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203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1、3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4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和40例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组织及PBMC中mi R-203、SOCS-1和SOCS-3表达。结果:银屑病组皮损及PBMC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活动期患者(活动期组)皮损及PBMC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银屑病静止期患者(静止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组皮损及PBMC中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皮损及PBMC中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静止期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组皮损中mi R-203相对表达量均与SOCS-1 m RNA和SOCS-3 m 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418和0.331,P0.05)。结论:mi R-203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PBMC中呈低表达,而SOCS-1和SOCS-3呈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银屑病活动期患者皮损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中芳香烃受体(Ah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PCR检测29例AD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PBMC中AhR、细胞色素P4501A (CYP1A1)、芳香烃受体抑制因子(AHRR)和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22和AhR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D患者皮损和色素痣患者(21例)的正常皮肤中AhR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配对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Pearson检验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AhR水平(41.26 ± 4.52) 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33.73 ± 2.49) pmol/L,t = 6.507,P<0.001]。AD患者PBMC中AhR mRNA(1.572 ± 0.392比1.000 ± 0.173,t = 6.819,P = 0.007)、AHRR mRNA(2.402 ± 1.716比1.000 ± 0.788,t = 3.722,P = 0.039)、CYP1A1 mRNA(2.258 ± 1.598比1.000 ± 0.796,t = 3.400,P = 0.002)和ARNT mRNA(1.383 ± 0.842比1.000 ± 0.586,t = 1.653,P = 0.1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D组皮损组织中AhR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0.191 ± 0.041比0.087 ± 0.017,t = 10.036,P<0.001)。AD组PBMC中AhR mRNA表达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呈正相关(r = 0.448,P = 0.019),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 = 0.377,P = 0.046),AHRR mRNA与血清IL-1β水平呈正相关(r = 0.467,P = 0.021)。结论 AD患者Ah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AhR表达与血清IL-6水平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推测AhR信号通路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AhR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17F、IL-21、IL-22与寻常性进行期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30例患者和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2例患者皮损、12名正常皮肤组织中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患者组PBMC中IL-17A、IL-17F、IL-21和IL-22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0.05),患者组皮损中4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 Th17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和IL-22的mRNA水平在患者组PBMC及皮肤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Th17细胞因子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 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及皮损组织中miR-31、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7例A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R-31及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检测5例急性期AD患者皮损与皮损周围组织中miR-31及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5例健康人皮肤组织标本为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12% ± 0.60%比4.99% ± 1.27%,P < 0.01);miR-3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1 ± 1.76比1.62 ± 0.51,P < 0.01);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78 ± 0.17比1.87 ± 0.71,P < 0.01)。AD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健康人皮肤组织中miR-31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R-31表达水平:皮损 > 皮损周围组织 > 健康人皮肤组织,F = 54.501,P < 0.01;Foxp3表达水平:皮损 < 皮损周围组织 < 健康人皮肤组织,F = 37.837,P < 0.01。AD患者外周血miR-31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 = 0.417,P = 0.010),与Treg细胞比例(r = -0.404,P = 0.013)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 -0.409,P = 0.012);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31 mRNA表达水平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 -0.392,P = 0.032)。结论 AD患者miR-31高表达及Foxp3低表达可能与AD的发病相关。 【关键词】 皮炎,特应性; miR-31; T淋巴细胞,调节性; Foxp3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皮损中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方法:Real-time PCR法检测30例瘢痕疙瘩皮损及30例健康对照皮肤中miR-203、p63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瘢痕疙瘩皮损中miR-203表达明显下调,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32±0.16倍(P0.05),靶基因p63和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90±0.84倍和5.11±0.93倍(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203与survivin间呈负相关(r=-0.40,P0.05),miR-203与p63间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和survivin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ⅡA(s PLA2-ⅡA)的表达与银屑病皮损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PASI评分将银屑病患者40例分为3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4例。非银屑病对照组患者3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健康人群组织切片中s PLA2-ⅡA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组织s PLA2-ⅡA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s PLA2-ⅡA表达阳性率5.7%(2/35),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阳性率90%(36/40),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3.05,P0.01)。银屑病皮损组织比对照组皮肤组织中s PLA2-ⅡA的m RNA表达升高,2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q=15.98,P0.01)。银屑病患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s PLA2-Ⅱ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24.93,P0.01),且s PLA2-ⅡA表达与PASI评分成显著的正相关(rs=0.87,P0.01)。3组间s PLA2-ⅡA的m RNA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3.47,P0.01),即银屑病患者皮损严重度加大即PASI评分越高,s PLA2-ⅡA的m RNA表达越显著。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q=6.37~11.74,P0.01)。结论 s PLA2-ⅡA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与皮损组织中miR-155,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及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4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及8例皮损组织中miR-155表达情况及RORγt,IL-17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7水平。并以同期35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s中miR-155表达,RORγt与IL-17的mRNA表达及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1),miR-155表达与RORγt和IL-17的mRNA表达、IL-17血清水平及皮损面积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呈正相关(P均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间miR-155,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损皮损周围组织正常皮肤组织,P均0.01),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表达与RORγt,IL-17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中miR-155高表达,且与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及效应性细胞因子高表达相关,参与银屑病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与皮损组织中miR-155、Th17细胞、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及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7例A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L-17的含量;并以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检测5例重度AD患者皮损与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为对照。 结果 AD患者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78 ± 1.78比1.82 ± 0.46,6.08 ± 1.04比1.64 ± 0.52,7.09 ± 1.75比1.71 ± 0.46,均P <0.01);AD患者PBMC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1.78 ± 0.52)%比(0.47 ± 0.15)%,(32.51 ± 6.15) pg/ml比(11.80 ± 2.24) pg/ml,均P < 0.01。AD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损 > 皮损周围组织 > 正常皮肤组织,F值分别为41.803、17.040和37.064,均P < 0.01。AD患者PBMC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IL-17 mRNA表达水平及IL-17血浆含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426、0.402、0.410、0.408,均P < 0.05;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RORγt、IL-17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和0.435,均P < 0.05。 结论 AD患者miR-155、Th17细胞及其效应性细胞因子高表达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扁平苔藓皮损中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ax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9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组织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caspase-3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扁平苔藓皮损组织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caspase-3蛋白表达与Bax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aspase-3和Bax可能通过诱导扁平苔藓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而参与扁平苔藓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受体 5 5 0 0 0 (P5 5 )在银屑病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 -PCR和ELISA方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P5 5及mRNA表达和血清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 正常表皮不表达P5 5及mRNA ;银屑病皮损表皮P5 5及mRNA高表达 ;银屑病患者血清P5 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t=3.18,P <0 .0 5 ) ,皮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P5 5表达强度与其血清P5 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s=0 .5 82 ,P <0 .0 5 )。结论 :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TNF -α受体P5 5的异常上调 ,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抗菌肽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56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30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BD-2、HBD-3及LL-37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尖锐湿疣患者局部产生免疫防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PV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皮肤及PBMC中HO-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V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皮肤中HO-1mRNA表达相对含量分别为1.32±0.29和0.46±0.10,HO-1的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10.25±2.36和2.65±1.03;患者及对照组PBMC中HO-1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25±0.14和0.22±0.16,HO-1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为11.7%±3.44%和10.5%±4.06%,PV皮损中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V患者外周血PBMC中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O-1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皮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硬皮病患者皮损中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9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未经治疗的硬皮病(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5例同期在我院整形外科进行手术患者的健康正常皮肤作为对照。采用组织原位RT-PCR法检测SD患者皮损及对照组患者正常皮肤中Smad3和Smad7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对2组患者Smad3与Smad7 mRN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分型与不同分期SD患者皮损中Smad3与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正常皮肤相比,SD患者皮损中Smad3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Smad7 mRNA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正常皮肤中Smad3与Smad7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SD患者的皮损中Smad3与Smad7的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与分期SD患者皮损中Smad3与Smad7 mR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SD患者皮损中Smad3 mRNA的上调与Smad7 mRNA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其病理发生机制,提示Smad3与Smad7mRNA的检测对SD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逆转录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与3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分别为6.70(2.64 ~ 8.65)、32.76(10.67 ~ 40.98) μg/L、167.80(107.40 ~ 219.60) μg/L,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Z值分别为5.895、5.936、4.715,P值均 < 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分别为7.89(3.89 ~ 9.12)、37.80(29.50 ~ 45.70) μg/L、211.50(131.70 ~ 248.75) μg/L,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Z值分别为2.213、2.141、2.100,P值均 < 0.05)。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MIF的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453,P值均 < 0.05)。结论 MIF可能在寻常型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皮损周围组织、8例非银屑病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中SAA在mRNA和蛋白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银屑病皮损区SAA mRNA水平明显高于皮损周围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3组皮损组织均有SAA蛋白表达,且寻常型银屑病组表达明显高于皮损周围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SAA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提示SAA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320及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40名健康对照皮肤中miR-320、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urvivin是miR-320的靶基因。miR-320和survivin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320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320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561±0.11)倍,表达明显下调(t=3.06,P0.05);survivin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034±0.26)倍,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3.35,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提示survivin是miR-320的靶基因,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320与survivin mRNA呈负相关(r2=0.634,P0.05)。结论 miR-320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的异常表达参与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 ST2)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进展期28例、稳定期26例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3和s ST2蛋白水平;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表达量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除稳定期IL-33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节段型白癜风进展期及稳定期患者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了24例BP患者的皮损和血清,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和血清,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MMP-2在BP患者与正常人皮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高倍镜(40×10)的视野内,BP患者皮损中表达MMP-2的细胞个数为(36.21±8.54),较正常对照组(21.20±5.98)显著增加(t=5.95,P0.05)。ELISA结果显示:BP患者组血清中MMP-2的平均分泌水平(38.54±23.00 ng/mL)较正常对照组平均水平[(17.51±5.45)ng/mL]显著增加(t=4.36,P0.05)。结论 MMP-2在BP皮损及血清中表达和分泌均有升高,提示MMP-2可能在B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LyS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水平,探讨BLyS及BAFF-R与SLE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60例SLE患者(其中病情活动期34例,稳定期26例)、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BLyS mRNA、BAFF-R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BLy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PBMC中BLyS、BAFF-R mRNA及血清中BLy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14.02、14.6、9.56,P值均0.01);活动期BLyS mRNA及BLy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t值分别为2.26、3.96,P值均0.05),BAFF-R mRNA表达在活动期和稳定期之间没有差别(t=1.49,P0.05)。SLE患者BLyS mRNA及BLyS蛋白水平均与SLEDAI积分和血清IgG水平呈正相关(P值均0.01),BAFF-R mRNA水平则与SLEDAI、IgG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SLE患者BLyS mRNA、BAFF-R mRNA、BLy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LyS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活动,表明BLyS及其受体可能参与SLE的发生和发展,并为监控SLE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胱天蛋白酶14(caspase-14)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以及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慢性光化性皮炎、湿疹患者皮损各10份作为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以10例健康人整形手术后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4在正常皮肤、CAD及湿疹皮损中的表达。培养HaCaT细胞,分别给予0、30、60、90 mJ/cm2 UVB照射,加或不加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UVB照射及加入5-AzaC 前后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CAD和湿疹皮损内,caspase-14主要表达于棘层和颗粒层,角质层不表达;正常皮肤组织角质层中caspase-14表达显著。10例CAD患者中5例皮损caspase-14阳性,10例健康人中9例阳性,两组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30,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不同剂量UVB照射后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7.54、23.46,均P < 0.05),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随UVB剂量升高有下降趋势。UVB剂量为0、30、60、90 mJ/cm2时,5-AzaC组的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均高于UVB照射不加5-AzaC的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CAD皮损中caspase-14表达降低,角质层不表达;UVB照射可下调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