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机械通气已作为一项在危急情况下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机械通气已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呼吸机功能日益完善,但机械通气的负面效应仍然存在,其中,因呼吸机依赖导致撤机失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在困难撤机病人的撤机过程中,结合当前的撤机研究,同时积极予以护理参与,在呼吸机依赖病人撤机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但使用呼吸机较长时间者,一般为二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的原则,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渐近,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E)合并呼吸衰竭( RF)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护理对策.方法 给到本院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39例COPE合并RF患者在撤下呼吸机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观察患者撤机前后的呼吸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撤机成功,成功率为100.00%;撤机后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咳嗽有力,查体均无异常.结论 在给COPE合并RF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后,做好撤机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临床应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危重病人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停机时机及护理。方法:对50例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困难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生命体征稳定后,停止呼吸机通气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在40例病例中,15例病人在3天内成功撤机,10例病人在4天内成功撤机,5例病人在6天内撤机,其余10例病人撤机时间大于7天。结论: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有依赖性的病人进行撤机时,必须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特点、心理状态和耐受力,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呼吸机撤机病人进行中医特色的五音疗法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肌功能的锻炼,提高患者撤机成功率。方法每天堵管后进行四次缩唇腹式式呼吸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每次10~15min。结果采用五音疗法的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增加,撤机成功率高。结论五音疗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学相应地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中医治疗护理方法,将其应用在呼吸机撤机病人呼吸功能锻炼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依赖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定妹 《河北医学》2000,6(7):651-652
我们针对呼吸机依赖病人的心理问题,运用护理心理学,实施心理护理,使撤机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后发生呼吸机依赖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63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达320d,最短为45d,平均为65d。2 呼吸机依赖病人的心理问题2.1 情绪不佳:患者由于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已习惯于被动辅助呼吸,在心理上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尤其是一些多次进行机械通气,病情反复的患者,对撤机存在着恐惧感,认为只有呼吸机才能使呼吸平稳,得知要脱机即表现为紧张、恐惧,这种情绪将影响病人的…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依赖患者18例脱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的护理方法.方法ICU住院呼吸机依赖患者18例,呼吸机应用时间14~52天.采用过渡撤机及间断撤机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结果18例患者中过渡撤机14例,间断撤机4例,撤机时间3~7天,平均(4.5±1.42)天.撤机后经气管插管内吸氧1~2天,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稳定,咳嗽有力.结论了解停机的指征,熟练应用呼吸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是保证患者顺利撤机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老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当原发病对机体的损害加上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险期,我科收治呼吸机患者98例,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但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一般为二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的原则,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患者常用的呼吸支持手段,而撤机是逐渐地降低呼吸机对患者呼吸的支持,使患者完全过度到自主呼吸后撤除机械通气的过程[1].困难撤机是指患者需要3 次SBT 尝试,或从第 1 次 SBT 尝试后7 d 才能撤离呼吸机. 呼吸机依赖(Dysfunctional Ventilatory Weaning Resp...  相似文献   

10.
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护理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美花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83-84
目的探讨老年呼衰病人撤离呼吸机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内科ICU此类患者脱机前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撤机后的各种方法。结果本组59例病例中9例病人在3d内成功撤机,12例在4d内撤机,16例在6d内撤机,其余22例撤机时间﹥7d,最长者为32d。所有老年病人有51例痊愈后出院,另外8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患者由于晚期癌症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因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而死亡,另外3例患者原有老慢支及哮喘病史,在脱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而重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最终因年龄大,病情重,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有效的气道管理、正确的自主呼吸试验、营养支持、及监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做好心里护理等是老年呼衰撤离呼吸机后的必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撤离失败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机治疗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功能不全[1]。当患者自主呼吸达到适当水平的呼吸功能就要及时撤机[2]。而成功的使机械通气的患者脱离呼吸机并非易事。一些患者即因撤机困难导致脱机失败,其主要原因有:1未具备呼吸机撤离条件就仓促撤机...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的应用可改善通气功能 ,减少耗氧量 ,增加肺内压 ,改善肺水肿及促进气体弥散。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 ,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 (大于 2周 ) ,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 ,需要一个逐渐撤机的过程。做好撤机前病人的护理及把握好撤机的原则 ,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10月我科共收治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衰竭使用呼吸机的病人 2 8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8~ 89岁 ;病种 :慢性阻塞性肺水肿(COPD) ,16例 ,肺癌 ,10例…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力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旦发生呼吸肌瘫痪,应立即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渡过急性呼吸衰竭这一难关,在适当时机撤离机械通气,靠病人自然呼吸来维持适当水平的呼吸功能,而非取而代之[1]。适时撤机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治疗MG的重要环节。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大于2周),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渐撤机的过程。做好撤机前后病人的护理及把握好撤机的原则,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的撤离是指当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病因改善或缓解时.由全部或部分通气支持转为完全自主呼吸或仅需夜间无创呼吸支持的过程。临床工作中,将呼吸机的撤离分为两种类型:快速撤机和逐渐撤机。前者多见于手术后或对治疗反应迅速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在通气治疗6~8小时(〈24小时)内撤离呼吸机;而后者多见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影响撤机因素多,易合并呼吸聚功能障碍而发生撤机困难,因此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姜傲  马丽萍  杨红艳 《吉林医学》2010,(30):5434-5434
目的:总结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时的护理技巧。方法:3例呼吸机依赖患者应用自主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辅助通气的呼吸模式,实施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的监测,观察撤机前后pH、PaCO2、PaO2的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呼吸机的锻炼、呼吸道的管理、吸痰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结果:3例患者顺利撤机。其呼吸频率<30次/min、心率和血压稳定、血气分析结果撤机前后无明显变化、SaO2>90%。结论:合理的撤机前、撤机时、撤机后的护理是顺利撤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上海医疗器厂生产的SC-V型电动呼吸机,对18例呼衰病人行机械通气,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以利撤机。18例均完全恢复自主呼吸,顺利撤机。说明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对抢救呼吸衰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和技巧。方法:选择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24例,当呼吸机参数达到一定水平时,在气管插管口处接无创BiPAP呼吸机接口后通气2~6小时,观察血气指标、心率、呼吸变化,并统计撤机成功率。结果:①24例病人两种呼吸机更换前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病人转归:20例通气2~6小时后顺利拔管撤机,其分4例均出现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上升)20次/分,SPO2<90%,未能拔管撤机,其中2例综合治疗后反复实验后顺利拔管撤机,1例肺癌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胃癌术后病人死于败血症。结论:在气管插管口处接无创BiPAP呼吸机通气,可作为过渡方法通气,有利于及时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有利于拔管撤机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8.
赖月平  邱志坚 《当代医学》2009,15(31):91-92
呼吸机的撤机和撤离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呼吸机撤离是呼吸机由全部同期支持转为自主呼吸过程。在撤机过程中不必要的延迟会增加机械通气的复杂性,如肺炎或气道损伤,同时增加治疗的费用。撤机分为撤机和撤离人工气道。目前,有很多种撤机方法,对于采用何种方法更有利于撤机,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有不同的观点。本研究观察了二种不同撤机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依赖患者18例脱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艳玲  秦红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30-530,546
目的:探讨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的护理方法。方法:ICU住院呼吸机依赖患者18例,呼吸机应用时间14~52天。采用过渡撤机及间断撤机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结果:18例患者中过渡撤机14例,间断撤机4例,撤机时间3~7天,平均(4.5±1.42)天。撤机后经气管插管内吸氧1~2天,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稳定,咳嗽有力。结论:了解停机的指征,熟练应用呼吸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是保证患者顺利撤机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法与医师经验撤机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2例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不同撤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对照组42例采用医师经验撤机.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重置管率及撤机前后30 min机体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撤机时间为(0.59±0.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0.21)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撤机法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