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正>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1个重要标志。临床诊断HBV主要依赖于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反映了病毒的表达水平,间接反映病毒的复制水平,对病因分析、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HBVDNA定量测定采用荧光技术的闭管检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更直接地反映出血清中HBV的存在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HBV DNA载量HBsAg、HBeAg和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148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用比色法检测血清ALT.结果 HBV DNA载量与HBeAg呈正相关(P<0.01),但与HBsAg和ALT无相关性.结论 定量检测HBV DNA可直接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ALT水平的升高提示有肝脏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1):801-804
摘要:2013年是HBV表面抗原(HBsAg)发现五十周年。HBsAg的定性测定一直是判定HBV感染的依据,但近年来其定量检查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定性检查只能反映HBV感染是否存在,而定量检测才能反映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HBsAg与反映病毒复制的HBV DNA合成途径不同,二者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不平行,这在核苷酸类似物(NAs)的抗病毒治疗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有效控制慢性乙肝(CHB)的病情发展,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追求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HBsAg定量与HBV DNA定量的联合检测已成为肝病专家的共识,并被纳入各种诊断、治疗的方案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含量与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对681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指标和HBV-DNA含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4.9%和94.3%),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存在相关性,能较准确地判断HBV复制的程度及其传染性的强弱,将二者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水平及与血清HBV-DNA 载量相关性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8 年~ 2019 年西京医院确诊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 感染患者128 例,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HBV 感染的自然史标准划分为四组:免疫耐受期27 例,免疫清除期30 例,低复制期48 例和再活动期23 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及荧光PCR 定量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BsAg 定量值和血清HBV-DNA 载量,分析不同阶段血清HBsAg 水平及与HBV-DNA 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阶段血清HBsAg 水平分别为:免疫耐受期(3.03~5.38) lg IU/ml、免疫清除期(-0.76~5.09) lg IU/ml、低复制期(-0.88~4.27) lg IU/ml 和再活动期(-1.22~4.61)lg IU/ml,各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 P <0.001)。组间比较,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 水平与其他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7 ~ 6.092, 均P<0.01), 免疫清除期血清HBsAg 水平与低复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 P =0.010),其余各组间血清HBsA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HBV 感染自然史血清HBsAg 水平与HBV-DNA 载量总体呈正相关(r =0.517,P <0.001),不同阶段两者仅在低复制期无相关性(r =0.288,P =0.121),其他各期均呈正相关(r=0.467 ~ 0.672, 均P<0.05)。血清HBsAg/HBV-DNA 比值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及再活动期的均值分别为0.539,0.502 及0.6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复制期该比值均值为1.066,较其他三期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 ~ 6247,均P <0.001)。结论 慢性HBV 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血清HBsAg 呈动态变化,低复制期血清HBsAg 水平与HBV DNA 载量无相关性且两者比值较其他三期明显升高,这一特征可为临床评估慢性HBV 感染者的自然病程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PreS1与HBVM和HBVDNA检测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2004-06~2005-07门诊及住院患者648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患者及8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PreS1进行了一些临床应用价值评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000例HBsAg阴性体检人群血清HBV DNA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sAg阴性体检人群血清HBV DNA存在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经检测HBsAg阴性体检人群的血清100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HBsAg阴性的1000份血清标本HBV DNA阳性67份,阳性率6.70%;乙型肝炎(下称乙肝)5项标志物的6种模式中,以抗-HBe、抗-HBc阳性模式的体检人群血清HBV DNA阳性率最高,达17.97%,而HBV全阴性的体检人群血清中仍检出HBV DNA,阳性率为4.01%。结论HBsAg阴性体检人群有相当一部分血液中存在HBV感染,对HBsAg阴性体检人群采用PCR筛查血清中HBV DNA含量,对减少漏诊,正确评价病情进展,进一步指导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24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M的定性检测及HBV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83例(大三阳),其中77例(92.78%)为HBV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150例(小三阳),其中78例(52.00%)为HBV 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HBV DNA定量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的患者体内HBV DNA阳性率为96.55%,且81.60%的HBV DNA在1.0×105~1.0×108copy/mL。结论 HBV DNA的含量与HBV-M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血清学HBsAg检测与核酸检测乙型肝炎在血液筛选中的作用.方法 用这两种方法对30 561份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HBsAg检测与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鉴别,鉴别结果为HBV DNA单独阳性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学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结果 ELISA检测阳性标本共62份,检出率为0.20%,其中ELISA单试剂阳性为36份,占0.12%,ELISA双试剂阳性为26份占0.08%.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共检出44份,检出率为0.14%.ELISA双试剂阳性、核酸阴性的标本共检出6份.ELISA双试剂阴性、核酸阳性的标本共检出21份,经鉴别17份HBV阳性,3份阴性,1份因血清量不足未作鉴别.ELISA、核酸均阳性的标本共检出23份,其中ELISA单试剂阳性、核酸阳性的标本共检出3份,ELISA双试剂阳性、核酸阳性的标本共检出20份.结论 核酸检测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ELISA的漏检情况,降低输血相关乙型肝炎的传染,且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程度上互补.  相似文献   

11.
HBV DNA PCR检测在HBsAg阴性献血人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HBsAg阴性献血者HBV DNA榆测的应用价值,评估核酸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PCR检测HBsAg阴性献血者HBV DNA.采用8人份混合血样测定,超离心浓缩病毒,磁珠法提取病毒核酸.如HBV DNA为阳性,则进一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5项.结果 HBVDNA检测限量为25 U/ml,23 225份标本中有4份为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17‰.进一步检测其他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发现这4份标本中有2份为抗HBe和抗HBc阳性,1份为抗HBc阳性,1份为抗HBs、抗HBc阳性.对HBV DNA的定量测定表明,其含量在50~200 U/ml.结论 现行的2次酶联免疫技术的血液筛查存在HBV漏检,有必要在现有的血液筛查模式中增加抗HBc检测,或增加病毒核酸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V感染者8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cccDNA及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83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62例,其中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40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8例(70.00%);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22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例(9.09%),不同DNA载量组HBV ccc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cccDNA阳性率分别为70.00%(28/40)和4.65%(2/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cccDNA定量值与HBV DNA、HBsAg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HBV cccDNA水平可同时反应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血清HBV cccDNA含量可作为观察HBV复制情况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 用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01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发现的少见模式(“1235”、“1245”、“1345”、“12345”)的38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 CM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12345”模式共2例,均表现为“15”。结论 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CM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HBsAg和HBV e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sAg和HBV e抗原(HBeAg)定量检测的发展有助于监测患者血中HBV抗原的动态变化,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优于单纯监测HBV DNA.长效干扰素治疗12和24周,HBsAg水平及其下降幅度与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期间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甚至HBsAg转阴相关.HBsAg定量测定程序的标准化和HBeAg定量测定试剂的研发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准确预测疗效和改变治疗方案的时间点和具体定量临界值也需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957例血清学标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 B V) 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方法 共957 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均以 Abbott 多功能全自动酶免疫快速分析仪进行检测。以聚合酶链反应( P C R) 检测 H B V D N A。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病毒学标记检测项目第1 ~5 项的排列顺序为(1) 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2) 乙肝表面抗体( 抗 H Bs) ,(3) 乙肝e 抗原( H Be Ag) ,(4) 乙肝e 抗体( 抗 H Be) 和(5) 乙肝核心抗体( 抗 H Bc) ,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本组血清病毒学标记模式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两组共16 种模式。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7 % 。恢复期模式组以“245”和“2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356 % 。随访结果表明,模式改变大致可分为5 种类型。结论 本组 H B V 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复杂。除了检验误差外,产生少见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低滴度抗 H Bc ,低滴度抗 H Bs 等。推测 H B V 血清免疫标志模式转换的顺序依次为e 系统的转换,s 系统的转换,抗 H Be 消失或抗 H Be 和抗 H Bs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核酸及核酸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α等抗病毒药物的问世,使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抗病毒治疗取得了明显发展,同时对乙型病毒肝炎的实验室检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研究着重讨论临床抗病毒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应用和重要性,指出HBV DNA的定量检测病毒学应答对于判定抗病毒疗效、调整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停药后随访及预测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同血清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 (FQ PCR)检测HBVDNA同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将FQ PCR法检测HBVDNA的标本用ELISA法重新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 (PreS1 )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1 86份HBVDNA阳性标本中 ,HBsAg阳性率 98.92 % ,抗 HBc阳性率 94 .0 9 % ,有 2例HBsAg阴性 ,其中 1例为抗 HBc单独阳性。PreS1阳性率为 6 1 .83% ,HBeAg阳性率为6 6 .6 7%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4 2 .4 7% ,联合检出率 86 .0 2 % ,PreS1和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BVDNA阴性而HBsAg阳性标本 1 1 4例 ,抗 HBc阳性率为 96 .4 9% ,PreS1阳性率为 2 2 .81 % ,HBeAg阳性率为 5 .2 6 %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3.5 1 % ,PreS1和HBeAg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0 .0 0 1 ) ;HBV低水平和高水平复制标本PreS1和HBe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BVDNA阳性标本中 ,对于PreS1和HBeAg而言 ,PreS1单独阳性者HBVDNA对数值为 6 .6 5 4± 2 .2 0 3(x±s) ,HBeAg单独阳性者为 6 .892± 1 .5 79,同时阳性者 6 .70 6± 1 .6 4 3,均阴者为6 .32 1± 1 .76 3,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PreS1和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 ,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物 ,尤其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但以HBeAg特异性较高。二者存在状态与HBV复制程度关系不  相似文献   

18.
实时定量检测乙肝患者HBV DNA及其与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乙肝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方法 用Light CyclerTM对 315例乙肝初诊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同时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 ,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等指标 ,观察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基因组含量与抗原抗体表型组合的关系。结果 在 16 9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HBVDNA ,病毒基因组拷贝值范围为 3 77× 10 2 ~ 3 12× 10 8copies ml,平均拷贝值为 3 6 7× 10 6 copies ml,阳性检出率为 5 3 6 % ;在大多数e抗原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均能检测到较高拷贝水平的病毒基因组含量 ;而在e抗原阴性患者中仍有 35 4 %可检测出HBVDNA。结论 LightCyclerTM是测定乙肝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之一 ,能够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 ;乙肝特异性血清学检测结合HBVDNA定量检测分别从蛋白水平和DNA水平反映患者体内病毒的存在状态及机体的反应性 ,对临床诊断、估计病情及用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01-1302,1304
目的了解本地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的转变规律。方法对2008、2010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HBsAg携带者74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分别按性别、年龄2008年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分组统计处理。结果共检出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者55例。经χ2检验,可认为男性HBsAg携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率(8.24%)高于女性(1.94%);不同年龄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率相同;乙肝"1、3、5"与"1、5"模式转变率相同;乙肝"1、3、5"、"1、5"模式转变率(分别为13.89%、13.66%)高于乙肝"1、4、5"模式(4.02%)。结论本实验结果总体上应属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的自然转变,需加强对少见模式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PreS1—Ag)与HBVDNA及ALT、AST的相互关系,分析HBVPreS1—Ag用于乙肝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350例乙肝患者血清HBVPreS1—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结果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HBVPreS1-Ag与HBVDNA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HBVPreS1-Ag与HBVDNA、HBeAg与HBVPreS1-Ag、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分别为86.9%(K=0.72,P〈0.05)、75.1%(K=0.59,P〈0.05)、79.7%(K=0.62,P〈0.05);HBV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和AST升高率和水平均高于HBVPreS1-Ag阴性患者。结论HBVPreS1—Ag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反映HBV复制的指标。而且,HBV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高于阴性患者,表明HBVPreS1—Ag可反映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