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雅慧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导师讲解、门诊记录及查房总结收集导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变化,体会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优势及有效途径。结果:中医药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优势突出,疗效明显。结论:名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迟莉丽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山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学贯中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鱼涛 《陕西中医》2012,(10):1379-138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般规律。方法: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结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和主要病机,肝郁脾虚湿阻为其病之本,气滞为其病之标,治疗应标本兼治,治本以健脾化湿、理气舒肝为法,治标以通因通用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孙志广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结合“治泻九法”来探讨孙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经验。1病因病机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范畴[1]。多因饮食无节制,饥饱失常、辛辣刺激等皆可损伤脾胃,  相似文献   

5.
钱小洲 《光明中医》2013,28(2):257-259
张照兰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可涉及外感、内伤等方面,终致脾失运化,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不畅,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司而发病。肠易激综合征病位主要在小肠,与肝脾密切相关,也可波及胃、肾、大肠等脏腑,早期以实证为主,久则虚实间杂,寒热错杂。其核心病机为肝脾不调,故治疗上以调和肝脾为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中医药治疗IBS有独特的优势,并在临床上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胃肠激素、炎症和免疫机制、胃肠动力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等因素有关。泄泻型IBS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水样便,腹部不适或疼痛,反复或持续发作超过一年为特点。中医学将其纳入“泄泻”、“腹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7.
焦敏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42-243
吾师党中勤教授系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党师熟读中医经典,精研现代医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载,擅长肝胆脾胃病的诊治,其中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党师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佳泽 《中医药学报》2012,40(3):128-129
介绍隗继武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积50年临床经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独到见解。主要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柴胡桂枝汤的方药分析、临床应用、验案举例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紧密。病程久长,病情繁杂,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治疗从补消同施、寒温并用、升降相宜、通涩互伍四方面着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孙建华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脑神失调,脾胃虚弱。临床上提出"脑神"的核心地位,注重调神健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辨病和辨经络相结合贯穿始终,强调腧穴配伍与得气,并注重对患者疾病认知的治疗,临床疗效卓越。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有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三个亚型,而以腹泻型居多.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大肠泄"、"腹痛"、"便秘"范畴,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范畴。本文介绍李培教授对本病中医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辩证要点、用药经验、验案举例,从而探索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持久存在而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的综合征。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陕西中医学院沈舒文教授治疗本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谢昌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彬彬 《中医杂志》2006,47(10):739-740
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肠郁”、“气腹痛”、“脾约”、“久泻”等病范畴,其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体虚、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尤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199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肠郁”一病,即指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使肠道运化失常,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常见表现的郁病类脾胃疾病,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李永成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案例,总结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思想。李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肝脾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饥饱不适、情志不畅、外邪所伤、操劳过度等致病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气不疏,从而使患者出现抑郁恼怒等情绪障碍,而脾失运化,则致其清浊不分,停滞中焦,精微随糟粕并行肠间,发为泄泻、腹痛。  相似文献   

17.
储浩然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浩然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疗应重视病证结合,按病机演变将其分为病邪外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寒热错杂4个阶段,不同阶段分期论治.以调理脾胃为治疗核心,提出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的针灸处方,并结合远近配穴及龙虎交战的独特手法.在辨证辨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强调调神之法及针灸并用在治疗中的作用,形成了别具...  相似文献   

18.
施奠邦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变化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十几年来,我们跟随施老采用中药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肠神经官能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便秘  相似文献   

19.
梁惠卿  吴耀南 《光明中医》2014,(9):1824-1825
吴耀南教授是厦门市中医院副院长,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从医近30年,擅长运用中医脾胃学说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其针对不同的病症,治法各有千秋,临证时辨证精准,用药灵活变通,治疗宗旨主张有是证用是药,折断病机、防止传变是关键。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非浅,兹将吴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中医治疗该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中医推拿属纯物理治疗手段,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及推广。一指禅流派的代表人物曹仁发教授认为本病首要调肝脾,其次要兼顾心肾。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时,首推胃肠周围,即腹部和腰部,局部取穴能更好地直达病所,更快缓解病人痛苦。推拿亦不离辨证,配合相应手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教授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锻炼,通过医患配合、共同治疗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疗效,并且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