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黄柏从汉代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表建立历代黄柏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柏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柏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柏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柏用量特点。结果历代黄柏用量规律大致为汉唐时期用量最大,唐代每方用量最高可达220g;至宋代仍然维持着较大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为8~40g;但从金元至近代、当代,其用量大幅下降,每方最大量在30g左右。结论黄柏汉唐时期用量最大,金元至当代用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傅延龄  张林  王博峰 《中医杂志》2014,(23):2039-2042
目的 总结从两汉至今生地黄的临床用量特点,为生地黄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历代生地黄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将含生地黄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生地黄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生地黄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合文献分析生地黄历代用量特点。结果 汉唐时期生地黄用量特点为大剂量(>41.4 g)、宽范围(10.4~414.6 g),而从宋代至今,生地黄临床用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较低水平,表现为平均用量、最常用量下降,常用量范围缩小,但用量范围仍较宽。结论 生地黄使用25 g左右主要发挥滋阴清热凉血的作用,30 g以上有除痹安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黄芪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历代黄芪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芪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芪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芪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芪用量特点。结果黄芪历代用量规律除最大用量波动较大(清代达峰值,日服量约为298.4 g)外,其余用量大致规律为汉唐至宋明显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黄芪用于肌表肢体病证及中风后遗症偏瘫痿痹属虚证者一般用量较大,用于其余病证时则根据病症不同,用量或大或小,随症变化。  相似文献   

4.
傅延龄  张林  刘绍永 《中医杂志》2014,(20):1773-1776
目的总结葛根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历代葛根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录入含葛根方剂的方名、总药量、葛根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葛根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葛根用量特点。结果在宋朝以前葛根的用量呈现出"剂量大、范围宽"的特点,而自宋朝始,葛根的临床用量明显下降,表现出"剂量小、范围窄"的特点。结论葛根常规剂量应用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的作用,大剂量应用葛根能增加其解肌退热、通经活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细辛在《本草别说》完成之前的历代临床汤剂中的用量特点,为细辛临床汤剂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至宋代的《本草别说》(公元约200年至1092年)细辛汤剂用量数据库,选取各个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包括细辛汤剂的方名、细辛药量、加水量、服法等。统计汤剂中细辛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果 :整个汉代、两晋、隋唐时期,汤剂中细辛的用量范围很大,平均用量均在20g以上,最常用量在13g至41g之间;至北宋时期,由于煮散剂的普及应用,与其他药物一样,细辛用量明显下降,其在汤剂中的使用频次也显著减少。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草别说》以前800多年中含细辛方剂的分析,得出细辛在汤剂中的用量远大于李时珍所说的"不过钱"和《药典》中的1~3g。  相似文献   

6.
傅延龄  张林  陈丽名 《中医杂志》2014,(14):1230-1233
目的总结桂枝从汉代至今两千多年的临床用量特点,为桂枝临床用量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从汉代至今桂枝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桂枝方剂的方名、总药量、桂枝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含桂枝方剂中桂枝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果整个汉唐宋时期,桂枝的用量范围很大,平均用量均在20g以上;金元以后桂枝用量逐渐减少;至明清以后,由于温病学说盛行,桂枝作为一味辛温药物,其平均用量和最常用量都处于一个低剂量范围,但仍有一些医家在治疗某些病例时应用大剂量的桂枝,最大用量达298.4g。结论桂枝超大剂量使用,发汗解肌力量较强,可治疗风寒表虚感冒久不能解者;大剂量主要用于温经通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汉代以来白术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从汉至今白术用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白术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白术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白术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白术用量特点。结果从汉至唐,白术的常用量范围有所变小,然其平均用量基本不变,且其最常用量呈上升趋势,剂量范围明显增大。从唐至宋金元时期,白术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并且变化较大。在宋金元期间用量基本保持小剂量的特点。当代白术的用量延续着明清时期的特点,依然以小剂量为主,但当今医家亦不乏大剂量使用白术者。结论从汉代至今白术的临床用量一直较大。白术大剂量使用,偏于取其苦温燥湿之意;小剂量使用偏于取其甘温益气之旨,轻清外浮以助表阳。  相似文献   

8.
王倩  张林  傅延龄 《世界中医药》2015,10(4):624-628
目的:分析总结防己自汉代至今的临床用量变化轨迹及特点,为该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汉代至今,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建立防己历代用量数据库,分别按各历史朝代对其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最常用量及常用量上限、下限进行统计,并结合文献对结果进行阐释与分析。结果:防己用量在汉唐时期呈现“广剂量,宽范围”的特点。从唐末开始,由于散剂普及,防己用量也随之大幅缩减。直至明代,汤剂又开始成为中药的主要剂型,防己用量也渐次回升,但常用量范围仍较为狭窄。结论:防己的平均用量随所处朝代呈现显著变化,但对于病属风湿、水肿重症者,历代医家均有大剂量、超剂量使用者。  相似文献   

9.
滕占理  樊巧玲 《中医杂志》2018,(10):887-889,892
目的总结汉代至清代间含细辛内服散剂中细辛的用量特点。方法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细辛的内服散剂,建立方剂数据库,统计整方药量、细辛药量、方药味数、日服量及细辛用量比重。结果细辛入散剂无单独使用案例,常为7~15味药复方形式,常用日服药次数3次,常用细辛药量占比为3.80%~10.39%,治疗外科疾病时药量占比可适当增加,历代平均药量占比呈增加趋势。入散宜小剂量使用,历代常用剂量范围分别为汉唐时期0.33~1.19 g、宋元时期0.61~2.00 g、明朝0.48~1.92 g、清朝0.72~2.71 g,呈增长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1~3 g常用量的标准更符合细辛在散剂中的用量规定。结论用药味数的减少和细辛药量占比的增加是导致历代散剂中细辛日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把控细辛用量时应考虑不同的剂型因素,直言细辛用量范围而忽视剂型条件较为不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知母自汉代至今两千多年的临床剂量特点,为知母临床应用选择安全、合理、有效的剂量提供文献依据。方法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并建立各朝代知母临床用量数据库,统计知母在不同朝代出现的频次、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上限、常用剂量范围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以及平均用量,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发现,汉唐时期知母临床用量较大且用量范围较广,最大量可达82.8g。自宋代推行煮散之后,知母临床用量显著下降,但仍有大剂应用的医家。至现当代,知母的临床用量多限于药典所规定的范围,但也有超药典用量应用的报道,使得知母的临床应用长期以来呈现大小剂量并存的现象。结论知母大剂量应用(≥30g)常见于白虎汤及其类方,主要用于瘟疫、温疟等急性热病的治疗,而通过辨证小剂量应用知母(≤6g)也会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另外,汉唐时期知母常用于治疗痹证及水湿肿满等证,而此功效在宋代之后则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方剂计量指标的运用,尝试从药物剂量方面揭示全国名老中医何复东临证遣药药量特点。方法:建立何复东处方数据库后,随机抽取处方200张,计算方剂用药总量、方剂用药总量均值、方剂用药总量标准差、最大方剂用药量、最小方剂用药量、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方剂平均单药剂量标准差、单药最大相对药量、单药最小相对药量、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20味常用药物最大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最小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均值、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标准差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200张处方方剂用药总量为69878.88g,方剂用药均值为349.39g,标准差为128.25g。其中用药量最大的方剂用药剂量为956g,用药剂量最小的方剂为28g,极差为928g。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21.53g,标准差7.97g。使用频次最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这20味药物用药频率占所有药物频率的47.58%。对照药典的药物剂量进行了20味药物相对药量分析,单药最大相对药量除何首乌小于药典剂量上限、石决明为药典剂量上限1.33倍以外,其余18味药用量均在药典最大用量的两倍以上,紫河车最大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大用药剂量的11.11倍,钩藤为7.5倍,土元、川芎、黄连在4.0~5.0倍,桂枝、黄芩、鹿茸、补骨脂、甘草、当归、知母、天麻、葛根、巴戟天、淫羊藿、锁阳、仙茅在2.0~3.9倍。从单药最小相对药量来看紫河车最小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小用药剂量的8.89倍,淫羊藿、锁阳、仙茅、何首乌最小剂量低于药典剂量下限,其余15味药物均在1.0~2.5倍之间。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显示除何首乌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小于药典用量均值外,其余均高于药典均值,在1.0~1.9倍的有知母、巴戟天、淫羊藿、锁阳、石决明等5味药物,其余14味药物均在药典用量均值2倍以上,其中紫河车达8.91倍。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分布在0~2.85。结论:何老临证用药具有剂量偏大、喜用重剂、超出常规、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拟从历代医籍中记载包含山茱萸的方剂的剂量信息入手,通过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计算出方药用量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中位剂量、最常用剂量和常用剂量范围,绘制均值及中位剂量的历代折线图。结果发现,汉晋时期对于山茱萸的应用处于探索时期应用较少,用药剂量也有较大波动;唐宋元时期应用逐渐增多,而且后期因战乱散剂盛行;至明清时期转为较多应用汤剂,用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自民国以来用量趋于平稳,平均剂量31.1 g,但医家临床应用仍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推荐剂量。藉此,望为医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明代13位医家临床应用黄连的剂量特点以及适应证进行研究。总结出黄连是明代医家临床常用的清热之品,黄连在明代的平均用量约4.8 g,最常用量约3.7 g,最大用量约18.5 g,常用剂量范围为0.7~18.5 g,且不同医家呈现不同的剂量特点。黄连在明代主要用于治疗痞证、痰证、血证、下痢、泄泻、消渴、呕吐、鼓胀以及痈疽疮疡、时疫热毒等各科疾病。应用广泛、配伍灵活是明代医家应用黄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药材和饮片的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绝大部分饮片的用量范围.该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探讨药典中饮片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剂量阈值的分布,比较有毒和无毒中药的用量特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录入药物617种,除16种未规定剂量,饮片最常见的最小剂量是3 g,最大剂量是10 g,剂量阈值是6 g.经比较发现,对有毒药物用量的规定比无毒药物严格;与经方本原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比较,药典中规定的剂量阈值较窄;药典规定可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剂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番珠安痫片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给予小鼠最大浓度(35%)、最大体积(40ml/kg)测定番珠安痫片最大给药量;再以1∶0.8的间距选择11.2 g/kg、8.96 g/kg、7.168 g/kg、5.7344 g/kg、4.58752 g/kg等5个剂量为近似最大耐受量给予动物;又以1∶0.9的间距选择6 g/kg、5.4 g/kg、4.86 g/kg等3个剂量为最大耐受量给予动物。结果番珠安痫片以最大给药量14 g/kg给药,动物死亡12只;近似最大耐受量5个剂量从高到低依次死亡动物为11只、11只、2只、0只、0只;最大耐受量3个剂量从高到低依次死亡动物为1只、0只、0只。结论番珠安痫片一次性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是5.4 g/kg,相当于人用量的120倍。  相似文献   

16.
方药用量是中医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和获得疗效的基础.恰当的用药剂量是保障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剂量最惮轻重,是中医所谓"不传之秘".剂量轻则效果不达,所谓"药不眩瞑,其疾不瘳",量重则药过病所,"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之".可见药物剂量与疗效关系的重要性.理想的药物用量,应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阐明中药量效关系,寻找临床最佳用药剂量,明确最大量和最小量,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张红丽 《山西中医》2010,26(4):47-48
对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计量(g、mL)进行了比较,认为经方中半夏8枚,约为7g;半夏半升约为70~80g;半夏半斤约为75.2g。并建议制半夏的用量10g为小量;15~20g为常用量;20~30g为大量。大剂量宜用于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顽症。  相似文献   

18.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肉桂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1~75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肉桂最佳剂量。如补火助阳用于治疗沉寒痼冷之疾时用量最大,常用量为10~30 g,最大量可用至75 g;散寒止痛多用于治疗阳虚寒凝之痛经、腹痛,常用量为3~12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火助阳常配伍附子、干姜,散寒止痛常配伍吴茱萸、小茴香等,引火归元常配伍砂仁、龙骨、牡蛎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经典名方、名老中医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葛根具有以下特点:1)葛根临床常用量范围为10~50 g,最大用量可至120 g。2)结合具体疾病、证型及相关症状确定葛根的最佳剂量范围,如用以升阳止泻,治疗成人斯蒂尔病、脾虚泄泻等,葛根用量多为10~30 g;葛根用以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治疗消渴、感冒发热、项背强痛等,用量多为30~50 g。3)应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特点配伍相应的中药,如葛根配桂枝能解肌透表;葛根配伍黄芩、黄连能升阳止泻;葛根配伍半夏以解表、和中止呕。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