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男性不育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33例不育症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维吾尔族男性不育症有关联的危险因素是:(1)食用棉籽油(OR=5.72,95%CI:1.20~27.33);(2)吸烟(OR=8.60,95%CI:2.52~29.34);(3)生殖系统疾病史(OR=8.347,95%CI:1.027~67.846);(4)结核病史(OR=4.32,95%CI:1.16~16.07);(5)婚外性生活史(OR=3.66,95%CI:1.21~11.01);(6)性病史(OR=5.49,95%CI:1.38~21.85).结论 本研究显示:男性不育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应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早期积极治疗影响生殖健康的疾病以预防不育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尿道下裂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可能引起尿道下裂发病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 ,调查 30个可能的暴露危险因素 ,病例组 2 10例 ,同期对照组 4 2 0例。对患儿和正常儿童的母亲采用问卷式调查 ,数据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汉族 ,有家族史者 5例 (2 .4 % ) ;危险因素 :怀孕年龄 (OR :38.6 3)、先兆流产 (OR :4 .71)、黄体酮 (OR :3.6 4 )、雌激素 (OR :5 .4 1)、杀虫剂 (OR :2 .39)、有机溶剂 (OR :2 .12 )、怀孕季节 (OR :1.86 )和洗洁精 (OR :1.87) ,而OR值 <1的有 :流产次数 (OR :0 .81)、足月儿 (OR :0 .2 7)、正常胎儿体重 (OR :0 .0 0 5 ) ,其余 17项调查因素无阳性意义。 结论 先兆流产、胎儿未足月、低体重儿和外界环境中一些影响内分泌干扰剂 (杀虫剂、洗洁精、有机溶剂、黄体酮、雌激素 )可能是尿道下裂发生的危险因素 ,可能促进了近年来尿道下裂发病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双艳热西旦.扎克尔张菁菁赵鑫刘健李素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38-42
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与慢性肾脏病(CKD)相关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肾病科、高血压科、内分泌科CKD患者总共17 520例,其中汉族CKD患者853例,汉族健康体检者899例,维吾尔族CKD患者297例,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291例。维吾尔族和汉组两民族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血脂异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代谢紊乱、血尿酸、血压、蛋白尿等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汉族与维吾尔族相比,糖代谢紊乱比率较高(P〈0.05),体重偏大、血压偏高、总胆固醇水平较高、血尿酸偏高(均P〈0.05),CKD患者汉族与维吾尔族相比,糖代谢紊乱比率较高(P〈0.05),血尿酸偏高、三酰甘油偏高、总胆固醇偏高(均P〈0.05),年龄较小、血压偏低(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代谢紊乱(OR=1.693,P〈0.000)、高血压(OR=2.110,P〈0.000)、尿酸(OR=1.349,P〈0.05)与汉族CKD独立相关;高血压(OR=46.954,P〈0.000)、血脂异常(OR=1.911,P=0.045)以及蛋白尿(OR=83.052,P〈0.000)与维吾尔族CKD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是维汉CKD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Ling-Fan Xu ;Chao-Zhao Liang ;Julia Lipianskaya ;Xian-Guo Chen ;Song Fan ;Li Zhang ;Jun Zhou ;Sheng Tai ;Chang-Qin Jiang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14,16(5):778-781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群尿道下裂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所有病例均来自安徽省各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病例组193例,对照组835例。结果显示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的例数占病例组的13.0%,以隐睾为主(9.8%)。10例(5.1%)有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家族史,其中5例(2.6%)为尿道下裂。尿道下裂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OR:1.47)、年龄〈18岁(OR:2.95),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饮酒(OR:27.6)、服用药物(OR:1.53)、感染(OR:1.87)。父母从事农业生产亦为患儿尿道下裂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母亲OR:1.68、父亲OR:1.74)。其余研究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D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176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国勃起功能评分问卷表(Chinese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CIEF)对其勃起功能进行评分,将ED患者和非ED的受访者进行配伍组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服用精神类药物、学历、家居环境、夫妻关系以及性生活频率等因素,在ED患者和非ED受访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指数、工作类型及紧张度等因素在ED患者和非ED病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发病除与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服用精神类药物等因素相关外,还与学历、家居环境、夫妻关系以及性生活频率等日常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占男性恶性肿瘤不足1%,占所有乳腺癌发病的1%~2%[1],但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2].其发病年龄一般较大,比女性发病晚,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乳头下无痛性包块及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尿道下裂术后近期尿道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49例尿道下裂患儿,均为第一次行尿道成形术(尿道下裂Ⅰ型患儿除外).且各型之间的尿道成形术式均相同.统计近期尿道瘘发生率,设定尿道下裂类型、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季节、合并阴茎发育不良、合并睾丸发育不良、合并阴茎睾丸发育不良、合并阴囊发育不良、合并感染为危险因素.结果 149例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患儿共并发近期尿瘘21例(占14.09%).统计分析显示近期尿道瘘发生率与尿道下裂类型、合并感染、年龄有显著关系而与其他因素没有显著关系.结论 尿瘘仍是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尿道下裂术后近期尿道瘘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手术方式外最重要的因素有尿道下裂类型、合并感染、年龄. 相似文献
8.
9.
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胆囊结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胆囊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4087例胆囊结石患者(病例组)和20 435例无胆囊结石体检者(对照组)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5配比以作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重指数6个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的影响后,糖尿病、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重指数仍与胆囊结石显著相关,其比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25 (0.736~0.925)、0.908 (0.828~0.996)、1.211 (1.056~1.389)和0.746 (0.691~0.8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收缩压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及肥胖是胆囊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糖尿病、减轻体重、控制血压、调整血脂等措施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7,(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尿道下裂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1:1配比的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或就诊的尿道下裂患儿和健康胎儿或非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总体和4种不同类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40例样本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母亲怀孕年龄20岁或35岁、初产妇、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孕期服用孕激素、孕期有感冒及发热症状、孕早期高温暴露,保护因素为孕早期补充蛋白质。Ⅰ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怀孕年龄20岁或35岁,保护因素包括孕早期补充蛋白质。Ⅱ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初产妇,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保护因素包括孕早期补充蛋白质。Ⅲ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孕早期高温暴露,保护因素包括孕早期补充蛋白质。Ⅳ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早期高温暴露,孕期服用孕激素。结论:不同类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临床研究和预防尿道下裂的发病应有针对性。后期仍需扩大样本量以对不同类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进行更加科学稳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武汉地区汉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共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科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武汉地区汉族老年男性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和同期住院无骨质疏松症对照者85例,通过两组患者各因素的比较,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武汉市汉族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195例样本的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088,95%CI 1.033~1.147),高体重指数BMI(OR1.319,95%CI 1.170~1.486),动脉收缩压升高(OR1.055,95%CI 1.022~1.089)、空腹血糖增高(OR1.208,95%CI 1.001~1.458)、klotho基因G395A AA基因型(OR2.969,95%CI 1.092~8.068)为武汉地区汉族老年男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揭示年龄、高体重指数、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klotho基因可能在武汉地区汉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klotho基因G395A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武汉市汉族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致病基因。上述因素对决定武汉地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男性外生殖器畸形,发病率达1/250~1/300,主要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阴茎头部至会阴的任何部位,且常合并其他畸形,最常见的是隐睾和腹股沟疝,其他如苗勒氏管囊肿、尿道憩室等.手术治疗是矫正尿道下裂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其目的是矫直阴茎,重建尿道,恢复良好的阴茎外观,创建正常的排尿和性功能,已报道的手术方式超过300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胆囊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胆囊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3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抽取同期收治的30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组)和300例非胆道疾病的成年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 胆囊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年龄、胆囊结石病史、绝经年龄、累积行经时间、生育与否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2,180.14,9.59,24.30,18.66,15.17,P<0.05);年龄、胆囊结石病史、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独立危险因素(x2=55.76,180.95,24.30,8.54,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相关病史患者的34倍( OR =34.22).绝经年龄越晚(51~55岁)、累积行经时间越长(≥30年)、生育次数较多(3次)的女性患胆囊癌的可能性越大(OR=3.96,9.68,3.51).胆囊癌组胆囊结石患者与胆囊结石组患者比较,年龄、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x2=70.66,16.66,11.59,4.69,P<0.05);年龄、胆囊结石病程及累积行经时间是患胆囊癌的独立危险因素(x2=64.29,8.82,5.58,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罹患胆囊癌危险性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随着结石病程延长而升高.对于女性患者,累积行经时间≥30年也会增加罹患胆囊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胆囊结石病史、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可能是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60岁、胆囊结石病程≥3年的患者应切除胆囊,以降低胆囊癌的发病率;女性患者有以上表现者应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年龄≥50岁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70名,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_1~L_4、股骨颈、全髋部位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生化指标、糖尿病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引起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男性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TC、LDL-C以及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患病率均高于正常骨量与骨量减少组(P0.05)。而HOMA-β低于骨量正常与骨量减少组(P0.05),将上述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合并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是这些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程、Hb A1c、LDL-C,合并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可以预测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环境危险因素与男性生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环境污染物危及男性生育力,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和精液质量等的下降,此外,环境污染物还引起男性生殖系统畸形和肿瘤发病率升高。由于这些环境污染物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因此又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Ds)。EDs类物质主要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系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和破坏氧化/抗氧化系统而损害男性生育力。此外,EDs类物质还可以影响甾体激素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阻止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影响甾体激素的代谢、直接影响精子遗传物质和影响Sertoli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等多种途径干扰男性生育力。EDs类物质可以在睾丸、附睾以及精囊腺等各个水平影响男性生育力。 相似文献
16.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1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尿路结石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人群尿路结石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对2012年3月~201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维吾尔族尿路结石住院患者(尿路结石组)及同期100例非尿路结石患者(对照组)采用基于医院的1∶1配对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饮水量、膳食习惯及结构、遗传家族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尿路结石组和对照组配比条件均衡可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9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但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饮水量500~1 500ml(OR=0.129,95%CI:0.044~0.380)、饮水量1 500ml以上(OR=0.161,95%CI:0.060~0.434)、摄入动物内脏(OR=4.611,95%CI:2.058~10.329)、甜食(OR=2.539,95%CI:1.129~5.709)、水果(OR=0.372,95%CI:0.168~0.824)、出汗习惯(OR=6.732,95%CI:2.994~15.138)、结石病家族史(OR=9.273,95%CI:2.622~32.797)等。结论:日饮水量500ml、喜欢吃动物内脏及甜食、有经常出汗习惯以及结石病家族史是维吾尔族尿路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平时多饮水、多食水果是尿路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雌二醇水平与新疆维吾尔族男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喀什地区健康维吾尔族男性500名,查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汉族男性人群的资料,随机抽取300名,分别检测血浆雌二醇,对比分析两种族间雌二醇水平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维吾尔族男性血浆雌二醇水平平均为(31.49 ±12.55) pg/ml,汉族人群平均为(26.68±12.40) pg/ml,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民族间雌二醇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5),且维吾尔族人群的血浆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汉族,而是否吸烟及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46,F=1.820,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民族对雌二醇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健康男性人群血浆雌二醇水平较汉族男性高,血浆雌二醇水平较高可能是维吾尔族男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易感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保胆取石术后维吾尔族与汉族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行微创保胆术治疗的5 126例维吾尔族、汉族患者进行出院后结石复发随访,每年一次,连续随访满3年,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1月。对胆囊结石复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报流行病学量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未复发的维吾尔族、汉族保胆术后患者各随机抽取100 例作为对照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随访满3年患者共4 654例,共有320例患者胆囊结石复发(复发率6.9%),其中3 066例汉族患者中胆囊结石复发171例(5.6%),1 588例维吾尔族患者中胆囊结石复发149例(9.%),维吾尔族患者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高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1)。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8份(9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胆石症家族史、术后胆囊排空功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共同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牛羊肉饮食是维吾尔族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的特有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新疆地区保胆取石术后维吾尔族胆囊结石复发率高于汉族患者,复发率高的原因可能与肥胖、牛羊肉饮食有关。胆结石家族史、术后胆囊排空功能是胆囊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境危险因素与男性生殖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男性生殖健康的形势越来越严重,不育症已成为男科学家经常面临的临床问题.环境危险因素中Eds类物质,如杀虫剂、重金属、有机溶剂和辐射等,对男性生殖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从而降低了男性生育力.本文对Eds类物质与男性生育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认为Eds类物质对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的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对成年男性的生殖系统造成生殖道畸形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损害,引起生育下降. 相似文献
20.
使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维吾尔族不育男性液化精液进行测定。结果报告如下。2 0 0 0例不育男性病人 ,全为维吾尔族人 ,年龄2 0~ 4 9岁 ,婚龄 2~ 2 6年 ,其中原发性不育 16 2 0例 ,继发性不育 380例。所有病人外生殖器及睾丸附睾发育正常 ,无精索静脉曲张。以第四版WHO《人类精液及精子 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1] 及《男科诊断学》[2 ] 的精液各正常参数范围为依据 ,分析精液异常情况。精液检查结果见表 1。表 1 2 0 0 0例不育病人精液检查结果正常例数 增高例数 降低例数 异常例数 异常率 ( % )精液量 193 5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