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应用超声多种检测技术,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T2DM)血瘀证患者的动脉功能状态,初步探讨T2DM血瘀证患者早期动脉功能改变的特点及超声在糖尿病血瘀证早期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无斑块的T2DM血瘀证患者30例,非血瘀证患者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动脉硬化检测技术(PWV/ABI)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检测(FMD)等技术,检测入选病例的各项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动脉功能改变的特点及超声在评价T2DM血瘀证早期动脉功能减退中的价值。结果:①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的病程长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瘀证组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绝对值、内径扩张百分率均较非血瘀证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瘀证组的应变弹性指数(EP)、硬化参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大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应性(AC)值小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增大指数(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瘀证组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大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踝臂血压指数(AB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T2DM血瘀证组的病程明显长于非血瘀证组,提示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生血瘀证。②T2DM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功能均有损害,血管功能低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血瘀证患者更易发生血管病变。③超声可用于评价T2DM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动脉功能状态,可以为T2DM的中医分型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等容收缩期心肌收缩协调性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测定14例DCM患者和22例正常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于组织速度成像(TVI)模式下测量QRS波起始点至左室18个节段心肌Vic的时限(TQ-IC),计算同节段6壁间最大差值(Inter-△TQ-IC)、同壁内3节段间最大差值(Intra-ATQ-IC)、18节段间最大差值(Max-ΔTQ-IC)及18节段平均值(Mean-TQ-IC).计算左室Tei指数.结果:与正常人相比,DCM LVEDV、LVESV、Tei指数增大,LVEF减小,Intra-ΔTQ-IC、Inter-ΔTQ-IC、Max-ΔTQ-IC和Mean-ΔTQ-IC延长.DCM Max-ΔTQ-IC、Mean-ΔTQ-IC与LVEDV、LVESV、LVEF、Tei指数有良好相关性.结论:DCM左室等容收缩期存在非同步收缩运动,且与左室结构和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 n=90)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n=90)为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回顾分析两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的IMT值、斑块形成率、PSV、EDV、RI、PI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有74例斑块形成,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0.3%,16例无斑块形成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尽早诊断血管病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防治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与脉冲多普勒(PW)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PAH患者68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中、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于心尖四腔切面应用TDI获取各组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位点的频谱图,测量等容舒张期(IRT)、等容收缩期(ICT)、射血期(ET)及Tei指数(TDI-Tei);并应用PW测量IRT、ICT、ET及Tei指数(PW-Tei).结果:①TDI-Tei对照组、轻、中、重度PAH组依次增高(P〈0.05);PW-Tei轻、中、重度PAH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多普勒测值,TDI-Tei明显高于PW-Tei(P〈0.05);TDI-Tei与PW-Tei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①PAH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受损;②TDI-Tei可以敏感、准确地反映右心室功能,优于且高于PW-Tei,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资料与方法 9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32例;选取31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采用RT-3DE检测受试者右心室整体及三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和射血分数.结果 中、重度组右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 0.05或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三节段研究显示:重度组右心室流入道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及轻度组(P<0.01),中度组收缩末期容积大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小梁部舒张末期容积以中度组增大最为明显(P<0.05),中、重度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增大(P<0.05),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流出道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收缩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54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的高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18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8例,利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频谱技术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RVFW)处测量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收缩期峰值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确诊为SLE的60例患者,根据病程分为Ⅰ组(病程≤5年)和Ⅱ组(病程>5年),每组30例;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PSD)、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及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的差异。结果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比较,Ⅰ、Ⅱ组患者的PSD均高于对照组,且Ⅱ组的PSD高于Ⅰ组(P均<0.05)。Ⅰ、Ⅱ组患者的GLS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Ⅰ、Ⅱ组患者G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GCS及GRS较Ⅰ组和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GCS及GRS与对照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及GLS能早期评价SLE患者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及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DM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两组,其中38例BMI<25 kg/m2作为非肥胖DM组,51例BMI≥25 kg/m2作为肥胖DM组。另选取医院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正常组,均行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计算收缩期每博量(SV)、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E峰)、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A峰)的峰值流速及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径向收缩期峰值变化。结果 肥胖DM组SV、CO、CI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非肥胖DM组SV、CO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DM组LVEDD、LVESD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而IVSD、LVEF、E/A显著低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但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上述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DM组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非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肥胖DM患者伴随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临床应早期给予干预治疗,预防心功能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构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30名,分别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应变率测量左室长轴方向18节段的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比较各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舒张期SRe、SRa、SRe/SR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局部舒张心肌应变率异常,SRe、SRa、SRe/SRa可以作为评价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在心衰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4例心衰患者的LVEF、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Vp3、PG2、△V2/△L和CA2)。观察治疗前后以上测量指标的变化及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并以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相比VP3、CA2、△V2/△L和PG2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弱负相关(rs=-0.46),VP3、△V2/△L、CA2和PG2与心功能分级呈中度负相关(rs=-0.64,rs=-0.63,rs=-0.71,rs=-0.69)。结论: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能够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与LVEF相比,它们与心衰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速度模式测量二尖瓣环收缩速度 ,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材料和方法 :对肥厚型心肌病及正常人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 ,均较正常组减低。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2.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探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心肌损害。方法:152例受试者包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53例(按病程0~5年,5~10年,10~15年和>15年分为4组);糖耐量异常41例,正常对照组58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组织多普勒心脏功能检查,测量心肌各节段运动速度以评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比分析各组间心肌功能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受损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概念提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各项参数及三尖瓣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参数定量评价右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10只犬分别在基础状态及注射心得安后心功能减退状态下经股静脉重复注射5%声振白蛋白注射液,剂量0.08 ml/kg。于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右心室对比剂的充盈及清除,采用拟合曲线定量分析方法获取心腔声学造影TIC各项参数,并分析各项参数在不同的心功能水平的差异。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在基础状态及注射心得安后心功能减退状态下记录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图像,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Vs)。结果:随心功能的减退,TIC各项参数中时间常数(k)明显减小,而对比剂峰值强度减半时间(HT)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延长,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Vs)明显减慢(P<0.001),k与Vs呈明显正相关(r=0.71)。结论:右心腔声学造影TIC参数与QTVI参数在定量评估右心收缩功能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及右室内压力变化速率(dp/dt)综合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90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和30例单纯三尖瓣反流患者(对照组)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血流连续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PG)及右心室室内压力变化速率( dp/dt).然后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从心尖四腔观获得右室侧壁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图,测量舒张早期负向E峰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负向A蜂峰值速度(Am)及二者峰值比Em/Am,同时测量收缩期正向S蜂峰值速度(Sm).结果 肺心病组dp/dt、Em、Em /Am、Sm均低于对照组(P<0.01),Am高于对照组(P<0.01);肺心病患者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dp/dt与PG呈负相关(r=-0.764,P< 0.01).结论 TDI及dp/dt可用于临床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资料与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对临床确诊的射血分数正常的3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2名正常受检者进行检查,存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进行斑点追踪分析,记录左心室上述3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节段径向应变率曲线形态与正常受检者相似,且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较正常受检者相应室壁节段减低,其中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受检者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节段性室壁径向应变率减低,提示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局部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右心室容积曲线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技术测量19例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Ⅰ组)和16例心功能失代偿期(Ⅱ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另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结果肺心病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比较RVEDV增大,RVSV、RVEF减低(P<0.01),且肺心病Ⅱ组差异更显著.随着心功能的降低,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逐渐低平、收缩峰值后移.结论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能够客观地反映肺心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D-STI技术测量30例AAMI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面积应变(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非梗死节段应变值相比较,分析各项应变参数诊断心肌梗死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病例组左心室12/17节段的LS减低,10/17节段的RS减低,9/17节段的CS减低,11/17节段的AS减低(P<0.05),主要集中在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心尖段,侧壁中间段、心尖段,心尖部。病例组GLS、GRS、GCS及GAS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肌梗死节段LS、RS、CS、AS值较非梗死节段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LS、RS、CS、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89.2%、79.0%、77.9%、85.3%,特异度分别为65.8%、71.0%、66.9%、92.3%;GLS、GRS、GCS、G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91.2%、74.0%、68.9%、85.3%,特异度分别为71.0%、71.0%、76.9%、93.3%。结论3D-STI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值,判断梗死心肌与非梗死心肌,可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提供新的量化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