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120g/m^2、女〉110g/m^2作为左心室肥厚的标准,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4例)和无左心室肥厚组(146例)。结果 24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和AOD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脉压和AOD与LVMI的关系最密切(P〈0.001)。结论 AOD和脉压、尤其是夜间平均脉压增大在LVH中起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120 g/m2、女>110 g/m2作为左心室肥厚的标准,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4例)和无左心室肥厚组(146例)。结果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和AOD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脉压和AOD与LVMI的关系最密切(P<0.001)。结论AOD和脉压、尤其是夜间平均脉压增大在LVH中起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将PP≥60mmHg和PP<60mmHg分为两组,将两组的多普勒加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中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EF、E/A,以及两组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PP增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病例增多,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主动脉内径增大病例增多,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P的水平是收缩压及舒张压综合信息的反映,PP增大,增加了对靶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对心脏的损害,进而造成心血管发病率增高,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能有效减轻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338例,并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以脉压≤8KPa、8.1~10.7KPa、10.8~13.3KPa、>13.3KPa分为4组,分析脉压与年龄、体重指数(BM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心电图正常和异常者的SBP、DBP和PP的水平。结果:随着PP增加,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SBP、MBP及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分别<0.01、0.001、0.01、0.005;而DBP逐渐下降,p<0.05。BMI、HR、TC、TG及FPG并不随PP增加而改变,P均>0.05。心电图异常的SBP、DBP及PP水平均高于心电图正常者,P分别<0.001、0.05、0.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不仅与SBP、DBP有关,而且与P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存在高血压病的患者的脉压与心电图异常之间关系.方法:时间选取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对象为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60例纳入探讨,根据患者不同脉压阶段进行空腹血糖、心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电图异常予以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脉压阶段其收缩压、和心电图异常发...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将1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水平分为2组,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及血脂参数变化。脉压≥65mmHg组患者年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脉压〈65mmHg组患者。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年龄、脂质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意义。方法使用美国产PHLIPS型号IUZZ高频超声对200例老年人,其中160例为高血压患者(脉压差≤45mmHg者为A组,脉压差〉45mmHg者为B组),另外40例为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史,无全身重大疾病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的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其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B组其颈动脉内径、颈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大于A组(P〈0.001),高血压病1级、2级、3级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可使颈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增加,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损害随血压及脉压增高而加重,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防治检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 ] ,脑卒中危险与血压升高成正比[2 ] 。但脉压与脑卒中关系却鲜见报道。近年来 ,关于脉压与脑血管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随访逐渐引起重视[3] 。本研究从脑卒中高血压患者与非脑卒中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来分析脉压与脑卒中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患者组 :高血压脑卒中随访患者 10 4例。年龄 4 7~ 84 (6 6± 11 4 )岁 ;男性 4 6例 ,女性 5 8例。均经两次以上头颅CT证实。对照组 :非脑卒中高血压随访患者 (除影响脉压的疾病患者外 ) 90例。年龄 4 5~ 80 (6 3± 13 1)岁 ;男性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意义。方法使用美国产PHLIPS型号IUZZ高频超声对200例老年人,其中160例为高血压患者(脉压差≤45mmHg者为A组,脉压差>45mmHg者为B组),另外40例为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史,无全身重大疾病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的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其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B组其颈动脉内径、颈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大于A组(P<0.001),高血压病1级、2级、3级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可使颈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增加,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损害随血压及脉压增高而加重,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防治检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脉压(PP)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20例药物规则治疗下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根据脉压水平的不同,分为PP〈60 mm Hg和PP≥60 mm Hg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CAPR)、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内径(LD),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 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A/E),生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价不同脉压水平的靶器官损害。结果 与PP〈60 mm Hg组比较,PP≥60 mm Hg组CAPR、IMT、LD、AOD、LAD、LVM I、A/E、BUN、Scr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脉压增大,可促进心脏、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损害,控制脉压可以减轻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1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205例健康人员进行脉压和脉搏波速度(PWV)检测。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P、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脉压与PWV密切相关.脉压与PWV不仅为动脉血管损伤的预测指标,而且可预测动脉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不同脉压(PP)值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的探究,分析PP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探讨主体,以PP是否低于60 mm Hg为分类标准,其中低于60 mm Hg的65例设为A组,等于或大于60 mm Hg的63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TC、HDL、TG、Cr、UA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SBP、Glu、LDL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B组IMT、斑块Crouse积分与检出率均明显较A组高(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PP值可折射出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PP值高者发作心脑血管病的机率更大,这为预测与改善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准确真实血压测量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控制,更能减少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24h动态血压较传统的偶测血压更能准确地反映病人血压一天中的波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缬沙坦、氨氯地平、美托洛尔3种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湖北省大7台市中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美托洛尔组,每组各50例。动态血压监测(ABPM)收集血压和BPV数据。结果缬沙坦、氨氯地平可以显著降低大多数时段的BPV,缬沙坦降幅最明显。氨氯地平能降低日间舒张压BPV,优于其他药物。美托洛尔只能降低夜间BPV,对其余时段反而有升高作用。结论理想的降压方案需要关注BPV的影响。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BPV。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对比分析,比教HbA1C、LDL、TG、HDL、TC、PLT、Fib、BMI、高血压及吸烟史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TC、BMI、PLT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LDL、TG、HDL、Fib及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TG、TC、HDL、Fib、BMI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是减缓脑卒中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以及二者对脑卒中患病的交互作用模式与交互作用强度。方法基于2009-08/2009-12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中6236名40~80岁中老年人群样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与脑卒中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其中一个模型通过交互作用因素不同暴露组合下的OR值和Delta法计算相加交互作用系数--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例(API)和交互作用指数(SI);另一个模型通过纳入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乘积项计算其相乘交互作用系数(IOR)。结果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超重、身体活动、蔬菜水果摄入和糖尿病史后,相对于无血脂异常和无高血压的人群,同时存在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对脑卒中患病的风险增加了(OR 5.16,95%CI:3.35-7.79),RERI、API、SI和IOR及其95%置信区间依次为1.62(0.01~3.24)、0.31(0.05~0.58)、1.64(1.12~2.16)和1.34(0.68~2.64)。结论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同时暴露增加了脑卒中的患病风险,结果提示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可能存在相加模式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区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干预措施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了某社区五年间(1991~1995年)实施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干预措施可行性和有效性。经实施“管理”、“监测”、“宣教”等干预措施的控制组,其吸烟、饮酒、嗜咸、嗜肥肉、少蔬菜、缺体锻等六项危险因素下降百分比范围为11%一47%,脑卒中死亡率、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下降了36%,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关系。方法比较高血压组112例患者与正常血压组120例之间的血尿酸水平,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组血尿酸为(471.88±36.47)μmol/L,正常血压组血尿酸为(268±12.36)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病分级程度及危险度增大而增加(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肾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以后,对其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用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降低,血脂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动态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动态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协同降压及调节血脂,并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力式脉象传感器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两种脉象检测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ZM-Ⅲc型脉象仪对于同一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反向加压与正向加压两种方法进行操作测试,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下所加压力漂移值大小的对比,以及最佳取脉压力下各脉图参数的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所产生的压力漂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最佳取脉压力下,各幅值参数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象主峰波h1测量结果有影响(P〈0.05);两种测量方法下脉搏波时间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向加压测试方法更稳定,有利于脉象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