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5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再次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以及盆腹腔粘连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以及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能够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手术时间,降低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二次手术时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手术粘连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新式剖宫产,再比较两组手术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6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20%;对照组15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能减少手术粘连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26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术式分为两组。A组113例,改良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113例,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盆腹腔粘连程度:新式组明显重与改良式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总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新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新式剖宫产术及改良剖宫产术对产妇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生产的产妇134例,随机分为新式剖宫产术组及改良剖宫产术组,新式剖宫产术组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剖宫产术组产妇行改良剖宫产术,观察术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改良剖宫产术组再次剖宫产产妇23例(34.3%),发生腹腔粘连4例(17.4%),其中腹膜粘连2例,反折腹膜粘连及大网膜粘连各1例;新式剖宫产术组再次剖宫产产妇24例(35.8%),发生腹腔粘连9例(37.5%),其中反折腹膜粘连5例,腹膜粘连及大网膜粘连各2例.改良剖宫产术组腹腔粘连发生率低于新式剖宫产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剖宫产术可显著降低产妇腹腔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贾峻  谭红娥  贾艳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61-3262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10年7月实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8例,其中前次剖宫产术式为改良式剖宫产(观察组)56例,新式剖宫产(对照Ⅰ组)38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34例,再次手术中观察比较三组腹腔粘连程度,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发生率最低,再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明显减少了盆腹腔粘连的程度,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郑贤芳 《安徽医药》2010,14(10):1185-118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归为A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归为B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开腹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开腹时间短及开腹出血量少(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Ⅰ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Ⅲ级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姜华 《首都医药》2013,(12):16-17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67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60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47例新式剖宫产术后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新式剖宫产术组相比,腹部纵切口组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高,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次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最低,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妇产科剖宫产术后进行二次剖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术,比较2组术后出现盆腔粘连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盆腔粘连发生率及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术可有效降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术后康复迅速,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在此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120例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将曾接受改良横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曾接受传统纵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比对,治疗组产妇的恢复情况、二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的产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横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粘连少、并发症少、对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的特点,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的孕妇(A组)和100例新式剖宫产术史的孕妇(B组)及100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的孕妇(C组)再次剖宫产术史时记录开腹时间、出血量及胎头娩出时间,观察腹壁切口愈合及腹直肌、盆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三组临床观察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切口纤细美观、远期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探讨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初次行新式(stark)剖宫产术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各30例。60例产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及术后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重度粘连率、术后24h内排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stark)剖宫产术引起术后粘连程度较重,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印例,分为对照组(腹壁纵切口)和观察组(腹壁横切口),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盆腹腔粘连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壁横切口相比,腹壁纵切口更利于二次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1999年12月-2003年2月收治的268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分为3组:观察组(A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90例,对照组(B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90例,对照组(C组)为腹膜外剖宫产组88例。3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排气快、病率少,是目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治疗组产妇给予新式剖宫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统计两组产妇粘连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手术时间、开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粘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再次破宫产影响较小,但是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0例剖宫产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情况,依据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组)70例和对照组(传统剖宫产组)50例。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产妇的术后感染情况、新生儿及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损伤少、术后排气快、拆线时间短、医疗费用少、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善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57-1858
目的探讨因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对二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02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根据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42例和新式剖宫产组60例,102例患者二次剖宫产术式相同,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新式剖宫产组腹腔及腹壁粘连程度、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后情况等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患者二次行剖宫产时,其临床效果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差,建议对需要二次剖宫术患者,初次剖宫产应避免选择新式剖宫术,而应尽量选用子宫下段剖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新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本院既往有改良新概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50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概念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概念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探讨改良手术方式,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A组60例首次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60例首次改采用传统剖宫产术式,比较两种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包括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切口和盆腔粘连情况等情况.结果 A组再妊娠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妊娠产妇术中盆腔和腹壁切口粘连情况较B组再妊娠产妇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上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但引起术后粘连程度较重,与传统宫产术相比,也存在未知的风险.应慎重选择初次剖产术式降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产妇关于围手术期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情况,给予健康教育。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在母乳喂养、剖宫产知识的熟知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给予两组剖宫产产妇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后,发现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在母乳喂养知识熟知程度(93.33%)、剖宫产知识的熟知程度(90.67%)、住院时间(4.32±1.25)d、护理满意度(90.67%)等方面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知识熟知程度(82.67%)、剖宫产知识熟知程度(78.67%)、住院时间(5.67±1.93)d、护理满意度(78.67%),两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两种方式相比,具有防止术后粘连、降低患者二次剖宫产或其他原因开腹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副损伤风险等优点,因此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