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 ,为修订相应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该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 (包括旅业卫生间用具、话筒类、拖鞋类、保龄球及理发美容用具 ) ,对其消毒前后进行细菌、霉菌指标检测。结果  3星级以上及其旅业卫生间的各类用具细菌总数几何均值分别从消毒前的 3 63 4~ 1 0 4 69CFU/ 2 5cm2 、90 87~ 83 63 7CFU/ 2 5cm2 降至消毒后的 2~ 4CFU/2 5cm2 、3 1 6~ 1 865CFU/ 2 5cm2 ,其中消毒后 3星级以上旅业各类用具均低于其他旅业的 ;保龄球、话筒类消毒后细菌总数几何均值 ( 4~ 76CFU/ 2 5cm2 )比消毒前 ( 2 0 5~ 3 0 6CFU/ 2 5cm2 )亦有所减少。各类用品用具消毒前有不同程度检出大肠菌群 ,消毒后均未检出。鞋类消毒后霉菌数减少 ,其平均值为 9CFU/ 50cm2 ,理发用具消毒前后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细菌污染严重 ,消毒效果显著。建议旅店业卫生间用具、话筒类、保龄球采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鞋类采用霉菌数作为检测项目 ,并制订相应标准值。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治疗盘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的治疗盘 1个病区常只有两只 ,每天一般注射30~ 4 0名患者。如不注意治疗盘的消毒 ,就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最近 ,我们对我院部分病区及急诊室共 14只治疗盘进行污染调查。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要求进行采样测定其菌落数。消毒前治疗盘表面细菌无法计数 ,有致病菌 ,消毒后治疗盘未检出致病菌。治疗盘消毒后连续使用 5d ,监测结果菌落数分别为第 1天 15CFU/cm2 、第 2天 2 6CFU/cm2 、第 3天110CFU/cm2 、第 4天 35 0CFU/cm2 、第 5天 5 6 0CFU/cm2 ,并查出致病菌 ,如鲍氏不动杆菌。经过清洗及施康消毒液 (1∶2 0 0…  相似文献   

3.
医院临床检验采血盘污染的调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检验科使用的采血盘其污染情况 ,并采取适当对策 ,以期阻断因采血盘污染而引起医院感染。  消毒前采血盘表面细菌无法计数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消毒后采血盘带菌 2 CFU/ cm2 ,未检出致病菌。采血盘消毒后连续使用 5 d ,监测结果 d 1带菌 2 4CFU / cm2 、d 2带菌收稿日期 :2 0 0 0 - 0 4- 2 95 6 CFU/ cm2、d32 5 0 CFU/ cm2、d476 0 CFU/ cm2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d5带菌无法计数。  经过清洗及 1∶ 40金星消毒液浸泡消毒 1h后 ,能杀灭或灭活采血盘上所有致病菌及 HBs Ag,细菌菌落总数亦可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度内。在每天…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医院消毒监测的同时 ,黄石市卫生防疫站消杀科也对全市个体医疗机构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按国家医院消毒的卫生标准进行采样和评价 :物表≤ 5CFU/ cm2 ,医护人员手面≤ 5 CFU/ cm2 ,消毒剂≤ 10 0 CFU/cm2 ,致病菌不得检出 ,消毒灭菌器械应无菌生长。2 调查结果2 .1 据统计可以看出个体诊所三项指标的总合格率低于医院 2 1.73% (表 1) ,特别是与人体表面或创口接触的消毒器械 ,消毒剂 (棉签 ,针头等 )的合格率较低 ,这很容易造成创面感染。表 1 医院个体诊所监测结果比较单位物表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消毒…  相似文献   

5.
我院洁净手术部建成后,按国家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验收合格后,于2000年10月交付使用。使用前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术部的各类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后,对其环境分别在空气净化后的动态和静态下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基本无菌生长,而刷手间空气静态下细菌浓度平均值为20 CFU/m3,动态下平均值为511·89 CFU/m3,有致病菌,对此进行了目标性追踪监测。1材料与方法1.1布点采样依据国家建设部规定,用直径9 cm血琼脂培养皿8个,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刷手间空气进行均匀布点采样。1…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沈阳市医院消毒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医院消毒监测结果为基础,对1997、1998年沈阳市41所市级以上医院的细菌污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沈阳市41所市级以上医院。采集空气、物体表面、消毒药及无菌包。检验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与标准》。判定标准为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或≤200CFU/m3);消毒药细菌总数≤100CFU/mL;物体表面≤5CFU/cm2(或≤10CFU/cm2)。1997、1998年均抽检41所市级以上医院。抽检结果表明:沈阳市医院细菌污染状况正在逐年好转,物体表面、无菌包、消毒药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表1、表2),说明医院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我院对妇科检查床在使用中的污染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检查床使用9 h后在未经任何消毒的情况下采样1次,经消毒处理后,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检查床表面、扶手、脚架等处作涂抹采样,取洗脱液检测细菌菌落与致病菌,细菌总数≤5 CFU/cm2,无致病菌为合格.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报告单污染及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微生物化验单的污染情况及紫外线灯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每天将要发出的微生物化验单取出5张,连续检测10个工作日。用镊子将化验单正面压于5cm直径血平板上接触20秒,然后将反面压于血平板上接触20秒,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消毒组将化验单平铺于紫外线灯下50cm处照射1小时后培养观察结果。2 结果与讨论50张化验单长菌率为100%,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链球菌、念珠菌、肠杆菌等。经过10天的连续检测,发现消毒前平均每张化验单含菌量为1.08CFU/cm2,消毒后为0.23CFU/cm2。通过…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于2004-2005年监测内镜,工作人员手等生物学监测,结果:2%戊二醛消毒液平均菌落数为0 CFU/ml,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0~6 CFU/cm2,空气培养平均菌落数为350~470 CFU/m3,工作人员手菌落数较高,平均为40 CFU/cm2,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HBsAg阴性。鉴于工作人员手培养出致病菌,易造成医院感染,故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个人防护,操作前后须用六步法洗手,手套一人一用一更换。(2)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3)内镜与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床单位细菌污染状况及集中式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使用过的56张床单位,床上用品采用压力蒸汽消毒器消毒,床架经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对清洗消毒前后的床单位进行细菌学生物监测。结果床单位污染严重,污染率为100.00%;菌落数枕芯消毒前为(79.618±50.370)CFU/cm2、消毒后为(0.010±0.014)CFU/cm2、棉被消毒前为(30.291±15.021)CFU/cm2、消毒后为(0.012±0.013)CFU/cm2、床架消毒前为(30.218±13.788)CFU/cm2、消毒后为(0.005±0.006)CFU/cm2,消毒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式统一清洗消毒床单位,有效的杀灭病原菌,是安全可靠的消毒法,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并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碘伏含漱对口腔科诊疗室空气微生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碘伏含漱消毒对降低口腔科诊疗室空气微生物污染、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义。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比较患者检查治疗前用与不用碘伏消毒液含漱消毒两种情况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及致病菌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均未分离出致病菌,但试验组10:00和12:00两时刻细菌菌落计数分别为1037.7、757.8CFU/m^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05.0、1385.0 CFU/m^3。结论 患者检查、治疗前用碘伏含漱可以明显降低口腔科诊疗室空气微生物数量,是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精神科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有效减少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防止在精神科病区内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方法对5个精神科病区采取了病区内设置传染病室、患者集中规范洗手和患者餐具、水杯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3项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其有效性。结果采取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病率2.81%、患者手部细菌数19 CFU/cm2、患者水杯细菌数5 CFU/cm2、病区物体表面细菌数4 CFU/cm2,均比采取措施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餐具细菌数和病区空气细菌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应用于精神科的3项医院感染特别控制措施是有效的,它不仅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也能减少病区环境中的细菌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 ,对住院患者床单位进行细菌污染调查 ,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压印采样。普通病房床单位≤ 10CFU /cm2 、母婴同室与烧伤病房床单位≤ 5 CFU /cm2 、备用床单位≤ 2 CFU /cm2 为合格 ,结果见表 1。其中男患者床单位合格率为 71.43% ,女患者床单位合格率为 84.6 4% ,卧床但神志清醒患者床单位合格率为 77.78% ,卧床且昏迷患者床单位合格率为 70 % ,清醒且能下床患者床单位合格率为收稿日期 :2 0 0 0 - 0 4- 0 497.2 2 %。表 1  住院患者床单细菌污染情况病 房实行措施前检测床单位合格率( % )实行措施后检测床单位合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控制院内病原菌感染。方法: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从医院的工作环境、物品和器械分别取样,进行微生物检测,以此了解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物品所受微生物污染情况有较大区别。其中,手术室、血库工作台、注射室台面、口腔科工作台等带菌量较低(0 CFU/cm2~499 CFU/cm2),供应室、取药窗口、各种医疗工作台、医护办公桌椅面、病历、化验单等带菌量较高(500 CFU/cm2~4999 CFU/cm2),门诊服务台、收费及挂号窗口、急诊观察室、普通病房桌椅面床栏、门把手、工作人员手掌等带菌量最高(5000 CFU/cm2~29999 CFU/cm2)。结论:摸清不同工作环境和物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于预防医院内病原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1998~ 2 0 0 0年对全市城区的 3 0多家宾馆、招待所、旅店进行专项的公共用具的卫生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对象与方法  监测对象为全市城区已发放并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宾馆、招待所、旅店。监测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进行。  检测样品及项目 1茶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2毛巾及床上卧具细菌总数、致病菌。 3浴桶(盆 )、拖鞋、致病菌。采样要求按 GB/T172 2 0 - 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评价方法按GB9663 - 1996卫生标准评价。2 结果  本文检测结果见表 1、表 2和表 3。表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对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医院颅腩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6例患者,分析了可能引起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结果 消毒措施实施后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双手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分别为:(115.6±32.74)CFU/m3、(2.35±1.67)CFU/cm2、(5.6±1.38)CFU/cm2,均较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前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痰培养均无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今后类似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12年前超声科诊疗的患者及其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制定超声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并于2012年4月起正式施行;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超声科诊疗的3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40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措施实施后对超声科医疗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双手等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7例,感染率为12.21%,观察组无感染病例;控制措施实施后环境微生物监测的细菌菌落数,空气中为(128.63±4.20)CFU/m3,设备表面为(3.86±0.72)CFU/cm2,工作人员手为(2.38±0.40)CFU/cm2;医疗器械消毒的合格率为100.0%。结论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实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医院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院消毒工作质量,对2002~2004年各科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对室内空气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 min采样,以检测细菌总数≤200 CFU/m3(Ⅱ类)、≤500 CFU/m3(Ⅲ类)为合格;对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5 CFU/cm2(Ⅱ类)或≤10 CFU/cm2(Ⅲ类)为合格;使用中消毒剂1 ml加至9 ml相应中和剂中,细菌总数≤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格;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对无菌医疗用品作无菌检测,无菌者为合格。2结果与对策结果证明,各科的消毒工作合格…  相似文献   

19.
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实施病房环境保护,预防外源性感染,使其顺利度过极期.方法 对病室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进行消毒和采样监测,将改进措施前后的监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措施前4 d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菌落数含量均超标,分别为>52 CFU/m2、≥4、≥4 CFU/cm2,改进措施后菌落含量均达标,分别为0 CFU/m3、≤4、≤3 CFU/cm2.结论 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探讨出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的方法 ,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口腔科器械污染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为了探讨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问题。方法 对门诊口腔科器械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 灭菌器械合格率100% ,浸泡消毒器械合格率100% ,治疗台上备用消毒精细器械(车针、扩大针等)合格率87.5% ;手机头、车针使用1 次后平均染菌数及HBsAg 污染率分别为66CFU/cm 2、5.0% 和63CFU/cm 2、12.5% 。结论 口腔科器械易受污染,因而造成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