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交叉分为帕利哌酮组(48例)和氨磺必利组(50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给予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检测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RL水平显著增高,氨磺必利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1);体质量明显增加(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氨磺必利对首次发病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相当,均可致血清PRL水平和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对首发未用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体质量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女性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氨磺必利组45例患者通过口服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体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成人量表(WMS-RS)评分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评分。结果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治疗后各周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周体重较治疗前都有显著增加(P0.05),帕利哌酮组增加幅度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PANSS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降低(P0.05),但帕利哌酮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都能导致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质量增加,但是氨磺必利体重增加的幅度更大。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帕利哌酮的治疗效果优于氨磺必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PANSS总分减分及一般病理学减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磺必利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明显高于奥氮平组,奥氮平组PANSS阳性症状减分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均0.05)。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镇静嗜睡和血糖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或P0.01)。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80名,运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阿立派唑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单药治疗,8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开始后第4周和第8周观察评价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均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0.05),但是在降低的幅度上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治疗可导致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升高、心电图QT间期延长,而阿立派唑治疗对此几乎没有影响。而且阿立派唑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磺必利(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均可有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阿立派唑相比于氨磺必利是一种更安全的女性抗精神分裂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氨磺必利组(入组25例,完成20例)及利培酮组(入组20例,完成19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监测催乳素及糖脂代谢方面的各项指标,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与治疗前相比,催乳素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利培酮组较氨磺必利组催乳素升高更为显著。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指数均升高(P0.05)。结论: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催乳素的影响相对较轻,而两种药物对代谢方面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AP)对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勃起功能及血浆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问卷(IIEF-5)对以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及齐拉西酮单一治疗≥6个月、具有稳定性伴侣的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进行总体勃起功能障碍(ED)评定,以IIEF-5≤21分定义为ED;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的血浆PRL水平。结果:ED发生率氨磺必利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P均0.001),利培酮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血浆PRL水平氨磺必利组、齐拉西酮组及利培酮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及阿立哌唑组(P均0.001),帕利哌酮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0.001)。IIEF-5评分与全部患者及氨磺必利组、帕利哌酮组和齐拉西酮组血浆PRL水平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AAP中氨磺必利较易导致ED,利培酮次之;且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及利培酮可能导致血浆PRL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4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1)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8周治疗,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显效率分别为65.8%和71.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末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分较奥氮平组减少更显著(P<0.05).安全性方面,氨磺必利组、奥氮平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4.7%(17/38)和53.8%(2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泌乳或月经紊乱发生率高于奥氯平组(P<0.05),奥氮平组便秘和体重增加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给予氨磺必利,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相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w、6w、8w组间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不同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相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w、6w、8w,不同性别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持续升高,且女性患者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持续升高(P0.05),但不同年龄组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主要临床相两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持续升高(P0.05),且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患者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氨磺必利能够导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续升高,且对女性和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关于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的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后4周、8周阴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后4周、8周阳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失眠、心动过速、震颤、头晕、头痛、静坐不能、肌肉强直、胃肠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脂、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临床疗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TC、TG、HDL及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T3、T4、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氨磺必利及利培酮治疗疗效相当,但是氨磺必利对患者的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评估氨磺必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入院后给予氨磺必利治疗,1周内达到治疗剂量400~800 mg/d;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入组时和治疗4周末检测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期对观察组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FT3、FT4、TSH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末血清FT4和TSH水平较低(P0.05或0.01);治疗4周末,观察组显著进步38例(95%)。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常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氨磺必利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精神症状,短期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较大,治疗4周后FT4和TSH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市安定医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10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各50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词汇流畅性测验(VFT)、数字广度测验(DST)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共78例患者完成研究,利培酮组与氨磺必利组脱落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0,P=0.054)。治疗前两组PANSS、VFT、DST及WCS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FT及DS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两组PANSS、VFT及DS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的持续性错误数和氨磺必利组的正确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利培酮组的非持续性错误数较治疗前变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氨磺必利组的正确应答数评分高于利培酮组[(61.79±5.50)分vs.(65.86±5.19)分,t=-3.129,P=0.002]。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略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8,P>0.05);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和CDSS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静坐不能、心血管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血清泌乳素升高方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阿立哌唑组33例,氨磺必利组33例.在治疗前、治疗第2、4、6、8周末对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及泌乳素(PRL)进行测定并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氨磺必利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及泌乳素在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在治疗前后无显著的差异.而阿立哌唑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及泌乳素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氨磺必利可引起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泌乳素的代谢异常,而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泌乳素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分别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显效率(70.6%)、有效率(76.5%)与奥氮平组显效率(91.2%)、有效率(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P〈0.01)。震颤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嗜睡、肝功异常、体质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均低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奥氮平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对氨磺必利所致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和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氨磺必利组(对照组)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8周末行PANSS评分和TESS评分,测定血清催乳素(Prol)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4周末、8周末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41);2组TESS评分治疗4周末、8周末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催乳素治疗后均大幅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治疗4周末和8周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提高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但可能不会降低不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各36例,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氨磺必利组与利培酮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而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替换奥氮平治疗对伴有代谢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92例奥氮平治疗伴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治疗组)及奥氮平组(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2周内将奥氮平换为氨磺必利,对照组维持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入组时及第6、12周末测量腰围、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水平。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12周末,治疗组腰围、收缩压、BMI、TG、FB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ES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替换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代谢综合征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单用氨磺必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6%和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合并r TMS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与单用氨磺必利相当,而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氨磺必利,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20.
赵燕 《四川精神卫生》2016,29(6):534-537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在山东省泰安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收集63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将入组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氨磺必利组,n=31)和利培酮(利培酮组,n=32)治疗,氨磺必利起始剂量50~100 mg/d,第7~10天逐步增至100~600 mg/d,利培酮起始剂量0.5~1 mg/d,第7~10天逐步增至1~4 mg/d。两组均有28例完成研究。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1、2、4、6周后进行血压、脉搏、体重、血常规、心电图检测,于基线期和治疗6周后进行肝、肾功能、空腹血葡萄糖检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SEPS)评定锥体外系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脱落率为9.7%,利培酮组脱落率为12.5%,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治疗6周后,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有效率(92.9%vs.89.3%,χ~2=0.186,P0.05)及显效率(67.9%vs.67.9%,χ~2=0.17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末,氨磺必利组PANSS总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利培酮组PANSS总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57.1%,χ~2=0.462,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氨磺必利比利培酮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