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机郁滞可致气血阴阳运行失常,引起各种病症.气滞与肝胆密切相关,疏理郁滞之气机多以疏肝理气、疏肝利胆为法.肝胆气机畅达需要阳气的推动,"木……其候温和",胆经子时当值,"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肝升胆降,需相火伴行.肝胆经气郁滞不行时,宜温通肝胆,忌一味泻肝利胆,恐杀伐阳气.毫火针刺足少阳胆经之阳陵泉、丘墟二穴,可以激发胆经原气、温补胆经之初生少阳,温通肝胆经气.  相似文献   

2.
火足气到方为灸,文章从"火足"与"气到"两个方面论述了艾灸灸量、得气与灸效之间的关系。艾灸临床要达到饱和灸量并满足足够的疗程,激发经气传导,促使气至病所才能取得最佳灸效。  相似文献   

3.
任花 《江西中医药》2014,(11):36-36
观察1例经气在足太阳膀胱经运行案例,如实记录与探讨与此相关问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寒头而暖足”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文章通过检索中医药古籍中“寒头而暖足”“寒头”和“暖足”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甄选,结合文字学与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分析后发现:古代医家通过体悟天地自然,确立“气”与“脉”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得出“寒头而暖足”的思想,引申出“上病下取”“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此外,“寒头而暖足”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寒头而暖足”虽仅五字,但其所包含的医学理论内容丰富,值得医者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功中练足     
武夫 《气功》1998,19(2):64-65
勿庸置疑,手的锻炼是练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手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支柱,人们依赖它完成生命活动的多种需求。那么足呢?足在练功中默默无闻,许多气功爱好者忽视了练足在气功修炼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练功水平的提高。其实,历代气功养生家对足的锻炼颇为重视,练足在练功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练手。现作探述如下。足为先后天之本中医认为,手足为四末,脾主肌肉四末,脾胃后天之气流注四末,同时,足的运动也可强化后天脾胃之气。肾为先天之本,而足与肾的关系特别密切,肾经起始于足,在足循行的线路较长。《灵枢·经…  相似文献   

6.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治的理论体系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精气、血、津液是维持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它们的功能活动均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微循环又是现代研究气血学说的客观指标之一,国内不少单位利用此法研究“活血化瘀”,取得显著成绩。说明了微循环在完成运行气血这一功能的同时,对机体也起到了调节平衡、沟通内外的作用,这与经络的功能似相吻合,因此,笔者尝试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经气对气血的运行作用,和微循环“营养通路”的作用似乎是一致的,气血产生的功能又和“营养血流”的功能相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主要有三条,其中“营养通路”是血流经微动脉、中间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的通路。流经真毛细血管网的血液称为“营养血流”,这与“经气”运行气血所起到的“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等作用似相一致,所以说,微循环可能是“经气”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经气”的运行可能受循环词节,微循环障碍是“经气”运行障碍的症结所在。1.“经气”运行与微循环“分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关。2.经气的运行与微静脉、微动脉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3.经气的运行受血管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7.
针取足太阳治疗眼底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底病变属中医视衣、瞳神疾病。目前针灸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少,在少数有限报道中也多半采用调养肝肾的方法。我们从《内经》理论出发取足太阳膀胱经治疗眼底病,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太阳经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并提出作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高血压病系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内伤、外感致肝气郁滞、痰湿瘀阻滞经络脉道或命门匮乏而致,病位以肾、肝、心、脑为发病之本,气血逆乱、水精代谢失常为成病之源。临床治疗原则:平冲降逆,育阴潜阳,引火下行。足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汇聚点,为经气产生的根本,并且在膝关节以下分布着大量的特定穴,易于激发经气。根据"上病下取"和"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提出浴足方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外治之法。方药组成:炮附子、吴茱萸、透骨草、怀牛膝、青葙子、罗布麻,功效通行经络、引火下行、平肝降压。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本方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足与健康的机理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是人体组织器官、五脏六腑的整体缩影,双脚分布着众多的神经和经穴,蕴藏丰富的信息和反射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能通过双足的反射区客观的反应出来。刺激足部则可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姚斐  赵毅  蒋诗超  房敏 《中国针灸》2015,(3):295-298
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长,属阳中之阳,为全身经络、脏腑气血转输之枢纽。膀胱经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与慢性疲劳综合征关系密切。膀胱经属脑连督脉,与患者脏腑功能、睡眠质量及身心疲劳关系密切,且膀胱经循行部位与相应的肌肉、神经、交感干等重要解剖结构的表面投影高度吻合。因此,调节膀胱经经气可调和五脏、顺气安神,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1.
王斌  陈燕荔  潘玥  陈波  王琮  潘战宇  郭义 《河南中医》2020,40(2):193-195
人体胸腹部属阴,足阳明胃经为三阳中阳气最盛之经,其循行于胸腹部,既可充养阳经,又可固护阴经,有平衡阴阳之意。胃经为阳,冲脉为阴,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可能也与平衡冲脉之阴有关。胃的盛衰影响五脏,胃既可以充养人体的气血,又可以调节人体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气血旺盛,循行于阴盛的胸腹部,起到调节人体气血经脉的作用,同时也濡养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胃虽然为阳土,但其实有母寓之阴,其脉既循行于属阳的区域,又循行于属阴的区域,体现了胃阳中寓阴的特征。足阳明胃经向里循行至胸腹部与太阴相接,使太阴经气得开,衔接了开合枢。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述足阳明胃经及临床证治266071山东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安培祯足阳明胃经是十二正经之一,与任督二脉相合构成了人体内的巨大网络系统—十四经脉。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它参与十四经脉的循环往复,气血能源的保障供给,在经络学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相似文献   

13.
中药浴足疗法在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利 《西部中医药》2007,20(2):60-62
按全息论的观点,足部分布着全身相应组织器官的穴位,为经气产生的根本.通过对中药浴足疗法在临床内科疾病的应用和其机理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药浴足治疗内科诸疾疗效肯定,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针刺足阳明胃经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它类似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能行气血,营阴阳,将人体生命活动物质输布到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经脉,与其相关脏腑(胃)的功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就近10年来有关足阳明胃经对胃肠道功能活动影响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 刺激足阳明胃经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生理状态下胃的运动包括有节律的蠕动、紧张性收缩和进食后的容受性舒张等基本形式。反映胃运动的指标包括胃排空检查;胃压力、胃张力、胃窦容积等测定。 有人用硫酸钡造影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对21例胃脘痛患者胃蠕动速率有一定影响,补法使波速加快、波频缩短、波幅  相似文献   

15.
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脏病变、水湿内盛,调理足太阴脾经是治疗根本,健脾利湿贯穿始终。脾土正常是代谢正常的基础,对人体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在治疗泄泻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健脾利湿,脾运化正常,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辨证分型顾及兼症,应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调脾经,健脾利湿,恢复脾胃功能,泄泻才能被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络脉具有两种功能,即运行经气和运行血液,这两种功能其实是在一个通道里进行的,因为功能不同,所以叫法不同,负责运行经气的络脉叫做气络,负责运行血液的则叫做血络。气络通过控制经气运行来影响脏腑器官的功能发挥,血络通过控制血液运行来影响器官的营养供应。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来,气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作用极为相似,血络与血管的生理、病理表现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内气血运行状况,决定了人体生理、病理特征,形成千变万化的症状。要想知道自己气血足不足,一看便知。  相似文献   

18.
<正> 标本、根结和气街是经络理论的组成部分。标本与根结是在经络循行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人体上下、内外的对应联系;气街理论则着重阐明头部与躯干是经脉之气循行汇合的通道。标,指末端,根即根本;经气作用所出为本,经气影响所及为标。根是四肢末端,结即头面、躯干有关部位。从分布作用上看,根结主要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而标本则说明经气弥漫散布的影响;它们相互贯通,使人体气血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相应,从而形成了经络活动功能和机体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鸡足刺法及其临床应用南京市蓝旗医院(210007)朱冠珏关键词鸡足刺法鸡足刺法属于五刺之一,在《灵枢·官针》篇中称为“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因“肉之大会为谷”,故又称合谷刺。《灵枢·卫气失常》指出:“重...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在新生儿足部畸形中最为常见。笔者自1979年开始采用手法加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左足2例,右足7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28个月。2临床表现前足外展、外翻和背伸,足内侧与足底内侧突出,足跟外侧有一深陷的皮肤皱折,足跟上翘外翻,足外观呈摇椅状改变,足内侧可以摸到距骨头,在距骨颈的背侧可以摸到脱位的舟状骨,足背摸到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胫前肌腱和腓骨短肌挛缩。足内翻与跖屈活动功能障碍,站立时足中部着地负重,前足与足跟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