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卵巢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可来源于胃肠道、乳腺、生殖器、肺、肾、胰腺、淋巴瘤等。我院2007年11月收治1例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6 7岁。主诉 2个月来自觉阴囊较前肿大 ,略感隐痛。近 2周阴囊增大明显 ,而隐痛不明显 ,无体重减轻。查体 :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睾丸肿大 ,约 7cm× 6cm× 6cm ,阴囊表面稍红。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6 .0× 10 9/L ,中性 0 .6 0。超声检查 :双侧睾丸正常结构消失 ,代之以 6 .1cm× 4.3cm× 5 .2cm的低回声区 ,内有数条稍强带状回声伸入。彩色多普勒显示 :伸入的稍强回声带均有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图 1)。检出动脉血流情况 :左侧Vmax0 .2 8m/s ,Vmin0 …  相似文献   

3.
4.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3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表明:2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及CT显示,浸润型改变者15例、溶骨型5例、硬化型2例、囊状膨胀型1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23例中单发骨病灶21例,多发病灶2例。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本病常侵犯单骨,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最后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采用局部放疗联合全身化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淋巴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累及双侧6例,单侧7例,共19个病灶,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肿块大小3.0~14.0 cm,平均(7.99±3.08)cm。18个病灶为低回声,1个表现为杂乱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者10个,不均匀者9个,其中内部可见条索状稍强回声者7个,伴小片状无回声区4个。彩色多普勒示68.42%(13/19)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仅31.58%(6/19)内探及点状血流信号。此外,3个较大病灶不同程度累及同侧肾脏及其周围组织,1个伴下腔静脉栓子形成。结论 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规则低回声团块,肿瘤内无明显或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但对于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液化等征象的病灶,不能完全除外淋巴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3岁.自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乏力、纳差两月余.查体:贫血貌,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  相似文献   

7.
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较罕见,其发生率不超过所有原发于结内和结外淋巴瘤的1%,占眼部所有恶性肿瘤的1.86%。我科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临床观察原发于头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56例恶性淋巴瘤中的24例原发于头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做临床分析。结果 24例原发于头面部恶性淋巴瘤涉及鼻腔、韦氏环、涎腺各个部位,临床表现各异,难以明确诊断,平均误诊或漏诊4.9个月,曾被误诊为慢性鼻炎、上颌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有3例被诊断为鼻咽癌及恶性肉芽肿。24例均经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治疗采用放疗、放疗加化疗等,其中随访3年以上19例,3年生存率达63.2%。结论 原发于头面部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应尽早活检明确诊断,避免直接手术治疗,选择适当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单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8岁。主诉右侧睾丸肿大1月,肿块约蚕豆大小,但当时无任何不适。阴囊无红肿,无疼痛。因前三天自觉阴囊内肿块较前明显增大,并有少许刺痛感而入院。查体:右侧睾丸肿大,约6 cm×4 cm×4 cm。左侧睾丸正常大小,阴囊表面无红肿。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超声检查:采用AI-52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 MHz高频探头。超声显示右侧睾丸明显较左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45岁,2个月余前发现外阴右侧3.0cm×2.0cm包块,无疼痛;既往体健。查体:于右侧大阴唇下份近肛门处扪及直径约2.0cm包块,质韧,活动度好,无明显触痛及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阴道右侧坐骨海绵体肌内2.6cm×2.3cm×2.0cm较均匀稍低密度包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静脉期明显强化(图1A);提示肿瘤性病变,考虑前庭大腺来源可能。超声:会阴部右侧2.7cm×2.4cm×2.1cm稍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其内回声不均匀,与右侧肛提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张璇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2):135-136,i0001
目的 通过实践、实例充分体现出超声在关节、肌肉类疾病显像与诊断中的优越性,进而证明这种优越性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 应用HDI-4000实践各类关节、肌肉损伤、肿物的超声探查,以了解探测深度、探查方法、血流情况,并可嘱患者行相应的肌肉活动,以便于更好显像与诊断。结合本院3例典型实例加以说明超声在这类疾病中的实际应用的优越性。结果 对32例患者探查,显像阳性率为75.0%,诊断准确率为86.3%,其中关节类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4.0%。结论 论证得出超声在这一领域所具有的特异性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DTF)、肋间肌增厚率(ICMTF)及肋间肌代偿指数(ICMTF/DTF)评估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危重监护病房的34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组)根据其机械通气时间分为长期(时间≥30 d)通气亚组(n=15)与短期(3 d≤时间<30 d)通气亚组(n=19);另以28名既往无肺部及严重心脏疾病的自主呼吸老年志愿者为自主呼吸组。采用床旁超声监测受试者呼吸周期内膈肌吸气末厚度(DTei)、呼气末厚度(DTee)及肋间肌吸气末厚度(ICMTei)和呼气末厚度(ICMTee),计算DTF、ICMTF及ICMTF/DTF,比较组间及亚组间各指标差异,分析其评价呼吸肌功能的价值。结果 长期通气亚组DTei、DTee和DTF均明显低于短期通气亚组(P均<0.05),而两亚组均明显低于自主呼吸组(P均<0.05);长期通气亚组ICMTei、ICMTee、ICMTF和ICMTF/DTF均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P均<0.05),且ICMTei高于短期通气亚组(P<0.05),而两亚组间ICMTee、ICMTF和ICMTF/D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受试者DTF与ICMTF呈负相关(r=-0.405,P<0.05)。结论 采用DTF、ICMTF和ICMTF/DTF均可有效评估呼吸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月余就诊。查体:右乳8点钟方向距乳头1cm处可扪及肿块,质韧,活动度欠佳。超声检查:右乳8点钟距乳头1cm处见约1.61cm×1.54cm×1.82cm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缘局限(图1A),结节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周边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右乳实性占位,不除外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位超声束对正常人横纹肌纤维成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不同方位超声束对正常人横纹肌纤维成像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离体正常人横纹肌不同方位超声扫描,结果显示:超声束垂直肌纤维长轴,其声像图表现为高回声;超声束平行于肌纤维长轴,其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造成其声像图不同表现的原因是由于超声束与肌纤维入射角θ大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252例经手术,活检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HCC),在其初次诊断为HCC时,肝肿大的不及50%,但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发生在结节性肝硬化的硬化的基础上,因此肝硬化确是发生肝癌的高危因素,超声检查肿瘤表现以混合回声为多见.而低回声的肿瘤更具有手术的意义。5例出现心脏转移而无心脏方面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EUS参数评估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肌肉活力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MIRI)模型。根据损伤最严重区域肌肉\"4C\"征,将其分为有肌肉活力组(n=10)和无肌肉活力组(n=8)。对比2组造模前(T0)及去掉橡胶圈(再灌注)即刻(T1)、1 h(T2)、2 h(T3)、4 h(T4)时患侧小腿损伤最严重区域CEUS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肌肉活力的诊断效能。结果 有肌肉活力组T1及T4时绝对峰值强度(API)均大于无肌肉活力组(P均<0.05),其余指标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1时API(截断值为6.93 dB)评估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肌肉活力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0%,AUC为0.85[95%CI(0.67,1.00,P<0.05)];T4时API(截断值为4.25 dB)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0%,AUC为0.89[95%CI(0.75,1.00,P<0.05)]。结论 CEUS参数可反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肌肉活力,其中API可作为评价缺血再灌注后肌肉活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13个月,因\"发现左足内侧可复性结节2个月\"就诊;为足月顺产儿,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左足内侧扪及活动性结节,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感及搏动,周围皮肤未见明显异常;站立时结节增大(图1A),平卧或负重减轻后结节消失.足部实时动态超声:站立位探及左足内侧皮下踇展肌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宽约3 mm,部分肌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肛提肌(LAM)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I)的价值。方法 对32例SI患者(SI组)和34名已育健康女性(对照组)行经会阴盆底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获取静息状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LAM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和平均值(Emean)及其最大值的差值(△Emax)和平均值的差值(△Emean);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LAM各弹性模量值诊断SI的效能。结果 SI组与对照组间月经状况、尿道漏斗形成情况、BND及LAM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I组LAM的△Emax和△Emean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静息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LAM的Emax和E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SI组LAM的Emax和Emean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且SI组及对照组LAM的Emax和Emean均大于静息状态下(P均<0.05)。以21.40 kPa为截断值,△Emax诊断S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0%和71.90%;以18.80 kPa为截断值,△Emea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0%和85.00%,均大于△EmaxP均<0.05)。尿道漏斗形成情况、BND和△Emean是S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SWE 测量LAM有助于诊断女性SI;△Emean<18.80 kPa可提示S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