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出生的86例早产儿,根据出生后检查结果分为宫内发育迟缓组(观察组)和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对照组)各43例,对比分析早产儿出生后校正胎龄过程中生长迟缓率及早期神经发育情况,探讨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其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 2组出院、校正胎龄第3、6个月时体质量及身长生长迟缓率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3个时期统计生长迟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校正胎龄时间越长2组生长迟缓率呈下降趋势;校正胎龄3个月时观察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五项行为发育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胎龄6个月时2组婴儿大运动、适应性和个人社交三项行为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动作和语言两项行为观察组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发育迟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早产儿早期神经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的具体方法及其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NICU住院的225例早产儿从环境要求、非营养性吸吮、合适的体位、水床式鸟巢护理、抚触、预防感染、健康教育7个方面实施发展性照顾。结果 225例早产儿中,除3例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康复,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的具体方法及其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NICU住院的225例早产儿从环境要求、非营养性吸吮、合适的体位、水床式鸟巢护理、抚触、预防感染、健康教育7个方面实施发展性照顾。结果225例早产儿中,除3例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康复,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及家庭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44例),观察组按0~2 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并于出院后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按诊疗常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不实施干预,常规出院指导, 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每3~6 个月随访1次,2组均随访至2岁,观察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实施早期干预及家庭干预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并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照顾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连续性护理对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06-01—2015-01-01入院患者家庭照顾者1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与干预组(98例)。详细收集入出院时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基本情况,出院后连续随访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模式,干预组按连续性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分别采用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检测家庭照顾者能力、照顾者压力量表观察家庭照顾者照顾压力变化情况、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观察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出院时基线无差异(P0.05);照顾能力、照顾压力、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时,干预组照顾能力优于对照组(干预组:35.60±8.55vs对照组:41.00±11.26;t=9.44,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干预组:34.60±5.55vs对照组:28.30±9.20;t=6.50,P0.05),但照顾压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时,对照组照顾能力、照顾压力、生活质量分别为(40.01±9.85、10.28±4.20、31.00±10.24),干预组照顾能力、照顾压力、生活质量分别为(31.47±9.30、8.35±3.65、42.57±8.29),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减轻照顾压力,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06—2013-05收治的324例早产儿,根据324例早产儿父母是否愿意接受综合干预指导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早产儿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对其四种发育的干预方式: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运动刺激、家庭干预及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2组早产儿在6、9、12、24月龄的发育商的比较;2组早产儿24月龄后的智力发育情况的比较以及运动发育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早产儿6、9、12、24发育商要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的发育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24月龄智力发育正常率为64.9%,观察组智力发育正常率为8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24月龄运动发育正常率为71.4%,观察组运动发育正常率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损伤的早产儿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发育商,提高其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值得对早产儿的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12康复出院的56例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后家庭照顾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实施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指数两项评定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2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时相比,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评分相关指标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均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延续护理,通过对社区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康复、生活方式指导及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使其逐步最大限度地恢复或重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5—2014-05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满意率为86.49%,对照组为65.6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及3个月,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2个月、3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为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早期运动干预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2011-09-2013-01我院收治1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接受综合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药物治疗联合早期运动干预。结果 (1)出生后第7天,2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4天,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生后第3个月末,2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2个月末,观察组MDI、PD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早期运动干预具有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快、脑损害后遗症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我院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06~07在我院出生的足月儿60例,随机抽样分为2组,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婴儿出生时头围、身高、血红蛋白、体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对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身心并护”模式,比较2组身心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心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身心并护”模式可满足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行为检测(NBNA)及家庭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120例,干预组120例。纠正月龄后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进行NBNA检测并根据测定结果给予家庭干预,干预前后采用0~1岁52项神经系统检查及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干预一周后干预组评估异常早产儿例数减少;对照组视反应、拉起竖头、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发生例数高于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在大运动、适应能力、发育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行为检测能早期发现早产儿神经发育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的进行;针对性的家庭干预可降低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护理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意识苏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05-2016-06我院104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52例。入院后2组均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段意识状态(GCS)评分、颅内压水平,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GCS评分、颅内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STBI患者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意识早日恢复,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鹏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3):234-236+240
目的 探讨高危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及低频脉冲电治疗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出生的10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50例)在常规肢体综合训练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低频脉冲电治疗,治疗1、2、3、6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儿采用Alberta婴儿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运动评估,观察干预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仰卧位、俯卧位、坐位和立位的AIMS评分、AMIS 总分的差异不明显(P>0.05); 观察组患儿干预的时间越长,AIMS总分越高,而对照组的AIMS总分无显著差异,2组患儿在经过1、2、3、6个月的干预后有明显差异(P<0.05); 2组患儿在干预前的AIMS百分位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运动发育异常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发现高危儿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患儿远期生存质量,低频脉冲电治疗是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帮助患儿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动脉血气指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02—2019-0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13例脑损伤早产儿为观察组,106例无脑损伤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头颅磁共振及B超对早产儿进行检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收集出生后1h早产儿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其血气分析中pH值、PaO_2、PaCO_2、BE值及乳酸与脑损伤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估早期血气指标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早产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1 500g、分娩方式,孕妇围生期是否发生缺氧、感染以及妊娠并发症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分娩方式、围生期缺氧、感染以及妊娠并发症均是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影响因素。2组动脉血气指标值比较显示,观察组pH值、PaO_2、BE值低于对照组,PaCO_2及乳酸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H值、PaO_2、PaCO_2、BE值以及乳酸诊断BIPI的AUC依次为0.871、0.604、0.710、0.718、0.939,均有一定诊断准确性。pH值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1%、78.8%;PaO2为93.4%、45.1%;BE值为100%、53.1%;PaCO2为86.8%、52.2%;乳酸为89.6%、90.3%。结论 早期动脉血气pH值、PaO_2、PaCO_2、BE值及乳酸各指标对BIP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01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脑卒中术后康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12周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hel);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2组患者护理第1周各项生活质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2周,2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组内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第12周各项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第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2周各项评分均有所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第12周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0%,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时期,可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综合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自我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脑卒中恢复期病人120例,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协同护理综合干预。康复前、出院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评估病人自我照顾能力,采用个体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适应量表(SAFE)评估病人的社会功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康复前,两组ADL评分、BI、PSP评分、SAFE评分、SF-36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DL评分、BI、PSP评分、SF-36评分明显增高(P0.05),SAFE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协同护理综合干预可提升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优化出院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孕产妇的心理特点,提高高龄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8-05—2010-05收治的54例高龄妊娠孕产妇,除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另设我院同期50例适龄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做好高龄妊娠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1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8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8周2组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8周2组WHOQOL-BREF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至(59.8±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