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中间过程,其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着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目前为止肝纤维化仍没有确切的治疗药物。从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方面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简述了TGFβ-Smad信号通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瘦素作用的信号通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用的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神经内分泌因子和血管生成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增加对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认识,为基于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而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是以肝星状细胞激活为中心环节,由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共同参与调控的复杂病变,具有修复和损伤双重性,并最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近些年来,肝纤维化相关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简要回顾了肝纤维化发生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同时介绍了当前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Wnt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nt信号通路包括经典通路和非经典通路,其参与调控细胞的分化、癌变、凋亡及机体免疫、应激等生理病理过程。最近有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肝纤维化的发生相关,深入研究Wnt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途径及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慢性肝损伤后,肝纤维化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修复性病理过程,并能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疾病。Wnt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是一类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许多研究已经证实Wnt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主要从经典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调控肝星状细胞、肝巨噬细胞、肝祖细胞的机制方面进行概述,为后续深入开展Wnt信号调控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探索可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包含众多细胞内外信号转导通路,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最近较多研究证实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进而使肝星状细胞活化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靶向抑制Wnt信号通路能够阻止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对Wnt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干扰Wnt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抗肝纤维化和延缓早期肝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阶段,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肝纤维化的发病受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调控,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随着现代药理学及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被进一步阐明,本文对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及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以期为医治肝纤维化提供潜在候选药物,开拓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指在各种病因作用下,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早期逆转肝纤维化可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减少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本文分别介绍了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Notch信号通路、YAP/TAZ信号通路、细胞自噬在逆转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列举其各自机制下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中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曲颖  宗蕾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08,13(11):692-695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活化HSC、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沉积等作用。TGF-β-Smad信号通路是TGF-β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通路,其分子组成和分子调节复杂,与其他信号通路存在广泛交互影响。深入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可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肝星状细胞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炎症刺激损伤修复反应的结果,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之间失衡,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ECM的主要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控制HSC的激活和增殖以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了解影响HSC活化增殖的有关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治疗肝纤维化,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信号途径有TGF-β/Smad通路、MAPK通路、PPARγ通路、Leptin通路I、ntegrin通路、NF-κB通路等。  相似文献   

10.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现已证实Hedgehog通路涉及肝纤维化过程中如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与凋亡、上皮间质/间质上皮转换及与其他通路的交互作用等方面,本文就Hedgehog通路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肝纤维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Notch信号通路主要由Notch受体和配体、转录因子以及DNA结合蛋白共同组成,其决定机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或激活该信号通路可以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对Notch信号通路的构成、活化机制及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肝病的重点及难点,然而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需要诸多信号转导通路的参与,故肝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可以更深入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也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靶点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前期病理过程,他的形成与肝脏长期遭受各种肝毒性刺激密不可分.肝窦内皮细胞对肝纤维化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该细胞具有窗孔结构,能调控物质在血液和肝实质之间的交换.肝窦内皮细胞(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HSEC)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及发展.本文总结并评述近年来HSEC参与肝纤维化形成发展的几种信号通路:Rho-GTPase、CXCR7-Id1/FGFR1-CXCR4、VEGFR-2/p38丝裂原激活蛋白类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MAPK、TLRs等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这些信号通路有的是相互影响、级级递联的,而众多通路之中,MAPK信号通路影响范围最广.了解HSEC参与肝纤维化的信号传导通路,才能对肝纤维化疾病及基于HSEC的研究做更深入的探索.本研究能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肝脏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在慢性肝损伤的微环境下上皮细胞失去原有特性而获得成纤维细胞典型特征的病理过程。EMT最终将导致肝纤维化。多种信号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参与EMT过程,研究表明,这些通路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近年来,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信号通路的研究为肝纤维化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PI3K/Akt/m TOR/p70S6K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信号通路,在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侵袭、抗凋亡及促进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述了PI3K/Akt/m TOR/p70S6K信号通路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SC)而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产生的作用,分析表明阻断该信号通路中任一靶点均能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HSC凋亡,抑制HSC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阻断该通路有望成为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环节和必经阶段。阐述了Hedgehog(Hh)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细胞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群体研究,表明H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推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进展。对Hh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可逆的病理状态。但如何阻抑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Numb,一个重要的细胞命运决定子,已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环境中,由于Numb基因的选择性剪切作用,翻译出不同亚型的Numb蛋白,其对不同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肝干细胞的分化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目前关于Numb蛋白不同亚型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报道较少。综述了不同亚型Numb蛋白对Notch、Hedgehog、P53信号通路以及对肝干细胞的调控作用,阐释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是细胞外基质沉积,肌成纤维细胞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肌成纤维细胞的产生机制之一。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以EMT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为靶点进行干预,可减轻肝纤维化。回顾了相关文献,对EMT相关的信号通路、重要调控分子和以EMT为靶点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在肝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炎症信号被激活,促使肝星状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最终导致肝脏中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分泌和沉积,形成瘢痕组织。本文综述了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炎症小体、炎症信号通路等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洪金妮  安海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8):639-640,I0001
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在于肝星状细胞(HSC)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及活化后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回顾了Rho/ROCK信号通路在HSC的激活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RhoA,作为Rho/ROCK信号通路上小G蛋白家庭成员之一,且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异质性的细胞因子,参与肝纤维化的进程。指出RhoA在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归纳了RhoA通过调节肌动蛋白应力纤维的装配,并通过级联放大效应影响细胞基质的合成和收缩,最终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就RhoA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机制以及RhoA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