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患者,女,25岁.2004年3月感冒后右眼突出,伴右眼异物感,流泪,右侧头痛.视力右眼4.8,左眼4.9.右眼睑浮肿,眼球突度15mm >100mm--<13mm,球结膜充血,屈光间质无混浊,眼底正常,眼压Tn,眼球活动自如,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无消瘦、多汗.双眼B超示:双眼多条眼外肌明显肥厚,考虑为眶非特异性炎症.局部及全身予以抗生素,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半月后突眼好转.继续巩固治疗.1月后出现双眼复视,右眼球运动受限,以向下、外运动时为著,上斜20°,双上睑无退缩、滞后.眼球突出度18mm>100mm--<17mm,球结膜充血.其他眼部检查正常.CT示上下直肌明显增厚增粗以后部为著,圆锥内脂肪对称,眼球对称,副鼻窦未见异常及占位,无消瘦、多汗等甲亢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甲状腺触诊Ⅰ度肿大.诊断为内分泌性突眼.眼局部治疗并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强地松50mg/d,秋水仙碱10 mg,3次/d,CTX 50mg,2次/d,LT4 50μg/d,治疗2月后,病情未见好转,仍复视,右眼上斜明显,上睑缘几乎遮盖瞳孔,眼球向下转动受限,其余方向运动好.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TSH 0.03(0.35~5.50)μIU/ml,FT3 4.6(3.5~6.5)pmol/L,FT4 22.6(11.6~23.2)pmol/L,TRAb 7.97(<5.0)U/L.确诊为甲亢,经过抗甲亢药物治疗半年后,患者眼球突出、复视消失,斜视好转.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2岁.发现眼外斜7年,有时伴有上转3年余.无眼病史,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结果是屈光状态及视力:右0.6,矫正:-1.5DS-0.5DS×175°=1.0,左0.8,矫正:-0.5DS=1.2.眼位:33cm角膜映光:右眼-25°;双眼遮盖去遮盖均有上转及回落现象.眼球转动:双上斜肌亢进サ,双下直肌功能不足.三棱镜中和,5m,右眼注视-60△L/T10△,左眼注视-60△;33cm,右眼注视-55△L/R5,左眼注视-55△;上转25°时-55△.同视机检查:它觉斜视角为-25°L/T5△.Titums检查无立体视.在局麻下行双眼外直肌后退7mm,右内直肌截除6mm,双上斜肌断腱术.术后1个月复诊,视力同术前,眼位:角膜映光正位;遮盖去遮盖右眼有轻微上漂及回落现象;眼球运动正常.上转25°时-4△,同视机检查仍无同时视.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0岁.因右眼球突出2d来诊.眼部检查示双眼视力0.8,右眼球向正前方突出,向外上方转动受限.眼球突出度:右眼20mm,左眼13mm,眶距90mm,余未见异常.CT扫描示右眶内肿瘤,球后及眶外壁受压,眶内脂肪间隙变窄,考虑为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1岁.1990年8月患者右眼逐渐斜视、复视,上睑抬起困难,持续3个月症状逐渐消失,间断3~6个月后症状再次出现,如此间歇性(周期性)发作4年余.半年前在他院行右眼斜视矫正术.半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于1994年8月13日收住院.查体示甲状腺Ⅱ度肿大,心律规整,心率120/min.专科检查示双眼视力均为4.9,右眼上睑遮盖角膜5mm,提上睑肌功能3mm,角膜清,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正常.左眼睑裂大小与提上睑肌功能正常.33cm角膜映光:右眼注视左眼-15°L/R5.;左眼注视右眼-10°L/R10°.交替遮盖:右眼由外下→正位,左眼由外上→正位.  相似文献   

5.
脉管瘤是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合称,一般为良性,多见于口面部.发生于眶内较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7岁,左眼渐进性突出10年,加重1年来我院专科检查:右眼1.2,左眼1.0,眼睑无下垂,睑裂闭合可,右眼球突度为16 mm,左眼球突度为22 mm,双眼球运动正常,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及瞳孔正常,晶体透明,眼底正常,复视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6.
2001年2月至2003年5月,我们采用额肌止点下移缝合于睑板治疗上睑提肌肌力小于3mm的睑下垂55例、65眼,效果满意.65眼中先天性58眼,外伤性7眼,双眼10例,单眼45例,男25例,女30例,8~60岁,平均19岁.术前常规检查测量睑裂高度,睑提肌、额肌及上直肌功能,检测Bell现象是否正常.术前睑下垂2~3mm 25眼,4~6mm 30眼,大于6mm 10眼.睑提肌肌力均在3mm以下,额肌活动幅度均在8mm以上,Bell现象正常.手术设计皮肤切口,上睑切口高度,双眼者按重睑手术设计,重睑高度在中间5mm,两侧为4mm,内侧略低.单睑者参照健眼上睑重睑皱褶高度,均用局部浸润麻醉.先沿画线切开上睑皮肤,并切除切口下唇的1条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下方与眶膈之间向上分离,在眶上切迹颞侧,向上分离皮下组织与额肌间的联系,分离高于眉上10~15mm,宽15~20mm,在额肌与眶部眼轮匝肌接合部横形切开额肌达骨膜表面,向上分离额肌与骨膜间的联系,分离高度15~20mm,在额肌筋膜内侧向上剪10~15mm,外侧向上剪开10mm,形成蒂在上方,上宽下窄的舌形额肌筋膜瓣.在睑板中1/3与上1/3交界处,将额肌筋膜瓣与睑板做3对褥式缝线固定,使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处,切除多余额肌,上睑皮肤切口缝合时,按重睑缝合,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闭合眼裂,加压包扎.术后静滴抗生素3~5d,术后2d去除绷带,局部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洁,遮盖眼帘,每日滴抗生素眼水6~10次,睡前涂红霉素眼膏至睑裂闭合不全完全消失.睑下垂手术理想的标准是(1)双眼平视时瞳孔完全暴露,睑裂高度、双重睑和睫毛倾斜角度,两眼对称;(2)睑缘弧度自然流畅,无内外翻;(3)眼脸开闭功能正常,瞬目反射及眼球运动协调;(4)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1].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3年,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之下1mm 19眼,2mm 36眼,3mm 10眼,双眼平视时瞳孔完全暴露于睑裂.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睑裂闭合不完,其中49眼于2~4周消失,最长3个月消失,无1例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复视、斜视或秃睫等并发症.4例重睑沟变浅,估计系缝合皮肤切口未挂住额肌残端所致,未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女,12岁,2013年7月12日以"视术后仍内斜7年"收入院。病史:7年前因"先天性内斜视,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在外院行"双眼下斜肌断腱术,双眼内直肌退后术联合右眼外直肌缩短术",术后基本正位。出院3个月复查出现内斜,近2年来内斜明显加重,故来我院诊治。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2,-1.75=1.0;左眼0.3,+3.00DS=0.6;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左侧眼球突出持续性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觉左眼球突出,无视力减退,无复视,无鼻塞及嗅觉减退。1周前觉视物模糊,无复视。查体: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发育正常。专科检查:左眼球突出,突出计检查:14×22/115 mm,眼球向内侧运动受限,视力:右眼1.5,左眼0.8,左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右眼正常。左中鼻道见一表面粗糙肿物,质软,灰白色,不易推动,麻黄素收缩欠佳。CT示:左侧眼眶内壁破坏,纸样板破坏形成死骨,软组织影突入眶内,左侧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5岁。5 0年前因“左侧上颌窦炎”经柯陆进路行左上颌窦根治术及左侧上颌窦下鼻道造孔术。7年前因“左上双尖牙牙根囊肿”再次行左侧上颌窦根治手术,术中见左侧上颌窦下鼻道造孔已闭塞,重新开放。现因有时视物双影3年,加重3个月来诊。体检:左眼球内陷并下移,双侧眼球运动尚可,右眼视力0 8,左眼视力0 6。Hertel突眼计测量右眼球突出度16mm ,左眼球突出度12mm ,眶距98mm。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右眼压2 5mmHg(1mmHg =0 133kPa) ,左眼压2 4mmHg。双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尚好,左眼瞳孔较右眼瞳孔水平低3mm。眼底镜检查见…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左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1个月"于2011年9月2日来淄博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指数/50 cm;右眼眼压17 mmHg,左眼无法检查。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固定,突出度22 mm,各方向运动受限;上下眼睑充血肿胀,眶压高,触痛明显,眶内触及肿物,质硬、固定、弥漫性;泪腺肿大,睑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瞳  相似文献   

11.
周期性内斜视10例中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最大10岁,最小3岁,平均5岁.斜视角≤20°者3例,>20°者7例;散瞳检查示8例有轻度远视,2例有中度远视;8例周期为48h,1例为24h,1例为72h.临床特征为内斜视与正位视交替出现,有时间规律,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病因,如惊吓、发热、外伤等;正位日有时表现为小角度内斜视,有双眼单视功能,且有生理性复视功能;斜视日呈内斜视,斜度大,多在+30°~+40°之间,远近斜视角稳定,双眼视力正常,很少合并弱视,眼球运动正常或内直肌功能亢进.术前散瞳验光,阿托品眼膏涂眼每日3次,连续3d,第4天验光,屈光度≥+2.00D者配镜,带镜6个月后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底、同视肌,用三棱镜检查远近斜视角.手术设计:≤+25°者单眼内直肌后退,≤+60°者双眼内直肌后退,>+60°者双眼内直肌后退加一条外直肌截除.内直肌后退量一般为5~6mm.10例中术后斜视角<10°者8例;2例欠矫,再次手术后正位;无1例过矫.≤+50°者正位率高.6例正位患儿术后2~4周检查双眼单视功能,有正常立体视觉.4例因年幼不配合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4岁,因左眼球突出4年入院.患者4年前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鼻腔流清水涕,频繁擤鼻后感左眼球逐渐向外凸出,伴左眼球和前额胀痛不适,未作特殊处理,之后症状逐渐加重.无视力下降,无明显复视.既往无眼病和外伤病史.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球明显突起约5 mm,平视前方时眼球向外、下方移位,向内、上方运动受限(图1a),右眼正常,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6.鼻中隔软骨向左侧偏曲,左侧鼻腔狭小,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7岁.双眼视力下降,视力疲劳近20年,近3年症状加重,且每日下午3点以后右眼视力模糊,眼重症疲劳,隐痛,伴头痛,恶心等症状,于2002年3月20日来诊.检查示视力右0.3,左0.4,双眼位正常,运动无明显受限,角膜及屈光间值清晰,眼底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 患儿,女,8岁,因家长发现右眼球萎缩、左眼视力差于2010年5月入我院.入院查体示V:左眼0.03,右眼无光感;IOP:双眼Tn,患儿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适中,房闪(-),瞳孔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晶体无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色可,杯盘比0.3,周边网膜见新生血管伴出血,网膜轻微黄白色渗出灶,可发现视盘轻微牵拉移位视网膜皱襞明显,呈条带状,自视盘发出,终止于颞侧周边网膜,未见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2岁,因右眼球后针刺样疼痛并向前额部放射10d,于2000年6月17日就诊.全身检查示一般情况可,痛苦表情,血压18/14kPa,CT及MRI检查蝶骨小翼密度增加,海绵窦两侧不对称,窦内密度不正常.眼部检查示右眼视力0.1,不能矫正,眼压5.5/52.3kPa,眼位正,上、下、内直肌麻痹,眼球向上、下、内转受限,角膜知觉反射迟钝,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1.0,眼压5.5/52.3kPa,外眼未见异常.静脉滴注5%GS500ml+地塞米松15mg,口服ATP、肌苷和多种维生素,10d后症状缓解,改口服强地松50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到5mg每日1次,持续10d症状消失,随访观察16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1岁.以发热,反复呕吐半月,全身结节,双眼球突出10余天入院.查体:T38.5℃.患儿消瘦,全身皮下结节,以四肢为多,结节直径6~10mm,境界清楚,双眼球突出,以右眼为著.双眼眶CT示:右后组筛窦后下方软组织密度增高影,突破右眶内后壁,伸入眶内,右眼球突出较左眼明显,考虑组织炎症.皮下结节活检示: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入院诊断:Weber-Christian综合征致双眼球突出.将氟美松2.5mg入液静滴,每日1次,6d后全身皮下结节消失,眼球突出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4岁,因被砂轮碎片崩伤左眼,肿痛出血,视物不清2h,于2014年6月19日入住天津市眼科医院。患者否认既往全身疾病史和手术史。入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2。右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睑肿胀,皮下出血,下睑鼻侧见不规则形状伤口,8mm×5mm。左眼结膜弥漫充血,结膜下出血。鼻下方巩膜可见不规则形伤口,4mm×3mm,未见眼内容物脱出,可见伤口内色素膜。左眼角膜透明,上皮光滑完整。前房深浅可,房水闪光(+)。虹膜无脱出,无嵌夹,瞳孔圆,直径约3mm,直、间接光反应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球运动尚自如。眼眶CT检查显示:①左眼眶肌锥内邻近内直肌处有一长条形高密度异物;②左侧玻璃体和肌锥内小气泡,考虑眼球后壁损伤(图1)。入院诊断:①左眼球贯通伤;②左眼巩膜穿通伤;③左眼玻璃体积血;④左眼眶内异物;⑤左眼睑裂伤。入院当日急诊行左眼巩膜伤口修复+眼睑裂伤修复术。术眼球后阻滞麻醉。术中见一长约5mm的巩膜伤口,位于8点子午线方向,距离角膜缘后约4mm。伤口未横跨直肌,8-0线间断缝合。8-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结膜伤口,间断缝合下睑皮下组织。5-0缝线间断缝合下睑皮肤伤口。术后左眼视力0.2,眼睑肿胀,皮下淤血,下睑伤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结膜弥漫充血,结膜下出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光(+),虹膜无脱出,无嵌夹,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窥不清,眼球运动自如。给予抗炎、抗感染对症治疗。并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考虑患者左眼贯通伤病史明确,CT检查提示眶内异物,急诊行左眼巩膜伤口修复术后10d,眼球情况基本稳定,考虑行左眼眶内异物取出术。于2014年7月3日全麻下行左眼眶内异物取出术,做牵引线固定眼球于外下转位,暴露鼻上方穹窿部结膜,剪开鼻上方球结膜,沿眶缘分离并打开眶隔,于鼻上方眼球后发现金属异物,未嵌顿于眼球内,远端位于眶脂肪内,镊子夹出20mm×2mm金属异物,压迫止血后,连续缝合鼻上方球结膜,手术顺利结束。术毕给予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0.3,下睑可见皮肤瘢痕,结膜充血水肿,巩膜伤口、结膜术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角膜透明,前房闪光(+),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Tn,眼球上转及内转受限,眶压正常。术后7d行眼部B超示左眼玻璃体积血,建议患者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转入玻璃体视网膜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9岁4个月,因左眼红、眼痛、视物模糊20 d入我院.患者2011年10月31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眼红、眼痛,伴视物模糊,无异常分泌物,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为"角膜炎(左)",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治疗数天后眼红、眼痛症状无改善,视力进一步下降,遂于2011年11月19日入我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5.0,左眼4.1,矫正不提高;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弥漫性水肿(++)、混浊(++),周边角膜可见免疫环,内皮弥漫性角膜后沉着物( keratic precipitates,KP)(+++),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晶体及眼底情况窥不清.眼球运动正常,眼压正常,右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各项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鼻腔及易窦脑膜瘤罕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3岁。因右眼球突出,右界背隆起2年如重3月,于1996年6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右眼球向外突出6mm,眼球向各万向转动不受限。右眼视力0.3,左眼0.5,矫正视力,双眼均为1.2,眼底正常。石鼻背隆起,右鼻腔充满灰白色肿物,质韧,触之易出血。中隔无偏曲。左鼻腔正常。CT检查示有鼻腔及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侵及眶内,颅内无异常。鼻内新生物活检报告:纤维血管瘤。入院后10d在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内充满质硬、灰白色…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9岁。因右眼胀痛伴眼球突出,视力下降1年余,人院检查,神志清楚,肝、肾功能正常。右眼视力眼前指数,角膜云留,眼球向下方突出,向上运动轻微受限,眶内未触及肿物,右眼瞳孔略大于左眼,光反应存在,眼底豹纹状,视神经乳头色素膜炎,境界清,提示原发性萎缩。B超右眼球后内上方占位灶,X光片示,右眼视神经孔,显示不清,眶后见一约4·0X5·ocm大小致密肿块影,边缘清楚,CT右下眶内及眶顶部见高密度骨阴影,边缘不规则,内侧累及筛窦。约3·8X3·6X3cm大小,右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右侧嗅觉减退,鼻甲不大,嗅裂及鼻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