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的剖宫产率在近50余年急剧上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15%警戒线[1]。其中,我国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剖宫产位居亚洲之最[2]。社会因素剖宫产增加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风险[3],也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4]。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当人们感受到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威胁,并且认为采纳行为可以预防或控制疾病(或不良健康结局),才有可能引发行为的发生[5]。本研究从HBM的视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病居我国死因第1位,高血压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而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已公认为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最新研究结果表明,LVH增高2倍总病死率增加2.3倍致死与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值得注意的是,LVH有相当高的发生率,坐位舒张压在(13.33~15.33)kPa之间的高血压患者中约62%有LVH[2].因此研究左心室的肥厚及其逆转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左心室肥厚模型制备包括压力负荷型[3]、自发性高血压型[3]、药物干预[5]和肾性高血压型[6]等,前3者模型制备动物死亡率高、高血压形成时程长、费用高及形成左心室肥厚机制复杂,本实验采用肾性高血压型动物模型制备左心室肥厚模型,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左心室肥厚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显示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明显低于全国常模[1-2],而个体缺少社会支持会增加抑郁和心理疾患的危险[3].本文探讨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集中抚养会给个体的心身发育造成深远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福利院儿童在智力水平[1]、情绪调节[2]和行为方面[3]相对较差,社会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4].福利院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为强烈的孤独感体验,在精神质和情绪性上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5].机构抚养长大的个体可能出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难和众多生理问题[6].本文拟探讨福利院长大青年的心理健康及与自尊和人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3~9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间[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2]。自我控制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被认为存在一定相关关系[3],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3~9岁年龄段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正>代谢性疾病是一类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运动等因素有关的病因复杂、病程缓慢且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1,2]。临床上将这种代谢紊乱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现象统称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其特征是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和炎症、血脂异常、脂肪蓄积、血压升高、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并存[2-3]。这些因素与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M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有关[4]。MetS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患病风险大约增加1倍,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大约5倍,并且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1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已接近2.3亿,接近六成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流动[1],这些儿童的特殊成长背景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其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2],其中以分离焦虑、学习焦虑、强迫、社交退缩和多动问题最为常见[3];而未随父母流动的留守儿童则是分离焦虑、抑郁、意外伤害等多种问题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多数的治疗都增加了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治疗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80%的PE患者具有可识别的诱发因素,而特发性或非触发PE在国际肺栓塞注册合作研究(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Pulmonary Embolism Registry,ICOPER)中约占20%[1].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诱发因素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医疗机构相关诱因为大手术[2],因此PE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术后危险并发症,大面积PE的病死率高达50%[3].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骨重建失衡,在遗传、内分泌、年龄和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耦联,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骨折危险性增高.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赖骨密度测定[1].Broe等[2]认为骨密度下降是引起骨折的最严重危险因素,骨密度测定可预测骨折风险[3].  相似文献   

10.
变态反应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1].在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中气传致敏花粉(风媒花粉)是导致季节性变态反应疾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目前,大约40%的过敏反应症状是由于接触特定花粉产生[3],世界范围内花粉症发病总数估计有5000万人以上[3].花粉症的发病症状初发时较轻,经反复接触,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发展为一些不可逆的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几乎一样。在西方国家5年存活率为4%,是所有癌症类型中最低的[1]。在中国胰腺癌为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六位,总累积5年存活率为1%~3%[2-3]。中国胰腺癌患病危险因素类似于西方国家[2-3]。通过影像学偶然发现的胰腺癌生存期似乎有所增加[4-6]。最近基因测序证据[7-8]表明,胰腺癌从基因癌变开始到转移期胰腺癌需要15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之前,胰腺癌可以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点没有被广泛认识,而现在知道在某些基因异常的个体,如BRCA2、p16、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家族性胰腺炎和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个人都较易患胰腺癌[9-14]。然而胰腺癌只有10%的患者有已知的危险因素,其他90%的癌症目前未有已知的风险因素[4-12]。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状态使患肝细胞癌的危险增加100倍,HB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经典人类遗传学中,染色体多态性(chromosome polymorphism)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染色体结构和染色的着色强度存在恒定但属非病理性的细小差别.传统观点认为,染色体多态现象属于正常变异,一般无表型效应,不影响个体健康.但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1-3],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染色体多态性具有遗传学效应并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临床效应如引起生殖异常等.  相似文献   

14.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其中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3个主要症状,约有2/3的患者伴有智力缺陷[1].国外研究显示该病患病率约为1.3‰~6‰,且呈上升趋势 [2-3].2001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六省市0~6岁儿童抽样调查显示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 [4],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抽样调查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53‰[5].本研究选取100例孤独症儿童,探讨其智力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组织公平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模型指出[1],当个体感受到不公平时就会产生很大压力,持续的工作压力将会对个体的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实证研究也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与工作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2],二者是工作倦怠较强的预测源[3].作为一种个人资源,心理资本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倦怠[4].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公平、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相关部门矫治和预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已有研究指出,在经历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后,人们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身心障碍[1-3],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也有类似表现[4].一项针对希腊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状的研究发现,离震中越近的学生出现的症状越多[5].本文比较地震对受灾程度不同两地高中生的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17.
胎盘植入是因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胎盘种植,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流产、剖宫产增多,胎盘植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O'Brien等[2]报道大约1/540~1/7000.国外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是无剖宫产史的35倍[3].在经历1次、2次或3次及其以上剖宫产手术者,胎盘植入发生率分别为24%、47%和67%[4].  相似文献   

18.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突变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肥胖是我国儿童青少年期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 ,过量喂养可以导致人类肥胖。但是实验性增加热量摄入时 ,仍有一部分人并不发生超重 [1 ] ,显然遗传基因在决定个体肥胖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产生肥胖的直接原因是能量储存大于消耗 ,而脂肪组织是机体能量储存和释放热量的重要所场 ,因此参与调节脂肪组织分解、并产生热量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dr)基因的突变与肥胖关系的研究也备受关注[2 ,3]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发现β3- adr基因序列的第 190位上的 T→C突变 ,导致氨基酸多肽序列 6 4号位上的色氨酸被精氨酸取代 (Trp6 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可能是造成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神经烯醇化酶(NSE)是主要存在于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并参与糖酵解的特异性酶[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价值的炎症标志物[3].为此我们测定了13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HCY、NSE、hs-CRP的水平,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受虐待儿童的心理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00年前,S.Freud即已断言,各种神经症症状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追溯至童年期的创伤经历(traumatic experience).这一论断引起人们对童年期受虐待经验的重视.不过,心理学界真正对受虐待儿童(maltreated children)发生兴趣并进行有系统的研究还只是近二、三十年来的事情[1-3].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和发展心理病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的兴起[4].有文献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受虐待儿童的研究报道至少在2000篇以上.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异常薄弱,偶有零星的探讨亦被囊括于所谓"家庭暴力"的笼统论题之内,少有专题研究[5].这一现象并不说明虐待儿童问题在我国不存在或没有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匮乏与文化背景和方法学上的局限有关[6].本文试图就近年来有关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受虐待儿童的心理病理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