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接种效果,同时调查该地区的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先用ELISA法检测这批人群的乙肝“二对半”,将表面抗体(HBsAb)阳性(包括可疑标本)标本筛选出来,进而用RIA试剂盒检测HBsAb滴度,最后算出这批人群HBsAb产生率。结果:这次共调查4520人,其中乙肝疫苗接种1180人,接种率为26.1%。HBsAb阳性者682人(包括接种和未接种者),阳性率57.8%。在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HBsAb阳性率为55.7%。HBsAg阳性率平均为6.31%。结论:盐城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为26.1%;HBsAg阳性率为6.3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HBsAb产生率为57.8%。在接种疫苗者中,HBsAb阳性率55.7%,说明疫苗接种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2.
某高职校新生乙肝感染及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香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83-1683,1687
目的:了解牡丹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酶标法(EIA)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测7451人,HBV感染率为75.80%。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5.66%,HBsAb总阳性率为50.3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64%,其中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3.07%,未掺种者为8.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b阳性率为72.88%,未接种者为27.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探讨武汉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59岁3202人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总阳性率为5.65%,其中农村地区1287人,HBsAg阳性率为6.61%(85人),中心城区1915人,HBsAg阳性率为5.01%(96人)(X^2=3.66,P〉0.05);乙肝疫苗接种对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有显著影响。人群HBsAb总阳性率为60.63%,15岁以下者与15岁以上人群中HBsA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18.75,P〈0.05)。结论人群HBsAg阳性率有明显城乡差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武汉市实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适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HBsAb)检测及统计分析,科学评估当前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mL,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本次共调查1010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0.69%,HBsAb阳性率为76.14%,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为79.67%,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为42.10%。结论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比未完成基础全程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高。乙肝疫苗的高接种率是预防乙肝流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0名吸毒人员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共检出HBsAg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32.5%,HBsAb阳性率为21.6%,5项标志物全阴者,占25.4%。男性阳性率(39.7%),高于女性(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43.7%),50~60岁组阳性率最低(18.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HBsAg阳性率比一般人群高,该人群HBV感染率偏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王兆成  孙绪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72-1874
目的为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HBV)感染水平,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为制定其他人群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江苏省沭阳县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史及检测其HBV血清标志物,并比较二者关系。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4.79%,加强接种率为41.60%,未种率为1.66%,年龄越低接种率越高;HBSAg阳性率为2.67%,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抗-HBs阳性率为55.66%,随年龄增长而下降;HBsAg阳性率与接种针次成反比,抗-HBs阳性率与接种针次成正比。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初免接种率的同时,应定期开展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8.
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6年度6984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4.4%,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为72.4%;ALT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5.1%,在HBsAg阳性与HBsAg阳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海南农垦区18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垦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垦区1-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史,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为9.2%。其中全程接种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HBsAg携带率为14.0%。差别有显性;全程接种HBsAg感染保护率为82.9%。抽查843人的抗-HBsAg,阳性率为62.8%,其中全程接种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 HBsAg携带率高低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低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海南垦区1-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尚不高,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997-2002年大学生在校期间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某高校6届大学生进行新生入学和毕业生体检,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无应答者进行免疫。结果6届入学新生HBsAg携带率为12.82%,毕业时HBsAg携带率为14.7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入学时HBsAb阳性检出率为19.00%,乙肝疫苗接种后(毕业时)HBsAb阳性率为52.43%,女生高于男生。1997-1999年与2000-2002年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感染HBV,对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大学生人群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某高校入学新生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我国大学生是否需要普种乙肝疫苗或加强免疫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某高校2009级新生1 971人进行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971名大学新生血清HBV 5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分别为7.36%、52.66%、0.33%、10.81%和18.62%,其中HBsAg阳性率东南地区较高、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P<0.05);有13种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和"大三阳"为主要的感染模式。结论对大学新生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加强HBV的免疫接种,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06年连续对某大学新生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5项及肝功能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平均阳性率为18.13 %,且以大三阳和小三阳2种感染模式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84 %和6.18 %,占HBV所有感染模式的80.50 %.结论 该校HBV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未见下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且未感染HBV的同学入学后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中专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HBV的感染和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9年对凯里市6所大中专30971名入学新生抽血检测HBV标志物,HBV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赖氏法检测。[结果]2007~2009年共检测30971名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者1767例,阳性率为5.7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6.17%)高于女生(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共568例,占77.70%。3年ALT异常率为1.24%,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东南州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4.
乙肝疫苗接种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A=HBsA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2820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组1344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组1476人)的早晨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然后对两组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共有22种,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组有19种模式,主要的感染模式以B( )为主(占55.73%),其次为ABCDE(-)、BDE( )和BE( )三种,分别占14.36%、8.26%和7.96%,此四种模式共占86.31%。未接种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模式有22种,主要的模式以ABCDE(-)为主,占44.11%,其次有B( )、ADE( )和BDE( ),分别占14.09%、8.88%和6.71%,此四种模式共占73.7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未感染率、大小三阳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仍然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群的乙肝免疫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大学6届新生HB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6年连续对某大学新生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5项及肝功能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平均阳性率为18.13%,且以大三阳和小三阳2种感染模式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84%和6.18%,占HBV所有感染模式的80.50%。结论该校HBV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未见下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且未感染HBV的同学入学后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普查的方法,选取2004-2006年入校新生为检查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进行HBV的5项标志物检测,结合肝功能的检查,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年17421例新生中,HBsAg阳性人数2469例,阳性率为14.17%,男生与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5.42%和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17%和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省内与省外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36%和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5种HBV感染模式: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占12.76%;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占15.03%;HBsAg和HBeAg阳性占2.39%;HBsAg和HBcAb阳性占2.96%;单纯HBsAg阳性占66.87%。结论新生中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感染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针对不同感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某校13107名学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HBsAg在中学流行状况,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996~2003年在校学生13107名,取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HBsAg阳性率8年平均为14.91%,各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是17.15%和10.16%,城乡学生FIBsAg阳性率分别是13.15%和1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检测:男女生检出率分别是0.37%和0.23%,城乡学生检出率分别是0.27%和0.36%,均无明显差异。HBV感染标志物4项检测,“大三阳”占35.43%,“小三阳”占52.69%,HBsAg和HbcAb均阳性者,占11.91%。结论:加强对新生的体检,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HBV的校内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本掌握青海省部分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超标污染状况,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2012 - 2019年采集我省市售7大类食品共860份样品,按照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对比GB2760 - 2011和GB2760 - 2014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限量前后变化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60份样品铝检出率范围为55%(膨化食品)~100%(海蜇),食品中铝的平均含量为0.064 g/kg。860份样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添加总体超标率为15.35%,水产品(海蜇)的超标率最高为90.91%、其次是油炸面制品超标率为33.85%,地方食品的超标率为18.67%。结论 我省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存在超标问题,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教育,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超标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流行现状及趋势.不同性别争城乡学生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05—2008年入学新生的HI;V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HBsAg阳性率为6.3:1%,2008年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年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生HBsAg阳性率为8.54%.女生阳性率为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4,P〈0.01),来自城市新生的HBsAg阳性率为4.91)%,采自农村学生的阳性率为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11.P〈0.01);HBsAg阳性者有11.43%出观ALT升高;HBsAg阳性者血清模式以大小三阳为主,分别占43.32%和38.57%。结论该大学新生的HBV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域市学生。应有针对性的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年来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该人群的今后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高中部2006-2009年入学新生2 756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2 756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4.46%;2006-2009年阳性率为5.67%-2.73%;男女性别间阳性率为3.08%、2.3%。检测出HBsAg阳性123份血清标本中5种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最高为47.15%,其次HBsAg、抗-HBc二项阳性为28.46%,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为16.26%,HBsAg、HBeAg二项阳性4.88%和HBsAg阳性为3.25%。结论近年来高中新生HBsAg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21.14%,是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和采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等措施,对高中新生乙型肝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