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从肺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书生 《四川中医》2005,23(3):17-18
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提出从肺论治,共用四法:解表化气调和气血;宣肺理气疏和肠胃;泻肺肃气导壅通肠;益气补肺祛风固卫。  相似文献   

2.
从肝脾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与一般功能性便秘的不同,并且从便秘型IBS与肝脾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从肝脾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赵黎 《新中医》2009,(11):119-12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与胃肠动力学、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肠道感染也是本病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多数急性肠道感染缓解后会发生慢性、持续性的胃肠道功能异常症状,即所谓的感染后IBS,研究者通过IBS患者黏膜组织切片发现,IB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IBS分为腹泻型与便秘型,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今就对便秘型的治疗介绍一点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溯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3个方面对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相关论述予以总结归纳,首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与“大肠泄”、“气秘”、“痛泄”关系最为密切;肝郁脾虚是其病因病机的关键,在治疗中,除了提倡药物治疗外,精神情志调理也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  张北平 《中医研究》2001,14(1):52-5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一组症候群。本着审证求因 ,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治疗。笔者通过临床观察 ,认为重视调和肝脾 ,从肝脾失调论治 ,大多可以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 腹痛型本病腹痛多为结肠痉挛所致。证以腹痛、腹胀满 ,痛时攻冲 ,上至两胁 ,下及少腹 ,走窜不定 ,尤其在恼怒愁时疼痛更甚 ,胸闷、急躁、易怒 ,舌淡 ,苔白 ,脉弦或紧。辨证为肝脾失调 ,气机阻滞 ,治疗宜疏肝健脾 ,理气止痛 ,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延胡索、川楝子等 ,或使用逍遥散化裁 …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未被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祖国医学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既往临床上的中医治疗大多着眼于肝、脾两脏,而少及于肺。《黄帝内经》中言及"肺与大肠相表里"。基于此理论而衍生的"肺病治肠,肠病治肺"独特治疗手段在临床颇有疗效。宣肺法是"肠病治肺"的重要治则,近年来很多医家运用宣肺法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涛 《江西中医药》2003,34(9):26-26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导师胡珂主任医师 ,从医二十余载 ,精于脾胃病的诊治。兹将胡师从肝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1 便秘型胡师认为便秘型IBS属于中医学“便秘”、“腹痛”、“肠郁”等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尤以肝与大肠为主 ,即肝气不调 ,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治当以疏肝降浊 ,理脾运肠 ,调理气机为基本原则。采用疏肝润肠通便为基本治法 ,使其气机调畅 ,胃肠运动趋于正常。而不可一味采用承气通腑治法 ,以图一时之快 ,造成对机体的损…  相似文献   

8.
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虽在肠道,但与肝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宜通腑顺气润肠与调肝养肝、疏肝并举,做到标本同治。方用逍遥散,具有松弛平滑肌紧张而发挥镇痉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沈舒文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沈舒文教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大法,具体包括:抑木扶土法,升阳导滞、荡风化湿法,分离水湿、涩肠止泻法,健脾助运、化湿调中法和温肾暖脾法。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98-2499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结合顾庆华教授多年临床实践,得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功能不调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的结论,情志不舒诱发,肝脾不调,通降失司,便秘发生,遵病机治以疏和肝脾,通降和中,临床常用自拟方术芍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晞星教授从肝脾肾三脏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系由肝气失于疏泄,横逆乘脾,出现肝脾不和之象,日久可累及肾,致肾中元阴元阳亏虚所致;强调以畅肝木之气机、健中焦之升降、补肾中之阴阳、医养结合以摄身保健为治疗法则,并创制疏肝健脾和胃方和半夏调肠汤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2.
皮肤病从肺与大肠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主皮毛”和“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肺脏隐匿于胸腔之中,“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其病理生理变化常外现于皮毛。因此,观察皮毛的病理生理现象,可以推测肺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因为肺宣发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濡养皮毛,使皮毛行使排汗、散热和抵御外邪的功能;同时皮毛具有散气、宣肺、助肺呼吸的作用,《内经》将其概括为“肺外合皮毛”。  相似文献   

13.
14.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症状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组织病理改变证据,经检查不能用器质性病变解释。目前西医治疗C-IBS主要是对症治疗,仅局限于解除症状,易产生耐药性且症状易反复。近年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能取得良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疏肝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志恒  杨跃武 《新中医》1998,30(11):12-14
以自拟疏肝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采用量化评分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认为便秘型IBS病机与单纯性便秘不同,肝郁气滞为本,肝郁化热、阴亏肠燥为其病机主要转归,夹湿势者常见。  相似文献   

16.
严晶 《吉林中医药》2010,30(9):765-766
中医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病因病机入手,深化辨证分型,内外治法相结合,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多靶向、多环节的治疗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舒劲教授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为情志不调,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她主张从肝脾入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临床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8.
肠通灵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芳  冯五金 《中医杂志》2003,44(8):606-60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及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可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以解释的症候群。2000年1月~2002年9月我们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1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男性30例,女性51例,年龄20~78岁,平均38.8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4.9年。对照组47例,男性17例,女性30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4.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4.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苏攀 《河南中医》2014,(7):1325-1327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治疗组中医药(中药复方、单味药、中成药或中药提取物)或联合西沙必利与西药(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对比治疗该病的随机对照文献,以总有效率为评价指标,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5.1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或联合西药)干预的总有效率优于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结论: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但缺少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及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水章 《山西中医》2006,22(6):12-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辨证分5型论治肠易激综合征45例,并设普瑞博思或吗丁啉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7天1疗程,连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分型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疗程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