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初诊的43例PRPL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PRPLS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22~75岁,中位年龄49岁.肿瘤平均大小(17.6±10.8) cm.行CT检查38例,定性准确率为81.3%;行MRI检查8例,定性准确率为80.0%.4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者40例,联合切除率为32.5%,中位随访39个月,首次手术完整切除且未复发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80.0%,术后复发患者3、5年生存率为72.2%、61.1%.结论 PRPLS早期诊断较为困难,CT和MRI是PRPLS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PRPLS首次手术应争取完整切除肿瘤,对大多数复发病例仍应以积极手术治疗为主,完整切除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探讨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PRPLS)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2006年8月—2017年6月27例PRPLS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43~68岁,中位年龄52岁。PRPLS最大直径6~38 cm,平均12.5 cm。彩色多普勒检查动脉及静脉血流信号不明显,CT检查提示不均质实性肿物,增强CT检查提示肿瘤未见明显强化。27例PRPLS患者手术治疗前均诊断明确,其中19例经腹腔入路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8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手术治疗。18例有临床症状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14例复发,均接受再次手术,CT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再次复发。结果表明,PRPLS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发现腹膜后肿瘤时应加以鉴别诊断。完整手术切除PRPLS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可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对复发患者应争取早期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3月63例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病理类型和随访结果.结果 63例中良性25例,恶性3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CT对良恶性判断的约登指数为85%,良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恶性肿瘤为68%,联合脏器切除占肿瘤完整切除总数的40%.肿瘤切除程度和病理类型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和27.3%.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5~168个月),53%局部复发,平均复发时间25个月(3~108个月),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再手术完整切除率62.5%.全组有1例术后第1天腹腔内出血死亡.结论 应当重视临床表现争取早期诊断;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手术范围的重要依据;肿瘤完整切除,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手段;术后规律复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肿瘤并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1980~2 0 0 0年共收治的 8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 34例 ,恶性 47例 ,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 ,77例施行手术治疗。观察腹膜后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手术切除及复发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B型超声、CT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性腹膜后肿瘤病程长 (17.5个月 ) ,完整切除率高 (85 .2 9% ) ,很少合并脏器切除 (17.6 5 % ) ;而恶性肿瘤病程短 (7.3个月 ) ,完整切除率低 (6 5 .12 % ) ,合并脏器切除率高 (2 7.91% )。腹膜后肿瘤复发率 19.30 % ,复发完整切除率达6 3.6 3%。结论 B型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4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47例中,良性肿瘤49例,完整切除40例,部分切除9例;复发5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98例,完整切除32例,部分切除60例,仅行手术活检6例;复发20例,再次手术13例.随访时间0.5~17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8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73例,其中1年内死亡26例,3年内死亡40例,5年内死亡7例.结论 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1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诊断经病理证实。其中32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31例(96·88%);38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76·32%);1例交界性肿瘤行完整切除。良、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9%和20·80%。良、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再手术分别为4例(均完整切除)和13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骶前肿瘤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CT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病人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5例.肿瘤完整切除21例,2例仅作活检.经腹途径手术15例、腹会阴联合途径6例、经骶尾途径2例.获随访的19例肿瘤完整切除的病人中,复发6例,死亡4例.仅行活检的2例均已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一旦确诊均冝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进路,并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B超、CT及ERCP等能协助诊断。全组手术切除率为80.0%(良性肿瘤100%,恶性肿瘤70.0%)。肿瘤位于头颈部者7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量胰头的胰腺近全切除1例、胰腺节段切除2例、胰颈肿瘤摘除1例;位于胰体尾者17例中行肿物摘除1例、胰体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1例、胰节段切除及胰空肠Roux-en-y吻合1例;6例广泛转移者仅行活检及姑息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 20%) ,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 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腹膜后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成人腹膜后淋巴管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完整切除6例,行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淋巴管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难确诊,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定性、定位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手术切除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中恶性肿瘤 6 2例 ,肿瘤完整切除率 5 9% ,合并脏器切除率 5 8.1% ;良性肿瘤 2 4例 ,肿瘤完整切除率 79.2 % ,合并脏器切除率 8.3%。重复手术 2 4.7%。结论 B型超声和CT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及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 ,复发性肿瘤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永乐  陈志武  程虎  傅钢 《腹部外科》2005,18(2):112-1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0月~2004年10月诊治的2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16 例,肿瘤完整切除率50%,合并脏器切除率31%;良性肿瘤8 例,肿瘤完整切除率75%,合并脏器切除率25%。手术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5例。结论 B型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特征、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CT均诊断为囊性淋巴管瘤,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囊性淋巴管瘤.术后7 d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6年均无复发.结论 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整个囊壁是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ʵ�Լ���ͷ״��29�����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2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 28例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区段切除和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胰漏4例,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恢复出院,1例味能切除者行化疗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7年,除未能切除的1例术后14个月死亡外,其他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 SPT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是最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在术前作出准确诊断。SPT的恶性程度较低。以手术切除为主,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手术处理。结果 初始临床表现为多腹部肿物,辅助检查CT诊断率为94.7%,肿瘤完全切除率为48.8%,完全切除组术后复发11例,再手术10例,6例完全切除肿瘤。结论 发现腹部无症状性肿物要考虑本病,CT是最重要的诊断性辅助检查,手术全切除及整块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成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0岁。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均为常规体检时经B超检查发现。经CT及MRI检查均考虑: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可能。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至1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及MRI检查对术前协助诊断及对手术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术中应尽可能完整切除病变,以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鳞癌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5—2016-05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胸腺鳞癌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前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果 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余17例患者由于肿瘤无法切除采取化疗、放疗或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其间16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余33例患者均在定期随访中,3 a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放疗、化疗或放化疗可能延长肿瘤复发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发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8年收治的76例复发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再手术,共行126例次手术,首次复发、再次复发、三次以上复发肿瘤完全切除率分别是62.2%、26.8%、11.4%.肿瘤完全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4.5%、71.7%、58.2%(P<0.01),肿瘤部分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39.3%、21.8%(P<0.01).结论 肿瘤切除不彻底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复发后再手术是首选治疗,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争取联合脏器切除达到完全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复发的肿瘤应于适当的时机再次手术,并采取恰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成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其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岁。患者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超声及CT均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病变大小约6cm×7cm~20cm×21cm,部分囊内有分隔,且壁与分隔可部分强化。术前诊断腹膜后囊性占位病变4例,腹腔囊肿2例,仅1例患者经CT引导下穿刺抽液确诊。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者6例,1例因肿瘤浸润肝脏及胰腺仅行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7例随访9个月~10年,完整切除者均未见复发,大部切除者于术后5个月出现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及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4例腹部CT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强化。1例C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1例术前行FNA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均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7例,胰瘘4例,胃瘫1例,腹腔感染例2例;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再次手术行腹腔脓肿切开引流后痊愈。1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1~120个月,平均27.5个月。1例行胰腺尾部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经过治疗目前仍存活;其余12例未见肿瘤复发、转移。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呈低度恶性,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终确诊需病理检查。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完整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术后复发和转移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仍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望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中良性20例,恶性26例.全部切除31例,部分切除8例,联合脏器切除7例.术后随访42例,随访时间4个月至9年.完整切除的良性肿瘤复发率为5.3%,恶性肿瘤复发率为21.0%,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30.3%.完整切除的脂肪肉瘤的复发率57.1%.对于复发的肿瘤行二次手术仍有6例做到了完整切除.结论 术前联合B超、CT、MRI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做出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必要时行CTA、DSA、消化道造影、IVP明确肿瘤和大血管、周围脏器的关系.手术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切除率,避免肿瘤组织的残留,减少复发.肿瘤恶性度、切除程度和某些极易复发的组织学类型,如脂肪肉瘤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术后定期复查,对于复发的肿瘤二次手术仍有可能完整切除,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