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训练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04月至2018年05月在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训练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A组患者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A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训练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术后6 h开始行四肢取穴按压,并指导收腹提肛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能促进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为(85.25±3.21)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94.90±12.49)h,排便时间为(105.95±12.7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75,5.809,8.161;P<0.01).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足三里有助于促进老年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加热敷结合穴位按摩对食管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组30例术后6h采用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摩的方法,连续3~5d;对照组30例采用食管癌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加热敷、穴位按摩能有效地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提肛运动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骨科手术1周后发生便秘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口服果导片剂,观察组实施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伴随症状。结果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伴随症状观察组患者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提肛运动能有效解除骨科长期卧床患者的便秘,改善人体胃肠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热庵包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天门市中医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用穴位按摩及吴茱萸热庵包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热庵包可促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PA、Hb、IgA、IgG、IgM水平及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付灵芝 《当代护士》2017,(11):50-52
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每组各42例,对照组症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所需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管理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应用穴位按摩是否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及胃肠道症状。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24h内的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穴位按摩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次数及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随机对照设计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提肛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便利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配合提肛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和排便时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使用泻药和人工排便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提肛运动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及改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对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85例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术后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6.502,P<0.001)。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家庭、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能有效促进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GIQL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呼吸训练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穴位按摩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对比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 d的血常规指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时,两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7 d时,观察组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较术前升高,对照组较术前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29%vs 32.65%,χ2=4.602,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微创手术后口腔咀嚼(口香糖)配合穴位按摩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8月腹部微创手术患者128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予口香糖咀嚼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及口腔溃疡等不适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微创手术患者口腔咀嚼配合穴位按摩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丽平  吴腊梅 《全科护理》2022,20(7):946-948
目的:探讨在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中联合应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干预,观察组加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均连续干预7 d。对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小腹坠胀、排尿无力、滴沥不爽积分及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QLP)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中应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利于尿液排出及自主排尿尽早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按摩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88例手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按摩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上肢功能、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按摩干预能够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与穴位按摩对促进腹腔镜术后早期排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耳穴埋豆与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胀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胀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应用耳穴埋豆与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降低腹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