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麻和硬膜外+全麻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按美国标准协会(ASA)Ⅱ~Ⅲ级选择择期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32例,年龄65~78岁,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麻醉+全麻组,诱导前硬膜外给利多卡因 5 ml,继之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两组相同,Ⅱ组术中每隔50 min硬膜外给利多卡因 5~7 ml,术后 24 h 内用 0.5% 的布比卡因镇痛,Ⅰ组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90 min各取桡动脉血10 ml,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麻醉后30、90 min全血高切及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但Ⅱ组这几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且有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下降(P<0.05).结论 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更有利于预防术后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自1973年以来,我院对60岁以上老年妇科盆腔手术常规采用导管法硬膜外麻醉。现就资料完整的178例分析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一)年龄:60~64岁134例(75.3%),65~69岁39例(21.9%),70岁以上5例。(二)术前情况:并存高血压者69例  相似文献   

3.
郁万友  刘秀芳 《山东医药》2009,49(48):67-6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少、芬太尼用药量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缩短。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全麻药及局麻药的用量,是老年上腹部手术时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的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麻醉的有效性,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各时间段心率、舒张压,术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收缩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方式有效性相同,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优于全身麻醉,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复合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TEA)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冠心病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TEA组(GE组,n =4 0 )与单纯全麻组(G组,n =4 0 )。观察两组病人麻醉前、硬膜外注药后5min、15min、30min、全麻诱导后5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术中强烈刺激时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电图、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观察术中失血量、输血输液总量及术后72小时内患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术中强烈刺激时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MAP及HR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和GE组(P <0 . 0 5 ) ,术中需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等血管活性药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GE组(P <0 0 5 ) ,而术中原有ST -T变化的改善率又明量低于GE组(P <0 .0 5 )。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使冠心病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从而使该类手术患者的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GA组)和复合麻醉组(GCEA组)各40例。其中GA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GCEA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麻醉前、术后2 h及术后24 h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结果GCEA组术后2、24 h IL-1、IL-6、TNF-α水平、皮质醇和血糖显著低于GA组,CD3+、CD4+显著高于GA组(均P<0.05);麻醉前、术后2、24 h,两组CD4+/CD8+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单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单纯全麻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干预,并归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优良率100.0%较高(67.5%),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患者不适发生,术后可及时苏醒,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患者满意程度、麻醉苏醒室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住院天数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HR、CVP和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R、M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和1d的平静和活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出导尿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1.7)d、(10.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满意度评分[(8.7±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康复周期缩短,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传统开胸(OT)与完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两种手术方式的比较,更进一步体会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胸外科257例肺叶切除手术。其中72例胸腔镜(CVATS),185例开胸(OT)肺叶切除。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均优于传统开胸组。结论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式具有微创、快速恢复而且安全,是早期肺癌和大部分肺良性病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固有的生理病理及药代和药效动力学的改变特征,国内多选择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观察比较了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机体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两组血清凝血功能、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血浆褪黑素水平,并记录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降低(P0.05);术前,两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栓素B2、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24 h与72 h两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栓素B2均显著增加(P0.05),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栓素B2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P0.05)。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褪黑色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并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术后血栓形成,同时提高术后褪黑色素的浓度,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董永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4):1411-1412
高海拔地区的老年病人由于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肺及血管调节功能和机体应激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减退。尤其是胸内手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干扰大,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之一在于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本文旨在研究高海拔地区病人胸内手术时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宋力 《山东医药》2005,45(1):72-72
2000年6月以来,我院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手术65例,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中,男48例,女17例;年龄50~76岁。肺功能检查均示轻至中度损害,弥散性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合并心血管系统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6例,糖尿病7例;长期吸烟41例。  相似文献   

15.
<正>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我院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7年1~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75~101(77.5±6.3)岁。高血压32例,糖尿病17例,心肌梗死后<6个月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10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31例,老年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钙化致轻中度瓣膜反流,其中LVEF<40%3例,左心室下壁、前壁运动减弱4例,室壁瘤形成2例。ECG显示心  相似文献   

16.
王秀岩  庄志刚 《山东医药》2003,43(12):46-46
对冠心病患者施行手术时 ,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均对冠心病有一定影响。近年来 ,我们将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开胸手术 ,并与单纯全麻作了比较 ,发现前者优于后者。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需行开胸切除食管癌、肺癌的患者 5 0例 ,男 3 1例、女 19例 ,年龄 3 8~ 6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对患者术前病情分级为 ~ 级 ,体重 5 0 .6~ 78.5 kg。均合并冠心病 (诊断符合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复合组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 )和对照组 (单纯全麻 )各 2 5例。手术时间分别为 (189.75± 5 0 .3 0 )、 (181…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一般选择全麻,但术中气腹对循环干扰甚大。为此,我们对14例LC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14例全麻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其对LC患者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德杰  陈颖 《山东医药》2002,42(10):40-41
高龄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单纯全麻时术中血压波动大 ,术后并发症多。 2 0 0 0~2 0 0 1年 ,我们选择 40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 ,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2 0例 )与单纯全麻(2 0例 )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 >60岁、择期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 40例 ;男 2 8例 ,女 1 2例 ;分别为食管癌、肺癌、胃癌患者 ,术前均合并 ~ 级原发高血压 ,Bp1 5 0~ 1 80 /95~ 1 0 0 mm Hg(1 mm Hg≈0 .1 3 3 k Pa)。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 组 )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 组 ) ,每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择期行骨科大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按所用的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各90例。两组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行认知功能检测。术后MMSE得分较术前得分降低≥2分者即为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全麻组中有72例、硬膜外组中有80例完成认知功能检测。术后第1天全麻组POCD发生率为34.7%(25/72),硬膜外组为22.5%(18/80);术后第4天分别为19.4%(14/72)、15.0%(12/8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这两种麻醉导致POCD率相似。  相似文献   

20.
对于老年病人施行子宫切除手术,单次腰麻因为阻滞平面较难于控制,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易于发生严重的血压波动,不宜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是一种不完全的阻滞,多数情况需要辅助静脉用药,易导致呼吸循环抑制.因此麻醉方法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与病人的预后.本文对老年子宫切除术病人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并与传统的CEA进行对比,旨在探讨CSE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