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2006年-2010年治疗5例位于脑功能区的DNT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电生理特点、手术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DNT均表现有与部位相关的癫痫发作,MRI具有特征性表现,脑电图检查表现为部位相关局灶性异常。5例均行术中脑电监测,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论DNT手术目的是治疗癫痫,显微切除肿瘤效果良好,术中脑电描记有指导切除肿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DNT的3例患者平扫及强化MR资料。结果 2例表现为稍长T1,1例表现为等T1信号,2例为长T2信号,1例为等T2信号;3例压水像均呈稍高信号,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 DNT具有一定特征性的MRI影像学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多数具有癫痫病史;病灶位于颞叶6例,额叶4例,顶叶3例,枕叶2例;和脑白质相比肿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低信号,T2WI-FLAIR可见高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磁共振波谱(MRS):符合良性肿瘤波谱特征,表现为NAA峰轻度降低,Cho峰正常。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方位成像可对肿瘤明确定位,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DNT就其诊断、影像学、病理、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行肿瘤切除,2例行颞叶切除。术后4例无癫痫发作,2例较术前癫痫发作减少。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无需放疗。  相似文献   

5.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或DNT)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属于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该病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现将2005~2008年经病理证实的2例DNET进行回顾分析,以加强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对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50例患者,分为麻醉下术中进行皮层电刺激治疗的皮层组及胶质瘤切除术中进行皮下电刺激的皮层下组,观察脑功能区与胶质瘤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较前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功能区进行胶质瘤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电刺激及皮层下电刺激,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邓进  李小裔  吕如峰  李青  张磊冰 《贵州医药》2004,28(11):990-991
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开展了臂丛及其他周围神经不同部位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神经电生理(NCV)检测,并在检测内容与方法上作了一定改进。这样直接通过NCV监测结合临床检查判断手术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MEP)、及皮层脑电监测(ECoG)对进行大脑功能区和致痫灶定位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0例致痫灶位于中央区及其邻近部位的癫痫患者,术前通过神经影像、电生理等技术综合评估,术中运用Co-SEP、Co-MEP、ECoG,准确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尽量全切病变及致痫灶治疗继发性癫痫,同时保护重要脑功能。结果 根据Engel标准,对30例病人术后随访6~18个月,Ⅰ级者18例;Ⅱ级者7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无永久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术中联合Co-SEP、Co-MEP、ECoG,能安全、准确、有效的指导脑中央区病变及致痫灶的治疗,在避免运动皮层损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切除病变,治疗继发性癫痫,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arcotrend脑电意识监测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心理正常择期进行全身麻醉的非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监测组患者给予Narcotrend脑电意识监测及常规监测,观察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追加减麻醉药物的次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发生术中知晓的次数。结果监测组患者追加减麻醉药物的次数为3次,显著少于观察组的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为(20.78±2.31)min,显著短于观察组的(31.89±3.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次数为0次,显著少于观察组的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rcotrend脑电意识监测在麻醉深度监测中具有常规观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客观、精确、简单、即时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癫痫手术2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癫痫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对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手术治疗21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基本上比较顺利,无死亡现象出现,在术后随访10个月~3年中,术后癫痫没有发作的占52.4%,术后仅有先兆发作的占19.0%,发作次数得到减少或者发作的形式发生改变的占23.8%,术后无效的占4.8%。结论对于癫痫手术来说,应用皮层脑电图监测系统来实施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狭窄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70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50例行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4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监护联合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救治模式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78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神经重症监护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神经重症监护联合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救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发作控制时间、插管时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发作控制时间、插管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神经重症监护联合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救治模式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临床病情,缩短发作控制时间和插管时间,降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皮脑电图在脊柱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自由肌电图(fEMG)和头皮脑电图(EEG)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180例患者中,152例术中EEG未见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视频脑电监测在新生儿惊厥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有惊厥发作并行视频脑电监测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常见病因、发作形式、脑电结果.结果 50例惊厥新生儿中,脑电图结果正常23例,异常27例.其中以HIE、颅内出血异常率最高.发作期痫性放电15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7例,背景活动正常;背景异常伴发作间期放电3例;背景异常2例.监测到39例新生儿发作,发作期和/或发作间期无痫性放电,诊断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早期干预,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袁涛  鲁艾林 《江苏医药》2015,41(3):317-319
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有近30年的历史,为保证手术安全,避免神经损伤提供了必要保证.目前,积极进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保障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已成为神经外科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脑功能区病灶的切除手术中,病变推挤和个体差异可造成脑功能区移位及变异,单凭解剖定位仍不够准确,而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最大限度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且近年来脑功能成像、神经导航、术中MRI等新技术的发展与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为皮质功能区的手术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术中即时化疗在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41-1442
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治疗较为困难的恶性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及化疗为主,但到底何时开始化疗最有效,尚少见报道。我院自1999年开始手术中即时化疗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组(NV组)、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腰麻组(NS组)和单纯腰麻组(S组),每组18例.记录3组进入手术室后(t1)、手术开始3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MAP、HR、RR、SpO2;记录3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下肢自由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V组患者t2时RR和SpO2较t1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NS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低于S组,NV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高于NS组和S组,NV组术后出院时间较NS组和S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TURBt能有效地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溶血磷脂酸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轩  范红伟 《河北医药》2008,30(7):945-946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20例初治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卵巢癌组),测定其术前和术后的血浆LPA和CA125水平,测定10例卵巢上皮性癌腹水中的LPA水平,选择1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浆和腹腔冲洗液做对照(对照组).结果 卵巢癌组术前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水平低于术前(P<0.05).卵巢上皮性癌腹水LP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腔冲洗液(P<0.01).LPA诊断Ⅰ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75%和80%;CA125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25%和40%.结论 LPA水平升高可能成为早期卵巢上皮性癌诊断的新的生物学指标,同时监测病情并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视频脑电监测诊断婴儿发作性事件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发作性事件可分为癫痫性发作事件和非癫痫性发作事件[1].根据临床发作形式及常规脑电图很难对两者做出鉴别,特别是婴儿期,发作形式不典型,两者更难鉴别.视频脑电监测(VEEG)能直接记录到发作时的脑电变化,对鉴别发作性事件的性质有较大帮助.本文对126例经视频脑电监测的<1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