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室重构与右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右室重构及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高血压患者62例,按左室重量指数分为无左室肥厚组(A组,33例)和左室肥厚组(B组,29例).对照组为28例健康者.二维超声测量右室前壁厚度(RVAWTd)、右室舒张期内径(RVEDd);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测量三尖瓣环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和S峰速度时间积分(Sm-VTI),分别采用PW-TDI与脉冲多普勒测量右室Tei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Em和Em/Am下降,Am和Tei指数升高(均P<0.01);与A组比较, B组Em、Em/Am、Sm下降,Am、Tei指数、RVAWTd及PASP升高(P<0.05,P<0.0 1).两种方法所测Tei指数存在相关性:对照组(r=0.78,P<0.01),高血压组(r=0.72,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减低,在左室肥厚同时可发生右室重构并进一步影响右室功能,TDI测定右室Tei指数能简便有效评价高血压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肢端肥大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 方法 通过TDI研究6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参数比较. 结果 肢端肥大症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S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A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肢端肥大症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TDI可定量分析其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为早期发现左室功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 )技术评价无左心室重构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 EH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选择两组对象,所有入选者年龄均小于50岁。①高血压组66例,均为无左心室重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左室质量指数LVMI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相对室壁厚度RWT<0.45)。②正常对照组为40例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高血压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和左心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房前后径、面积、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指标(LV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A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E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E/Em与左房前后径及面积有相关关系,而E/A与二者无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参数(Em,E/Em)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组织多普勒(TDI)测定的Tei 指数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01月至2016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血压平均水平分组为正常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并应用TDI计算左心室Tei指数。比较各检测指标在各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间比较Tei 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较正常血压组显著升高(P<0.05),较高血压组低(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左心室壁厚度及质量指数增加(P<0.05)。结论:Tei指数能更早期的检出心脏总体功能改变情况,对早期监测预防高血压亚临床心功能损害,积极逆转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正常LVMI组44例和高LVMI组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二维超声参数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右室Tei指数;4D-RV-Volume技术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等;比较各组上述参数变化。结果高LVMI组LVIDD、LVESD、LVPWT、IVST、RVEDV、RVESV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LVMI组TAPSE高于对照组和正常LVMI组,RVSLS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常LVMI组、高LVMI组E/A、RVFLS、RVFAC、RVEF均呈降低趋势,PASP、右室Te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右室Tei指数、PASP均呈负相关(r=-0.513、-0.470,均P0.05),与TAPSE呈正相关(r=0.607,P0.05)。4D-RVVolume技术检测右室RVEDV、RVESV、RVEF在不同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4D-RV-Volume技术可定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检查。比较两组对象心脏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病例组各心脏结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E峰、E/A峰、室间隔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室间隔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Em、二尖瓣环Em/Am、左室后壁Em、左室后壁Em/Am均低于对照组,室间隔Am、左室后壁Am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左室后壁Sm、二尖瓣环Sm均低于对照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的心脏结构出现明显改变,且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明显减退,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新发高血压病Ⅰ级患者(病例组)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24 h收缩压均数(24 h SBP)、24 h舒张压均数(24 h DBP)、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SD)、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SD)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Em/Am)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 h SSD、24 h DSD、LVMI是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舒张功能减退,Em/Am是评价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较好的指标,年龄、24 h SSD、24 h DSD、LVMI与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ulsed-waveDoppler tissue imaging,PW-DTI)及Tei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左心宣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25例左心室EF减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纽),30例健康体检者(C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PW-DTI和Tei指数检测,比较3组Tei指数、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ystolic velocity,Sm)、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m)、Em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velocity,Am)比值(Em/Am),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transmitral early diastolic filling velocity,E)与Em比值(E/Em).结果:(1)A,B组Tei指教高于C组(P<0.01),B组Tei指数高于A组(P<0.01);3组E,A,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EF呈负相关.(2)A,B组Sm、Em、Em/Am低于C组(P<0.01),E/Em高于C组(P<0.05,或P<0.01),B组Sm、Em、Em/Am低于A组(P<0.01),E/Em 高于A组(P<0.01);Sm 与EF呈正相关.结论:PW-DTI联合Tei指教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ALD)水平对高血压治疗抵抗、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难治性高血压组(难治组)和非难治性高血压组(对照组)各30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ALD 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IVRT和LVMI,组织多普勒测定Em/Am,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难治组AL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ALD水平与平均SBP、SBP负荷值存在正相关(P < 0.01).LVMI与ALD水平、平均SBP、SBP负荷值存在正相关(P < 0.01).难治组IVR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Em、Em/Am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ALD水平与Em、Em/Am均呈负相关(P < 0.01).结论:血浆ALD水平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抵抗有关;与高血压LVH相关;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提示血浆ALD水平升高在难治性高血压及其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不同构型的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5例,以Ganau分类法分为4组:正常构型组36例,向心性重构组36例,向心性肥厚组31例,离心性肥厚组12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应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E峰减速时间(EDT),计算E/A;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肺静脉血流峰值(PVS)、舒张早期血流峰值(PVD),计算PVS/PVD,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均减低。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E/A1,EDT延长;离心性肥厚组E/A1,其EDT较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缩短,收缩功能减低,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血压病各组Tei指数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Tei指数与LVEF、A峰呈负相关,与IVST、LVPWT、LVEDD、RWT、LVMI、E峰、E/A呈正相关;Tei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以Tei指数为0.425鉴别有无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Tei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不同构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Tei指数即发生改变,随舒张功能不全的加重而增高;Tei指数可作为评价鉴别二尖瓣血流"假性正常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因不孕或月经不调于我院诊治的PCOS患者80例,分为体质量正常或过低40例(A组)和超重或肥胖40例(B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以及二尖瓣环左侧壁附着处心肌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并计算E/A、Em/Am及E/Em值。空腹12 h后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脂、血糖水平,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B组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A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Em、Em/Am高于B组,E/Em值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可观测PCO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其中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随机对因不孕或月经不调来我院检查的体重正常或过低(A组)、超重或肥胖(B组)的PCOS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做好二尖瓣口舒张早期的E峰峰值速度(PEA)、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左侧壁附着处心肌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Em/Am值、E/Em值等数据记录和图像采集。两组患者均空腹12小时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B组腰臀比 (WHR)、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高于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Em、Em/Am高于B组,E/Em值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两组其余心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IR)PCOS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优越于传统的二尖瓣血流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OSAS的患者192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按左室几何构型分为4组:正常构型组(NG组)82例、向心性重构组(CR组)47例、向心性肥厚组(CH组)34例、离心性肥厚组(EH组)29例,另选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浆Hcy测定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上述测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血浆Hcy与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各组体质量指数、腹围、收缩压,以及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m/Am)、LVMI、RW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组、CH组、EH组IVSd、LVPWd均较对照组、NG组增高;NG组、CR组、CH组、EH组Em/Am均较对照组减低,CR组、CH组、EH组LVEDd、RWT均较NG组增加;CH组、EH组LVMI均较对照组、NG组、CR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组、EH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G组、CR组,EH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腹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糖、LVMI、左室几何构型、OSAS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277、0.253、0.249、0.233、0.184、0.418、0.461、0.163,均P0.05),与Em/Am、左室射血分数均呈负相关(r=-0.248、-0.13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与AHI、LVMI、异常左室几何构型、OSAS严重程度均独立相关(t=3.327、2.780、2.268、2.299,P=0.003、0.007、0.045、0.023)。结论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与血浆Hcy相关,血浆Hcy是OSAS患者左室CH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测定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组:A组21例为正常构型,B组23例为向心性重构,C组25例为向心性肥厚,D组22例为离心性肥厚;另选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组织多普勒成像模式(TDI)下,于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心切面获得前壁、间隔、侧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环频谱曲线,分别计算出4个位点的Tei指数,取平均值。结果 LVEF值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高血压B、C组升高,D组下降;E/A比值高血压A、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B、C组E/A比值下降明显(P〈0.01),D组出现假性正常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呈递增趋势,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ei指数能综合、有效、准确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高血压患者在左室肥厚之前就有心功能受损改变,且左室肥厚患者较无肥厚患者损害更明显;对于高血压心肌肥厚LVEF值代偿性增强,E/A比值出现假性正常化,Tei指数可纠正其假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其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103例患者根据血糖结果分为四组:A组(血糖正常组,n=25)、B组(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n=22)、C组(糖耐量减低组,n=25)、D组(糖尿病组,n=31)。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获得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及其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的比值(E/A)。利用TDI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心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E/Em及Tei指数。比较四组各指标的差异,探讨各参数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左心功能评估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组TDI-Tei指数较其他三组增大,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Tei指数可以简便、快捷、有效、全面地评价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功能,是临床早期发现高血糖患者亚临床心功能异常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58例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用厄贝沙坦片(150mg/d),治疗组29例用厄贝沙坦片(150mg/d)加阿托伐他汀片(1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重量指教(LVMI)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IVST、LVPW和LVMI改善的程度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协同降压作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组织多普勒测定高血压非肺动脉高压性右心室重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测高血压心脏病 (HHD)患者肺动脉压正常时右心室心肌脉冲组织多普勒 (PW TDI)频谱 ,评价右心功能。方法 组Ⅰ为正常对照组 2 0例 ,平均年龄 ( 5 4± 7)岁 ;组Ⅱ为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2 0例 ,平均年龄 ( 5 8± 8)岁。取标准心尖四腔观 ,用PW TDI技术测量右心室收缩期右房室环最大运动速率 (Sm )、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率 (Em )、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率 (Am)和Em /Am值 ,以及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 (RIVCT )和等容舒张时间 (RIVRT) ;应用M型超声测量该处收缩期最大运动幅度 (SD)、舒张早期运动幅度 (DED)、舒张晚期运动幅度 (DAD)和DED/DAD值。结果 高血压心脏病组右心室Em下降 [( 16.0± 2 .7)cm/s对 ( 19.5± 3.4)cm /s ,P <0 .0 1] ,Am增高 ,Em/Am比值降低 ( 0 .72± 0 .11对 0 .98± 0 .15 ,P <0 .0 1) ,以及RIVRT延长 [( 115± 17)ms对 ( 71± 9)ms ,P <0 .0 1] ;右心室Sm、SD、RIVCT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均正常。结论 高血压病早期肺动脉压正常时右心室即发生肥厚和舒张功能的改变。PW TDI技术可用于评价其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改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1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KD 2~3期组68例和CKD 4~5期组63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60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各组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减速时间(DTE)、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间运动速度(Em)及E/Em值等。分析RWT和E/Em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结果 CKD 4~5期组出现左室结构改变53例(84.1%),CKD 2~3期组出现左室结构改变19例(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2~3期组LVM、LVMI、R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KD 4~5期组LVM、LVMI、RWT、A、E/Em均明显高于CKD 2~3期组和对照组,Em、DTE、E/A均明显低于CKD 2~3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cF)、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RWT的独立相关因素;PWVcF、RWT是E/Em的独立相关因素,RWT与eGFR呈负相关(r=-0.442,P0.05),RWT与PWVcF呈正相关(r=0.513,P0.05),PWVcF、RWT与E/Em均呈正相关(r=0.487、0.368,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发现左室结构改变可发生在CKD早期,功能改变发生在CKD晚期;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均与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超声心动图多种指标全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其功能,从中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左室、左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壁中层缩短率(MFS)、等容舒张时间、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及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舒张功能指标中,Em和Em/Am显著降低(P﹤0.05),收缩功能指标中,除MFS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左室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而且已经出现心肌收缩功能损害,MFS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51例,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3组:氮质血症组(Ⅰ)、肾衰竭组(Ⅱ)和尿毒症组(Ⅲ),对照组(Ⅳ)30例,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IVST、LVPWT),输入患者身高及体重计算心肌重量指数(LVMI);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以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并计算E/A比值,测量E峰减速时间(DT);测量二尖瓣口相邻两个频谱相距的时间(a)及左室射血时间(b),根据公式Tei=(a-b)/b计算Tei指数。结果Ⅰ组IVST、LVPWT、LVEDd以及LVMI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Ⅱ组IVST、LVPWT较对照组增厚(P〈0.05),LVEDd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Ⅲ组IVST、LVPWT、LVEDd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及Ⅲ组LVMI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组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Ⅰ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Tei指数与LVMI(r=0.72,P〈0.05)及IRT+ICT(r=0.59,P〈0.05)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左心重量指数增加;处于治疗状态的各阶段慢性肾衰竭主要以舒张功能减退为主。左心Tei指数有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该指数可作为评定左心整体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