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勇  常杰  朱震方  沈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29-263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MRA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35例患者均表现为偏瘫,其中面部和上下肢同时受累16例(45.7%),上下肢同时受累11例(31.4%),面部及上肢受累3例(8.6%),单纯面部受累2例(5,7%),面部及下肢受累2例(5.7%),单纯上肢受累1例(2.9%)。MRA影像学特征及脑梗死类型:29例(82.9%)患者表现为病变侧MCA中度以上狭窄,6例(17.1%)表现为MCA闭塞。30例(85.7%)表现为缺血性梗死灶,其中深部小梗死最为常见(53.3%),其次为交界区梗死(26.7%),皮层区域内脑梗死相对较少(20.0%)。结论偏瘫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和上下肢同时受累;深部小梗死是影像学脑梗死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预后情况。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后增加出血转化比率,但发生梗死后出血转化很少给患者临床预后带来不良影响。HT患者36例,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变化2例,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于脑干出血。3个月后随访,其中残疾6例,其余均生活自理。结论发生梗死后出血转化很少给患者临床预后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迎娣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86-3787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例脑干梗死患者资料的分析与总结后,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中病情基本治愈3例,病情显著好转7例,病情好转9例,死亡1例;19例存活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增强或恢复正常。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缺血的部位、面积大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对1892例急性脑梗死按脑缺血部位、面积大小,分别比较消化1892例急性脑梗死按脑缺血部位分道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合并消化道出血86例(4.5%),死亡62例(3.3%)。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叶梗死组(25%),底节区梗死组(9.11%),丘脑梗死组(10.7%),脑干梗死组(33.33%),小脑梗死组(40.74%)。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50%),无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1.1%),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梗死的面积大小及梗死的解剖部位等因素有关。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史晶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49-250
目的分析海绵窦综合征并发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海绵窦综合征并发脑干梗死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绵窦综合征并发脑干梗死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肢体偏瘫、四肢瘫、眩晕头痛、反应迟钝、答非所问、嗜睡、昏睡、昏迷、构音障碍等。入院后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临床治愈9例(45%)、好转4例(20%)、植物状态4例,死亡3例(15%)。结论海绵窦综合征并发脑干梗死临床表现易被原发疾病症状所掩盖,出现脑干梗死症状时有时会被误认为代谢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所致,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应及时行头颅MRI、MRV检查,头颅CT、CTV及眼球CT检查,明确诊断尤为重要,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84-188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并发假性球麻痹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57例患者中并发假性球麻痹病例55例(35.0%),其中出血性卒中26例(26/55,47.3%),包括基底节区出血6例(6/26,23.0%),小脑出血12例(12/26,46.2%)及脑干出血8例(8/26,30.8%);缺血性卒中29例(29/55,52.7%),其中皮质梗死9例(9/29,31.0%),脑干梗死13例(13/29,44.8%),小脑梗死7(7/29,24.2%);多发病灶32例(32/55,58.2%),单一病灶23例(23/55,41.8%).55例假性球麻痹患者中,显效41例(42/55,76.4%),有效11例(11/55,20.0%),无效2例(2/55,3.6%).结论 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及适合的内科治疗可能是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合理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血管病变,提高对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7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脑干梗死首发症状头晕或眩晕较多,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差。延髓和中脑梗死有交叉性体征,脑桥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病变以椎动脉狭窄及闭塞多见,MRI是确诊脑干梗死最佳检查。结论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头晕或眩晕要注意脑干梗死的可能,头颅MRI对脑干梗死的确诊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扫描在急性脑干梗死诊断以及预后分析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36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急性脑干梗死的MRI扫描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及MRI扫描在急性脑干梗死预后分析中的应用.结果 36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经MRI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梗死单发患者29例,梗死多发患者7例.一共发现梗死灶43个,梗死灶直径在4~90(52±31)mm,形态主要为圆形27个.MRI扫描显示22例为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特征;11例为T1WI等信号特征,T2WI高信号特征;3例在T1WI及T2WI均为混杂不均匀信号.结论 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的个数、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同时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9.
桥脑的体积仅次于小脑,但其梗死的频率却远远高于小脑,居幕下梗死的首位。根据病例统计,脑干梗死占脑梗死的7.59%,其中半数为桥脑梗死。本文就31例影像学或剖检证实的桥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梗死类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青年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致病因素,对中青年脑梗死的防治,尤其是脑干梗死有更深的认识。方法对18例中青年脑干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均好转。绝大多数患者有中风危险因素,脑干梗死的症状体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结论中青年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治效果较好,应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降低脑干梗死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临床和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中国医药》2007,2(4):212-213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对22例典型脑干梗死及13例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及MRI对照,分析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特点。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大部分具有交叉性麻痹,脑桥梗死则多数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特点。结论对临床怀疑脑干梗死的患者要仔细进行体检,及时行MRI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支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02-40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92例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根据卒中治疗指南,二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治疗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都能够改善脑干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改善脑干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作用更加显著,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交叉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诊断特点。方法对25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有中风危险因素,脑干梗死的症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仅少数出现典型大脑梗死的交叉体征,而貌似大脑半球梗死的非交叉性瘫的症状也出现不少,脑桥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部位,,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干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CT。结论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行MRI检查可提高脑干梗死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脑干梗死致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干梗死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是一种治疗脑干梗死致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英  王鑫  王娜 《河北医药》2014,(3):391-39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原因,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方法对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I检测,并动态观察。结果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大面积脑叶梗死出现明显缺血心电图比例最高,占93.8%,肌钙蛋白I阳性率占50.7%;脑干梗死其次,明显缺血心电图占90%,肌钙蛋白I阳性率占40%;基底节区最低两组比例分别为45%与O。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心电图、肌钙蛋白I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电图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心综合征进行鉴别,指导临床治疗,防止不可逆性心肌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脑干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脑干出血患者第1次使用cT扫描,对无法确诊者再结合MRI诊断。结果24例患者经CT证实为脑干出血21例,另外3例患者经MRI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24例患者中,基本痊愈7例(29.2%),其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5例;显效6例(25.0%),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5例;有效1例(4.2%),为桥脑出血;治疗无效死亡10例(41.7%),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7例,延脑出血2例。结论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应先进行CT颅脑扫描,CT扫描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可结合MRI进行颅脑扫描检查,以提高脑干出血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重点探讨MRI对临床诊治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均行MRI检查;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均行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诊断率分别为80%、85.7%、87.5%、80%;对照组诊断率分别为80%、71.4%、62.5%、60%。结论从本文研究的结果中可看出,MRI在脑干、小脑梗死及小梗死灶中的检查诊断率高于CT检查,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海  王作和  余捷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41-2943,3028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方位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常数对急性脑于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其中2例超急性期(〈6h)、22例急性期(6—72h);中脑梗死2例,桥脑梗死21例,延髓梗死l例;均行MRI常规检查、T1WI、T2WI检查,并进行DWI和ADC值测量。结果24例急性脑干梗死中,横轴位T2WI及DWI的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三个方位清晰地显示病灶并能确定诊断13例(54.2%);T2WI不能清楚显示病灶信号及范围,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DWI、ADC图像能明确诊断9例(37.5%);T2WI阴性、DWI及ADC图像的横轴位不能确定诊断,但在DWI及ADC图像的冠状位、矢状位清晰地显示病灶能够确定诊断2例(8.3%)。结论DWI结合ADC图像,易发现的脑干较低位置的病灶,是目前诊断急性脑于梗死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师庆璋  史建宁 《江西医药》2005,40(7):400-401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CT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梗死以眩晕起病者91%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仅部分有脑干体征。结论脑干梗死之眩晕与其它疾病引起的眩晕有明显不同,若继发意识障碍者,应高度怀疑脑干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09-2013年间住院的胼胝体梗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9例,二者均合并5例,合并高脂血症17例。颈部血管彩超显示颈动脉和(或)椎动脉硬化24例。临床症状有偏瘫、言语障碍、情感障碍、认知障碍、小便障碍、失用等。 MRI表现胼胝体膝部病变6例,体部病变10例,压部病变8例,膝部合并体部2例,膝部合并压部病变1例,体部、膝部、压部均受累1例。 MRA证实有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11例,预后基本痊愈18例(64.3%),显著进步9例(32.1%),无变化1例(3.6%)。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因为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