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外周血降钙素原(PCT)水平,以了解细菌感染情况和诊断效率。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PCT,结合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比较PCT对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将患者按照PCT水平分为0.25 ng/ml、0.25~0.50 ng/ml、0.50 ng/ml共3个等级组。结果对照组PCT均值为(0.14±0.06)ng/ml,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外周血PCT的3个等级组的例数分别为37例、6例和7例,其均值分别为(0.15±0.09)ng/ml、(0.33±0.10)ng/ml和(4.29±3.31)ng/ml。0.25 ng/ml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6、P0.05);0.25~0.5 ng/ml组较0.25 ng/ml组PC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6、P0.01)、0.50 ng/ml组较0.25~0.50 ng/ml组PC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1)。以血清0.50 ng/ml为基线,PCT0.5 ng/ml为阳性,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菌感染率为16.00%。检测血清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性为97.62%、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5.35%和诊断效率为94.00%。结论血清PCT水平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效率高,3个等级组有明确的基线界限,分为正常、可疑感染和明确感染,对应分别推荐为不使用抗菌药物、可使用抗菌药物和强烈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早期临床诊治、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06—2018-12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80例患者。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尿细菌培养,以尿培养结果分为尿培养阳性组与尿培养阴性组,同时检测U-HBP及血清PCT。以尿液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评价U-HBP与血清PCT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标本中,尿培养阳性组18例(阳性率22.5%),阴性组62例(阴性率77.5%)。尿培养阳性组与尿培养阴性组的U-HBP分别为(190.16±132.20)ng/mL和(60.02±89.76)n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PCT分别为(0.06±0.12)ng/mL和(0.04±0.0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HBP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以222.09ng/mL为诊断临界点,U-HBP检测尿路感染的特异度为81.00%、灵敏度为61.10%,准确度为76.8%。结论与PCT相比,U-HBP对尿路感染诊断的早期预警作用更好,可作为尿路感染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3年10月入住本院泌尿外科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114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及中断尿培养检测,其中尿培养阳性的46例作为观察组,尿培养阴性的7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PCT水平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得出诊断二者的临界点.结果 尿路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为11.32±27.14ng/mL,高于非尿路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0.75±2.00n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2ng/mL为诊断临界点预测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62%.结论 PCT检测快速,干扰因素少,应用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108例感染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进行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PCT95.7% (67/70),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5.3% (2/38),对照组阳性率5%(1/20).PCT阳性率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以PCT>2ng/ml为诊断标准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优于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紊原(PCT)浓度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排斥反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25例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血清PCT浓度,并根据术后并发症种类分为无并发症组、病毒感染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和细菌感染组.结果 肝移植术后各组第1~3天的平均PCT浓度分别为(24.50±4.6)ng/ml、(21.40±3.3)ng/ml、(12.25±3.1)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肝移植术后无并发症组、病毒感染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的平均PCT浓度在7~10 d后下降至近于正常,并维持在(0.51±0.11)ng/ml;而且病毒感染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在发热初期以至诊疗结束平均PCT浓度分别为(0.44±0.16)ng/ml、(0.53±0.14)ng/ml,未见升高;而细菌感染组的PCT浓度为(15.70±5.1)ng/ml,在发热初期即明显高于前3组(P<0.05);在无并发症组、病毒感染组、急性排斥反应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第1~3天,血清PCT呈现高值,随后逐渐下降,7~10 d后降至近于正常;血清PCT在病毒感染和排斥反应期间不升高,而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因此血清PCT监测有助于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与排斥反应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SAP合并细菌感染作为合并组,同期选取86例SAP无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作为SAP组,检测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分析血清PCT、CRP水平对SAP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合并组和SAP组第1d血清PCT、CRP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第3、7d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SAP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AUC)方面,血清PCT以11.50mg/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83.72%、81.40%、82.56%、0.754,血清CRP以50.00mg/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81.40%、79.07%、80.23%、0.722,血清PCT联合CRP时分别为97.67%、95.35%、96.51%、0.857,二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单独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与SAP合并细菌感染的发生有关,监测二者水平可作为评估SAP合并细菌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并发菌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移植血液科行allo-HSCT术后发热的122例受者,检测血清PCT、CRP和内毒素。以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PCT、CRP、内毒素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血培养结果,122例allo-HSCT术后发热患者中有40例为菌血症,其中革兰阴性菌24例,革兰阳性菌16例。PCT和CRP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检测截断值为0.845 ng/m 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86.7%。当CRP检测截断值为55.4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66.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80.8%。结论血清PCT检测对于allo-HSCT术后合并菌血症患者的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CRP和内毒素,可作为预测allo-HSCT术后发热患者是否并发细菌感染的优选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降钙素原(PCT)的分布规律,并分析降钙素原测定对于疾病的判断及鉴别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PCT等炎症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7例无细菌感染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PCT中位数为0.79 ng/ml,20例合并细菌感染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PCT中位数为5.85 n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25,P0.05)。在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7例未合并细菌感染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A组(轻型+中型)及B组(重型+危重型)两组,分别有7例和10例患者,PCT中位数分别为1.09 ng/ml和0.31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和B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PCT水平常显著升高,其分布范围较广,以PCT0.5 ng/ml作为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及敏感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患者感染的监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98例危重患者,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病毒感染组(30例)两组,对其PCT和CRP含量进行测定。并将细菌感染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动态监测其治疗前后PCT和CR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平均含量分别为(3.64±0.58)μg/L和(0.37±0.3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者的CRP平均含量分别为(38.27±20.55)mg/L和(37.91±20.63 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的平均含量由治疗前的(3.68±0.62)μg/L下降为(0.53±0.21)μg/L,相比于对照组由治疗前的(3.59±0.51)μg/L下降为(2.67±0.43)μg/L,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治疗后CRP的平均含量为(13.81±5.6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3±5.3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4,P〈0.05)。结论 PCT和CRP含量的动态监测在临床应用时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在对危重患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创伤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感染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入院治疗且未发生感染的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PCT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4天、第9天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未完全控制时,血清PCT水平持续升高并于术后第4天达到高峰,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感染控制后,PCT浓度明显下降,而CRP于术后第9天达到高峰,迟于PCT;观察组检测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1.25%(73/80)、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8/80)、8.75%(7/80),P0.05。本次研究中以血清CRP≥50 mg/L、PCT≥10 ng/ml作为阳性诊断标准,PCT、CR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95,检测CRP、PCT对创伤性感染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相比较,P0.05。结论检测创伤性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对及早诊断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及治疗早期感染,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中的预测价值,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人工关节翻修的患者77例,根据《假体周围感染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分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性翻修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60.70±8.75)岁;非感染性翻修组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64.40±12.14)岁。比较2组人工关节翻修术前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结果:感染性翻修组降钙素原阳性2例,分别为0.06 ng/L和0.10 ng/L;非感染性翻修组降钙素原阳性4例,分别为0.05、0.06、0.06、0.16 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多属于低毒性感染,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小,故关节局部感染不会引起降钙素原升高,除非局部感染变成系统性感染,因此降钙素原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意义不大。但本研究回顾病例少,需要更多的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胆囊胆汁淀粉酶了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胰胆返流的发生情况,探讨胰胆返流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抽取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胆汁并检测淀粉酶水平,与同期手术的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胆汁淀粉酶进行比较.结果 10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胆汁淀粉酶水平为(487.4±2 439.1)U/L,32例高于血清淀粉酶正常上限(200 U/L).22例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胆汁淀粉酶水平为(78.6±181.1)U/L,显著低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5),2例胆汁淀粉酶大于200 U/L .结论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淀粉酶水平及胆汁淀粉酶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胆囊息肉患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胰胆返流现象高于胆囊息肉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资料71例。分为脓毒血症组及严重脓毒血症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CRP值、PCT值及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CRP值分别为(45.92±12.31)、(61.31±18.82)mg/L,PCT值分别为(3.80±0.62)、(5.55±1.47)ng/m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79±3.20)、(19.68±3.98)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对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汁中sLAIR-1及IL-2R的表达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3周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5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胆汁sLAIR-1及sIL2R水平.结果 在22例移植肝功能正常的受体中(对照组),胆汁sIL-2R在(23.1±3.5)~(55.1±6.1)ng/L范围之内呈较低水平的波动,sLAIR-1则波动于(3.2±1.1)~(6.1±1.4)ng/L范围之内,亦呈低水平表达.在急性排斥反应(AR)组,胆汁sIL-2R水平在排斥反应确诊前2 d为(116.1±10.3)ng/L,确诊前1 d则为(136.8±12.7)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经激素冲击治疗3 d时则下降至(74.2±6.2)ng/L,明显低于确诊前1、2 d水平.在对照组,胆汁sLAIR-1在(3.2±1.1)~(6.1±1.4)ng/L范围之内呈较低水平的波动;在AR组确诊前3 d为(18.1±2.2)ng/L,确诊前2 d为(25.1±3.5)ng/L,确诊前1 d则为(31.1±5.5)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激素冲击治疗3 d时,胆汁sLAIR-1水平下降至(8.1±2.5)ng/L,接近对照组水平,且sLAIR-1的下降早于sIL2R.结论 胆汁sLAIR-1在发生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的病人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波动较sIL-2R大,将二者联合进行监测,可望成为早期预测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及转归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 mmol/L)。术前行泌尿系CT或超声等检查明确肾积水。依据术前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数量分为研究组(血小板<50×109/L)和对照组(血小板≥50×109/L)。两组病人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肾造瘘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大出血、休克、副损伤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术前发热时间为(6.9±2.2)天、血小板计数为(35±10.2)×109/L、术前降钙素原(PCT)为(36±6.2)ng/ml、血肌酐升高占比30%,对照组分别为(4.2±2.0)天、(115±58.9)×109/L、(20±2.6)ng/ml和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CT恢复时间分别为(6.9±2.8)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27例次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93例),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动态观察以上各指标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27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患者中,感染组34例次,非感染组193例次,感染组中PCT、IL-6、CRP值分别为(4. 75±6. 09)μg/L、(20. 10±18. 46) pg/ml、(102. 56±82. 63) mg/L,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PCT、IL-6、CRP分别为(0. 52±0. 99)μg/L、(17. 37±28. 30)pg/ml、(17. 37±28. 30) m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PCT、IL-6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在高危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高危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瘦素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瘦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前血清TNF-α、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血清TNF-α为(41.2±5.5)ng/L、瘦素为(4.5±1.2)n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8.6±7.2)ng/L、(6.9±1.4)ng/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10.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高危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同时能降低血清TNF-α、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MMP、HER-2胞外结合域(ECD)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15年5月-2017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2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按照HER-2状态将研究组分为HER-2阳性组(53例)和HER-2阴性组(189例).同时,在门诊招募非乳腺癌女性4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9和HER-2 ECD浓度,比较组内或组间浓度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参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参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事后检验采用LSD检验.结果 研究组血清MMP-2、MMP-9和HER-2 ECD浓度分别为(12.07±1.23) 、(25.20±3.53)、(10.42±6.08) ng/ml,HER-2阳性组三者浓度分别为(13.43±4.63)、(25.24 ±2.12)、(13.25±3.42)ng/ml,HER-2阴性组三者浓度分别为(10.55±3.72)、(23.16±3.21)、(6.33±4.11) ng/ml,对照组血清三者浓度分别为(9.03±1.15)、(21.15±2.12)、(4.71±1.93) ng/ml.研究组与对照组间三者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HER-2阳性组与对照组血清HER-2 ECD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HER-2阳性组与对照组、HER-2阴性组与对照组血清MMP-2、MMP-9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ER-2阳性组中血清HER-2 ECD阳性患者的MMP2、MMP-9浓度与HER-2 ECD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早期乳腺癌组织HER-2阳性是血清HER-2和ECD阳性的重要条件,并与MMP异常活化有关,联合检测血清HER-2 ECD、MMP-2和MMP-9有助于帮助确定组织HER-2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腰穿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感染病人7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3例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行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35例,行腰穿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天后脑脊液中蛋白定量、白细胞、葡萄糖含量和颅内压水平分别为(1.76±0.43)g/L、(0.32±0.15)×109/L、(2.31±0.89)mmol/L、(231.42±30.72)mm H2O,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2.12±0.45)g/L、(0.67±0.20)×109/L、(1.87±0.56)mmol/L、(260.37±33.57)m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NSE和PCT水平分别为(49.77±12.68)ng/ml、(88.83±12.57)ng/ml、(175.64±20.57)pg/ml,显著低于治疗3天,且低于对照组的(60.57±11.98)ng/ml、(102.15±18.02)ng/ml、(206.83±22.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7.37%和92.11%,对照组分别为31.4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治疗时间为(4.12±1.23)天,对照组为(7.26±1.6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感染病人,给予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优于腰穿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对早期败血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败血症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非败血症患者(对照组)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含量(3.76±1.5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0.85±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含量高于非败血症患者,提示此项指标对细菌性感染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