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肿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胃肿瘤93例,总结本病的CT征象。结果:93例中胃癌47例,胃间质瘤25例,胃淋巴瘤7例,胃平滑肌瘤或肉瘤2例,胃神经鞘瘤4例,胃脂肪瘤2例,胃泌素瘤3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腺瘤1例,胃畸胎瘤1例。结论:多排CT能准确显示胃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5-06~2006-04CT仿真内窥镜(CTVG)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2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15例,女5例,年龄35~79(平均57)岁.共21个病灶,其中胃窦区19个,胃体区2个,黏膜内癌4个,黏膜下层17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CT诊断胃窦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5岁.反酸、纳差、腹胀不适4个月,进食后明显.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发热、黄疸.无晕厥、心悸、出冷汗等.间断自服“吗丁啉”等,无好转.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差.  相似文献   

4.
赵新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49-5249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常见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腹部肿瘤的CT表现。结果肾母细胞瘤、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为小儿腹部常见肿瘤,各肿瘤CT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点。结论CT是诊断小儿腹部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甲状腺弥漫性病变30例CT诊断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5~68岁。甲状腺病变均呈一叶以上弥漫性分布,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腺内肿物均为多发性。本组中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癌7例,桥本病6例,Grave病6例。  相似文献   

6.
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5例肺结核CT片与X线平片分辨率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优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X线平片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肺部CT扫描,比较55例结核病中CT片和X线平片发现空洞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通过CT片和X线平片,尤其在CT片高分辨率的诊断下,55例患者无一例误诊、误治。结论 X线平片是检查肺结核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肺结核的大部诊断问题,CT扫描可提供肺结核病灶的细节,CT可作为诊断肺结核补充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鞍区肿瘤63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诊断鞍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患者的CT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垂体瘤、16例颅咽管瘤、9例脑膜瘤和8例胶质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结论:CT扫描,尤其是二维图像重建技术(冠状、矢状)可显示鞍区肿瘤的内部特征、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准确诊断鞍区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瘸16例,探讨肾瘸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结合病理结果分析CT对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种类肾上腺肿瘤CT表现不一,13例醛固酮腺瘤,肿块小,细胞内含脂质而密度低,8例皮质醇瘤,肿块稍大,中等密度,3例嗜铬细胞瘤,肿块较大,内含低密度脂肪成分,10例肾上腺转移瘤表现多样,肿块较大,密度不均匀.[结论]综合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各种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大多数病例做出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0.
朴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9056-9056
目的探讨CT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CT特征性表现。结果根据原发性胆囊癌的CT表现,分为肿块型、腔内结节型、壁厚型,其中肿块型最多。结论 CT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有效方法,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收治98例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图像,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或随访观察结果作对照,分析CT在肠梗阻定位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在胸膜间皮瘤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胸膜间皮瘤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与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相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有18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15例确诊,阳性率83.3%。结论:胸部CT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与胸膜的关系,以及胸膜病变的部位形态和分布。尤其在评价肿瘤侵犯的范围和程度,发现转移病灶等方面,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张世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00-8500
鼻骨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为探讨CT在鼻骨骨折中的作用,2007-03-2009-06对就诊于我院的32名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行普通X线片、CT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7-03-2009-06于我科检查的因直接  相似文献   

15.
王智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16-3217
目的:分析肿块型胆囊癌的CT特征,提高对肿块型胆囊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肿块型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胆囊窝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胆囊壁显示不清晰,肿块与肝脏分界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11例,肝脏侵犯21例,肝脏转移5例,相邻器官受侵6例,淋巴结转移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4例,腹水5例。结论:肿块型胆囊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其侵犯肝脏时应与肝癌侵犯胆囊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骆忠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43-774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MSCT)、三维重建(3D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MSCT、3DCT表现,利用原始的横断面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评价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临床分期等,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评价MSCT和3D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满意度。结果 MSCT和3DCT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对胃部病灶发现率为100%,对早期和进展期胃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和100%,对胃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5.2%。结论 MSCT、3DCT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可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对进展期胃癌和胃周浸润的诊断十分可靠,能够较好地进行术前分期,为胃癌的术前准确评价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唐晨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455-5455
目的总结鼻息肉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鼻息肉的CT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总结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息肉患者的CT表现。结果鼻息肉CT表现分为5型:(1)漏斗型10例;(2)窦口鼻道复合体型31例;(3)蝶筛隐窝型3例;(4)息肉型14例;(5)混合型11例。结论鼻息肉在CT上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少数需与肿瘤鉴别,CT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CT增强扫描特点。方法:经病理证实30例,CT增强扫描早期30 s和延迟期120 s,对肿瘤实质部分行密度测量。结果:30例良性18例,恶性12例。腮腺腺淋巴瘤早期病灶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腮腺混合瘤和腮腺癌早期强化不及腮腺腺淋巴瘤,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CT增强强化形式有助于辨别肿瘤良恶性和组织学分类。  相似文献   

19.
林树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33-8734
目的探讨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肠梗阻的CT影像资料,并将CT所见与手术病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9例病例CT诊断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25例经手术,CT诊断部位明确为23例,病因明确为22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分别为92%和88%。另4例临床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CT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咽淋巴环非霍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经病理证实并具有完整CT资料的咽淋巴环NHL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影像表现的诊断意义。结果 31例为B细胞(NHL),6例为T细胞(NHL),20例位于腭扁桃体,8例位于鼻咽区,7例位于口咽侧壁,2例位于舌根扁桃体。CT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12例腭舌沟消失,4例咽旁间隙封闭。全组病例有16例见颈淋巴结转移。无一例有邻近骨结构破坏和变形。结论咽淋巴环NHL具有一定的CT特征,CT扫描是很好的辅助方法,它可显示肿瘤部位、形态、范围及邻近结构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