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SAH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对照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①治疗组总体疗效为82.5%,对照组63.9%,两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χ2=7.74,P<0.01)。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CVS发生率(2.5%,27.8%)、再出血发生率(12.5%,19.4%)及病死率(7.5%,16.7%)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尼莫地平与醒脑静联合治疗SAH,可显著提高SAH临床总有效率,降低CVS)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认为尼莫地平与醒脑静联用SAH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李晓卫 《河北医药》2006,28(11):1124-112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挫裂伤的表现,脑损伤后最常见,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58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6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呼吸道管理。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于外伤性蛛网下腔出血的患者应做好呼吸道护理,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6 3岁。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跌倒后出现意识模糊 ,不久呕吐两次胃内容物、量中等 ,伤后 7小时在当地就诊 ,头颅 CT检查见左顶枕部皮下血肿。次日出现口角歪斜 ,第三天入院。查体 :神志尚清、淡漠。未见脑脊液漏 ,左顶枕部皮下血肿。左鼻唇沟浅 ,左肢少动 ,颈抵抗。脑脊液检查为均匀血性。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 2周复查头颅CT,见右颅叶不规则片状梗塞灶 ,大小约 6 cm× 2 .5 cm。住院期间经支持、对症治疗 ,病情好转。讨论 :临床上外伤性脑梗塞极为少见 ,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 :外伤后经一定间隔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收治的 2 0 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TSAH)发现有原发热者 15 6例 ,且发热的程度可预示病情的发展及预后。今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本组均为住院病人 ,且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男 118例 ,女 38例 ,年龄 2岁 - 5 8岁。车祸 10 7例 ,打击伤 2 8例 ,坠落伤及跌伤 2 0例。合并伤 :脑挫裂伤 2 5例 ,硬膜下血肿 2 6例 ,硬膜外血肿 10例 ,弥漫性脑损伤 4 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 3例。有其他部位合并伤者共 6 9例。TSAH的分布与文献报道相同 ,以大脑…  相似文献   

9.
赵阳  李艳红 《中国药业》2008,17(14):70-7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止血药物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o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CT显示出血吸收及水肿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脑血管痉挛度脑梗死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疗效,且能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误诊分析福州市第一医院陆晓培,卓健福州市第二医院曾道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表现典型者诊断多无困难,不典型者则常误诊,现将我们自1980年~1992年收治的26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女性11例,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止血、脱水、镇静等常规治疗,并于24h后行腰穿放脑脊液。治疗组每次放液10—20ml,后注入生理盐水10ml,维持颅压在6—9mmHg之间。对照组只放液3—5ml送检。对有颅内高压症状者,先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每天或隔天放液1次,共3—5次。结果治疗组症状及脑脊液7—10d可恢复正常,对照组多在2、3周才恢复,并有2例因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1例脑积水。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穿放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晋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167-168
目的观察尼膜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HA)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46例患者,其中56例仅行脑脊液置换及常规治疗,88例在行脑脊液置换、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治疗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u=2.1072,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密切观察病情、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治疗和护理6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过护理患者主诉头痛减轻并逐渐缓解。未发生脑疝及再出血。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定义是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分为外伤性与自发性两种。本组所讨论的病例均为外伤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 0 0 2年1月~2 0 0 4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SAH患者37例,其中藏族2 1例,汉族14例,其它民族2例;男2 9例,女8例,年龄10~5 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0分钟至11h。均有头部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 8例,高处摔伤5例,暴力打伤4例;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伴脑膜刺激征19例,昏迷17例,昏迷时间最短约2分钟,长者达31天,外伤性癫痫发作5例,闭合伤2 9例,开放伤8例。1 2 检查37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  相似文献   

15.
杨涛  李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34-435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998年6月~2001年6月 ,我院收治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并经CT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共48例 ,48例中 ,男27例 ,女21例 ,年龄12~70岁 ,平均35 7岁。其中 ,弥漫性脑挫裂伤20例 ,脑内血肿17例 ,硬膜下血肿7例 ,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入院后12小时内均行GCS评分 ,GCS6~7分为8例 ,GCS8~12分为29例 ,GCS13~15分为11例。48例患者伤后颈抵抗及脑膜刺激征均为阳性 ,其中合并肢体运动障碍15例 (8例为一侧肢体不全瘫 ,4例为四肢肌力差 ,约为Ⅳ级 ,3例为双下肢肌力减弱 ,约为Ⅳ级 )。一侧病理征阳性9例 ,一侧共济失调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早期行脑脊液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住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入院后48h内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置换液为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天或隔天置换1次,共计3~7次。结果治疗组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脊液置换疗效好,风险及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脑外伤患者不良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t-SAH后有40%-80%的病人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的会发生脑梗塞甚至死亡等并发症[1]。尼莫地平的应用减少了t-SAH的死亡率和不良预后,为t-SAH的治疗提供-崭新的手段。现结合我院三年来收治的120例t-SAH病人在尼莫地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对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的CT检查资料。结果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检查,在脑挫伤、脑底部及椎动脉破裂、双侧皮质静脉破裂、出血界限明显、出血位置脑基底部、存在凝血块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CT对出血部位、血液分布、血液形状、是否存在病变组织、破裂血管等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内科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止血、降颅压、脑保护及防止血管痉挛、防止再出血,血压高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治疗,其中死亡3例.结论 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岗位职责及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实行质量控制。结果加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实践前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如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分别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践前后患者满意度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基础护理管理实践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