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 的 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联合氢醌药膏对SD大鼠黄褐斑病灶治疗的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新的思路。方 法 将建模成功的18只SD大鼠黄褐斑模型随机分对照组、低强度超声联合氢醌组、氢醌组,每组6只。联合组用声强0.32W/cm2、频率为42KHz的超声辐照12min;氢醌组脱毛后均匀涂上氢醌轻揉至大概吸收;对照组则保持皮肤暴露,不做任何处理。1.实验过程中观察SD大鼠生理指标变化。2.采集斑块图片并观察变化趋势。3.采取血清、肝脏、皮肤,测其SOD活力和MDA含量。4.将皮肤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黑素颗粒的变化。 结 果 1.各组SD大鼠治疗前后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2.超声联合氢醌组的斑块面积减少,颜色变浅;氢醌组变化略小。3.治疗后SOD活力均有上升,MDA含量均有下降,但是超声联合氢醌组更为明显,超声联合氢醌组有显著差异(P<0.05)。4.病理可见治疗组黑色颗粒减少,超声联合氢醌组黑色素颗粒散在分布,氢醌组黑色素颗粒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花逍遥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把黄褐斑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5例外用氢醌乳膏2次/日局部外用,治疗6周。治疗组25例在外用氢醌乳膏基础上口服红花逍遥片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6周。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22.41%,治疗组临床疗效41.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逍遥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优于单用氢醌乳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大鼠,观察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40只雌性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大鼠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假辐照治疗;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经聚焦超声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鼠外阴皮肤恢复情况;Masson染色鉴定各组大鼠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外阴皮肤组织中TGF-β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大鼠外阴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密度、皮肤组织中TGF-β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聚焦超声治疗后,实验组70%(14/20)的大鼠外阴皮肤恢复正常;对照组仅10%(2/20)的大鼠恢复正常,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外阴组织中TGF-β表达低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可能通过影响外阴皮肤组织中TGF-β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效治疗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缓释型载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纳米粒对减毒牛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外增效杀菌作用。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PLGA载左氧氟沙星(LEV)缓释纳米粒(LEV-NPs),并检测其物理特性和药物释放情况。将卡介苗(BCG)菌液随机分为LEV组(仅加入LEV)、超声联合LEV组(加入LEV后立即经超声辐照)、超声联合LEV-NPs组(加入LEV-NPs后立即经超声辐照)及对照组(加入等量PBS缓冲液),实验处理24 h后检测各组活菌落数,观察各组BCG活死菌变化及其表面结构。建立SD大鼠皮下BCG结核肉芽肿模型,将20只大鼠分为LEV组(仅皮下注射LEV)、超声联合LEV组(皮下注射LEV后立即经超声辐照)、超声联合LEV-NPs组(皮下注射LEV-NPs后立即经超声辐照)及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后第3、7、14天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皮下BCG结核肉芽肿体积,计算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制备的LEV-NPs呈大小均一的球形,分散性良好,粒径为(282.42±3.55)nm,Zeta电位为-(20.40±0.63)mV,载药率、包封率分别为6.21%、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黄褐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谷胱甘肽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氨甲环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颜色改善情况,并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观察患者黄褐斑改善情况,同时追踪随访两年,对比两组长期疗效。结果联合组黄褐斑(93.3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治疗后皮损面积(1.12±0.23)cm^2和皮损颜色评分(0.79±0.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75)cm^2、(1.54±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显示:41例患者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的亮度和密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例偏真皮混合型和1例表皮型患者改善不显著;对照组治疗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显示:30例患者治疗后皮损区域皮肤色素显著降低,与正常皮肤区域相似,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的亮度和密度显著降低,3例表皮型患者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减少不显著,3例偏表皮混合型基底层黑色素细胞仍呈增生活跃状态,散在黑色素颗粒未减少;4例偏真皮混合型患者真皮浅层噬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颗粒无改善。随访2年显示,观察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0例,观察组复发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基础上联用氨甲环酸,可进一步提升祛斑效果,促进黄褐斑消退、淡化,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只)、对照组(35只)、正常组(5只),均采用骨窗形成后硬膜外打击法造成鼠脑挫裂伤。正常组麻醉后,只行开颅手术,不作头颅打击,治疗组大鼠致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5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则注射5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在伤后6、12、24、48、72、96、120 h断头取脑,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对照组各时点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明显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实验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12~96 h时间点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使脑出血氧化损害明显减轻,激素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调节卵母细胞自分泌因子即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在预防环磷酰胺致大鼠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3只雌性SD大鼠,其中13只为空白组,其余50只连续5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分为实验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辐照,空白组和实验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治疗,但仪器无功率输出。Western blotting检测GDF9和BMP15的表达情况。结果最终共纳入大鼠48只,其中空白组11只,实验对照组17只,治疗组20只。实验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食欲下降,毛发无光泽,活动差;治疗组大鼠超声辐照后较实验对照组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毛色恢复光泽,反应较为灵敏。与空白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超声辐照后GDF9和BMP15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0);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超声辐照后GDF9和BMP15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0.00)。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能促进大鼠卵巢GDF9和BMP15的表达,从而修复卵巢功能,促进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基于皮肤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08例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选例时间: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YAG激光治疗,研究组接受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0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及皮肤屏障功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皮肤病生存质量指数(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肝郁气滞证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治疗后相比);两组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积分、皮损区经表皮水分流失值、黑色素含量、DLQI、SDS、SAS、肝郁气滞证评分、血清MDA、LPO水平均降低(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处于较低水平(组间进行对比);两组角质层含水量、血清SOD水平均升高(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处于较高水平(组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黄褐斑患者应用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皮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强度超声波对SD大鼠皮肤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强度超声波治疗皮肤老化的机制.方法 选择15只SD大鼠,采用声强1.0 W/cm2,频率43 kHz超声波对SD大鼠背部进行辐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治疗后第1,7,14,30 d治疗和未治疗组皮肤组织Ⅰ、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及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14 d,Ⅰ、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及胶原蛋白表达增加;治疗后30 d,Ⅰ、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及胶原蛋白表达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低强度超声波辐射大鼠皮肤能诱导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促进皮肤恢复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大鼠实体结核动物模型的损伤效应。方法 通过在SD大鼠臀部皮下注射耻垢分枝杆菌(MS)悬液1 ml,将10只成功建立感染MS结核模型的SD大鼠分为HIFU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HIFU组进行超声辐照15 s(频率1 MHz,声强6369 W/cm2),对照组进行假照15 s(频率1 MHz,声强0 W/cm2)。观察两组辐照前后结节B超灰度变化。对结节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节组织病理变化;激光共聚焦及扫描电镜下观察HIFU辐照损伤效应。结果 HIFU组经超声辐照前后SD大鼠结核结节B超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HE染色: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见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皮肤附件结构正常,未发现明显的炎症浸润,HIFU组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真皮层组织未见损伤,皮肤附件正常。炎性细胞浸润加重,呈现急性损伤表现。抗酸染色:对照组中MS聚集成团,HIFU组中MS较分散、呈短棒状。与对照组比较,HIFU治疗组MS菌存活率显著降低,由93.613%降至48.596%。经HIFU辐照后,MS菌体表面变得粗糙,菌体细胞壁破裂。结论 一定剂量(辐照声强6369 W/cm2)的HIFU能有效抑制SD大鼠感染的MS结核结节,有望成为治疗结核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瘤内注射微泡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将12只已建立24个Walker-256皮下移植瘤模型的SD大鼠随机分3组,A组超声监视下瘤内注射超声微泡,并用频率1MHz,强度2.0w/cm^2的超声辐照10min,B组单纯采用同等超声辐照相同时间,C组单纯瘤内注射超声微泡。各组作用后1h取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以及用透射电镜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边缘瘤组织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结果A组光镜可见大片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电镜可见镧颗粒不但进入细胞间隙而且进入细胞内、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连接。B、C组光镜均未见坏死,电镜B组偶可见少量镧颗粒进入细胞内,C组仅见镧颗粒分布于细胞间隙。 结论瘤内注射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并引起部分瘤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SD大鼠感染耻垢分枝杆菌(MS)结核动物模型的损伤效应。方法 20只SD大鼠臀部皮下分别注射MS悬液1 ml建立感染MS结核动物模型。选取10只成功建立模型的SD大鼠分为HIFU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HIFU组行HIFU辐照15 s(频率1 MHz,声强6369 W/cm2);对照组行假照15 s(频率1 MHz,声强0 W/cm2)。观察两组辐照前后结节B超灰度变化。对结节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节组织病理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HIFU辐照对结节的损伤效应。结果 HIFU组HIFU辐照前后SD大鼠结核结节的B超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对照组辐照前后结节的B超灰度值无明显变化。HE染色: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见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皮肤附件结构正常,未发现明显的炎症浸润;HIFU组光学显微镜下见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真皮层组织未见损伤,皮肤附件正常,炎性细胞浸润加重,呈急性损伤表现。抗酸染色:对照组中MS聚集成团,HIFU组中MS较分散,呈短棒状。对照组和HIFU组MS存活率分别为93.61%和48.60%。经HIFU辐照后,MS菌体表面变得粗糙,菌体细胞壁破裂。结论一定剂量的HIFU辐照能有效抑制SD大鼠感染MS的结核结节,有望成为治疗结核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乙酰化酶3(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津力达颗粒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并给予链脲佐菌素并通过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验证模型。津力达颗粒组分别给予0.75 g/(kg·d)、1.5g/(kg·d)以及3.0 g/(kg·d)三种不同剂量津力达颗粒。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血糖水平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大鼠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PCR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SIR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SH、SOD以及SIRT3活性显著降低,而MDA以及ROS含量升高;津力达颗粒治疗后,GSH、SOD活性以及SIRT3升高,MDA以及ROS含量降低(P0.05),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模型组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其中高剂量的效果要优于低、中剂量。结论津力达可通过抗氧化应激以及上调SIRT3降低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及对照组(n=6)。对实验组经鼠尾静脉弹丸式注入0.1 ml微泡后,以超声辐照腹主动脉斑块对应体表区域,并于治疗后24 h和8周后各处死6只小鼠。对未干预组注入0.1 ml微泡后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仅予超声辐照,于8周后处死。对各组腹主动脉斑块行病理检查,分析斑块易损性,计算易损指数和核/帽比值,评估斑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实验组与未干预组斑块内微血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斑块易损性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治疗24 h后斑块内不成熟血管MVD较未干预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斑块易损性指标改善,斑块MVD减少(P均<0.05)。未干预组斑块易损指数及核/帽比值与斑块内总MVD和不成熟血管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成熟血管MVD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大鼠淋巴管的急性损伤作用及对肿瘤淋巴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6只SD大鼠按辐照后观察时间随机均分为2组,辐照后24 h组与辐照后72 h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每只大鼠右侧腹股沟淋巴管进行辐照,左侧对照。2组大鼠分别于辐照后24 h、72 h处死,观察靶区及周围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透过皮肤特异性损伤淋巴管,2组大鼠辐照侧较对照侧变化明显,光镜下HE染色均可见靶区淋巴管破裂、变形、管腔缩小,周围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及点、灶状凝固性坏死等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淋巴管染为棕褐色。2组大鼠辐照侧镜下改变无明显差别。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以对淋巴管造成损伤,可能对肿瘤的淋巴转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低频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辐照时长参数.方法 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超声组(B组)和超声微泡组,超声微泡组按辐照时间不同分为0.5min组(C1组)、1.0 min组(C2组)、1.5 min组(C3组)、3.0 min组(C4组);实验鼠经尾静脉注射自制微泡和伊文思蓝染料后,用频率为1 MHz,声强为4 W/cm2的低频聚焦超声以不同辐照时间辐照大鼠头部,采用组织学方法 观察大鼠血脑屏障的开放情况.结果 超声微泡组辐照时间0.5 min(C1组)未见脑组织蓝染,辐照时间1.0 min组(C2组)、1.5 min组(C3组)、3.0min (C4组)组均可见蓝染;HE染色检测3.0 min组(C4组)见血细胞.结论 低频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在频率为1 MHz、声强4 W/cm2、辐照时间1.0~1.5 min参数下可以局部开放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低频超声辐照在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频超声组和自然消退组各10只,2组均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顺应性球囊损伤法制备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低频超声组以800kHz、0.75 W/cm~2超声体外辐照30min/次,1次/d,连续4周;自然消退组不作处理。2组分别于超声辐照治疗前、后各处死5只兔,行腹主动脉损伤段组织病理检查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a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al,LDL-C)水平,行超声检查记录腹主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面积。结果低频超声组治疗后腹主动脉斑块内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自然消退组无明显改变;低频超声组治疗后腹主动脉最大IMT[(0.450±0.073)mm]、斑块面积[(0.033±0.007)mm~2]均小于治疗前[(0.580±0.083)mm、(0.046±0.011)mm~2](P0.05);自然消退组治疗后腹主动脉最大IMT[(0.620±0.080)mm]、斑块面积[(0.050±0.007)mm~2]与治疗前[(0.536±0.041)mm、(0.040±0.007)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超声组、自然消退组治疗后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超声组治疗前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35.09±5.14)%]与自然消退组[(34.30±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26.75±2.97)%]低于自然消退组[(37.17±2.13)%](P0.05)。结论体外低频超声辐照可缩小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提高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频超声(20 kHz)辐照联合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SonoVue对裸鼠人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抑瘤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移植和瘤块移植方法建立24只裸鼠人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超声微泡组:尾静脉注射0.2 mL SonoVue的同时对瘤体行20 kHz超声辐照,辐照强度2 W/cm2,辐照2 min;单纯超声组:尾静脉持续缓慢推注生理盐水0.2 mL,同时超声辐照2 min;单纯微泡组:尾静脉持续缓慢推注SonoVue 0.2 mL同时行假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3次.治疗后测量瘤体大小,绘制瘤体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首次治疗后14 d剥离瘤体,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34阳性染色血管,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比较各组间MVD的差异.结果 24只裸鼠均成功植瘤.治疗后超声微泡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抑瘤率为62.70%.HE染色观察超声微泡组瘤体组织大部分损伤坏死,电镜下超声微泡组肿瘤内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线粒体肿大,基底膜断裂.超声微泡组瘤体内CD34阳性染色微血管数减少,其MVD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20 kHz低频超声辐照联合微泡造影剂SonoVue可有效抑制裸鼠人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机制是超声空化效应破坏肿瘤的微血管.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对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外阴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40只雌性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 = 20)和对照组(n = 20)。实验组大鼠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假辐照治疗。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聚焦超声治疗后,masson染色鉴定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的密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和B淋巴细胞瘤-2在外阴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三个组的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大鼠中,70%(14/20)的大鼠外阴皮肤恢复正常。对照组大鼠仅10%(2/20)恢复正常,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检测在外阴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淋巴细胞瘤-2的蛋白检测则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蛋白表达趋势均与实验组相同(P>0.0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通过影响外阴皮肤组中化生长因子β和B淋巴细胞瘤-2的表达,抑制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参数低强度超声波对SD大鼠皮肤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只SD大鼠,采用参数为:频率1 MHz,声强0.1、0.4、0.7、1.0 W/cm2,超声波对SD大鼠背部进行辐照,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辐照后30 d各辐照组和未辐照组皮肤组织Ⅰ、Ⅲ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辐照后30 d,组织学观察真皮增厚,胶原排列致密、有序.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1)不同参数超声波辐射大鼠皮肤均能促进胶原蛋白表达的增加;(2)1.0 W/cm2 组超声波刺激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