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桡骨中下1/3骨折伴发下尺桡关节脱位又称盖里阿齐骨折(简称盖氏骨折)。盖氏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往往在治疗后留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功能障碍,对劳动者危害很大。对于盖氏骨折的治疗,以前皆主张在手法复位时,首先正复下尺桡关节脱位,后正复骨折;手法多用牵引,折顶的方法,然而费力很大,而骨折重迭移位很难得到矫正,其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经过临床实践我们主张,根据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牵引折顶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效果。方法:100例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结果:100例均1次复位成功,98例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体会.方法对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均1次复位成功,96%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可行的、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石生友  陈军 《新中医》2015,47(5):165-166
目的:观察捋法整复旋后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捋法整复组、牵引折顶法整复组各60例,分别采用捋法整复旋后夹板固定治疗、牵引折顶法整复旋后夹板固定治疗。依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体系观察畸形、疼痛、并发症、功能障碍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捋法整复组为86.7%,牵引折顶法整复组为6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捋法整复旋后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守国 《北京中医》2003,22(6):44-45
目的 介绍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体会。方法 对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固定期间行功能练习,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均1次复位成功,96%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畸形,无疼痛。结论 牵引折顶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可行的、较好的整复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单纯行牵引手法整复,骨折断端复位困难,且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移位,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2006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应用折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旋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向移位骨折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旋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向移位骨折56例报告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张志民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桡骨呈短斜形背向移位,临床上不少见。单纯采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笔者自一九八九年开始采用回旋手法治疗56例小儿桡尺骨远端背向移位骨折,取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7例新鲜、闭合性、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儿,均采用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127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6个月;骨折均在4~6周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Anderso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79例,良44例,可4例,优良率为96.9%。结论: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端骨折,提高了复位成功率及骨折端稳定性,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无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盖氏骨折,是一种既有骨折又合并脱位的复合损伤,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骨折。何洪阳教授长期从事手法临床治疗,手法整复骨折经验丰富。"寸劲",为整复手法用力特点,为瞬间爆发力。笔者跟随何洪阳教授以"寸劲"整复盖氏骨折1例,取得满意疗效,体现了整复手法施行方法对于骨折复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黄油纱外敷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7月~2018年6月,采用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黄油纱外敷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0例(治疗组),选取同期30例采用折顶回旋整复夹板外固定的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患儿(对照组)相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消肿效果、末次随访腕部功能评价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结果全部患儿都得到了随访,骨折达到骨性愈合的标准,无外观畸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消肿效果标准进行评价: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3.3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oed等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6.67%,对照组优良率:9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黄油纱外敷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具有良好的消肿效果,功能恢复优良,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符孔龙 《河南中医》2009,29(9):901-901
目的:观察改进折顶整复手法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进折顶整复手法,使骨折复位,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5周后去除夹板固定,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78例患者,随访6~12月,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为93.6%。结论:改进折顶整复手法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牵引折顶复位法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复位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牵引折顶复位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整体优良率为71.4%,治疗组患者整体优良率为9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牵引折顶复位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加省时省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改良牵引术治疗老年克雷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采用传统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骨折夹板外固定配合改良牵引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4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3、6月进行随访。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与整复前相比,整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恢复(P0.05)。骨折愈合时的掌倾角与整复牵引后比较,未见明显丢失(P0.05);骨折愈合时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与整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本组优46例,良8例。优良率100%,整个研究过程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改良牵引术治疗老年克雷氏骨折是一种有效、简单、安全且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尺桡骨下1/5背向重叠移位骨折常见于14岁以下儿童,过去整复此类骨折常遵循“以远端对近端”的原则,采用折顶或回旋折顶等手法治疗,但难以满足前臂功能的高要求。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笔者以“逆创伤机制”的复位原理为依据,运用以母寻子法,即以近端对远端整复儿童尺桡骨下1/5背向重叠移位骨折2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强 《中医正骨》2015,(10):15-16
目的:采用胫腓下联合骨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移位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胫腓下联合骨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移位性股骨干骨折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6岁,中位数5岁。左侧8例,右侧11例。股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1例、下1/3骨折4例。所有患儿均未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0-45 d,中位数39 d。肢体功能恢复时间40-60 d,中位数49 d。均未出现过敏性水疱、感染、牵引针松动、褥疮等并发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治愈19例。结论:采用胫腓下联合骨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移位性股骨干骨折,操作简便,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其林 《四川中医》2000,18(6):46-46
笔者在临床用手法整复斜形断面盖氏骨折后采用自己改良后的外固定方法(小夹板配合塑形石膏托),效果满意。现整理所治21例病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0~47岁;左侧9例,右侧12例;病程最长10天,最短半小时。2治疗方法整复:摄片诊断明确后,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局部消毒麻醉,新鲜骨折体质较好者可不用麻醉。患肢屈肘90°,上臂外展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握住肘关节及手掌部逐渐加力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用分骨手法纠正桡骨远折端尺侧移位,用提按折顶手法纠正掌背侧移位,最后术者用一手捏住整复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尺骨鹰嘴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9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闭合性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为GartlandⅡ型和Ⅲ型。其中男100例,女79例;年龄1岁8个月~13岁,平均(7.5±5.7)岁;采用改良尺骨鹰嘴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方法治疗。结果:179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没有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牵引致3例尺神经刺激症状,均于牵引后2周~3个月内恢复。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优128例,良42例,可9例,优良率94.9%。结论:改良尺骨鹰嘴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能够恢复患肢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复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5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为82.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整复手法相比,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临床疗效更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而常伴有移位,因其解剖生理和移位机制复杂,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且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故有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2004-2008年采用改良牵引折顶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临床多见,我们自1998年至2003年采用3人按提折顶整复手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