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部分地震伤员向后方医院转移。在接收地震后转伤员的收治工作中,组织实施是核心环节。本文总结接收地震伤员的组织实践并得出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多次分诊在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医院根据伤员数量、伤情伤势特点、现有资源、救治任务的进程等,在大批量灾难伤员救治中进行了多次分诊的组织管理尝试,成功救治了大批量地震伤员,使伤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伤员损伤特点及震后初期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5·12”大地震伤员的损伤特点,探讨震后初期地震伤员的急救方法。方法以地震后1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救治的地震伤员为对象,分析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以及急救方法等信息。结果震后1周内共收治伤员2637例,前5d收治的伤员占93.9%,男和女分别占50.3%和49.7%;死亡伤员和存活伤员中多发伤分别占94.92%和69.94%;挤压/掩埋致伤占51.84%、钝器致伤占24.16%、跌倒/坠落致伤占12.36%;死亡伤员受伤部位以头部为第1位、其他依次是胸部和颈部,存活伤员受伤部位以下肢为第1位、上肢和头部分列第2、3位;所有伤员均现场急救,在保证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后积极后送至震后相对安全地区医院。结论地震伤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挤压/掩埋和钝器致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头部、颈和胸部受伤是地震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地震伤员震后初期的治疗以维持生命、分诊和后送为主。  相似文献   

4.
军队医院应用野战救护模式对大批量地震伤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特大地震突发大批量伤员的救治过程中,成都军区总医院以野战救护模式投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是地震灾区唯一的以全建制、全员额、全方位投入抗震救治的综合性大型医院。从迅速建立伤员分类救治场、及时对伤员进行伤势评估、分层次对伤员进行准确分类、及时对伤员进行手术会战、迅速整合护理人力资源、有效应用创伤护理流程等应急处置程序挽救了大批伤员的生命,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震区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医院,沉着应急、科学组织、连续作战,在地震伤员救治工作中,显示出了区域性医学中心学科齐全,学科间交叉融合较好,临床诊疗路径规范,平时医护人员基本功训练扎实的优势,为成功救治地震伤员特别是危重伤员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区域性医学中心医疗空间、医疗物质和设备充足,也为短期内救治大量伤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6.
总医院在救治玉树地震伤员过程中,充分借鉴应急卫勤保障的基本理论指导地震伤员救治实践,探索以组建救治患者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建抗震救灾专用病区;实施快速批量收治伤员;制订规章制度,全力救治伤员;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服务伤员为核心内容的应急处理模式,为完善后方医院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致大规模人员受伤的应急处置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收治地震骨科伤员眼科病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定点收治病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方法]眼科5~6月期间收治的地震伤员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相关科室人员调查. [结果]无1例工作人员和地震骨科伤员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地震伤员病区院内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时如何有序、高效、安全地收治批量伤员,一直是各级收治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批量伤员的大量产生给各级收治医院带来了严峻挑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作为第一批收治地震伤员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地震典型病种的住院费用及构成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地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伤员前五种病种住院费用统计分析.结果:地震伤员疾病分布和费用构成不同,总体费用水平较高,住院时间、病情、出院情况、是否手术是影响地震伤员典型病种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通过制定灾难应急预案、引入保险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缩短住院日等方法降低伤员人均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卫生列车后送伤病员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卫生列车医疗队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通过列车后送地震伤员1 048名。本文介绍了后送伤员的特点及主要做法,并对列车后送伤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在地震等大型灾害医疗救援中对伤员检诊作用,提高大型灾害医疗应急救援能力。方法回顾总结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4.20"芦山地震伤员救治中对伤员进行ISS检诊、救治、转运的实际情况。结果 2013-04-20/05-14期间医疗救援队协同雅安市人民医院检诊、巡诊伤员2 630人,诊治伤员510人,分流转运伤员170人次,入院治疗201人,入院处置后转院83人,手术120台,期间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保障了伤员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在大型灾害医疗救援中,以ISS进行检伤对保障伤员迅速、合理救治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应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志维  曹正霖 《现代医院》2009,9(3):126-128
佛山市中医院在救治四川地震伤员过程中,充分运用医院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救治四川地震伤员的应急反应实践,探索了以组建救治病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建爱心病区;实施目标管理,制定接收、入院处理伤员流程;制订规章制度,全力救治伤员;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服务伤员为核心内容的应急处理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后方医院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致大规模人员受伤的应急处理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地震伤员的心理健康现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早干预、早辅导、避免或者减轻地震伤员心理伤害,使他们能积极乐观的对待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8—05—14/05—19在汶川大地震中受伤的899例地震伤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伤员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差异尤其显著(P〈0.01)。结论地震伤员的心理状况欠佳,需要针对他们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4.20四川雅安地震后救治地震伤员的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现状,发现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与措施,从而积累预防与控制经验.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对灾区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结果 调查发现8所医院及两所乡镇卫生院根据各自条件和救治患者的特点,开展了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同时还发现预防地震伤员发生医源性感染,感染控制应加强临时帐篷诊疗区域的管理,做到合理布局,患者分类安置;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与医疗救治应同时开展;开展伤员医源性感染风险的评估、监测和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依从性的监管;加强对伤员和陪护人员的管理等.结论 在地震伤员医疗救治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及早介入,开展地震伤员感染风险评估和监测,加强手卫生、消毒与隔离等感染控制措施依从性的监管等,对于预防地震伤员的医源性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975例芦山地震手术伤员特征,为今后建立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各医院收治芦山地震手术伤员信息,统计手术伤员年龄与性别构成、不同地区震后手术时间分布、不同性别震后手术时间分布。统计分析采用(xs、M、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所有数据分析运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全省收治手术地震伤员平均年龄(40.4120.03)岁,男性586例(占60.10%),女性389例(占39.90%)。男性2029岁的手术人数最多,其次是4049岁,分别占男性手术伤员数的23.21%和22.87%;女性4049岁的患者人数最多,占女性手术伤员数的20.31%。地震伤员震后手术时间的中位数为2 d。各地区开展手术治疗时间总体呈现由多到少的变化趋势。收治手术伤员例数最多的地区是雅安市,占全部手术伤员数的39.49%,其次是省直、卫生部驻川医疗机构,占手术伤员数的30.97%。从震后手术时间分布来看,开展手术例数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地震当天伤员开展手术例数最多,占手术患者人数的29.44%,前3 d、前5 d和前7 d分别占手术伤员数的53.85%、75.90%和89.13%。男性和女性震后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ilcoxon W=185 619.000,Z0.701,P0.483)。结论在面对地震灾害时应尽快建立医疗应急救援机制和预案。地震伤员的手术时间集中在震后1周内,相关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应预留床位,及时储备手术所需相关药品、血液和医疗器械,以保障伤员手术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医院重点学科群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收治地震伤员过程中,医院倚靠重点学科群优势,发挥人才优势、集团优势、设备优势,全方位组织抢救,确保伤员在本院治疗的"零死亡率",降低伤员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地震批量伤员空运后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汶川地震的震中地区一映秀镇地震伤员的空运后送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背景,对灾害救援中批量伤员空运后送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完善空运后送的救治链是保证批量伤员实施有效空运后送的关键。文章还就建立我国专业空中救援机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等8省市30家收治汶川地震伤员医院的康复治疗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目前要尽快制定康复评定原则、尽快出台伤员返川政策、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此次伤员后期康复治疗工作中的职责、加强临床与康复治疗多专业和多部门协作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康复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震后危重病人的抢救,寻找正确的救治途径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医院现有护理资源,为地震伤员提供快速有效的护理,从而制定出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急救程序和建立完善的医院突发事件的应对体系,以此保证抢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本文对ICU的总结,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方法分析我科44例地震伤员的临床应对方法、治疗、护理措施。结果应用标准急救程序,护士职责准确、到位迅速、重点护理工作项目落实及时、抢救有序。结论地震后伤员抢救、治疗、护理是全方位、联合救治的工作,需科室人员全力以赴,对伤员救治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因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了伤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争学科合作模式在治疗地震所致66例挤压综合症伤员中的临床效果.为疑难重症处理和以后可能发生的灾难重症救治提供参考. [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66例汶川地震挤压综合症伤员的疾病特点、处理措施以及伤员的治疗效果,并与既往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伤员骨科住院期间无1例死亡,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者(MODF)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治疗阶段.13例肾功能轻度不全伤员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共49例伤员接受血液透析治疗(CRRT),其中37例伤员肾功能明显改善停止透析治疗,12例继续接受透析治疗伤员4例肾功能改善不明显且全身状况差,创面尚未愈合.截肢创面中5处创面因创面感染或创面过大尚未愈台,切开减压创面中3处因感染未愈台.其余创面均Ⅰ期或Ⅱ期愈合. [结论]多学科协作合作模式能够从整体角度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员的病死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临床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