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LCBDE)与十二指肠镜取石(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LCBDE组和ERCP+LC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ERCP+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管引流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LC+LCBDE组(P0.05),ERCP+LC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LCBDE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11%,与LC+LCBDE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术后3 d,LC+LCBDE组与ERCP+LC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DBIL、ALT、AST、GGT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ERCP+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均较好,ERCP+LC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手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C联合LCBDE和LC联合ERCP两种治疗方式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30例采取LC联合LCBDE为观察组,17例采取LC联合ERCP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相关指标及术后CRP水平、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天白细胞数、腹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RP降至正常水平时间、术后3天血胆红素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平均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LCBDE和LC联合ERCP两种治疗方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均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EST+LC(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及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5%vs 89.2%),中转开腹率(6.5%vs 5.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7%vs 8.1%),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5.2%vs 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与LC联合ERCP/EST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有效,LC联合ERCP/EST可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不如LC联合LCBDE,两种微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LC组62例和LC+LCBDE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RCP+LC组与LCBDE组在手术成功率(83.87%vs 90.00%)、术后住院天数[(7.86±3.41)d vs(6.31±2.95)d]、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8.3%vs 97.8%)、30 d内再入院率(3.4%vs 2.2%)相关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RCP+LC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LC+LCBDE组高(25.4%vs 11.1%,P=0.042);ERCP+LC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及感染,后者并发症则为胆漏、胃肠功能恢复欠佳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这两种微创术式均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院自身技术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两种微创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stone extraction,LCBDE)和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LC+LCBDE组(59例)和ERCP/S+LC组(1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13.12±6.47)d vs(11.40±6.83)d、(27 956.24±9 896.90)元vs(35 381.35±8 571.20)元,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LC+LCBDE组的住院时间长于ERCP+LC组,住院费用低于ERCP/S+LC组,并发症发生率、但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LC+LCBDE与ERCP/S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两者皆需改进。LC+LCBDE需要减少住院时间,ERCP/S+LC需要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LC+LCBDE与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到2018年10月3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s,其中LC+LCBDE组747例,LC+ERCP组7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C+LCBDE与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胆总管结石清除率[RR=0.99,95%CI为(0.95,1.02),P=0.87]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RR=0.94,95%CI为(0.72,1.22),P=0.64]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术后胆汁漏的发生率高于LC+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87,95%CI为(2.01,7.42),P0.000 1];LC+LCBDE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LC+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为(0.14,0.55),P=0.002]。结论 LC+ERCP和LC+LCB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是相似的,LC+LCBDE组术后发生胆汁漏的风险相对较高,但是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相对较低,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C+LCBDE治疗40例,实施ERCP/EST+LC治疗50例。对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LCBDE的住院时间短于ERCP/ES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有微创、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LC+LCBDE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可耐受腹腔镜手术、ERCP且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危急重症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及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分为两组: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30例行LC+LCBDE,其中2例中转开腹;46例行ERCP/EST+LC,其中2例因ERCP取石失败,不予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相当,但LC+LCBDE可能更加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9.
探讨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LC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拟定实施ERCP+LC一期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ERCP+LC组,拟定实施LC+LCBDE术式的50例患者作为LC+LCBDE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胆总管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术后满意度等。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优于LC+LCBDE组(P<0.05);两组在手术成功率、胆总管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医疗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LC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缩短术后活动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日联谊医院2012年10月—2016年4月94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LC+LCBDE(LC+LCBDE组),49例行ERCP/EST+LC(ERCP/EST+LC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LC+LCBDE组和ERCP/EST+LC组手术成功率(93.3%vs.89.8%,P=0.539)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vs.10.2%,P=0.892)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LC+LCBD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ERCP/EST+LC组(37 735元vs.48 260元,P0.001);住院时间显短于ERCP/EST+LC组(11.51 d vs.13.39 d,P=0.015)。两组共81例获随访6~48个月,两组患者结石复发、胆道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均未发生胆道狭窄、胰腺炎、胆管恶变等情况。结论:LC+LCBDE在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对胆总管结石的大小、数量无限制,且保护了Oddi括约肌功能,对于多数老年患者应作为首选,但临床工作中仍需坚持个体化原则,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及技术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两种一期治疗方式。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ERCP组;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作为LCBDE组,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89例,其中ERCP组111例,LCBDE组78例,通过临床指标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术前检查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取净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人的选择上,LCBDE组适应证范围较广,既往胃部手术史例数多,结石较大。ERCP组住院时间较短[(6.79±2.78) d比(13.18±5.43) d,P0.01],术后恢复较快,但住院总费用较高[(35 746.86±7 048.23)元比(30 422.74±8 698.72)元,P0.01]。结论:LC+术中ERCP与LC+LCBDE两种微创一期手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LC+术中ERCP能处理大多数病例,尽管费用高,但恢复快。LC+LCBDE在既往胃部手术史及较大结石的病例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与分期内镜取石(ERCP)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治疗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52例行一期LC+LCBDE(LCBDE组),60例行ERCP后24 h或择期行LC(ERCP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除LCBDE组平均年龄小于ERCP组外(42.4岁vs.57.4岁,P0.05),两组其余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4.3%vs.98.4%)、总并发症发生率(8.2%vs.10.1%)、结石残余发生率(2.0%vs.1.7%)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BDE组(16.9%vs.4.1%,P0.05),但均为单纯性淀粉酶升高;与ERCP组比较,L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9 d vs.6.3 d),总住院费用减少(21 685.9元vs.30 354.3元),但LCBDE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17.1 min vs.97.4 min)(均P0.05)。结论:一期LC+LCBDE或分期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详细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IOERCP)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60岁)共82例,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LC联合IOERCP(LC+IOERCP组,42例)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LC+LCBDE组,40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LC+IOERCP组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LC+LCBDE组(0 vs.15.4%,P0.05)。两组总并发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C+IOERCP组住院费用高于LC+LCBDE组,住院时间短于LC+LCBDE组(均P0.05)。结论:LC联合IOERCP同期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结石残余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LC两种微创术式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比较2组的胆总管直径、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7例患者中,85例采用LC+LCBDE治疗,其中54例采用一期缝合胆总管,28例放置T管引流;42例患者采用ERCP/EST+LC治疗。LC+LCBDE和ERCP/EST+LC两种术式结石清除率〔100%(82/82)比97.37%(37/38),P=0.31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1%(4/85)比4.76%(2/42),P=1.00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和住院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方面LC+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组均明显少于ERCP/EST+LC组〔住院时间:11(5)d比17(9)d,P<0.001;住院费用:27 054(8 452)元比31 595(11 743)元,P=0.005〕。结论 LC+LCBDE和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但是LC+LCBDE尤其是LC+LCBDE一期缝合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较ERCP/EST+LC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LC+LCBDE对于结石大小、数量没有限制,能够在保留乳头功能条件下,一次麻醉解决两个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合适病例可考虑LC+LCBDE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LC+LCBDE)与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了解两种方法有无差别。方法7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LC+LCBDE患者40例,行LC+EST患者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数目及大小、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分别用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78例患者均治愈。结果显示除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研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LCBDE与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均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LC+LCBDE组(n=84)与ERCP/EST+LC组(n=51),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多于ERCP/EST+LC组,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LC组。结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医院设备及医疗水平,结合胆总管结石数量、直径等,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平衡、对照原则分别筛选ERCP+EST+LC治疗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LCBDE+CBDE+LC治疗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开腹比例及结石残余比例及术后肝功能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通气通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中断开腹比例、结石残余比例、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通气通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EST或LCBDE+CBDE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在临床选择上还需个体化原则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的相关指标,分析其对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因患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在我院行LC+LCBDE以及行ERCP+LC的患者,观察其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前住院时间、腹部手术史、胆总管直径、术前白细胞、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出血量、胆囊大小、胆总管结石大小、残石率、术后1年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LC+LCBDE组术前肝功能情况与ERCP+LC组比较,相对较差。ERCP+LC组的手术时间与LC+LCBDE组比较明显较短。LC+LCBDE组住院时间与ERCP+LC组比较,明显较短同时住院总费用较少。结论 LC+LCBDE组比ERCP+LC组拥有相对较低的住院费用和较短的住院时间,在疗效相同的前提下,LC+LCBDE可能是一种更为经济、实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LC 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对12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其中78例采用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49例采用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 +LC治疗.比较二组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并随访二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BDE+ LC组:手术成功率94.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EST+LC组:手术成功率95.9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77%.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5年,平均(3.2±0.8)年,LCBDE+LC组结石复发率、胆管积气发生率、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EST+LC组(P<0.05).结论 LCBDE+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术式,对于适宜的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分析LC+LCBDE和LC+ EST+ ERCP这两类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行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随机化分组后分别接受两类手术方法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病人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性差异,LCBDE组的住院费用要略低于ERCP/S组,但无明显差异.ERCP/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LCBD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C +LCBDE和LC+ EST+ ERCP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在临床上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