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自主体动的发生率,记录术毕时嗜睡及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及顺行性遗忘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并且减少了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志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03-160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辅助颈丛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颈丛阻滞+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组)和对照组(颈丛阻滞+苏芬太尼组),每组30例.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颈丛阻滞后10 min以及手术开始后10、30、6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间比较HR、MAP、RR及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5、0.64、2.78和1.94,均P〉0.05),各时间点间比较HR、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1.36,均P〈0.05),而R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1、4.35,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微量泵辅助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镇痛良好,呼吸抑制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患者80例,均为上肢骨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采取不同麻醉剂量,两组均结合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手术,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剂量为0.1μg/(kg·min),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剂量为0.05μg/(kg·min)。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麻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32例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并分组。小剂量组用0.05μg/(kg·min)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大剂量组用0.1μg/(kg·min)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大剂量组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 <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小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 <0.05,其中,小剂量组有2例出现呼吸抑制,2例恶心呕吐。大剂量组有1例出现呼吸抑制,2例恶心呕吐。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相近,P> 0.05;干预后大剂量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优于小剂量组,P <0.05。结论 0.1μg/(kg·min)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0.05μg/(kg·min),可更好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麻醉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34例老年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分为1组67例用舒芬太尼诱导,2组67例用瑞芬太尼诱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后MAP、血氧饱和度(SpO2)、HR均有所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1组优于2组,术后5min1组MAP、HR较2组更稳定,术后使用镇痛治疗少于2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手术中均能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更好。  相似文献   

6.
张恩军 《江西医药》2014,(5):449-45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对照组(C组)。D组以0.37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共20ml,C组以0.375%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min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OA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于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组(SR组)。F组以芬太尼麻醉诱导,R组以瑞芬太尼麻醉诱导,SR组以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3组患者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P)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和相关情况。结果 3组T1时段MAP和HR均较T0下降,且F组和R组均低于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R组T2、T6时段MAP和HR均高于T1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组升高不明显,F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3、T4、T5时段MAP和HR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T7、T8、T9时段MAP和HR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苏醒时间均长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疼痛和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6·7%和8.3%,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6.7%高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全麻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加入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全部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N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观察组(S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加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各支神经感觉阻滞开始时间,术中满意程度,术中(麻醉后1h),术后4、8、12、24、36、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评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VAS评分〈3)并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开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肋间臂和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阻滞开始时间S组快于N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S组明显低于N组(P〈0.05),镇静评分术中、术后4hS组高于N组(P〈0.01),术后镇痛持续时间S组优于N组。结论舒芬太尼0.1μg/kg复合局麻药行臂丛神经阻滞可加速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和术后镇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顾振华 《河北医药》2011,33(8):1165-1166
目的探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锁骨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2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时(P〈0.05);Ⅱ组切皮时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低于Ⅰ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分为A、B、C共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0.06μg.kg-1.min-1),B组给予中等剂量的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C组给予小剂量的瑞芬太尼(0.04μg.kg-1.min-1);3组均经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试验量后5min开始给药,于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泵入。在不同时点监测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潮气量(Vt);着重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的反应情况,进行改良的OAA/S评分、痛觉视觉模拟(VAS)评分等。结果在T3、T4时点,B组的血压和心率较C组平稳(P〈0.05);A组的SpO2、R和Vt均较B组小(P〈0.05)。在T3时点,C组的内脏牵拉反应级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A组镇静程度最强,B组次之,C组最弱。3组VAS评分均小于2分,A组的评分最低,B组居中,C组最高。结论瑞芬太尼以0.05μg.kg-1.min-1的剂量泵注,辅助应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不全引起的镇痛、镇静不全和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徐瑱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41-14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处理效果。方法 6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照组则予以丙泊酚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具有良好麻醉效果,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吸入麻醉作比较。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6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静脉组:应用新型小儿丙泊酚系统血浆3μg/mL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0.2~0.3μg/(kg.min)以维持麻醉;吸入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吸入3%~4%七氟烷维持麻醉;均置入喉罩行气道管理。于麻醉前(T0)、诱导毕(T1)、喉罩置入即刻(T2)、切皮(T3)、切皮后10 min(T4)及喉罩拔除即刻(T5)等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后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清醒程度(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T2~T5时点HR、MAP吸入组大于静脉组(P〈0.05或0.01);T1~T5时点HR、MAP组内比较,静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比较,静脉组苏醒时间降低、停药后10 min的OAA/S评分增高、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例数减少、麻醉效果满意例数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较小,不良反应较少,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术前检查均无重要脏器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异丙酚-芬太尼全麻组为对照组(F组),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麻组为观察组(R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反应、苏醒拔管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①R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F组平稳(P〈0.05);②R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拔管即刻及离开手术室送PACU时OAA/S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具有心血管反应轻、苏醒快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内固定术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锁骨内固定手术患者46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和观察组(SR组),n=23。R组选用0.3%罗哌卡因25mL,SF组为0.3%罗派卡因加舒芬太尼10μg共25mL。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吸氧和开通静脉通道,高位肌间沟入路,有异感或碰到C5横突尖后分别注入配制好的药液,30min后开始手术。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并发症,记录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SR组麻醉效果好于R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能够加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适用于锁骨内固定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瑞芬太尼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4~10岁的上肢骨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麻醉后行神经阻滞.观察组术中泵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初始剂量为0.05μg·kg^-1·min^-1,随后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调整泵注剂量.对照组静注氯胺酮加强镇痛.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曲马朵2 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元呼吸抑制等情况发生,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14.0±4.8)min]明显比对照组[(30.4 4±10.3)min]短(t=6.588,P<0.01),术后患儿无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可安全使用于患儿短时手术麻醉,可缩短患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 I~Ⅱ级,随机分组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硬外组(RE组)和芬太尼+硬外组(FE组)。RE组和FE组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麻醉,麻醉维持:RE组和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FE组静脉输注芬太尼。记录术中阿片类用药量、术后拔管时间、血压和心率变化、OAA/S评分、VAS评分及躁动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R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药量减少.术后VAS评分和躁动概率降低。与FE组比较,RE组术后OAA/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好,镇痛效果好,是较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乳腺疾病患者,瑞芬太尼组用瑞芬太尼合并丙泊酚麻醉,氯胺酮组用丙泊酚合并氯胺酮。结果两组用药前后SpO2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MBP、HR均降低(P〈0.05),术中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少,苏醒时间短(P〈0.05)。结论乳腺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安全,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18~65岁的需要臂丛神经阻滞患者,ASA Ⅰ ~Ⅱ级,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A组于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点地佐辛和芬太尼;B组于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点芬太尼.记录切皮(T0)、手术30 min(T1)、手术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4 h(T4)的心率(HR)、动脉压(MAP)及VAS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4h患者有无恶心、呕吐,SpO2有无降低.结果 A组患者T0、T1、T2、T3、T4的HR、MAP及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均不下降且术中及术后4h回访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单纯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时间延长,两组术中和术后副反应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马宇  罗晓华  刘健  张敏 《医药世界》2010,(8):804-80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II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芬太尼+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组(R,瑞芬太尼+异丙酚),两组各100例,静脉缓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且R组较F组异丙酚用量少(P〈0.05),苏醒时间短(P〈0.05)。但R组的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结论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取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P组术前静注丙泊酚2mg/kg(2mg/s),术中视情况每次追加0.5~1mg/kg。R组术前缓慢注射瑞芬太尼2μg/kg作为负荷量,然后使用微量输液泵按照0.1μg/(kg·min)流量注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效果R组明显优于P组(P〈0.05)。结论单纯瑞芬太尼泵注麻醉用于宫腔镜手不仅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