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SEC1基因敲除(SEC1-/-)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结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EC1-/-C57BL/6小鼠,通过连续口服3%葡聚糖硫酸钠5天构建实验性结肠炎模型,设置SEC1-/-结肠炎组(14只)、野生型结肠炎组(15只)和野生型对照组(6只)共3组。通过疾病活动度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评估结肠炎严重程度,收集小鼠升结肠内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菌群组分,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比较肠道菌群组分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饮用DSS第7天,与野生型结肠炎组比较,SEC1-/-结肠炎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77.9%±4.7% vs 87.0%±6.2%,P<0.05),而疾病活动指数显著升高(7.3±2.8 vs 9.4±2.6,P <0.05)。野生型结肠炎小鼠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0.83 vs 0.91,P<0.05),但两组小鼠肠道菌群OTU个数、Shannon和chao1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野生型结肠炎组比较,SEC1-/-结肠炎组肠道菌群的OTU个数显著增多(305 vs 194,P<0.05),Shannon和chao1指数均显著增加(4.71 vs 4.09;332 vs 207;P均<0.05),乳酸杆菌属(28.95 vs 2.23)、梭菌属(0.13 vs 0.01)和糖单胞菌属(1.82 vs 0.09)的丰度均显著增多(P均<0.05)。结论 SEC1基因敲除使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严重程度加重,并影响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33在小鼠炎症性肠病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设立乙醇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IL-33治疗组.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组织M2型巨噬细胞数量变化;RT-PCR检测结肠组织iNOS、YM1和Arg1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L-33处理后能明显缓解结肠炎症损伤程度.IL-33上调M2型巨噬细胞数量及M2型相关基因YM1、Arg1表达.结论 IL-33能缓解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可能与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极化的M1和M2型巨噬细胞对尿酸钠结晶(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小鼠皮下气囊注射MSU结晶诱导小鼠急性痛风模型。体外将巨噬细胞诱导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并分别注射于小鼠痛风模型皮下气囊。于炎症诱导后4 h、12 h和24 h检测不同组别皮下气囊浸润的炎性细胞数量变化,并应用ELISA法测定囊内灌洗液中IL-1β、TGF-β的水平。结果:1在4 h、12 h和24 h时间点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4 h时间点,模型组及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间皮下气囊炎性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而在12 h和24 h,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高于模型组,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低于模型组(P<0.05)。2在3个时间点,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及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IL-1β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3个时间点比较,IL-1β水平在模型组低于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P<0.01),而高于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P<0.01)。TGF-β水平在模型组高于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P<0.01),而低于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P<0.01)。结论:巨噬细胞的极化在痛风炎症反应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过敏和无过敏反应小鼠肠道菌群在无菌小鼠肠道内定植后对卵清蛋白(OVA)刺激的反应,探究肠道菌群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用卵清蛋白成功诱导出的过敏和无过敏反应SPF级小鼠的粪便,分别移植给无菌小鼠(各10只),为过敏组(FA组)和无过敏反应组(NR组).粪菌移植后第3周,两组分别随机抽取7只再用OVA激发为实验组(FA-o组、NR-o组),余3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FA-c组、NR-c组).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评价粪菌移植后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的定植情况,比较FA组和NR组肠道菌群的差别.观察两组再用OVA激发后的临床表现,HE染色观察小鼠空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1)粪菌移植后第3周,与供体小鼠相比,FA组与NR组小鼠肠道菌群的DGGE条带多数一致,而FA组与NR组肠道菌群比较,DGGE条带有明显不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两组均能很好分离,测序结果也表明无过敏反应组中厚壁菌门的细菌占优势,过敏组中变形菌门的细菌占优势;(2)移植粪菌的无菌鼠再次用OVA激发时,FA-o组有临床表现,NR-o组无明显临床表现;HE染色可见FA-o组较NR-o组小鼠空肠绒毛上皮细胞局灶性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严重.结论 肠道菌群不同使无菌小鼠对OVA的敏感性不同,说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是食物过敏的始动因素,肠道菌群可传递宿主对食物过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对糖尿病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体外分 离诱导C57BL/6小鼠腹膜腔M2型和M0型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巨噬细胞表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 C57BL/6雄性小鼠的糖尿病模型作为受体,分离BALB/c小鼠胰岛细胞移植于C57BL/6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将移植 后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胰岛移植术后1,3,7 d分别经尾静脉输注PBS(islet+PBS组)、2.5×106个M0型 巨噬细胞(islet+M0组),2.5×106个M2型巨噬细胞(islet+M2组)。移植术后取尾静脉血监测受体血糖水平的变化,记录 胰岛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10 d每组随机抽取2只小鼠处死取左肾做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物形态结构和胰岛素表达 水平。结果:Islet+PBS组、islet+M0组和islet+M2组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6.5(4~10),7.5(4~10)和24(>15) d;与 islet+PBS组和islet+M0组比较,islet+M2组移植物调节血糖正常水平时间和中位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病理学检 查结果显示islet+M2组胰岛移植10 d后移植物结构完整,胰岛素染色阳性;而islet+PBS组和islet+M0组胰岛移植物均被 排斥,胰岛素染色阴性,局部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能减轻受体对胰岛移植物的 免疫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受体对血糖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肠道Cajal细胞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方法: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正常组,每组6只。哮喘组和正常组分别采用卵清白蛋白和PBS致敏和激发。流式细胞仪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和M2型肺间质巨噬细胞的数量;RT-PCR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精氨酸酶1(Arg1)、转谷氨酰胺酶2(TG2)、白细胞介素(IL)-10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IL-10和IL-12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占肺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数和M2型肺间质巨噬细胞占肺间质巨噬细胞的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Arg1和TG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NOS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L-1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肺间质巨噬细胞表现为替代活化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并高表达TG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影响。方法将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无菌水)和实验组(0.05%碘化钠水),在喂养4周、8周和16周后分批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HE染色甲状腺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群分布,实时PCR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的mRNA表达。结果喂养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不发生甲状腺炎。高碘喂养8周和16周后的小鼠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腔M1型巨噬细胞比例和骨髓巨噬细胞Notch1、Notch3、Jagged1、Delta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而碘诱导4周的实验组小鼠并无上述变化。结论 Notch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M1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提取并纯化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M组、M1组、DMSO组和ATRA组.脂多糖(LPS,100 ng/mL)联合干扰素-γ(IFN-γ,20 ng/mL)诱导巨噬细胞构建M1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鼠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其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正常饮水+200μL纯水每日灌胃)、DSS组(自由饮用3.5%DSS溶液+200μL纯水每日灌胃)、DSS+HCQ组[自由饮用3.5%DSS+200μL HCQ溶液(60 mg/kg)每日灌胃]。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粪便性状,记录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造模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肠组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提取结肠组织固有层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比例。体外提取并诱导分化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HCQ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STAT1、IRF5、NF-κB/p65等表达水平。结果:HCQ可以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并减少结肠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细胞实验显示HCQ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同时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NOD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组Klotho蛋白对小鼠骨髓来源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小鼠骨髓来源性巨噬细胞,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转变为巨噬细胞M0,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普通光镜观察M0细胞形态.将成熟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细胞M0分成LPS组、LPS+Klotho组和空白组.LPS组用 100ng/mL LPS处理,LPS+Klotho组给与 1 μg/mL Klotho和 100ng/mL LPS+LPS共同处理.RT-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M1亚型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IL-1β、IL-6、iNOS)mRNA和M2亚型巨噬细胞相关标记物(Arg-1、IL-10)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Arg-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Arg-1蛋白含量.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骨髓巨噬细胞纯度为98.4%,光镜和细胞免疫荧光显示骨髓巨噬细胞呈现不规则形态.与空白组相比,LPS组IL-6、iNOS、IL-1β的mRNA和iNOS、TNF-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提高(P<0.001).而与LPS组相比,LPS+Klotho组降低Ml亚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6、iNOS、IL-1β的mRNA和iNOS、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P<0.001),显著提高了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IL-10 mRNA和Arg-1的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重组Klotho蛋白可促进骨髓来源性巨噬细胞由Ml表型向M2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腹腔巨噬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体外诱导过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按Treg的不同诱导条件,分为不加巨噬细胞的正常Treg诱导组(noM组)?原代巨噬细胞影响组(M0组)?M1型巨噬细胞影响组(M1组)?M2型巨噬细胞影响组(M2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Foxp3表达以及效应性T细胞增殖情况,HE染色检测不同条件诱导的Treg处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的肝脏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各组小鼠血清ALT水平?结果:与noM组相比,M0组与M2组诱导Foxp3表达明显降低(P < 0.01),而M1组对Fxop3诱导无明显影响?此外,M0与M2组Treg体外抑制功能以及体内保护功能明显低于noM和M1组(P < 0.01),而这种作用的实现依赖细胞之间的接触性作用(P < 0.05)?结论:腹腔巨噬细胞能够影响Treg的体外诱导,不同亚型腹腔巨噬细胞对Treg影响不同,共同为机体免疫平衡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粪菌移植(FMT)方法在小鼠上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并对其移植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入组健康对照、慢阻肺Ⅰ-Ⅱ级和慢阻肺Ⅲ-Ⅳ级患者各30例并收集其粪便制作粪菌混悬液,通过灌胃方法对小鼠进行FMT.移植后第29天采集全血行单个核细胞分析,对小鼠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R...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IL-17在OB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模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20~25 g清洁级C57BL/6,雄性,20只;IL-17基因敲除C57BL/6,雄性,10只;BALB/c雄性,10只,按体质量随机配对分为三组。正常C57BL/6(n=10)无手术对照组;实验组A:BALB/c(n=5)→C57BL/6(n=10)组;实验组B:BALB/c(n=5)→IL-17基因敲除C57BL/6(n=10)组。分别于术后第14、30天取出移植气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于术后第7、14、30天检测脾脏中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的标记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气管移植的野生型小鼠中,M1型巨噬细胞的标记CD86随移植后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IL-17基因敲除受体组巨噬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BALB/c→C57BL/6组较对照组管腔明显狭窄,BALB/c→IL-17基因敲除组较BALB/c→C57BL/6组管腔狭窄明显减轻。结论巨噬细胞向M1方向极化与OB发生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IL-17基因敲除明显下调小鼠气管移植模型体内巨噬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水平,并减轻气管移植物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纯化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并注射于小鼠腹腔内,测定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杀伤活性以及小鼠血清内IFNγ、TNFα的活性。结果实验组NK、Mφ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75.0±13.9)%,(74.7±6.9)%;对照组分别为:(53.2±17.4)%,(53.8±8.8)%,两组数据各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IFNγ、TNFα的活性分别为120.33±45.32,28.77±8.51;对照组分别为125.25±27.57,25.40±9.68,两组数据各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可提高小鼠NK、Mφ细胞的活性,但对小鼠血清内IFNγ、TNFα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姜亚丽  何娟 《重庆医学》2021,50(19):3261-3266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8~10周龄巨噬细胞CX3CR1GFP转基因雄性C57/B6小鼠12只和6只同样周龄大小的雄性C57/B6小鼠(WT组),其中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的方法建立UUO模型,另一组为Sham组,均于建模后2周处死动物,留取肾组织标本.共分为4组:WT组、Sham组、UUO(-)组(UUO模型未结扎输尿管一侧)、UUO(+)组(UUO模型结扎输尿管一侧).Masson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及炎性巨噬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肾间质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增殖变化.结果 Masson和HE染色显示:与WT组、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和炎性巨噬细胞浸润增多(P<0.05),且WT组、Sham组、UUO(-)组多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肾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CD11B+ F4/80+ CX3CR1GFP+)和骨髓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CD11B+ F4/80+ CRR2+)浸润明显增多(P<0.05),且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基本为Ly6c-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浸润(CX3CR1GFP+)及其增殖(CX3CR1GFP+ KI67+)明显增加(P<0.05).结论 UUO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和骨髓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均增加,且以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其增殖为主,推测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其增殖主要参与肾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7.
姜亚丽  何娟 《重庆医学》2021,50(19):3261-3266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8~10周龄巨噬细胞CX3CR1GFP转基因雄性C57/B6小鼠12只和6只同样周龄大小的雄性C57/B6小鼠(WT组),其中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的方法建立UUO模型,另一组为Sham组,均于建模后2周处死动物,留取肾组织标本.共分为4组:WT组、Sham组、UUO(-)组(UUO模型未结扎输尿管一侧)、UUO(+)组(UUO模型结扎输尿管一侧).Masson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及炎性巨噬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肾间质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增殖变化.结果 Masson和HE染色显示:与WT组、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和炎性巨噬细胞浸润增多(P<0.05),且WT组、Sham组、UUO(-)组多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肾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CD11B+ F4/80+ CX3CR1GFP+)和骨髓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CD11B+ F4/80+ CRR2+)浸润明显增多(P<0.05),且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基本为Ly6c-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和UUO(-)组比较,UUO(+)组小鼠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浸润(CX3CR1GFP+)及其增殖(CX3CR1GFP+ KI67+)明显增加(P<0.05).结论 UUO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和骨髓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均增加,且以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其增殖为主,推测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及其增殖主要参与肾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ppo信号通路关键蛋白YA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佛波酯诱导成为巨噬细胞作为对照组,经脂多糖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组,经白细胞介素-4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组,取对数生长期的M1型巨噬细胞分别转染YAP表达质粒、对照质粒及空载体,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分泌因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诱导的CD86+(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和CD206+(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细胞比例增加(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2型巨噬细胞组(P<0.05),M2型巨噬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1型巨噬细胞组(P<0.05),提示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诱导成功.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YAP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M2型巨噬细胞(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AP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M2型巨噬细胞(P<0.05),提示YAP可能与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维持有关.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质粒组相比,YAP表达质粒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2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质粒组相比,YAP表达质粒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2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提示YAP可能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和促进M2表型形成.结论:Hippo信号通路关键蛋白YAP表达高低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YAP表达升高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和促进M2表型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条件下,双酚 A(BP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提取 C57BL/6J 雄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10 ng/ ml)干扰素-γ(IFN-γ)和(500 ng/ ml)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其向 M1型极化;用(10 ng/ ml)白介素-4(IL-4)诱导其向 M2型极化;同时加入0.1、1、10μmol/ L BPA 处理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 M1型和 M2型巨噬细胞比例,ELISA 法检测 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各自分泌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精氨酸酶(Arg-1)活性。结果不同浓度 BPA 促进 IFN-γ和LPS 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1型极化,1、10μmol/ L BPA 组 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升高11.3%和17.4%,M1型巨噬细胞分泌的 iNOS 活性分别升高1.95和2.2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 BPA 抑制 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2型极化,1、10μmol/ L BPA组 M2型巨噬细胞比例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9.0%和14.3%,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 Arg-1活性分别下降0.37和0.4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条件下,低剂量BPA 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1型极化,抑制其向 M2型极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所致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60只C57BL/6J小鼠,其中选取10只小鼠收集粪便(不参与后续实验),其余5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20)、研究组(n=20)。空白组自分组首日起自由饮用灭菌蒸馏水,模型组和研究组自分组首日起自由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研究组予以正常小鼠粪便混悬液生理盐水混合物灌肠,每3天灌肠1次,共2次。待第2次灌肠完成后的第2天处死所有小鼠,采集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22(IL-22)、白介素-17(IL-17)与可溶性Fas等细胞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法定量检测肠道菌群值及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