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研究证实,通过胆固醇和/或脂肪为主的高脂饮食可建立NAFLD的动物模型.然而,在动物选择、高脂饮食配方、喂食条件、造模时间、肝脏病变程度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索.此文对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陷窝蛋白-1在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给予12只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建立NAFLD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普通饮食饲养同种系小鼠6只作为对照组.第14周末处死全部小鼠,比较两组体质量、肝质量和血脂变化.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陷窝蛋白-1在NAFLD小鼠肝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陷窝蛋白-1在肝组织中分布的变化.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肝组织中陷窝蛋白-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程度脂肪肝小鼠的肝脏陷窝蛋白-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积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小鼠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后全部发生NAFLD,其中重度9只,中度3只.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的血清TC[(1.940±0.300) mmol/L比(3.771±0.800) mmol/L,t=-3.76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20±0.066)mmol/L比(2.224±0.420) mmol/L,t=-5.47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10±0.191) mmol/L比(1.241±0.660) mmol/L,t=-3.332]均显著升高(P均<0.01),但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肝脏陷窝蛋白[1的mRNA(1.536±0.226比0.980±0.272,t=3.371,P<0.05)和蛋白水平(0.643±0.240比0.100±0.130,t=-4.847,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表达增加的陷窝蛋白-1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膜、脂滴膜和细胞质中.结论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肝脏陷窝蛋白1水平上调,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亚型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 ,分批于实验第 8、12、2 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第 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 ,第 12~ 2 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显示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 ,肝脏PPAR-γ的表达逐渐增强。模型组肝脏PPAR-γ1mRNA表达于第 2 4周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相比升高 3 .5倍 ,P <0 .0 1) ,PPAR-γ2 mRNA表达于造模第 16周时达高峰 (较对照组升高 5 .8倍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仅PPAR-γ2 mRNA与肝脂变程度之间关系密切 (r =0 .89,P <0 .0 5 )。结论 持续 2 4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 ,模型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NAFLD大鼠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 ,即脂肪变的肝细胞发生成脂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脂肪酸代谢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 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n=7).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16周分别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ECF衍生GC/MS技术分析NASH大鼠与正常大鼠肝组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并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观察代谢产物信息.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脂肪肝病变程度均为 ,均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且炎症明显.NASH和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代谢组形态具有明显差异.高脂饮食大鼠NASH肝脏与正常组相比较,存在明显的脂肪酸谱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除正十二烷酸降低0.56,其余脂肪酸均显著升高(P<0.05),硬脂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二十烷酸、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分别升高5.42、4.10、11.56、5.86、1.89、1.82、8.00和2.44倍.且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升高.结论:NASH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肪酸代谢变化,肝细胞内各类脂肪酸聚积、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率失衡和正十二烷酸降低可能对脂肪肝炎症发生、肝损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RT-PCR分别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肝脏可见散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周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炎,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从实验第4周起,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和FAS mRNA表达逐渐增强,至24周时分别较对照组升高5~6倍和2~2.5倍;模型组大鼠肝脏从第12周起出现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表达,两者表达量均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关分析显示,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量均与肝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834、0.592、0.577,P值均<0.01).结论高脂饮食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等成脂基因表达增强,提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即发生了成脂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199a-3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7 d,然后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10只饲喂标准饲料(SCD),模型组10只饲喂高脂饮食(HFD),喂养8周后收集肝组织。另外,在2组饲喂HFD的小鼠(每组10只)通过尾静脉静脉注射腺病毒,使用腺病毒载体作为对照(Ad-Ctrl组)与表达miR-199a-3p(Ad-199a组)的腺病毒载体进行比较。2周后收集肝脏。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病理改变;测量肝脏TG含量; PCR测量肝脏miRNA、FASN、SREBP1 mRNA的表达。结果在SCD组和HFD组小鼠肝脏中检测到6种下调miRNA。与SCD组小鼠相比,除miR-145-5p外,HFD组小鼠中检测到的miRNA均显著下调。同时,miR-199a-3p具有显著倍数变化(P 0. 001)。与Ad-Ctrl组相比,Ad-199a组肝脏质量显著减轻(P 0. 05); Ad-199a组肝脏质量/体质量值显著下降(P 0. 01); Ad-199a组肝脏TG含量明显降低(P 0. 01);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SCD组、Ad-199a组未见明显的脂滴沉积;而HFD组及Ad-Ctrl组则见到大量大小不一的红色脂滴沉积。与Ad-Ctrl组相比,Ad-199a组肝脏内miR-199a-3p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 0. 01);脂肪合成酶基因(FASN)显著减少(P 0. 00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显著降低(P 0. 01)。结论 miRNA-199a-3p在肝脏中表达下调,在肝脏脂肪形成过程中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作为治疗NAFLD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mRNA的表达及血清ATGL酶活性、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和NAFLD模型组15只。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于喂养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提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RT-PCR法半定量测定肝脏ATGL mRNA表达,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TGL、TNF-α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FBG、ALT、AST、TNF-α等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肝脏ATGL mRNA表达和血清ATGL酶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且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TGL与TNF-α呈高度负相关(r=-0.983,P<0.01)。结论 ATGL可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钙素干预是否可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野生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方法将5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1)普通饮食对照组;(2)高脂饮食对照组;(3)高脂饮食+骨钙素低剂量组;(4)高脂饮食+骨钙素高剂量组。实验期间监测体质量、血糖、进食量等指标;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并行肝组织学检查及肝TC、TG含量测定。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形态学改变。结果(1)与高脂饮食对照组相比,两种不同剂量骨钙素干预组的体内脂肪含量,包括附睾旁脂肪、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及脂体比均明显降低(均P<0.001);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较高脂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01);血清TC、TG、FFA、TNF-α等指标较高脂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2)两种不同剂量骨钙素干预组的肝脂肪沉积明显减少,肝质量、肝体比、肝TC及TG含量等指标均较高脂饮食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骨钙素间断注射可有效预防高脂饮食诱导小鼠NAFLD的发生,改善糖脂代谢,并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血府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药效,解析血府逐瘀汤发挥效应的物质基础。方法 实验一探究血府逐瘀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的作用,将50只C57BL/6J 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奥贝胆酸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予对照饮食,其余各组高脂饮食,造模第13周开始灌胃给药,16周末取材。记录进食量、体质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空腹血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染色和NAFLD 活动评分(NAS)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检测肝组织TG和血清ALT水平。实验二分析血府逐瘀汤各提取部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的作用,利用水煎、水提醇沉、石油醚萃取技术,获得血府逐瘀汤提取部位1、2、3。将54只C57BL/6J 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提取部位1、2、3和血府逐瘀汤对照组,每组9只。正常组予对照饮食,其余各组高脂饮食,造模第13周开始灌胃给药,16周末取材。记录进食量、体质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检测空腹血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染色和NAS...  相似文献   

10.
金倩  范建高 《肝脏》2020,(4):342-34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肝脏特征性病变包括大泡性肝脂肪变、小叶内炎症、肝细胞气球样变以及肝纤维化。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联素受体(AdipoR)mRNA的表达.方法 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分别于2、4、8、12周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取肝组织测肝指数(肝湿重/体重),以RT-PCR法检测肝脏AdipoR1和AdipoR2 mRNA的表达,肝组织冰冻切片苏丹Ⅲ脂肪染色、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纤维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模型组大鼠2、4、8、12周肝脏AdipoR1 mRNA表达逐步上升,AdipoR2 mRNA表达逐步下降,两者分别于4周、2周开始显著差异于对照组(P均<0.01).模型组肝脏AdipoR2表达与肝指数(r=-0.431,P=0.006)、纤维化评分(r=-0.353,P=0.025)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NAFLD大鼠肝脏AdipoR1 mRNA表达增加,AdipoR2 mRNA表达减少,提示肝脏AdipoR表达异常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ZM 306316调节内脏脂肪的功能,分析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32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脂饮食组(含130kcall%的脂肪饲料,11只,HFD组)、低脂饮食组(含45kcall%的脂肪饲料,11只、LFD组)和高脂饮食-ZM组(添加0.8%ZM 306416,10只,HFD-ZM组),饲养15周,定时检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后,检测小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附睾脂肪组织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阳性细胞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在排除过量饮酒的情况下包括肝脏脂肪样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在内的一组肝脏疾病.许多文献表明NAFLD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1],众多学者将其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2].NAFLD动物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相关基因变异引起的遗传性模型;一类是由饮食或药物引起的获得性模型.近年来,遗传性与获得性相结合的模型进一步缩小了与人类NAFLD的差距.其中,小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NAFLD的研究.笔者将就当前NAFLD小鼠模型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双歧杆菌。6 w后比较各组大鼠肝指数和肝组织学改变,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肝总脂肪(HLs)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禁食诱导脂肪因子(FIAF)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AFLD大鼠的血脂水平,减少肝脏组织中脂肪的沉积,改善肝脏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的摄入和抑制FIAF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与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艳  范建高  蔡晓波  钱燕 《肝脏》2007,12(1):28-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机制现在还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但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密切关系已得到了广泛认同,而作为代谢综合征基本特征的胰岛素抵抗与NAFLD的关系亦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高脂饮食后改为普通饮食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防治效果。方法 2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8)、高脂模型组(HF,n=7)、高脂后改正常饲料组(HF+CD,n=8),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肝重、血生化、血脂肪细胞因子及肝脏TG水平;检测肝脏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mRNA及肝脏病理。结果与HF组比较,HF+CD组肝脏指数[(3.10±0.58)%vs(2.43±0.17)%]、ALT[(210.66±39.19)vs(175.00±18.94)U/L]、血清TGI-(0.71±0.08)vs(0.51±-0.14)mmol/L]、肝脏TG[(7.94-±-1.38)vs(6.09±1.62)μmol/L]及肝脏NF-κB mRNA[(2.28±0.24)vs(1.60±0.25)]均下降(P0.05或P0.01),其他指标及肝脏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后改普通饮食对高脂NAFLD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但更积极的药物、限制热卡等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PARα激动剂WY14643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标准饲料喂养;Ⅱ组:高脂饲料喂养;Ⅲ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腹腔内注射WY14643 1 mg·kg-1·d-1。于实验第4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α、Bse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Ⅱ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Ⅰ组升高(P0.01),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Ⅰ组降低(P0.05);Ⅲ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Ⅱ组降低(P0.05),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Ⅱ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PPARα激动剂WY14643可通过增高Bsep基因表达调节胆汁酸及脂质代谢而保护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坐少动生活方式的流行,肥胖、糖尿病及其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在重度肥胖症患者中,NAFLD的发病率高达90%,其中20%~30%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高达8%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据《J Gastroen Hepatol》2018年2月报道】题:毛蕊异黄酮抗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作者Duan XP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慢性肝脏代谢类疾病(发病率约为25%),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为止,虽没有直接的临床证据表明单纯的脂肪变性一定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但可推测的是NAFLD是患糖尿病和肝癌的潜在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大连医科大学的Duan等进行一项研究,通过对8周龄的C57BL/6J的雄性小鼠喂食高脂饲料12周来构建NAFLD模型;  相似文献   

20.
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多种类型。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疾病谱完整的NAFLD动物模型,对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胆碱和蛋氨酸缺乏的饲料喂养小鼠,旨在建立NAFLD的小鼠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