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9例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26例,选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23例,术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dienst标准)进行疗效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优秀者14例,治疗良好者9例,治疗尚可者3例,优良率为88.5%,对照组治疗优秀者5例,治疗良好者8例,治疗尚可者1例,治疗效果差者9例,优良率为56.5%,两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卫国  张智东  桂平 《江西医药》2008,43(11):1180-1181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方法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腰椎峡部裂致脊椎真性滑脱患者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5例。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有限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后路椎管减压,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术患者优良率82.5%。结论下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主要为短节段融合术,合并腰突症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者应同时治疗,下腰椎滑脱症者还须行复位术及内固定术,内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52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根据骨折情况按照Evans分型方法分组:Ⅰ型13例,Ⅱ型30例,Ⅲ型9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最后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Ⅰ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5例,良好者8例;Ⅱ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13例,良好者15例,效果差者2例;Ⅲ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3例,良好者6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需合理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法,根据各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等),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减压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将1998年8月一2008年8月收治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A、B两组:A组3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术,B组34例行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随访8~40个月,疗效评价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推荐的OswestryDisalilityIndex,以改善率表示。结果:A、B组术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眇O.05);A组术后的优良率为58.8%,B组术后的优良率为85.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加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植骨融合情况、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骨融合率为95.00%,对照组优良率为81.67%,骨融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治疗效果理想,恢复率高,失败率低,安全性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按照0~9分法评估临床疗效,应用X线片结合随访和体检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获得2年以上随访,优良率84.1%,植骨融合率86.6%.无术后继发椎管狭窄病例.结论 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刘锐 《北方药学》2012,9(8):52-53
目的:比较PLIF与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A组13例)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改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B组15例)。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36和1.48;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6.9%,术后恢复至14.6%。实施改良Tu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75和1.63;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5.2%,术后恢复至26.3%。结论: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功能恢复方面,改良TLIF优于PLIF,但临床结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单枚聚醚醚酮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单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治疗54例腰椎退变患者,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7.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管狭窄16例,腰椎滑脱8例,退变性侧凸4例。结果平均随访2年(1~4.5年),采用Nakai及Suk评分标准判定结果,优32例,良14例,可8例,优良率85%,术后椎间融合率96.3%。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在行后路减压,单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系统治疗后,疗效满意,融合率高,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LSSS患者30例。结果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7%,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年9个月),腰椎冠状面平均矫正40.5°,矢状面平均矫正33.6°,腰椎融合率为83.3%。结论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58例,采用后路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行椎间嵌压植骨,对照组30例采用椎旁横突间植骨。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对照组优良率70.0%。58例术后随访4~19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较椎旁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本院接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vans分型:Ⅰ型患者12例,Ⅱ型患者31例,Ⅲ型患者9例。患者根据骨折情况和患者个人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随仿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优秀、良好、效果差),计算这三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Ⅰ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4例,良好者8例;Ⅱ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22例,良好者6例,效果差者3例;Ⅲ型患者中治疗优秀者4例,良好者5例,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医师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临床对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3~2015.4期间8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床单双数分为推拿组40例、治疗组40例。推拿组患者施行推拿治疗,治疗组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率为95.8%,固定组为83.3%,固定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固定组腰椎功能增长快,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临床施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恢复好、病症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BT)和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PMMA)固定治疗骨质疏松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MMA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BT固定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患者症状和疼痛的改善情况,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和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螺钉松动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质疏松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CBT和PMMA两种方法均能起到有效的固定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而CBT相对而言,损伤小,且手术耗时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腰椎有无失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术前无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研究组患者100例合并腰椎失稳、退变性滑脱或椎管狭窄,对照组给予患者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治疗,应用JOA、ODI、LBOS、VA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记录手术优良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JOA、ODI、LBOS、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根据病情不同给予针对性治疗,椎间盘摘除联合外侧融合术可改善椎间盘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5例,再次手术时21例采用扩大开窗或半椎板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4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总的临床优良率为80.0%,非内固定组为80.9%,内固定组为75%,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内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对于复发性椎间盘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县弹榻的青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UBE治疗2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A组5例,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减压术;B组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C组5例,腰椎退变性不稳定,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于术前和术后第1、2个月,评估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2个月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评估疗效.术前和术后第1、5天检测CRP、ESR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水平.结果 与术前比较,三组术后腰部VAS疼痛评分、下肢VAS疼痛评分和ODI均降低(P<0.05),A组CRP水平升高(P<0.05),B组ESR、CRP和CPK水平升高(P<0.05),C组ESR和CPK水平升高(P<0.05).术后三组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均为100%.结论 UBE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腰椎滑脱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8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38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碎骨颗粒融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腰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滑脱角度、滑脱距离均低于对照组,且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后,滑脱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椎间隙高度逐渐增高,促进了患者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边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行微创单边椎弓根内固定+椎间孔入路椎间Cage融合术。通过总结手术配合经验,探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重点。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麻木症状得到缓解,手术室护士对椎间融合手术有了更深的了解,手术配合上能熟练掌握。结论采用微创单边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疗效明显,费用降低,创伤小,愈合快,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4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16例患者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改良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征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rolo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滑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创伤较小且固定牢靠,滑脱率低,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确诊的105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VAS及ODI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