ,衣原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 5 8例 ,病程 5天~ 3年。混合其它性病感染 ,诊前2周内有抗生素治疗史 ,肝肾功能不全者未列入该观察范围。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36人 ,采用 0 .5g阿奇霉素针剂加入到 5 %葡萄糖2 5 0毫升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7天为 1疗程。B组 87…  相似文献   

10.
衣原休感染常由性传播,有报道男性同性恋者直肠衣原体分离率为4~8%.Mc Millan等应用常规的组织培养法从150名男性同性恋者尿道和咽部分离衣原体,其阳性率分别为7%和1%,本文作者用三种不同方法从51名男性同性恋者的尿道、咽部和直肠取标本作衣原体检查.这些方法是:细胞培养法、传染病酶免疫分析法(IDEIA)(Boots-Celltech)和microtrak试剂(Syva)作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方法:从51例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体内取材.用棉花包头拭子插入尿道约3cm深处旋转后取出;用咽拭子刮拭咽后壁两侧;在直肠镜直视下用棉花包头拭子取粘膜处的标本,每处均多  相似文献   

11.
海普林软膏治疗手部皲裂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 ,经检查确诊为手部皲裂性湿疹 ,1周内未服抗组胺药及外用其它皮质类固醇激素。患者随机分组 ,海普林组 (治疗组 ) 5 6例 ,男 2 1例 ,女 3 5例 ,平均年龄 3 8.5岁 ,平均病程 2 .4年 ;去炎松尿素组 (对照组 ) 5 4例 ,男 2 3例 ,女 3 1例 ,平均 3 7.4年 ,平均病程 2 .2年。2 治疗方法 患处用温水浸泡后擦干 ,治疗组与对照组每日分别用海普林软膏、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擦患处 3次 ,并轻轻按摩 ,1周为 1个疗程 ,共 3周 ,每周复查 1次 ,2组分别记录疗前、疗中及疗后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避免使用碱性洗…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双盲法对74例(152处感染)皮癣菌病患者作口服酮康唑(K)和灰黄霉素(G)疗效比较研究。K组37例病人80处感染,G组37例病人72处感染。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均无明显差异。每日口服剂量K和G组分别为200mg和500mg,如3个月后无明显临床效果则用加倍剂量,达到临床和菌学上好转或给药达1年时即停止治疗。结果是:感染处的治愈率K和G组分别为75%和74%;指甲感染两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阿奇霉素、美满霉素、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31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轻 18~ 5 8岁 ,平均年龄 2 9岁 ,尿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 (CT)阳性 5例 ,解脲支原体 (UU)培养阳性 18例 ,CT与UU均阳性 8例 ,病程超过三个月 ,均是曾经服用一种或两种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经检查肝肾功能无异常。1 2 治疗方法 阿奇霉素餐前 1h或餐后 2h一日一次服用 ,首剂 1g ,以后 5 0 0mg。美满霉素早晚两次服用 ,首剂 2 0 0mg ,以后每次 10 0mg,氧氟沙星餐后服用每日 3次…  相似文献   

14.
<正> 32例患者曾确诊为淋病,治疗后复查淋球菌阴性,但仍感小便后有白色分泌物流出,作尿道拭子涂片镜检,每一高倍视野(400倍)下多形核细胞数>15个。治疗方法及结果:随机分为二组,美满霉素组(20例),100mg,口服,每日2次,共10天,总量2.0g;四环素组(12例),500mg,口服,每日4次,共7天,总量14.0 g。以  相似文献   

15.
甲氟哌酸(pefloxacin,PFLO)属于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近年来在鼠足垫模型中证实对麻风菌有杀菌作用。为了评价其对麻风患者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作者于1985年7月~1986年4月在象牙海岸的Adzope 地区对10例以往未治疗过的麻风(LL7例、BL3例)进行了PFLO 的临床试验。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39(31.9±3.5)岁。疗前均有活动性皮损,细菌指数(BI)和形态指数(MI)均较高。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给予PFLO400mg,每日2次监服,疗期6个月,疗前按WHO 麻风化疗组的方案要求检查患者,治疗开始后,每月进行临床评价及血、尿常规和肝功能试验。此外疗前及治疗2、4和6个月时作组织病理检查和小鼠足垫接种,以检测其活菌比例和疗前麻风菌对DDS 及利福平(RFP)的敏感性。结果:10株麻风菌中有4株显示低度原发性DDS 耐药,但所有菌株对RFP 均敏感。所有患者对PFLO 治疗的疗效良好,在治疗2个月时,即有肯定的临床进步,表现为浸润消退,结节变平,鼻塞好转。细菌检直疗前平均MI 为37.9%,在治疗  相似文献   

16.
因环孢菌素A对皮肤T淋巴细胞和树枝状细胞数与HLA-DR表达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提供银屑病发病机理的信息。为此,作者用环孢菌素 A 治疗了6例严重银屑病患者(5女1男,年龄32~64岁)。方法为口服环孢菌素 A,每日1次,一疗程为12周。开始日量为2mg/kg,但1例患者因病情很重给予3mg/kg。若治疗2周后病情无改善,或用特殊量治疗4周后改善<50%,则增加1mg/kg。在疗前、疗中根据银屑病范围及严重指数(PASI)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四种变量:尿道炎症状和体征,尿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尿道拭子衣原体细胞培养的包涵体数和末次排尿与试验间隔时间来评价酶免疫法(EIA)检测男性尿标本衣原体的敏感性。病例来源于在STD诊所就诊的有或无尿道炎症状和(或)体征的男性共318名。嘱患者提供20ml清晨首次尿或较长时间(至少4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次尿标本并取三份尿道拭子,分别做革兰染色、衣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将尿标本分成五份,三份分别用三种EIA试剂盒检测衣原体,另外两份进行衣原体培养和PMN计数。结果:在男性,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率为14.8%(47/318)。14例淋病患者中6例合并CT感染。除外淋病患者,有尿道分泌物体征  相似文献   

18.
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对 3 2 4例宫颈糜烂患者 (观察组 )、3 2 4例无宫颈糜烂的宫颈炎患者 (对照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 2 0 .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2 6% (P <0 .0 1) ;其中轻度糜烂患者检出率为 6.5 9% ,中度 2 7.18% ,重度 5 1.85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各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单纯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 12 .65 % ,单纯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 5 .2 5 % ,两者混合感染检出率为 2 78% ,解脲支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 (P <0 .0 1) ;有不洁性生活史者阳性检出率为 44 .74% ,显著高于无不洁性生活史者的 13 .3 1% (P <0 .0 1)。结论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宫颈糜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疱疹样湿疹又称Kaposi水痘样疹,是由Ⅰ型或Ⅱ型人疱疹病毒的初次或反复感染所致,通常发生于异位性皮炎的患者,是一种较少见、严重者可致命的疾病.作者应用无环鸟苷(Acyclovir)成功地治愈了3例患者.无环鸟苷是一种新的抗病毒制剂,与其他抗病毒制剂比较,疗效高而毒性低.使用剂量每次500mg(儿童250mg)静脉注射,每日3次(20mg/kg),共5天.3例患者均于用药24小时内体温迅速降至正常,皮疹停止发展,全身情况有明显改善.其中一例因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故开始治疗时加用红霉素口服,每日1g,余2例未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20.
作者试图证明使用氨苯砜大剂量治疗界线类麻风比用常量要好.将26例未经治疗的界线类麻风(BT~BL)分为两组,R组16例有高起红色损害,表示有早期逆转反应,Q组10例为静止的色素减退斑。两组病人随机分配用大剂量(约4mg/公斤/日)或正常量(约1mg/公斤/日)的氨苯砜.试验2 1/4个月,均在门诊治疗。每次家访均作临床评定和氨苯砜尿测定.疗前,治疗后1、2和2 1/4个月作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MIT).分别用犰狳麻风菌(MLW)、经超声波处理的杆菌(MLS)及植物血凝素为抗原。结果临床上Q组病例很少变化,R组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