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红静  何永清 《河北医药》2012,34(19):3014-30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机械通气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在ICU病死率达20%~50%[1],由于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致使VAP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MDR)[2],由多重耐药菌感染的VAP病例,其病死率为70%[3]。本文总结43例多重耐药菌感  相似文献   

2.
<正>铜绿假单胞菌是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是免疫缺陷、机械通气或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导致治疗失败。近年来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出现了多重耐药株及泛耐药株[1-3],造成了治疗的极大困难。因此找出引起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等,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此种菌耐药机制复杂,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是一种多重耐药菌[1].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其分离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给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增加了困难.为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以及耐药情况,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治疗临床感染和经验性用药,对我院2009~2011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中是否存在与其多重耐药有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本文研究了 3H-四环素和 3H-青霉素在临床多重耐药菌 (2 1、2 6、2 8、435及 M12 5 1)、敏感菌 (172、2 2 3及K799/6 1)以及体外诱导的多重耐药突变株 (172 o c和 2 2 3o c)中的蓄积动力学及能量抑制剂 (Carbonylcyanide m- 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无论是在耐药还是敏感菌中 ,胞内均可在 5~ 10 min内达稳态浓度 ,而且耐药菌中的稳态浓度明显低于敏感菌。当加入 CCCP后 ,耐药菌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增加 ,而敏感菌则降低 ,提示在受试的临床耐药菌中存在主动外排机制 ;此外 ,两种抗菌药物在体外诱导多重耐药菌株中的蓄积研究及 CCCP的影响结果与临床耐药菌相似 ,提示获得性多重耐药与天然多重耐药在其多重耐药性产生方面具相同的主动外排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3]。多种细菌导致的炎症性疾病也促进了抗生素的应用,进而产生了多重耐药菌菌株的形成和泛滥。多重耐药菌菌株感染的患者发病急,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痰等,由于患者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药物疗效差,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抑制患者感染菌株的药物,因此,多重耐药菌菌株感染的患者情况较危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次研究为调查分析8个社区医院门诊西药房的抗菌药使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郝明  王键  彭阿钦 《河北医药》2012,34(9):1404-1405
开放性骨折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防止骨及软组织的感染[1],感染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肢体功能的丧失,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耐药水平也逐步增高,尤其在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原本就难以处理的感染更为棘手.为此,我们对我科收治的开放骨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统计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情况,根据研究结果,研讨多重耐药菌的防治方案。方法选用2011年2月~2012年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468例,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详细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468例患儿中,共有40患儿感染了多重耐药菌,8.55%为其检出率;40株耐药菌中有14株耐药菌是肺炎克雷伯菌,10株耐药菌是大肠杆菌,9株耐药菌是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耐药菌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为其他耐药菌;40株耐药菌标本中有24株为痰标本,9株为尿标本,5株为血标本,2株为其他。结论多种原因均可导致小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其主要原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以及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因此加强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3年间赣州市立医院肛肠手术患者病原菌感染特点、多重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79例肛肠手术患者,对患者手术部位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其主要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并统计患者术后1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菌76株,大肠埃希菌55株,占比69.62%;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比16.46%。革兰阳性菌3株,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9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31.6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使用抗生素、所用抗生素种类2~4种是肛肠手术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该院肛肠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且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使用抗生素、所用抗生素种类2~4种是肛肠手术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对策。方法对2006年7月~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联合使用抗生素数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白细胞数、白蛋白、血色素等资料作量化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和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  相似文献   

11.
多重耐药外排泵广泛存在于各种病原菌中,对细菌的药物敏感性以及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治疗影响很大。对于细菌来说,外排基因占所有转运蛋白基因的6%~18%,所以外排基因编码的外排泵是导致其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2],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其耐药性往往与某些基因的超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金浩  居会祥 《河北医药》2011,33(14):2205-2206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1],故治疗时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甚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openem-santi biotics,CA)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的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1)危险因素分析:通过x2检验分别比较各个因素组SAP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的差异,经单因素分析后选取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2)病原学调查:多重耐药菌的病原菌分布、常见多重耐药菌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类型、意识水平、SAP类型、入住病房、接受胃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晚发性肺炎、入住ICU病房这3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38),是SAP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在154例患者中分离出182株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15株,在多重耐药菌株中排名前5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意识障碍、晚发性肺炎、入住ICU病房是SAP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较高,对多种抗生素呈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后,再进行改良三维实验对多重耐药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药敏实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4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现象,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环丙沙星(60.6%)、加替沙星(58.1%)、阿米卡星(43.6%)、左氧氟沙星(53.4%);其次是亚胺培南(56.4%)、头孢他啶(49.2%)、头孢哌酮/舒巴坦(40.7%).三维实验结果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8株(25.0%),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菌7株(21.8%),同时产ESBLs+AmpC酶菌4株(12.5%).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检测产金属酶菌5株(15.6%).结论 产ESBLs、高产AmpCβ2内酰胺酶和(或)碳青酶烯酶是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菌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ICU患者730例及普通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5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对比两个科室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并且观察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结果 ICU中MDROS例数为24例,其中ESBLS 1例;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为140例,其中ESBLS 70例(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r=0.462)。结论 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给予ICU优化抗生素管理后,ESBLS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1].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为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类抗感染药物[2],临床上使用的3类及其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细菌,被称作"多重耐药菌"[3].研究表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本研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台州市博爱医院分离取得的鲍曼不动杆菌354株,来自外科63株、内科72株、ICU 135株、其他科室84株;标本取自血液7株、尿液11株、分泌物42株、痰277株、其他17株. 1.2 方法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354株,实施纸片扩散法进行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啉、左氟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等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ICU科室内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中心ICU患者不同送检标本中AB菌的分布及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利用WHONET5.6及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痰标本中检测出AB菌286株,占总检测样本的79.5%,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01株,占AB菌株的70.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鉴定出的AB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较低(19.82%),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ICU患者的标本AB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获得性耐药率极高,且检出的AB菌株中多重耐药菌株占有极高比例,临床应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原学监测、注意环境卫生和尽量减少介入性治疗,以减少AB菌感染及AB菌耐药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陈奎 《淮海医药》2016,(4):399-401,40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感染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某院干部病房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抗生素使用情况、药物敏感率。结果:82例患者均为院内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与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等密切相关。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生于反复住院或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多见;加强院内管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多重耐药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超  吴志坚  程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60-2861
目的:了解不同科室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16 846例临床送检标本培养出的耐药病原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为2 591例,分布在送检的12个临床科室中.其中以分离出的耐药革兰阴性菌占多数,以多种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菌的混合感染为主.结论:医院常见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具有呈多重耐药性特点,因此需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2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氨基糖苷修饰酶,外膜孔蛋白表达缺失,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和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等.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是近年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耐药机制,可导致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本文就细菌rRNA的修饰作用、16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耐药与传播机制、耐药菌的流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