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裸金属支架(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来本院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靶血管为小血管病变且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2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BMS组114例、DES组173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PCI成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冠脉造影随访显示DES组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BMS组(4.87%vs32.25%,P〈0.01);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MS(3.00%VS13.59%,P〈0.01)。结论DES治疗小血管病变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非药物涂层支架(non-DES)年代和DES年代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 I)患者的临床及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方法DESIRE注册研究(D rug-E 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 larization)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即非DES年代(2001年7月~2002年6月)及DES年代(2003年7月~2004年6月)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3763例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血清学、药物治疗、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情况。比较两个不同年代接受PC I患者的临床、冠脉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结果非DES年代组763例,DES年代组1417例。与非DES年代组相比,DES年代组PC I术中处理血管支数(1.31±0.54比1.39±0.61,P<0.001)、病变个数(1.57±0.90比1.77±1.05,P<0.001)和植入支架数(1.52±0.88比1.71±1.03,P<0.001)均多于非DES年代组。2组PC I操作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S年代组处理左主干病变(1.6%比3.3%,P=0.017)、弥漫病变(11.4%比19.6%,P<0.001)和多支病变(52.3%比56.8%,P=0.046)的比例高于非DES年代组,2组院内不良心脏事件分别为1.2%和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DES年代相比,DES年代较多的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和弥漫病变行PC I治疗,植入的支架数增加,但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院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21年1—12月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出院后12个月的跟踪随访调查,描述性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完成基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并成功跟踪随访共40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61例,发生率39.9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为再发住院(15.63%)、心律失常(9.93%)、心绞痛(5.96%)、心源性休克(3.23%)等。单因素发现不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越大(OR=1.581)、高血压(OR=1.667)、糖尿病(OR=3.221)、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高(OR=1.957)、白细胞计数升高(OR=1.52...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制造商和用户器械使用体验(Manufacturer and User Facility Device Experience,MAUDE)数据库中上报的输液泵不良事件为数据来源,分析了不良事件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引发后果及风险程度,从不良事件形成原因出发对输液泵临床使用人员、医疗机构设备管理者及设备生产厂商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输液泵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本院临床精神科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用药方式、住院次数及相关护士的护龄、职称及学历等,以此分析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结果:90例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方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短、联合用药等都能明显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次数、性别分布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及学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呈负性相关,护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越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及护士护龄、职称水平与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P<0.05),患者用药方式及护士学历影响性较低(P>0.05)。应对策略实施后,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评估、安全护理、急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集成技术的青霉素类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对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在原有医疗信息系统、射频识别技术等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技术建立包括标准化药物信息采集、医嘱开单系统屏障、用药风险预警等用药安全闭环管理设置。通过试运行完善结构化录入、药物字典维护提醒及自动反馈等功能,在全院上线运行青霉素类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系统。分析实施前(2018年)及实施后(2020年)青霉素类药物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护士对青霉素类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后青霉素类药物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 < 0.05),医护人员医疗信息系统使用满意度上升(P < 0.05)。护士对青霉素类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评价较好。结论:基于标准化信息集成的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系统可有效降低患者药物过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麻醉机不良事件相关数据,探讨影响麻醉机安全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及安全使用麻醉机提供有效信息。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医疗器械制造商和用户设施设备体验(MAUDE)数据库,从MAUDE数据库中2018年8-12月麻醉机225例不良事件报告中整理归纳出221例有效报告数据,对不良事件报告来源、不良事件类型以及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机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患者死亡、患者受伤和仅设备故障未对患者造成伤害3类,其中患者死亡3例,占1.36%;患者受伤(包含轻伤及重伤)9例,占4.07%;设备故障209例,占94.57%,设备故障为不良事件多发区。结论:麻醉机生产单位应提高生产技术,加强故障检测及自动报警功能;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操作,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和维修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为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遵循WS 370-2012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构建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题数据集,建立信息系统,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情况分析;②基于信息系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标准的研究。结果对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的标准化描述,构建了包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置、管理三个模块为内容的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研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与管理系统。结论建立遵循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为实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的广泛交换和共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叶芬芳  杨惠兰 《医疗装备》2023,(23):136-139
目的 探究标准化作业流程系列化管理在脊柱显微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8例行脊柱显微手术患者的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实施常规手术流程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34例),在实施常规手术流程管理基础上引入标准化作业流程系列化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用物完善情况、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情况、器械仪器设备使用故障情况、手术安全核查异常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物完善率、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器械仪器设备使用故障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安全核查异常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显微手术患者应用标准化作业流程系列化管理可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减少手术安全核查异常情况,降低器械仪器设备使用故障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谷香兰 《中国校医》2014,28(12):922-922
目的观察维持量辛伐他汀稳定患者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校2009年体检血脂新增高患者60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血脂大致正常后分为2组,一组继续使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巩固治疗(A组),一组停用辛伐他汀(B组)。跟踪2年观察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巩固使用维持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血脂维持在稳定水平,2年间血脂波动范围≤5.0%,不良事件发生率不到5.0%。结论维持量辛伐他汀稳定患者血脂效果明显,冠心病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妇幼保健机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明确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探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报的2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事件类型、发生月份、发生时间段、事件分级、事件结局、责任护士能级等方面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260件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坠床跌倒类发生率最高(21.5%),其次是操作类(15.4%)和静脉安全类(11.9%);51.5%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在白班时段;高年资护士是妇幼保健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风险人群(70.0%),其主要由个人经验主义盛行、专业素养欠缺、护理信息化接受度差、临床带教不规范、规范化培训不到位导致;Ⅲ~Ⅳ级事件发生率为93.8%。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多种因素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应动态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及时防范和干预;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白班时段人力资源;强化高年资护士风险评估和防范能力,完善风险预警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患者安全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提供建议。方法以某三甲医院304名临床医师和医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Mplus 8.6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612,P<0.01),两量表各维度之间也均呈负相关(r=-0.570~-0.356,P<0.0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各维度除对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产生直接负效应(β=-0.702~-0.387,P<0.05)外,也可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对其产生负效应(β=-1.937~-0.091,P<0.05)。结论医院应强化高职称、长工龄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构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领导重视和内部沟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在医疗投诉、纠纷预防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统计该院2017年1月—9月与2018年1月—9月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及医疗投诉、纠纷发生情况,比较我院实行新的上报方式前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与医疗投诉、纠纷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2018年前三个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数量高于2017年,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前介入事件的处理,有效减少医疗投诉、纠纷的发生。结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全面信息化上报,利于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汇总,有助于医疗管理部门迅速掌握不良事件,关口前移,把控医疗质量,减少医疗投诉、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郭东伟 《智慧健康》2023,(7):149-152
目的 针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开展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靶病变管腔直径、不良事件以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和靶病变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以及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靶病变管腔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产生率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45%(P<0.05)。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和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探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CTO将患者分为CTO组(n=36)和未合并CTO组(n=56),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介入治疗情况,随访2年的预后情况。结果 CTO组患者中有高血压、冠心病史、AMI病史、脑梗死病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史、PCI史的比例高于未合并C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O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未合并C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CTO组患者中、重度钙化病变血管比例低于CTO组,手术成功比例高于C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O组患者全因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未合并C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TO病变为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随访期间出现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CTO病变的AMI患者较单纯AMI患者采用PCI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均更差,且CTO病变是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梳理近10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 836篇文献。2011年—2021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文献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不良事件与满意度、风险管理、护理质量、跌倒、医疗器械以及院内转运和手术室。研究前沿为护理管理与重症患者安全。结论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广泛,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未来应进一步打破信息及合作壁垒,形成规模化合作网络,关注患者安全关键环节,推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17.
组建“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小组,通过搜集前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走访临床科室等方法,运用“瑞士奶酪模型”原理,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前兆、不安全行为4个方面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中上报情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监管机制、优化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明确不良事件上报奖惩机制等措施堵住系统“漏洞”。采取措施后(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和采取措施前(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相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月均例数(采取措施前后分别为1.97例和9.18例)明显增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科室覆盖率(采取措施前后分别为15.00%和23.41%,P=0.032)明显上升,医务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的参与度增加。应用“瑞士奶酪模型”明显改善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不理想的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分析与其他靶器官损害(TOD)及靶器官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天津市社区经筛查出的成人高血压患者1540名,均进行眼底镜检查,检测其他高血压相关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92.6%,其中重度视网膜病变(Ⅲ级和Ⅳ级)为0.97%,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TOD及靶器官临床事件无相关性。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轻度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重度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与TOD及靶器官临床事件无相关性,不推荐对高血压患者常规进行眼底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对医疗不良事件进行更高效和深入的分析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 结合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特征,应用本体知识建模方法设计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并以《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T/CHAS)为语料进行初步实践。结果 提出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概念本体构建思路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属性概念模型,明确了相关实体类、实体名称及部分关键实体的基础数据来源,初步构建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医疗过失部分)并存储在图数据库Neo4j中。结论 知识图谱能够成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集成融合工具,为今后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大数据分析和推理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观察a-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l月-2012年12月本科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全部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同时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50 mL+α-硫辛酸注射液(ALA)600 mg,联合生理盐水100 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TSS)评分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并评价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T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各项神经症状(包括刺痛、烧灼感、感觉异常和麻木)治疗后的T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达70%(TSS评分减少≥30%);医生和患者对疗效的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2%;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结论:临床使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症状改善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