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智能便携彩超云技术的实时远程教学系统对提高临床专业学员超声实践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校海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2015级93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按学号单双号分为远程实践教学组47名和传统实践教学对照组46名,均进行集中超声理论课程学习后,分别按照远程实践教学方法和传统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学习,最后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结果 与传统教学对照组比较,远程实践教学组在超声实践技能考核和实践教学满意度方面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远程实践教学能提高学员对超声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并能显著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便携彩超云技术的实时远程教学系统在超声诊断学实践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员93名,按学号单双号分为远程实践教学组47名和传统实践教学组46名,均于进行集中超声理论课程学习后,按照远程实践教学方法和传统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学习,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比较,远程实践教学组在超声实践技能考核和实践教学满意度方面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远程实践教学能提高学员对超声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情景模拟工作坊在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GRA)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20级24名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工作坊教学组(n=12)和传统教学组(n=12)。分析两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理论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基础理论和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5、2.44,P均<0.05)。技能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知识及能力、素质及总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9、2.85、5.21,P均<0.05)。工作坊教学组对UGRA操作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对课程设计新颖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2、2.49、7.52、4.23,P均<0.05)。结论 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可以促进住培学员获得UGRA技能,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生护理技能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8个班共240名医学生随机分成传统教学组和行动导向教学组各4个班12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方法,行动导向组教学组采用行为引导-多媒体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结果:行动导向组与传统教学组比较,随堂考核及临床实习24周考核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P0.01),学生对授课方式满意度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操作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均显著提高。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医学生护理技能课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医学生对护理技能课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其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梁俊燕 《妇幼护理》2024,4(7):1670-1672
目的 分析中职学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加入 基础护理教学的 1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和翻转教学组,每组各 50 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 统教学方法;翻转教学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效果。结果 翻转教学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分、实践技能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分、实践技能考核平均分均比传统教学组显著提高 (P<0.05)。翻转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翻转教学组学生理论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 知识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技能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感知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学校的护生基础护理学课程中,能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以及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 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6名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案例教学组(C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组(传统教学法),各33名。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案例教学组的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案例教学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病例分析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的规培学员占比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CBL教学法应用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员对泌尿外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手机移动学习的模式培训及考核社区护士,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宿迁市三县两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医院,整群抽取5家社区医院共60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手机移动学习组,每组30人,传统教学组采用集中面授的方法培训护士,手机移动学习组采用手机“护理助手”APP与微信平台结合的方法,培训及考核社区护士,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培训满意度及培训参与率的差异。结果 手机移动学习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对培训的满意度及培训参与率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机移动学习的模式快速便捷,能够灵活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及地点,提高了教学双方的满意度及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手段引入床旁超声(POCUS)本科实习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2~2018级96例徐州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临床麻醉学专业实习医师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思维导图组(n=48)和传统教学组(n=48),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心脏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各部位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总数及毗邻解剖结构辨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65、10.55、21.61,P均<0.05);思维导图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学员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8、14.50、15.78、23.12,P均<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方法引入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OCUS超声诊断要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中在非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2022年在该院检验科进行培训的非检验专业住院医师22名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分层分类教学组,采用考试成绩(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临床教学满意度(教员和学员)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采用SPSS2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层分类教学组的理论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分层分类教学组教师及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在非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鉴于该教学模式具有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提高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等优点,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评价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师临床技能的效果。方法选取41名规范化培训医师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选45名规范化培训医师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教学培训,两组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12周,最后对每组医师进行考核。结果在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能力考核中,试验组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中,试验组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带教老师积极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PDCA循环法是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师临床技能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护理高职生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科时间顺序将神经内科的护理高职实习生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线下教学,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下教学包括一对一临床带教和集中授课,线上教学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任务发布、学习、考核一体化管理,学生通过平台学习线上课程,带教教师在临床实践中检验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评价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出科考核成绩(88.23±2.60)高于常规教学组(83.96±4.58)(P<0.01);试验组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高职生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S"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50名2015级临床本科实习学生采用"3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与54名2014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本科教学的学生比较,通过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S"教学模式组学员理论成绩、相关技能成绩均较传统教学模式组升高(P均<0...  相似文献   

13.
Diane Dickson 《Ultrasound》2015,23(2):103-109
Linking theory to practice is an area of concern for ultrasound students, clinical mentors and academic staff.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requires a robust clinical mentorship scheme in addition to careful curricula design considerations to improve student outcom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active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rovides rip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feedback to students to support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 series of three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were designed and delivered to a PostGraduate Ultrasound cohort, after which,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Which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support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improved feedback mechanisms?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involving an enquiry based literature review, planning, design and action process. Data were collected following action of three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ssions within the Medical Ultrasound cohort of 2013/2014 at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via a paper based questionnaire. A 100% response rate was achieved (n = 14). All three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essions were considered with 100% highest point agreement to support the link between ultrasound theory and practice via feedback. Students found all three designed and facilitated sessions valuable and relevant to their learning, which in turn provided positive experiences which were perceived to support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feedback. These activities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in Postgraduate Ultrasou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学生107人和3、4班学生112人,分别设为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班(试验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程的学习兴趣、查阅文献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法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本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通过招募高年资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辅助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包括课前学习、理论培训、情景实践、反馈与讨论、再实践与考核5个阶段培养本科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比较,出科时比较两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辅助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妇科护理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模拟护理教学查房在高职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111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观察组(56人),另一个班设为对照组(55人)。观察组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模拟护理查房进行内科护理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护生学习动机、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及总体自主学习能力、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模拟护理教学查房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是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提前为护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健康评估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56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47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即通过技能学习-小组互动及反馈-教师引导及促进-技能考核及评价4个步骤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本科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除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外,两组本科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提高健康评估课的实践技能教学质量,改进本科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在<健康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7名本科护生分为试验组(110名)与对照组(107名).试验组采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课堂讲授法教学.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健康教育技能考核成绩、课程考核总评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护理综合性实验与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探讨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级护理本科4个班(1、2、3、4)1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3班为实验组,2、4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开设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及临床实习期间,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心脏超声在超声教学工作中较难讲述,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学生难以掌握。对心脏超声的教学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培养学员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和超声诊断的思维能力。制定以问题为导向(PBL)的超声临床教学模式,使学生围绕问题对知识进行完整的构建,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学术性的教学框架。在心脏超声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应用PBL教学方法,既能显著提高超声临床教学质量,又能培养影像专业学生学习超声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PBL教学法在心脏超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