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丹七胶囊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对丹参、三七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素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以丹参素钠为对照,样品在0.3336~3.0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88%).样品测定结果准确.结论:丹七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定性、定量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瘀血痹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瘀血痹片中川芎、川牛膝、黄芪进行薄层定性鉴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的丹参素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川芎、川牛膝、黄芪的特征斑点。丹参素钠在0.01149~O.229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8%(RSD=1.3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瘀血痹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益气活血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药丹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RP—HPLC对丹参酮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RP-HPLC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为0.54%。结论:益气活血胶囊质量标准稳定,可作为该品种的内控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柴黄理气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柴胡、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用TLC法能检出柴胡、白芍;黄芩苷进样量在80.15—721.35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8%,RSD=0.8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柴黄理气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通脉胶囊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丹参、川芎、葛根为主药制备通脉胶囊,对丹参、川芎、葛根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制备工艺可行,制剂稳定性良好;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以葛根素为对照,样品在0.07968~0.19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39%(RSD=2.0%)。样品测定结果准确。结论:通脉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定性、定量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舒神灵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舒神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丹参、五味子、甘草、人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该制剂中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丹参、五味子、甘草、人参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在0.0407—0.366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8%,RSD=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舒神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益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益血胶囊产品质量,建立了鹿街草、丹参、万丈深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血胶囊中鹿街草、丹参、万丈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5-2.5μg,平均回收率97.90%,RSD为1.16%。结论:方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止痛化瘸分散片中的延胡索、黄芪、川楝子进行了鉴别研究: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以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60%(n=9)。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止痛化瘸分散片中的延胡索、黄芪、川楝子进行了鉴别研究: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以HPLC法测定止痛化瘸分散片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60%(n=9)。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止痛化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蒙药胃舒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栀子、荜茇等3味药进行定性鉴别;HPLC对制剂中的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黄素平均回收率97.22%,RSD=0.33%;大黄酚平均回收率97.53%,RSD:0.77%(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满意、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丹缓释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1.33%;线性范围:0.13~1.38g.mL^-1(r=0.9999);定性鉴别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复方归芍妇康胶囊,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和益母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复方归芍妇康胶囊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303—1.51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0.27%(n=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归芍妇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眠安宁胶囊(丹参、熟地黄、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眠安宁胶囊中丹参、陈皮、首乌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丹参、橙皮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特征斑点;丹参素钠在0.50~5.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98.8,RSD=1.14。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制剂参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参辛胶囊中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95:405),检测波长203nm。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味人参、羚羊角、细辛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1.032~9.288μg(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2.10%。人参皂苷Re线性范围为0.850~7.650μg(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6.24%,RSD=1.67%。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可鉴别出与人参、细辛对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辛肢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柴芍安神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柴胡、石菖蒲3味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酚酸B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清晰鉴别丹参、柴胡和石菖蒲,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0.0518~0.5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2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数据准确,可用于疏肝安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舒筋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片中的当归、没药、乳香、红花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样品无干扰;大黄素在0.025—0.25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黄酚在0.063~0.63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黄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8%,RSD=1.37%(n=5);大黄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7%,RSD=1.90%(n=5)。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通脉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控制通脉口服液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川芎、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川芎、丹参的斑点。含量测定葛根素在0.49μg~2.45μg有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97.13%。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炎康胶囊成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黄连、桂枝、柴胡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白芍中的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芍药苷含量在0.1116~0.55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6),平均回收率100.35%,RSD为1.54%(n=5)。结论:本质量标准可以保证胃炎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复方丹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黄颗粒中丹参、黄芪、黄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丹黄颗粒中的丹参、黄芪、黄精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酚酸B在14.0μg/mL-70.0μg/L乙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稳定性试验RSD为1.35%(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9),RSD为1.1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91%(n=5),精密度试验RSD为0.9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丹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妇炎消胶囊(大黄、乌药、牡丹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胶囊中的大黄、乌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牡丹皮的芍药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明显,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19%,RSD=1.05%。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