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ECT两种治疗模式(LOW0.5和DGX)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0W0.5模式和DGX模式治疗,采用PANSS及WMS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及记忆功能。结果 L0W0.5组总有效率为86%,DGX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GX组在第4次治疗后PANSS总分下降显著(P〈0.05),L0W0.5组在第6次治疗后PANSS总分下降显著(P〈0.05);L0W0.5组治疗前后WM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DGX组在末次治疗后WM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在末次治疗后第7天的各项分值即接近治疗前评分,到末次治疗后第14天时,各项分值均显著大于治疗前评分(P〈0.05)。结论 MECT两种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L0W0.5模式起效慢,DGX模式起效快。L0W0.5组治疗前后记忆无明显影响,DGX组治疗后记忆下降明显(P〈0.05),但在1~2周内逐渐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 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rT MS组和MECT组,各40例。rT MS组接受rT MS治疗,MECT组接受MECT,观察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症状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rT MS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差值显著高于MECT组(F=11.890,F=14.406,F=17.850,F=37.682;P均0.05);WMS评分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记忆评分差值rT MS组显著低于MECT组(F=28.500,F=43.530,F=29.125,F=25.232;P均0.05);MECT组TESS评分显著高于rT MS组(F=46.805,P0.05)。结论:rT MS治疗较MECT更能在短期内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抗抑郁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两者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rTMS治疗组和MEC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变,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HAMD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rTMS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MECT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MECT组患者的临床记忆量表总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回忆评分均显著低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主诉记忆力下降者比例高于rTMS组(P<0.05).结论 rTMS与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rTMS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ME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影响. 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名.正常对照只行视觉P300检测,抑郁症组在MECT前后行视觉P300检测及HAMD评分;两组间进行P300指标比较及对抑郁症组MECT前后视觉P300与HAMD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延长(t=3.36,8.38;P<0.01),P3波幅降低(t=2.68,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2.01,2.98;P <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N2、P3潜伏期治疗前(r=0.89,0.88)和治疗后(r=0.85,0.80)均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与N2、P3波幅治疗前(r=-0.13,-0.16)和治疗后(r=-0.18,-0.23)呈微弱负相关(P均>0.05). 结论:MECT可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抗抑郁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MECT基础上,研究组(26例)联合r TMS治疗,对照组(28例)联合伪r TMS治疗;分别于MECT治疗前、第6次MECT次日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WCST中持续性错误应答数(PE)、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FC)、以及P300波幅与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WCST中PE、P300潜伏期延长幅度及P300波幅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F=6.155、6.761、7.138;P均0.05)。结论:应用MECT的抑郁障碍患者联用r TMS可增强抗抑郁效果,并减轻MECT所致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6例TRD患者MECT治疗前后及2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VEGF浓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TRD患者的临床症状。组间血清VEGF浓度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变化与HAMD总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man秩相关。结果 TRD患者MECT治疗后24例(92.3%)达到治疗有效标准。TRD组MECT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与HAMD总评分变化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63,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变化可能对临床疗效的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组(rTMS+度洛西汀)30例和MECT组(MECT+度洛西汀)30例,2组均观察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MECT组HAMD总分减分率显著大于rTMS组(P0.05),4周末、8周末2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与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且rTMS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伴发的疼痛症状及总体抗抑郁效果的影响。方法:65例伴有疼痛不适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接受度洛西汀治疗)和研究组(n=32,度洛西汀联合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观察6周。分别在基线、治疗3周和6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主观疼痛感受,并在治疗6周用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HAMD评分、组别×VAS评分的交互作用显著(F=4.970,F=6.160;P均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HAMD及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3周和6周,研究组HAMD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6周研究组HAMD及VAS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3.449,t=3.086;P均0.01);SE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伴发的疼痛症状;并对总体抗抑郁效果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与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根据性别和年龄相配伍,收集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非MECT组)和联合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MECT组)各24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8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BDNF浓度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MECT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非MECT组(治疗前后均致差分别为20.75和10.10),而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P=0.16).两组治疗有效者血清B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JP<0.05),治疗无效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均可能通过提高BDNF水平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9名符合无痉挛电休克治疗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行3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和治疗3周末行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CVL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验,以考察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 治疗1、3周后CVL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治疗第2周末,CVLT评分除自由回忆总分和短时自由回忆评分外,其余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除积累、图片、再认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末,除积累、背数、MQ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无痉挛电休克可能短时间内影响患者的记忆功能,但持续的MECT可能有助于患者的记忆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M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10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12次MECT治疗(实验组n=52),另一组给予8次MECT治疗(对照组n=50);观察两组样本的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治疗相关症状量表(TESS)总分、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总分变化。结果两组有效率在MECT治疗4次末、8次末、12次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组组内前后比较也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均>0.05);PANSS总分在各测量时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均>0.05),但第4次、8次、12次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SS总分各时点测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第8次时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WMS各测量时点组间及各组与入组时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疗程MECT对TRS的短期疗效、副反应的影响无差别;MECT对TRS有效、安全;应当进一步研究MECT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颅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后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MECT后给予经颅磁治疗(研究组),另一组不进行经颅磁治疗(对照组),以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为工具,评估MECT前后患者记忆功能.结果 在WMS的累加、联想、背数3个测验及MMSE测验中,MECT结束后2周及4周2个时点上,研究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图测验中,MECT结束后4周时点上,研究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治疗可改善无抽搐电休克导致的记忆障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期受虐对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 方法:12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儿童虐待定义分为受虐组44例,非受虐组76例;以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严重度;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认识功能;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对患者儿童期受虐史进行测评. 结果:与非受虐组相比,受虐组以女性较多,首次发病年龄较小,有偶者较少,单亲家庭、慢性病程及有自杀倾向较多;HAMD总分、焦虎/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因子评分均较非受虐组显著为高(P<0.05或P<0.01).受虐组WMS中倒数、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联想学习、触觉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及记忆商数得分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PRCA中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虐待总分与HAND总分及多个因子分、WMS总分及多个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 结论:有儿童期受虐史的抑郁症患者,其临床症状、记忆力损害较无儿童期受虐史的患者严重;临床症状的严重度与儿童期虐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联合急性期MECT及维持期MECT,分别在MECT治疗前、急性期治疗结束、维持治疗3个月末、维持治疗6个月末,测评HAMD、 HAMA量表以评定疗效.用TESS、WMS量表、心电图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急性期MECT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 HAMD、 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2)所有入组患者在维持期MECT 3个月末、6个月末与治疗前比较,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3)急性期MECT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MECT治疗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不仅在急性治疗期有效,而且在维持期也可能提供了一个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TRD患者共60例,MECT前和第2、4、8次MECT后检测血清BDNF浓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结果 (1)病例组第2、4、8次MECT后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MECT前(P0.05);(2)病例组治疗前BDNF水平、治疗前与第8次治疗后BDNF变化值在性别、精神病与非精神病性抑郁、缓解与未缓解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次MECT后BDNF水平在性别、精神病与非精神病性抑郁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缓解与未缓解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第8次MECT后HAMD评分与BDNF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BDNF可能是TRD患者MECT疗效是否缓解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在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存质量测试(SF-36)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联合药物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放置方式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65名急性期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MECT治疗过程中电极放置方式分为单侧电极放置(非优势半球颞顶电极)组和双侧电极放置(双颞电极)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疗效评分量表(CGI)评分作为抑郁治疗的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评估。结果与基线相比,单侧与双侧电极放置组在各时点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单双极治疗方式疗效相当。结论单双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疗效都十分显著,总体疗效相当,均可以较好的耐受。单侧电极放置治疗方式起效相对平稳,可以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