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红兵 《河南中医》2010,30(9):870-87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湿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健脾法在治疗大肠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临床施治、临床研究综述了健脾法在治疗大肠癌中的应用。指出:脾虚湿毒瘀阻是大肠癌最主要的发病机理,脾虚在大肠癌的发病中尤为重要。大肠癌以正虚为本,湿热蕴毒为标。宜首重健脾益气,扶正培本,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正胜邪却。  相似文献   

3.
李丽娟 《北京中医药》2021,40(8):842-844
王京奇老师擅长中医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出脾虚气弱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尤重健脾益气,贯穿治疗始终.根据症状表现和病机演变规律,提出分期论治.初期肝脏炎症损伤尚不严重,多见脾虚气弱、痰浊瘀阻证,治以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为法;中期随着肝脏炎症不断加重,以气阴两虚、湿热毒结证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祛湿;后期病由脾及肾,正气大伤,邪势未衰,正虚邪恋,多见脾肾阳虚、痰湿停聚证,以温补脾肾、燥湿化痰为治则.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因正虚感邪、内伤饮食及情志失调引起,以湿热、瘀毒蕴结于肠道,传导失司而发病,但临床中受现代医学手段的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多见气血亏虚证或气滞证,化疗后多见脾虚证或脾肾两亏,放疗后多见热毒证或阴虚证,应根据各阶段特有的证候特点加以辨证用药,同时大肠属六腑"以通为用",可适当添加通腑之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大肠癌术前证候以湿热蕴结型最多,其次依次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大肠癌术前主要证候群: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和气血两虚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介绍王小奇教授从脾虚毒滞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王小奇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是以脾胃亏虚为本,毒邪郁滞为标,由于感受外邪或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中焦脾土亏虚,升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湿热内生,诸邪积聚,郁久化毒(痰浊之毒、瘀血之毒、湿热之毒),毒邪阻滞胃腑所致。故在治疗上以固护脾胃为主,同时祛其浊毒;祛痰浊之毒,重在祛湿化痰,佐以温通;祛瘀血之毒,重在活血化瘀,兼以行气;祛湿热之毒,重在清热解毒,辅以温药。如此虚实兼顾,乃能正邪两治,直中其本。  相似文献   

7.
总结蒋益兰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蒋益兰教授一般分3期论治大肠癌。早期以扶正祛邪为主:早期多为气血亏虚,瘀毒未尽,拟健脾消癌饮健脾益气、化瘀解毒。中晚期以减毒增效为要:(1)放疗后多为脾胃亏虚、热毒伤阴证,拟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益气养阴、健脾和胃;(2)化疗后多为肾气不足、脾胃亏虚证,拟脾肾方加减健脾益肾。晚期重在扶正、内外兼治:(1)脾虚血亏、瘀毒内结证,拟健脾消癌方健脾养血、化瘀解毒;(2)湿热内蕴、瘀毒内结证,拟白头翁汤加减清热祛湿、化瘀解毒;(3)脾胃虚寒、瘀毒内结证,拟理中汤加减温阳健脾、化瘀解毒;(4)脾虚下陷、瘀毒内结证,拟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升阳、化瘀解毒。  相似文献   

8.
戴恩来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以正虚(肺脾肾虚损)为本,邪实(风寒、风热、湿热、血瘀)为标,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兼湿热、血瘀最为常见。治疗在补肾的基础上强调祛除风邪、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证型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回顾分析近11年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国内期刊文献的辨证及用药情况.纳入辩证分析的文献27篇,纳入用药分析的文献117篇.结果:溃疡性结肠炎证型实证中以大肠湿热为主,虚证中以脾虚证为主,在虚实夹杂证型中多以脾虚为基础,并见湿热、寒湿、气滞、血瘀;临床用药方面,口服用药以健脾益气及清热燥湿类药物常见,灌肠用药则以清热解毒及收敛止血药物最常见.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特点为脾虚湿热内蕴、本虚标实,整体辨证以脾虚为基础,局部炎症则以湿热毒邪内蕴为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炎以脾虚湿邪留恋为主要病机,湿郁日久,化生湿热,湿热不仅伤阴耗气且常深入血分,出现阴虚、血热、血瘀与湿热共存的病理表现,若病久湿热损阳,或治疗中误伤阳气,又可出现阳虚或阴阳两虚与湿热并存的局面,病情进一步发展湿、热、瘀、毒等病理因素,相互兼夹蕴结,正愈虚,毒愈炽,正虚与毒炽之间互为影响常成为导致慢性肝炎缠绵难愈甚至进行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医(含中西医)诊治高脂血症文献,对所选文献的证型、症状、方剂及中药进行录入和标准化整理,分析频数、证候要素及药物归经,并进行系统聚类,得出高脂血症常见证型、症状及方药。结果:录入文献140篇。得证型17个,其中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证最为常见。频次较高的55个症状聚类得5大类证型:脾虚痰湿(偏于虚)型,脾虚痰湿(偏于湿)型,肝郁化火、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肝肾阴虚型。证候要素分实性(痰浊、血瘀、气滞、内热)及虚性(气虚、阴虚、阳虚、精亏、血虚)。得方剂179首,其中成方56首,以补益、祛痰、祛湿、理血及和解为主。涉及中药231味,按功能归为22类,补虛、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清热、消食、化痰止咳平喘及理气类为常用中药类别;药物主要归经为肝、脾、胃、肺、心、肾;频次较高的65味药物聚类分析得6个聚类方,分别适合高脂血症的肝肾阴虚伴阳亢型、肝郁气滞兼血瘀型、痰瘀互结兼阴虚型、脾虚痰湿(偏于虚)型、脾虚痰湿(偏于湿)型、湿热蕴结型。结论:中医治疗高脂血症应以补气化痰、温阳利水、活血通络、滋养肝肾、清热利湿及调畅气机为原则,组方上应虚实兼顾,方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梗阻性肾病梗阻解除后中医证候分布的规律。方法:选择梗阻性肾病梗阻解除后病例212例,搜集四诊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构成比及频率、样品聚类等统计学处理,观察梗阻性肾病梗阻解除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以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分别采用聚五类、六类、七类分析,并征求专家意见,认为聚六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包括气阴两虚兼湿浊型、脾肾气虚兼湿浊型、气阴两虚兼湿热型、脾肾阳虚兼血瘀型、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湿热蕴结型等6种证型。结论:梗阻肾梗阻解除后中医证候具有虚实夹杂、正虚邪实的特征,正虚表现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邪实以湿浊、血瘀、湿热为主。  相似文献   

13.
总结姚乃礼教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正虚邪盛,脾虚不运是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肝胆失于疏利是重要因素。临床应根据不同病程阶段进行辨证分析,早期证型多为肝脾不和、湿热蕴结、血虚风燥,迁延期证型多为肝郁脾虚、血瘀成积、脾虚湿滞,后期证型多为肝肾阴虚、阳虚水泛。临证时善用黄芪健脾土,滋肾水以调肝,同时整体调治顾兼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琦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脾肾亏虚、癌毒传舍的中医肿瘤转移理论,明确了健脾补肾解毒散结法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观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李琦教授对大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大肠癌所做的6种基础分型包括脾虚湿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毒内阻的论治,本文通过列举李琦教授治疗脾肾亏虚湿热毒结型、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型及无症外显从脉论治的三则临床验案,来进一步阐述李琦教授防治大肠癌复发转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概括、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大肠癌的相关研究,对中药汤剂治疗大肠癌的用药特点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大肠癌以正虚为本,湿热蕴毒为标,宜首重健脾益气、扶正培本,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正胜邪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1990年1月-2020年5月收录的中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证治方药规律。方法:使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同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收集整理的药物、方剂及证候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4篇,涉及中药207味,共19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为主要种类,茯苓、黄芪、白术、泽泻、山药等为常用药,并得出5个聚类方;共得方剂171首,其中成方53首,自拟方118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为主;通过整理,共得出26种证候,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居多。虚性要素分别为脾虚、肾虚、气虚、阴虚、阳虚,实性要素分别为湿(毒)热、水湿、血瘀、外感,病位要素主要为肺、脾、肾。结论:儿童PNS的中医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亏虚,湿热瘀阻,具有虚实夹杂的特征;治疗以补肾健脾益肺、清热利湿活血为原则,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  相似文献   

17.
肺癌治疗中运用化痰祛瘀解毒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玉  柴可群 《四川中医》2002,20(10):12-14
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多为阴虚、气虚, 而标实为痰凝、血瘀、毒聚,因此,中医治疗除养阴益气润肺外,当灵活运用化痰祛瘀解毒法,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总结范忠泽教授治疗肠癌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范忠泽教授门诊肠癌病例,并在范忠泽教授的指导下,根据舌苔、脉象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运用"中医处方辨证论治特征分析及数据挖掘软件"对病例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证候与症状的对应关系。结果研究共录入病案信息762条,涉及证候要素34种。其中,脾虚为本病最主要的本虚证候,气滞为最重要的标实证候,其次为血瘀,再次为湿热蕴结、脾虚痰阻、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等。结论范忠泽教授治疗大肠癌,辨证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痰阻为标。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1]。多数医者认为,UC 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急性期多为气滞湿郁、郁而化热,湿热蕴结大肠,实证居多;慢性期多为日久不愈,正气亏虚,脾虚肠损,进而脾虚与湿热并见、寒热错杂,多成本虚标实之证。根据历代医家的描述,认为从虚(阳虚、气虚)、毒(湿毒、热毒、瘀毒)两方面论述其病因病机较全面,进而提出扶正、解毒是治疗UC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刘华教授从肝脾论治胰腺癌的经验。认为胰腺癌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瘀毒内阻,是一种全身虚、局部实的恶性肿瘤。以扶正抗瘤,从肝脾论治,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为法则。通过病证结合,特色用药,外治兼证,治疗胰腺癌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